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项羽军在巨鹿并没有大破章邯军。章邯在巨鹿之战中采取了消极避战的策略,进而导致包围巨鹿的王离为项羽所破。巨鹿之战后,章邯仍有击败项羽的实力,但由于受内外诸因素的影响,最终脱离秦王朝。  相似文献   

2.
扬爱国主义旗帜颂人类正义之战王真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由法西斯恶魔发动给人类带来空前浩劫的战争,也是一场进步人类为捍卫独立自由而进行的反法西斯的正义之战。作为这场正义之战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抗日战争,自始至终高扬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  相似文献   

3.
戚继光在中国军事史上有"战神"之誉,面对"嘉隆万"大变局,他肩钜承艰,振衰起弊,主导了一系列制胜实践。在战术革新方面,创设鸳鸯阵;在作战指导方面,坚持陆战海战统筹;在武器建设方面,科学配备冷热兵器;在战争准备方面,组建车步骑合成营,修建完善的防御工事体系;在军队建设方面,培养了一支"兵儒结合、文武兼备"的将帅队伍,成功完成了胜战安边的历史使命,对晚明军事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直面败战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大的忧患是没有忧患意识。一支军队最大的隐患是不敢直面败战。败战与胜战并存,重研胜战固然可取,研究败战亦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孙子》提出的"奇正"思想,历来被兵家尊为"用兵之钤键,制胜之枢机".在柏举之战中,吴军通过"以正合,以奇胜""奇正之变"来避实击虚,"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致人而不对致于人",最终改变敌我双方的强弱力量对比,达到"奇正合宜","正亦胜,奇亦胜"的驾驭战争的目的 .  相似文献   

6.
崔忠明 《政工学刊》2008,(11):24-24
一名领导干部"可以不知道下属短处,但不能不知道他们的长处"。汉高祖刘邦能胜楚霸王项羽,主要依靠萧何、韩信、陈平等贤人智士的辅佐;蜀主刘备能与东吴孙权、魏国曹操成三国鼎立之势,因为他有诸葛亮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7.
作为战国时期黄老学派的重要著作,《黄帝四经》既述治国之本,亦言兵学之要,可视为一部兵书.在战争观上,它认为战争性质对战争结局具有决定性影响,主张慎战重战、不得已才战;在战争指导上,提出了兵法三道、 “王术”制胜、因时秉宜等有价值的观点;在战争准备思想上,主张“政胜为先”.全书还蕴含着内涵丰富的朴素军事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8.
对一战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看看《失踪的营》这部电影。这是根据一战真实战例改编的故事。在美军战史上,阿尔贡森林之战可以说是个相当经典的战例。是役,美军第77师第308团第1营在法国阿尔贡森林地区陷入重围,弹尽粮绝,而它的对手是2000名装备精良的德军。然而,在营长惠特尔西的率领下,这支仅剩百余人的部队最终坚持到援军到来的一刻。在美军战史上,这是一次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数十年后,美国拍摄了《失踪的营》这部电影,以纪念惨烈的阿尔贡森林之战。为真实反映这场堪称经典的战斗,片中多数角色都可以找到原型,主要角色的姓名也与真实人物一…  相似文献   

9.
<正>习主席指出,打仗和准备打仗是军人的天职。各级党委作为党领导军队的组织支撑、部队建设的领头雁和主心骨,必须把备战打仗作为第一要务,始终坚持思战、研战、练战、领战,努力锻造全面过硬的打仗型党委班子。一、在主动思战中牢记胜战使命军队存在为打仗,军人生来为胜战,抵御风险、战胜敌人是军队永恒的使命。  相似文献   

10.
《孙子兵法》中“奇正相生”的思想,具有很高的军事学术价值,历代兵家都给予极高的评价。如何理解“奇正相生”?谈点自己的粗浅看法。《孙子兵法·势篇》说:“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又指出:“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在这里孙子深刻地论述了“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