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遇也入伍集训,新战士步人军营的“第一课”宣告结束。尽快进入建制连队士兵角色,适应老连队精神传统,完成与老连队官兵的融合,这是一个新战士对老连队的适应过程。其间,应把握新战士的心理发展规律,从如下几个方面帮助新战士度过适应期。  相似文献   

2.
海军部队作为在军事斗争准备中和未来海战场上敌心战进攻的主要对象 ,其心理防御问题成为保障部队战斗力生成、确保“打赢”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对海军官兵现实心理状况分析入手 ,阐述了开展心理防御的意义 ,并围绕怎样消除敌心战进攻的不良影响、如何开展针对性心理防御训练、怎样保持官兵在战场环境中的心理稳定等问题 ,对建立海军基地的心理防御体系模型进行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3.
贺占华 《政工学刊》2008,(12):17-17
着眼时代发展,及时准确掌握官兵的思想脉搏,增强经常性思想教育的针对性。(一)密切关注新时期官兵的思想变化。青年官兵,涉世未深,人生观、价值观正处在形成时期。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有的对非理性思潮、非道德行为产生“认同心理”,对形势和前途产生“阴暗心理”,对所谓“潇洒”现象产生“尝试心理”,对自我行为产生“放纵心理”等。  相似文献   

4.
认清表现是前提 日常表现是判断基层官兵是否存在压抑心理的“晴雨表”。官兵的心理变化会不同程度地通过行为方式、面目表情、情绪起落等途径表现出来,只有正确认识这些表现,才能够选准工作对象。一般来说,基层官兵的压抑心理有以下六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5.
日常表现是判断基层官兵是否存在压抑心理的“晴雨表”,官兵的心理变化会不同程度地通过行为方式、面目表情、情绪起落等途径表现出来。只有正确认识这些表现,才能够选准工作对象。一般来说,基层官兵的压抑心理有以下六种表现形式:(一)闷。  相似文献   

6.
努力增强官兵的认同感在“求同”中增强实效性(一)以“思想共鸣”求认同。思想共鸣就是官兵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和认识高度一致,在思想上产生的“同频共振”现象。思想共鸣会拉近政治工作者与官兵的心理距离,有效地消除彼此间的隔阂和防范心理,从而敞开心扉,为疏通思想、增进理解架起桥梁。要与官兵谈共同的话题,共同探讨交流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看法,在认识一致中增进认同;要与官兵谈共同的兴趣爱好,比如与电脑爱好者谈电脑软件、硬件等,与足球、篮球、音乐等爱好者谈其业余爱好,在“谈兴正浓”中增进认同;要与官兵谈共同的生活体验和感悟,比…  相似文献   

7.
心理疏导是基层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官兵心理健康、保持部队战斗力持续生成的有效途径和顺利完成各项任务的有力保证。官兵心理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需要依靠官兵本人的心理成长。因此,基层心理骨干在进行心理疏导时,要学会通过心理“赋能”促生官兵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抗震救灾工作从搜救生命转入到灾后重建,“心理重建”工作也陆续展开了,广大心理专家和志愿者深入灾区对灾民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从某种意义上讲,对灾区群众的“心理重建”与“生命救援”一样重要。在“心理重建”的过程中,不仅应加强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而且还应重视救灾一线官兵的心理重建。  相似文献   

