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谋略,是筹算和组织为军事目的服务的各种活动的计策和办法,历来为古今中外军事家所重视,把它作为战争中出奇制胜之本。今天,高技术战争已成为战争的主要样式。高技术战争的实践表明:先谋后战、谋而后胜,仍然是普遍真理和客观规律。军事指挥员直接指挥军事行动和斗争,无疑需“足智多  相似文献   

2.
一是谋略型。所谓谋略,就是计谋策略。军事斗争领域是实施谋略的沃土。积极研究思考军事谋略,是取得军事斗争胜利的重要保证,是党委、机关和部队的共同责任。对机关而言,就是按照上级的指示要求、政策规定和党委首长的决策意图,抓住带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和长远性的问题,精心运筹,献计献策,为党委首长当好参谋、助手。这是机关第一位的职责。  相似文献   

3.
在战争的筹划和指导上,有一种不可忽视的,管用的方法,那就是谋略。谋略这一军事术语产生较晚。在我国先秦、秦汉时期,表述谋略概念时多用“谋”、“计”、“策”、“术”、“庙算”、“运筹”、“略”等词语。谋略从属于战略,是对战略、战术的艺术运用。  相似文献   

4.
粟裕军事谋略的方法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革命战争实践中产生的粟裕军事谋略,是独树一帜的。其主要内涵包括立足战争全局,善于发挥整体作战功能;关注过程,精心谋划对抗最佳战机;力争主动,及时掌握有利战场态势;有效聚集优势战斗力,以克敌制胜。粟裕军事谋略对今天以至未来的战争谋划仍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军事哲学是反映整个军事活动的哲学思想,是关于战争观、军事观和根本的军事方法论的理论体系。指挥谋略运用是指挥者在作战指挥活动中,运用计谋方略以克敌制胜的方法和过程。本文通过分析指挥谋略运用中的客观性、辩证法和方法论,指出科学的军事哲学理论是指挥谋略运用的强有力指导工具。  相似文献   

6.
陈挺 《国防科技》2004,(2):17-19
随着工业时代的战争走向信息时代的战争,信息化将成为世界新军事变革的重心。信息化战争的最终对抗在保证技术优势的同时,更进一步地表现为智力的对抗,谋略思维和谋略方法将是未来战争的决胜因素。也更加体现出西方以力取胜的军事思想与东方军事谋略思想在相互汲取、相互交融。东方谋略,将与现代战争结合得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7.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规模较大的一场国际性局部战争.这场战争现代化程度高,美国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当时最为现代化的技术装备;战争持续时间长达3年1个月;战争双方投入兵力多,战场兵力最多时达到300余万人;作战样式多样,既有运动战又有阵地战,还有登陆作战,空降、机降作战,细菌战和空中绞杀战;斗争方式,既有军事斗争又有谈判斗争,而谈判斗争长达两年,这在世界战争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总之,朝鲜战争内容极其丰富,可谓"军事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8.
高技术战争中政治军官谋略的运用于传海陈明福着眼政治,着眼全局,在错综复杂的军事斗争中“心智清醒”,牢牢把握“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韬晦策略政治指挥员在谋略的运用上必须着眼政治,着眼全局,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镇定的情绪,一切为“大谋”——根本的政治目的和战略利...  相似文献   

9.
军事谋略是在军事对抗活动中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效益的计谋策略。从古至今,军事谋略在战争中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就象是一个“魔法师”,可以使强者变弱,也可以使弱者变强。自从美军在越南和朝鲜战争中吃到苦头后,越来越重视谋略的学习和运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人对孙子的军事思想非常推崇。美国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约翰·柯林斯说:“孙子是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他的大部分观点在我们的当前环境中仍然具有和当时同样重大的意义。”虽然当今世界各国军队都在积极改进武器装备性能,优化体制编制结构,但这丝毫…  相似文献   

