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青 《政工学刊》2014,(10):86-86
每个人都只有一个脑袋,但是却有着千丝万缕的思想,而在这些思想里,经常纠缠不清、经常打架的有两种思想,一种是本来的那个我的思想,二是另一个虚拟的我的思想。本来的我,即本我,虚拟的那个我,即虚我。这两个我经常地会较劲儿,弄得心绪不宁,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忧郁、纠结、苦闷便由此产生,谓之自扰。本我,是实实在在的我,出身、处境、能力、水平、思维是客观现实的,虚我,则是超出现实的一些想象的、假设的意念。这些意念的产生,常常是由于受到外界的影响,不切实际的攀比而造成的,没完没了地攀比又达不到,烦恼便没完没了地相伴随。所以,攀比是一种自扰。  相似文献   

2.
摄影,是我进行理性思维的形象补充,是我埋头笔耕实现文图并茂的有效载体,是我记录历史瞬间、赞美祖国和军队、歌颂人民和战士的特殊手段和艺术形式,是我业余生活中的一项高雅爱好。为此,相机成了我工作、学习和锻炼身体时的忠实伴侣。从70年代起,我便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断断续续地洗黑白、照彩色、研数码,直至今日。  相似文献   

3.
我是非常传统的中国女性。我觉得我的人生中,最主要的是我的家庭。我是非常重视家庭的,如果要在家庭和名利中选择一种,我任何时候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选择家庭。若说选择别的可以荣华富贵、享乐无穷,选择家庭则要吃苦受累,那我宁愿吃这份苦,受这份累。说实话,人都是有名利思想的。我上学  相似文献   

4.
我自豪,我是一个兵。每当昔日的同学、朋友在一起相聚的时候,我都自豪,我是一个兵。尽管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向他们炫耀,但我却能以庄严的军姿为他们送上最珍贵的馈赠。 可能我是军人家庭出身、从小在军营长大的缘故,好象生来就爱军习武。听父母说,小时候家里不知在百货商店给我买了多少支步枪、冲锋枪,还有飞机、大炮等兵器玩具。在幼儿园每逢做游戏,阿姨总让我扮演小解  相似文献   

5.
许多熟识我的人都说,我这一路走来很顺,从考学、入党、留校,之后是职位一步步的提升,最后挂上将星,似乎都和老天眷顾分不开关系。回头细思,是天意还是人为,是命中使然还是自身能动的结果,思考种种后,答案必然是和我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分不开关联。我的父母都是军人,我的理想是当兵,在那个年代穿上军装是多么光彩的事情。当听到征兵消息后,我积极报名,经过一番周折,我幸运地戴上绿军帽,穿上了绿军装。  相似文献   

6.
“女为悦己者容”,我也有这样一位“红颜”知己,是她使我越来越美丽,在我走过的生命历程中,无论前方有任何艰难险阻,她总是激励着我,陪伴着我,从她那里我读懂了一种精神。她就是《红岩》。《红岩》,让我知道什么是共产党人英勇无畏的革命气节,“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做千秋雄鬼死不还家”!江姐、成岗、许云峰他们是我儿  相似文献   

7.
仿佛是一眨眼,又像是无数日夜,2020年,是我兵龄的八岁生日。这八年,是我从士兵、军校学员到士官的转变,也为我人生中最美的青春烙下了迷彩的印记。2011年12月1日,这一天是我离开家乡参军的日子,也是我成为一名海军女兵的日子。我记得很清楚,穿上崭新军装的那一刻,我突然有了如山的责任和如海的包容。我爱这身军装,是它开启了我的梦想和新的人生。  相似文献   

8.
奋斗如歌     
我骄傲,因为我是农民的儿子,贫寒的家境塑造了一个刚强的我。十几年的军旅风雨历程,铸就了我那份执著的信念,除了奋斗,我别无选择。几多欢乐、几多忧伤、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农家人那特有的豪爽、质朴的性格、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时时刻刻鼓舞着我,鞭策着我,除了奋斗,我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9.
入伍后,过过“记者瘾”,发表几篇新闻稿件,一直是我的梦想。然而,当过战士、班长、排长、指导员、副教导员,但没有一项与记者活沾边。我私下总埋怨,没机会从事报道工作,难以露一手! 三年前,我由作战部队调入县人武部。领导看我是政工出身,就让我负责新闻报道工作。我如愿了,也很快傻眼了!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我从农村走进县城,从一个农民孩子成长为一名国家干部,儿时的一个个梦想都得以实现,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而我心里清楚,是《中国民兵》给我动力、给我知识、给我营养,使我有了今天。 《中国民兵》帮我成为技术员1987年秋,迫于家庭贫寒我放弃重点高中录取通  相似文献   