9.
李忠诚  曹丹 《国防》2014,(3):7-7
正今年以来,武警陕西省总队咸阳市支队巧用心理健康操为官兵减压释负,有效提高了官兵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试能力,为官兵全身心投入学习训练提供了"正能量"、增添了"心动力"。该支队从研究和掌握官兵心理特点和变化规律入手,以开展新兵"第二适应期"工作为契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部队心理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0.
在抗震救灾中,突如其来的客观环境给官兵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常常出现诸如自责内疚、焦虑迷茫等诸多不良心理反应,影响了部队战斗力的发挥。抓好应对灾害心理知识教育,强化官兵心理训练和心理问题解决能力,加强心理经验总结,以克服官兵的不良心理,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1.
青年军人的“恋网心理”是指个别青年官兵热衷于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计算机网络上“冲浪”、聊天或者进行网络游戏,对网络过分依赖甚至“嗜网成性”的一种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2.
当前,部队训练工作已全面展开,随着训练强度的增加,压力也随之增大,个别官兵易产生紧张、烦躁等不良心理反应,进而出现行为偏激,甚至发生意想不到的问题。在积极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必须及时有效地开展好心理疏导工作。心理测试是开展心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把握住心理测试这一环节,心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更好。  相似文献   

13.
心理干预是抗震救灾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加强对救灾官兵的心理干预,帮助他们科学进行“心理重建”,必须把握正确的心理干预原则,采取科学的心理调适方法,拓宽心理干预和疏导的渠道。  相似文献   

14.
(一)战地客观环境考验年轻官兵的心理适应力。战地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这是对官兵心理构成最直接、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非战争军事行动往往事发突然,官兵反应的时间短,而事发地域环境大多生疏,战地环境的惨烈程度、任务的对抗程度、生活环境的艰苦程度等都会直接对官兵视觉、听觉等感知器官产生冲击,直接影响心理状态。被摧毁的建筑物、血肉模糊的伤员和尸体……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军事斗争准备的不断深入,部队军事训练越来越贴近实战,“高难度、高强度、高风险”训练越来越多,对官兵生理心理提出了很高要求。面对这种近乎极限的挑战,官兵容易产生一些不良心理,如不及时加以疏导。将直接影响训练质量甚至诱发训练事故。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运用心理学原理,从建立和谐社会、和谐军营的构思出发,提出了培养军人和谐心理的思想,探讨了和谐心理的界定、培养官兵和谐心理的必要性、官兵和谐心理的特征以及培养官兵和谐心理的途径等问题,对军队政治工作与军队心理建设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7.
把握官兵网络心理需求,有利于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应关注网上官兵的平等自主心理、求新求异心理、情感认同心理,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潜移默化”教育理念和“立体交互”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8.
接受心理是青年官兵对思想教育信息的一种欲意接纳的心理趋向,是达到“入乎耳”、“著乎心”的必经阶段,要提高青年官兵思想教育的效果,必须认真研究青年官兵的接受心理。从青年官兵的接受心理入手,分析接受心理的表现形式和主要功能。一方面提出了“真理接受是前提,认同接受是关键,情感接受是桥梁,人格接受是保障,环境接受是土壤”的基本观点。另一方面探讨了搞好青年官兵思想教育必须坚持同频共振,增强教育相容力;借助情感载体,增强教育感染力;坚持需求牵引,增强教育自发力;展现人格形象,增强教育影响力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9.
提升官兵遂行重大任务时的心理服务质量,必须厘清影响官兵心理的基本因素,才能做到防患未然、有的放矢、综合施治、富有成效。事实证明,遂行重大任务时,影响官兵心理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样的,具体来讲,有八个方面必须引起注意。遂行重大任务的官兵素质遂行重大任务官兵的能力、素质,是影响其遂行任务时心理状态的基础性因素,一切心理变化都是在  相似文献   

20.
部队心理疏导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疏导属心理治疗的范畴 ,指运用心理治疗的各种方式对心理问题和心理疾患进行干预和疏导 ,使其恢复正常。对部队基层来讲 ,主要是调适和矫治官兵的日常心理问题。在部队基层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要注意把握以下问题 :(一 )心理疏导必须把帮助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核心。遵循心理活动的规律 ,采用心理教育、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等方式 ,对官兵的心理问题进行调适和引导 ,目的在于培养官兵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二 )基层部队开展心理疏导必须以讲政治为首要原则。把讲政治的要求体现到心理疏导工作的全过程 ,坚持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