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远离祖国大陆1400千米的南沙群岛,一群穿着海洋迷彩服的海军守礁官兵,长年生活在小小的礁堡上,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用水关、亲情关、寂寞关等十关。其中,用水关是官兵们每时每刻都会感受到的,因而被他们戏称为南沙“第一关”。  相似文献   

2.
”三九”第九天,只是这个冬天我们在边防采访途中不经意敲定的平常一天。而我们随机抽取的“9个点”,仅仅是东北边防部队的9个普通样本。这是一次对东北边防官兵常态生活和战斗力的随机”点验”。透过这9个点的现场联播,我们完成了对那些驻扎在千里边防线上的可爱官兵们的“现场采访”,同时也和读者一起阅读每个现场与室内的温差。我们愿意以这种方式,向那些生活工作在普遍温差在50℃左右的所有边防一线官兵们致敬!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高档住宅、花园别墅比比皆是,这对在城市里执勤的部队官兵们的生活理念冲击很大。为了改变“枯燥单一”的营区环境,武警江西省总队鹰潭市支队的官兵们自力更生,改造营房、植树绿化,将所有中队都建成了花园式营区。同时,还提高了电脑的配置,更新了文体娱乐设施,使官兵们的业余生活变得丰富多采、有滋有味。战士们说:“训练执勤虽然枯燥无味,但回到‘家’里却鸟语花香,好舒服哇!”“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的脸上都笑开颜”。这首赞美家园的歌,成为战士们经常哼唱的一首歌,他们发自内心地快乐!  相似文献   

4.
在海军南沙某守礁部队,有这么一条叫做"黑虎"的"功勋狗":10年间,3次上南沙守礁,3次协助战士抓获歹徒,3次被冠名"荣誉南沙卫士"。为此,官兵们亲切地叫它"无言战友"。  相似文献   

5.
高原之夏,阳光灿烂。贵州省军区在贵阳预备役工兵团进行了为期20天的军事变革教育试点活动。这个团扭住“变”字做文章,在阶段小结“我心中的军事变革”交流会上,官兵们兴致勃勃地谈体会、话变  相似文献   

6.
兰州军区某装甲团汽车连连续三年被上级评为先进连队,去年被集团军评为“红旗车分队”。他们的成功,官兵们都说:除了连队的正确领导,还取决于活跃在他们生活中的“梦之队”。“梦之队”的成员来自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地方,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都堪称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7.
今年“六一”,海军部队向上海市政府捐赠了一艘刚刚退役的作战潜艇,作为200万上海少年儿童的节日礼物。这在共和国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艘舷号为“280”的常规潜艇和海军官兵们一起共同生活战斗了20多年,如今告别了大海,告别了朝夕相处的“战友”,官兵们依依难舍…  相似文献   

8.
5月的一天,官兵们正在焚烧一批炮弹引信。了解弹药销毁工作的人都知道,大多引信放进烧毁炉里,一次就能烧毁,极个别没有烧爆的"混子",最多回炉一次就行。可是这一次,官兵们把一枚引信烧了6次也没有烧爆。第一炉烧过的引信出炉后被冷却后运来,一车一车倒在水泥地上,不一会儿便堆成一座小山。官兵们弯着腰,瞪大眼,用手中的铁耙一个一个地过。"这里有个‘混子’!"战士毕乐华喊道。"回炉!"毕乐华按照要求,把这个"混子"重  相似文献   

9.
提起南沙,人们脑海里会浮现一片壮阔的蔚蓝,眼前会映现一群威武的士兵,心中会不断闪现主权、使命,奉献等一串词汇。自从1992年人民海军进驻南沙以来,一茬茬守礁官兵就用青春和热血,深情守卫着这片蓝色国土。他们面对艰苦的自然条件,经受着高温、高湿、高盐和飓风、烈日、狂涛的考验;他们常备不懈,枕戈待旦,肩负起捍卫祖国领海主权的神圣使命;他们苦干不苦熬,苦中有作为,将“生命禁区”的南沙建成“生命绿洲”;他们在沧海孤礁上创造的“爱国主义、英勇作战、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团结友爱”的南沙精神,成为人民海军的宝贵精神…  相似文献   

10.
这是冰封雪裹、寒风怒号的隆冬。这是我又一次在雪域高原最缺氧的季节,登上海拔5374米的"甘巴拉英雄雷达站"。这是我第一次决定在阵地上住一天,亲身感受官兵们在这世界最高的人控雷达站是如何生活的,体验他们在这含氧量还  相似文献   

