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苏联时期,苏共为了提高苏维埃国家的实力和威信,强化国家安全防御性战略,一方面对东欧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建立“意识形态安全带”,另一方面采取国内的意识形态防御性政策,强化对边疆民族的严密控制,发动了席卷苏联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风暴,打击迫害了一大批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2.
据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报道,中情局曾经成功策反了一个苏联高级专家,这个高级专家被公认为最值钱的间谍。据悉,1980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制定了一项旨在瓦解苏联的绝密计划,代号为“解放原理”。收买苏联政治、经济、外交、科技等领域的专家是该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当说,中情局的“猎头”们还是相当成功的。苏联不少高级专家都被他们招募,为美国效力。  相似文献   

3.
七十年代以来,苏联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减慢。究其原因有很多,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庞大的国防开支给苏联经济带来的沉重压力。苏联政府已认识到了这一点,并正在为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国防领域进行根本改革。  相似文献   

4.
“彗星”是苏联研制和装备部队的第一种空舰导弹系统。随着该导弹系统研制成功,苏联便与美国在空舰导弹领域里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竞争。 精心筹划 1947年3月,苏联部长会议签发了一项关于组建CB-1特种设计局的密令。当时,CB-1特种设计局的主要任务是,研制一种  相似文献   

5.
20年代在苏联军事历史上是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没有发生激烈的武装冲突或战争事件,然而,苏联的军事理论研究在这一时期却表现得十分活跃,被某些军事历史学家形容为“暴风雨般讨论时期”①。尤其是在军事战略领域,20年代的研究成果奠定了二次大战前作为苏联国家战略方针的基本观点,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苏德战争初期。因此,探讨20年代苏联军事战略研究的内容和形式,总结其经验教训,不仅是苏联军事学术思想史上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而且有助于更深入地分析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严重失利的战略背景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6.
正长期以来,防空反导一直是俄罗斯/苏联与美国争夺和博弈的焦点领域。从乌克兰危机以来,俄罗斯经受美国和北约前所未有的经济制裁和军事压力。面对咄咄逼人的威胁,俄罗斯大力发展从S-300到S-400再到S-500一系列防空反导系统。同时,从苏联到今天的俄罗斯,共开发和正式装备了三代中段反导系  相似文献   

7.
在苏联克格勃的历史上,曾经有一个专门负责进行无线电情报搜集的系统——第16局。对于它的存在,人们只能从古巴境内的无线电侦察中心看出一些端倪,其他的则无从知晓。前不久,俄罗斯的《绝密》月报对苏联克格勃第16局进行了曝光,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奉命组建第16局上个世纪50年代初,苏联无线电侦察的活动领域开始大幅拓展。超短波和超高频信号的侦收技术有了长足进步,从外国无线电电子设备截获情报的无线电侦察技术也有了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在冷战时期两霸对峙时,苏联为了弥补在航母战斗群方面与美海军的巨大差距,大力发展各类潜艇和潜用武器,以潜艇为主战平合与美海军抗衡。为此,苏联特别重视研发各种潜用水中兵器,包括鱼雷、水雷以及导弹等武器。说也凑巧,二战即将结束时,由于苏军攻克柏林,捷足先登缴获了大量法西斯德国的水中兵器研制样品、技术文件和资料,为战后苏联在水中兵器方面的发展创建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此,苏联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就推出了十分先进的水雷、水雷引信、声自导鱼雷以及水下火箭发动机,并且在火箭推进领域领先于美国,苏联在水中兵器方面所取得的许多成就至少部分应归功于从德国获得的武器样品、文件和资料。  相似文献   

9.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后,美苏两国在氢弹的研制领域便展开了竞争。从美国方面来看,原子弹的研制成功使其思想产生松懈,再加上其核物理学家的内部分歧以及对苏联科学界能力估计的严重不足,一度使得泰勒的"超级"热核弹即氢弹研究陷入停滞;而苏联方面,政府高度重视氢弹研究并为其提供各种便利,苏联科学家具有高超智力和奉献精神,1949年8月29日苏联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这使得泰勒的"超级"设计重新得到重视,1952年11月1日,美国成功进行了第一次氢弹试验。而苏联萨哈罗夫提出的氢弹"分层"结构设想,使氢弹的研究于1953年8月12日同样也取得了成功。美苏两国氢弹研制的历史对两国关系及其战略力量的平衡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伪满洲国建立后,日本在中国东北通过大力宣传神道教及进行奴化思想教育,积极营造"日满一体"格局。这是除军事强制外,日本能够把中国东北作为其备战苏联重要基地的基础。日本的大陆政策、全球战略以及苏联对东北由来已久的威胁,决定了其备战苏联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日本在伪满大力发展军事经济,其中对铁路、航空、公路等交通领域的管控,特别是边境铁路的修筑,成为日本发展军事经济、积极备战的重要介质;对工业、农业及商业、金融的统制,是日本备战苏联的核心与基础。  相似文献   