11.
我只不过是个凡夫俗子,我不是上帝,因此,我要像耶稣那样为自己辩护。他曾说:如果我说了什么有罪的话,请拿出证据来指证我。我是一个卑微、无足轻重、易犯错误的人,除了要求敌人提出所有可能反对我教义的证据来,我还能要求什么呢?至尊的皇帝陛下,各位显赫的亲王,听我说话的一切高低贵贱人士,我请求你们看在慈悲上帝的分上,用先知和使徒的话来证明我错了。  相似文献   

12.
编读相约     
尊敬的编辑部: 你们好! 我是一名复员军人,生活在吉林省吉林市,这里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经济不算发达,工资收入较低,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也放不下对《当代海军》的这份挚爱、总是期待着你们的成功,那就是我的快乐。 我热爱海军,订阅了三种海军杂志,朋友们说我的爱好是“穷花”。所以每当看完一种刊物,我  相似文献   

13.
当我拿着奖状回到连队时,全连官兵在连队门前为我接风的笑脸,成了我今生最难忘的片段。1997年我是顶着"学生官"的帽子分配到了原单位,尤其我还是本科学生官就更成了稀罕物,学历高、知识多、见识广一时成了我的代名词,无论走到哪都是大家伙的焦点,可这种聚焦真不是什么好事,树大招风,战士们都把我当成"假想敌",好几次我都听见战友在背后议论着怎么打败我,弄得我是四面楚歌。生性好强的我怎能服软,时刻都保持一种备战状态,逼着我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的同时,也滋长了  相似文献   

14.
我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当时还是三年困难时期。现在,我常常回忆起当时的人情世故,哪怕是我人生履历上的一丝一毫、一点一滴,哪怕是关乎往事细枝末节的一片叶、一丝风、一朵花。平心而论,我生不逢时,但又比较幸运。童年光阴、少年时光,物质的享受比较稀缺,而精神的愉悦却  相似文献   

15.
在摄影方面我是门外汉,甚至连最基础的摄影知识和技巧都弄不大明白。但我喜爱摄影,喜爱到不管用什么相机哪怕是几十元的傻瓜相机,也会见景就拍。与其说我喜欢美的相片,倒不如说我喜欢生活美、自然美、人文美,喜欢无处不在的美。信手“拍”来即是景,我并不刻意去寻找、去雕凿,而大多是在不经意间拍摄的。  相似文献   

16.
“当兵三年,受益一生。军营给了我勇敢,教会我睿智、信念、执著、永不服输……是我成功的源泉和动力。”这是成功企业家孙强的心灵自白。  相似文献   

17.
正来兵团工作已有15年,接触最多的期刊是《当代兵团》。它是我思想上的指明灯,陪伴我走过春夏秋冬。《当代兵团》每期都会给我带来惊喜,大量的知识提高了我的能力,丰富了我的人生。尤其是每期的"辉煌60年"栏目,让我了解兵团人在峥嵘岁月里艰苦奋斗、创造辉煌的历程同时,也给我巨大的勇  相似文献   

18.
对所有新兵来说,今天绝对是个渴望已久的日子——授衔仪式。上午九点,当金光灿灿的领花和军衔缀钉在绿色军装上的时候,我的心情无比激动。我正式地成为了一名军人,这是我的梦想、我的向往。我感到肩负的是如山的重担、组织的信任和亲人的期盼,这一刻我忽然觉得,自己跨入了人生的另一个起点,从此我会更加成熟。——摘自李国文日记  相似文献   

19.
由于家庭和个人的原因,1995年我离开了为之工作了31年的兵团,回到了长江边的大都市上海。事隔7年,令我梦牵魂萦的却依然是我真爱着的兵团。夜阑人静之时,我常梦入塔河,神交故友:激情难抑时,我也常神思飞扬,把我心灵深处的胡杨林、芨芨草、大漠孤烟、绿洲生涯……化为文字,在上海的报刊上发表。这种难以割舍的兵团情结,不仅浸漫在我的青年时代,也许将陪伴着我的一生。说起来也十分有趣,在我回到上海之后,也常常有机会参加一些聚会、一些商务活动,面对着西装革履、谈吐优雅的上海人,我常常会亮出我的底牌——我是兵团人,我曾在新疆工作了31年!我在讲这些话时,底气很足,我不仅没有自惭形秽,反而有一种自豪感,因为我感到在我的身后,有广袤的塔克拉玛  相似文献   

20.
我与《中国民兵》杂志真算是“一见钟情”。 记得是在1985年,那时我刚读初三。我对学习不感兴趣,常常旷课,算是个小逃兵。那时,我唯一的爱好就是书法。父亲是村会计兼民兵连长,我经常愉偷拿他的报刊练习毛笔字。一次,我正练得兴味十足,一个手握钢枪、英姿飒爽的士兵形象吸引了我,使我放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