10.
在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中,把握战略枢纽思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其最有特色的内容之一。在历次革命战争中,毛泽东都善于运用这一思想,紧紧把握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中心环节来指导战争,从而赢得了对敌斗争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今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和发掘这一思想,对丰富毛泽东军事理论,指导现实军事斗争,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军事思想植根于中国古代兵学文化的土壤,它的战争观、军事伦理价值观、战争谋略法等思想,与中国古代社会"仁战"、"义战"、"以民为本"、"以奇制胜"、"以礼治军"等战略方法、战略思想一脉相承,同时也是对古代兵学文化的创造性发展,是中国革命战争实践、马列主义军事思想和古代兵学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关键是要培养一大批既懂作战指挥又精通信息技术,既具谋略能力又有创新精神的信息化人才。信息化军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作中应重点把握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13.
1军事情报的产生 人类社会自从有了阶级,产生了国家,也就有了战争,有了军事侦察,有了军事情报。根据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记载,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后就有了军事情报,它是阶级社会中为斗争和生存而进行的各种调查了解活动的总和。  相似文献   

14.
左宗棠进军新疆的后勤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75~1878年(清光绪元年~四年),清王朝钦差大臣左宗棠统率清军收复新疆的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颇具特色、闪烁光彩的篇章。左宗棠依靠其高超的军事斗争谋略,不仅收复了失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创造了劳师远征、出奇制胜的军事斗争范例。左宗棠进军新疆最精采处,则在于对后勤保障的谋划与运筹。探讨左宗棠进军新疆的后勤方略,对于当今加强边防建设,搞好平时后勤建设和战时保障,特别是搞好应付边境突发事件的后勤保障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白明霞  张年祥 《国防》2002,(10):33-33
通过深入的国防教育来强化全民国防观念,是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思想基础和政治保证。从当前军事斗争准备形势和国防教育的任务来看,国防教育要履行好为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的历史使命,必须努力实现“四个转变”。 在教育内容上,要由一般国防知识的灌输向学习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有关理论转变。要加强对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重要意义的学习,认清未来战争是反侵略、反分裂的战争,是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的正义战争,战争胜负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根  相似文献   

16.
周林 《军事历史》2001,(5):24-2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建立之初,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武器装备上看,都是一支弱小的武装。作为这支军队主要缔造者的毛泽东,从一开始就是在极为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殊死斗争的。占据绝对优势的国民党军队,对红军和革命根据地进行了长期的封锁和包围,进行了反复多次的军事“围剿”。正是在这种险恶的军事斗争中,毛泽东深刻认识并树立起了军事信息意识,在战争实践中开始尝试和运用军事信息谋略,取得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辉煌战绩。一、建立红军无线电队,以技术侦察获取军事信息,夺取作战主动权在红军成立后的…  相似文献   

17.
军事谋略———政工领导必备的本领浦照东李营随着政工领导学军事、学高科技活动的不断深入,其效果之好、益处之大已越来越被官兵所感知和认同。然而也应看到,忽视军事谋略学习的现象在个别政工领导身上表现较为突出。寻其根由,大都源于以下三种认识。一是未来战争军事...  相似文献   

18.
善谋者谋全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世界军事正朝着高新技术突飞猛进地变化。特别是一大批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新方法的产生,正改变着战争的形态和样式,同时也给当代参谋人员的谋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军事新闻发布历史的发展,离不开军事斗争实践的推动。现代军事新闻发布产生于“一战”,经历“二战”及其后多次局部战争的磨砺,今天的军事新闻发布已成为信息化战争的组成部分和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的重要手段。我军一直十分重视运用新闻发布开展军事宣传和配合军事斗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并于2007年正式建立军事新闻发布制。日益增多的非战争军事行动和日渐重要的军事对外宣传,促进了我军新闻发布活动的常态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20.
天羽 《军事历史研究》2008,2(1):131-135
中华民族近五千年军事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传统军事文化带有一种强烈的尚和倾向,这一倾向发源于中国古代以广阔地域为先天条件的农耕文明,体现在传统文化思想、军事理论和战争实践之中,并对我国历代的军事实践活动和军事理论的形成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