11.
苏联意识形态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人有决定未来的能力。然而,许多论著增长的结果(即科学与技术,迅速发展,增长着的复杂的经济计划的需要,军事事务中的变革等等)对苏联领导者已造成管理这些领域愈加困难,更不用说考虑他们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长期以来,防空反导一直是俄罗斯/苏联和美国争夺和博弈的焦点领域。从乌克兰危机以来,俄罗斯经受美国和北约前所末有的经济制裁和军事压力。面对美国和北约咄咄逼人的威胁,俄罗斯大力发展从S-300到S-400再到S-500一系列的防空反导系统。此外,从苏联到今天的俄罗斯,共开发和正式装备了三代中段反导系统,即A系统、A-35系统和A-135系统。而最近正在大力研发的A-235系统被公认为第四代战略反导弹系统。俄加速了  相似文献   

13.
前苏联是世界上勋章种类最多、最繁杂的国家,是为表彰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领域内的特殊功勋而设立的国家荣誉奖赏本刊精选其中部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中国人民解放军正规化建设与苏联的帮助密不可分.尤其是在1954~1957年,由于苏联国内和国际战略问题原因,赫鲁晓夫积极调整对华政策,加快和加大了援助中国的步伐,中苏关系进入蜜月期.这一时期两国在军事、经济、外交和政治领域都表现出积极的合作态度,两国军事关系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和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共筑的军事同盟基础上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本文旨在探讨1954~1957年中苏密切合作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正规化建设的深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一篇长达七十一页的报告断定:“带电粒子束武器似乎并不比当初所构想的巴克·罗杰斯(Buck Rogers)手中的那种武器更临近一些。”该报告是由研究国际安全的科技小组(设在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整理,并得到了福特基金会的支持。 该报告是在有几个权威曾推测苏联已在带电粒于束用作武器的工作方面取得了突破的时候公布的。美国的出版界曾在一系列文章中要大家相信,苏联在带电粒子束技术方面已迈出很大的一步。还报导了苏联在采用带电粒子束武器对付美国洲际导弹方面的进展。此外,美国前任空军情报局局长乔治J.基根少将甚至已确认苏联在该技术领域中已遥遥领先,并能在一九八一年部署这种粒子束武器了。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军官职业化的进程经历了三个阶段:19世纪六十年代,米留金军事改革打破军官任用中的血统论,以接受军事教育程度作为授予军衔的标准,揭开了俄军军官职业化的序幕;苏联时期,苏军以阶级出身作为选拔军官的标准,军官职业化被作为资产阶级军队的经验予以摒弃;苏联解体以后,新组建的俄军对国防部体制、兵役制度、军官制度等多个领域进行改革,力图在建设职业化军队的进程中实现军官职业化。  相似文献   

17.
莫斯科设立了专门的民防博物馆。据称,该博物馆主要是向苏联人民、尤其是青少年和军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国防意识,宣传介绍有关民防知识。苏联民防博物馆的内容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苏联民防初始及早期活动情况。苏联是开展群众性民防比较早的国家。早在1932年10月4日,苏联人民委员会就颁布了“苏联国土防空条例”,并根据这个条例组建了全苏人民防空组织,  相似文献   

18.
李牧晨 《军事历史》2020,(3):98-107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作为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主要力量,从1941年6月末到12月,与美国进行了一系列谈判并最终成为美租借法案援助对象。此后根据四份议定书的规定,苏联获得了以美国为主的西方盟国的大量租借援助。西方的租借援助,为苏联提供了大量军事装备等物资,并在一些关键部分弥补了苏联军事生产的短板,还为苏联节约了大量人力资源,使其能够大力发展其他生产、补充其他行业劳动力和军队兵力,为苏联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们需要西方国家的信贷、粮食和技术,但我们仍将继续发展大规模军事计划。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们将实施更为大胆的对外政策,并最终取得对西方的优势。” ——勃列日涅夫(1971年在中央政治局的讲话) 尼克松的算盘 1969年1月,尼克松终于如愿以偿地入主白宫。当时的美国正深陷越战泥潭,而苏联人的战略攻势却咄咄逼人。尼克松和他的外交谋士基辛格认为,要想挽回颓势,美国必须首先求得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缓和。军备谈判、贸易和投资将是这种“缓和战略”的主要武器。 苏联人对“缓和战略”欣然同意。因为这种“和平共处”可以帮助莫斯科获取急需的粮食、国外资金和西方先进技术,从而有利于改善已呈现困顿之势的苏联国民经济发展。苏共中央非常清楚,虽然在某些科技领域,苏联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但在生产技术、劳动效率以及新兴的微电子等领域,它仍然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  相似文献   

20.
新华出版社新近推出《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一书,作者阿尔巴托夫曾参与了前苏联许多重要的政治事件,是目睹者和见证人之一。现将其书节选如下。 我国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同时出现明显衰退的时期是70年代下半期到80年代初期。 我从经济开始谈起。到这个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