11.
37352部队所属基层单位都驻扎在高山、海岛。凡是到该部检查工作的领导都认为,官兵们不仅生活在群山、大海的怀抱里,同时也成长在自己营造的精神家园中。朴实无华的官兵,用自己的智慧创建了独具特色的楼道文化。缘起“巴士文化”经过多年经营,该部队基层单位文化设施基本?..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美国《海军时报》进行了一次“舰队中最愚蠢的规定”的评选活动。这一活动从一开始就吸引了许多美国海军官兵的兴趣,各个地区、各个舰队的官兵们积极踊跃地参与了投票,希望以此表达他们对海军“缺心眼”军规的憎恶之情。  相似文献   

13.
参加10天集训,远离了部队,他心里就空落落的。直到集训结束,就一头扎到营连,旮旮旯旯看遍了心里才踏实。 平时亲朋好友聚会,他不是“请假”就是迟到早退。 节假日,他把自己“锁”在办公室里。他说:“抓部队自己得先吸好氧充好电!” 云南某预备役团政委黄廷志,心系预备役部队建设,官兵们都说他有股“牛劲”。  相似文献   

14.
南沙老礁长     
他刚从大海中走来,带着海的腥味、海的咸味。大海没有忘记馈赠给这个儿子,一副黝黑发亮的面庞。南沙守备部队政委周华告诉我:“他叫周建明,是南沙最老的礁长了,也是南沙现任礁长中唯一参加过建礁、守礁的礁长,堪称一代海骄”。至今,周建明已守礁11次,1130天,先后3次荣立三等功。  相似文献   

15.
沈空航空兵某师有个官兵喜爱的“电视台”。每当夜幕降临和周末假日,官兵们收看自己的电视新闻和文化节目,成为军营新时期政治建设又一靓丽风景线。“电视台”里只有两个人——张剑和王晶,无论是前期策划、拍摄,还是后期配音、剪辑都是他俩的事。为了提高摄影和编辑技巧,他们以优秀纪录片为教材深钻细研。  相似文献   

16.
"真舍不得他们走,他们待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感觉比亲人还亲……"望着文化服务小分队远去的身影,驻守在渤海深处的济南军区某要塞区守岛官兵们情不自禁地说。6月7日至9日,《解放军生活》杂志《边海防纪事》栏目下基层小分队一行10人,在主编王南方带领下,专程来到某要塞区与海岛官兵见面交流。几天  相似文献   

17.
[光辉历程]这是一支能征善战的部队。当年跨海踏浪对一江山岛登陆作战扬威海疆;而今五出岛链,七下南海建功南沙。近年来,他们拓海闯洋,演兵于急风骤雨,布阵在惊涛骇浪,出色地完成了西沙施工、南沙建站、潜艇水下发射、诸军兵种合同演练等一大批急难险重任务,创下了海军单舰首次在南沙岛礁登陆成功、单舰在海上连续航行156天、连续执行多种综合补给任务等3项海军记录,滔滔海洋留下了他们闪光的航迹。1992年11月,江泽民主席亲切视察了这支部队并挥毫书写了“加强海军建设,固我海上长城”的题词。  相似文献   

18.
数九寒天,滴水成冰。驻守在我国最北端的第十六集团军,每年都要在最寒冷的冬日里,将官兵们全部拉至陌生地域,让他们在野外生存数十天,摸索极寒条件下部队作战与生存的各种有效数据。训练中,他们将官兵的防冻伤放在首位,力争做到无一人因冻伤而非战斗减员。他们将上级配发的保温与取暖物品全部派上用场,让官兵们更加适应极寒天气,穿林海、跨雪原,寻找极寒中克敌制胜的战法。  相似文献   

19.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既可以陶冶官兵身心,又可以增强部队的战斗力。几年来,92628部队坚持开展“营院文化”活动,不仅为官兵们赢来了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而且,更为他们赢得了一份舒畅的心情、一个好的身体、一股十足的工作劲头。  相似文献   

20.
杨省超 《政工学刊》2013,(10):67-67
如今,我们生活中的垃圾比以前增加了,而且,垃圾的“档次”也提高了。以我们单位来说:两年前两天倒一次垃圾,而且绝大部分是榨干吃净再无“余热”可发挥的废物;现在有时一天就要送两次垃圾,其中有些垃圾如果处理一下就会变成财富。生活垃圾多,企业每天产生的工业垃圾更多,两者相加,垃圾自然是“老鼻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