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茂  王萌 《中国军转民》2023,(18):51-52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而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就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关键一招。通过富有温度的党史材料,引导当代大学生感悟伟大建党精神,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理论逻辑和融入路径,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砥砺前行的智慧和力量,推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大学生厚植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情怀,争做爱国奉献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正处于迈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关键时期,积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利用红色资源,培养能够担当民族伟大复兴责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迫在眉睫。红旗渠精神集中体现了我党的宗旨,是我党宝贵精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将时代发展与红旗渠精神结合起来,深入探讨红旗渠精神的内涵,分析新时代背景下传承红旗渠精神的困境,进而提出有效的传承路径,充分发挥其激励作用,实现民族精神和党建精神的传承。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红色文化资源不但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在各个地方的历史地标和时代缩影,而且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的优质资源。把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既是引导大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和学史力行的有效路径,也是构建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4.
唐辉 《中国军转民》2024,(7):178-179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具有丰富精深的内涵和育人价值。推进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成为当下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丰富了思政课教学的内容,还扩展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宣传渠道。文章从思政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三个维度分析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第一个战役。辽沈战役红色历史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谱系,具有极高的育人价值。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平台,因而思政课的作用至关重要。将辽沈战役红色历史融入高校思政课可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引领学生塑造正确价值观,增强思政课生动性。为了将辽沈战役红色历史切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需要深度挖掘辽沈战役红色历史素材,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思政课讲解,营造辽沈战役红色历史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6.
伟大建党精神是从百年党史的整体性出发,从而思索党走过的百年征程,对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定条件下的精神凝练,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取得辉煌成绩的内生原因。延安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在特定时期和实践主题下的具体样态,在本质上蕴含着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特质。其中,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诞生的重要前提,必将成为砥砺前行新征程的精神支撑和无形动力。如今,我们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接续奔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断推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处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时刻,必须回顾历史,汲取养分,向新征程再出发。  相似文献   

7.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党立国的根本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经验总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教育环节。本文旨在探讨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路径,并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聚焦于红色精神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传承与发展,探讨了其在教育系统中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红色精神,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精神财富,对培育新时代的青少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论述了红色精神在近现代史课程中的核心地位,随后提出四种有效的传承与发展策略: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模式、促进跨代互动的传承方式、数字化与技术的融合模式、情境模拟的体验学习模式。通过这些策略,旨在使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的教育中焕发新的活力,为培养具有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的青少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独特的教育价值。新时代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党员教育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是推动大学生党员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提升大学生党员教育实效性的现实需要。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党员教育应从党课教学、主题党日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有机融入,为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党员教育提供育人空间和有效手段,强化伟大建党精神的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0.
红色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也是构成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精神基石。红色代表着勇气、吉祥和喜悦,也代表着革命。经过实践的发展,我国红色文化对国内和国外都具有重要影响,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代要维护好保护好红色文化,发扬好传承好红色文化所涵蕴的精神。对此,既要积极的学习红色文化,弘扬红色文化精神,增进文化自信,又要保护好革命文物,增进历史自信。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青年作为时代发展的先锋,国家建设的主力军,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使命。伟大建党精神作为党的精神之源,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其蕴含的精神力量对于新时代青年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站在新的征程上,深刻理解伟大建党精神对新时代青年的影响,着眼于“新时代青年如何把握、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这一时代问题,文章提出了新时代青年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坚持的原则以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举措,引导新时代青年正确把握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担当起自身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12.
正解放军生活:军委习主席提出要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深入进行党史军史和优良传统教育,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请问我们应如何理解和把握"红色基因"这个概念?韩云鹏:红色,寓意俯仰,象征光明,凝聚力量,引领未来。祖国的山河、党的历史人物、革命战争年代的遗迹,都因"红色"而典藏了历史,凝聚成精神富矿,沉淀成红色基因。红色基因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和人民军队在革命、建设、改节各个历史时期孕育、积淀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承接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精神纽带,有着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无穷的价值力量。红包基因是信仰的源泉、精神的谱系、制胜的法宝。  相似文献   

13.
红色基因作为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打下的精神底色,是我党我军无往不胜的核心密码。践行强军目标,必须传承好红色基因,使其成为固化忠诚基因、强化战斗基因、内化本色基因的“法宝”“优势”,最大限度凝聚强军兴军正能量。一、在汲取红色营养中补足精神之钙。听党指挥、绝对忠诚是我军生命之所系、力量之所依、灵魂之所在,必须把永远听党话、跟党走作为传承红色基因的核心要求。  相似文献   

14.
陈伟 《中国军转民》2023,(22):140-141
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历程彰显着伟大建党精神,在新时代推进自我革命需要继续发挥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作用,伟大建党精神与自我革命紧密相连。伟大建党精神指明了自我革命的理论根基,昭示了自我革命的目标导向,彰显了自我革命的道德品质,确立了自我革命的政治旨归。  相似文献   

15.
林木  尚思雨 《政工学刊》2023,(12):30-33
<正>历史从哪里来,精神就从哪里产生。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一代代革命先驱用生命铸就了彪炳青史的千秋伟业,构筑起补天柱地的伟大精神,即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这些宝贵精神财富不仅锤炼了党的政治品格,而且塑造了党的光辉形象,在新时代背景下仍指引着党不断前进,取得更大成就。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全党“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入剖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逻辑理路,把握其核心内涵,探寻其弘扬路径,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人民兵工创建90周年。为从党的光辉历史和人民兵工史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精神养分、凝聚思想伟力,激发党员干部职工大力弘扬"把一切献给党"的人民兵工精神,凝神聚气全力以赴推进完成装备保障科研生产任务,确保"十四五"起好步、开好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北方特能集团晋东公司按照上级部署紧扣主题,依托企业创建历史长久、红色资源丰厚的优势,开展如下九项活动迎接建党100周年和人民兵工创建90周年。  相似文献   

17.
追忆红色历史,传承井冈精神。4月下旬,为解决预备役部队基层预建党组织平时建设虚拟化问题,进一步强化基层预建党委、支部两级书记履职尽责能力,上海某预备役师组织百余名预建基层党组织书记来到革命圣地井冈山,怀着虔诚的心情,感受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缅怀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在传统熏陶中感悟职责、坚定信念、铸牢军魂。  相似文献   

18.
第二炮兵部队驻皖某通信团在48年的光辉历程中,历代官兵拼搏进取、无私奉献,用青春和热血铸就了独具团队特色的烽火文化,成为凝聚集体意志、打造团队精神的载体,是全团官兵共同的精神家园。在这个部队传承红色基因最管用的抓手、最有效的载体,就是大力弘扬独具特色的烽火文化,在弘扬中传承红色血脉,在传承中丰富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9.
王馨 《中国军转民》2023,(18):126-127
照金精神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人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照金地区开展革命斗争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反映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艰苦的奋斗历程。虽然革命斗争的硝烟已经成为了历史的烟云,但它的革命精神在新时代仍然闪耀着耀眼的光芒。新时代新征程,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聚起更为强大、更加磅礴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20.
刘悦 《中国军转民》2024,(3):143-144
革命纪念馆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承载着红色革命文化,是党史教育的重要实践场所,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教育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革命纪念馆的设立,有助于新时代大学生了解党的奋斗历史、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增强情感凝聚力;领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深刻内涵,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共产党人的奋斗智慧,发扬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