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应导弹动态性能指标检验的迫切需求,开发了基于制导武器的分布式半实物仿真系统。充分利用仿真模型构建一体化思想,将整个半实物仿真系统按其功能划分成若干个网络节点,采用弹道仿真工作站集中式分布的星形结构进行分布式系统仿真。仿真软件借鉴Windows操作系统消息、事件驱动方式,采用客户/服务器运行机制,基于VC++软件开发工具实现了半实物仿真系统中的数据采集、视景驱动的多线程开发,修正了视线角误差,从而确保了导弹动态性能检测精度;实现了导弹攻击过程可视化仿真,较准确地再现了制导武器在不同干扰条件下的攻击过程。  相似文献   

2.
制导控制半实物仿真系统在制导武器的研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验证导弹制导控制系统设计和软件设计正确性的重要途径。传统的Windows操作系统实时性较差,给半实物仿真试验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采用Windows+RTX的方案,完成了半实物仿真系统的软硬件设计,通过共享内存实现Windows进程和RTX进程之间的通信,保证数据传输准确性和系统实时性。导弹制导控制半实物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半实物仿真系统合理,并且实时性好、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巡逻攻击导弹的远程控制、数据链与精确制导武器之间配合等问题,针对巡逻攻击导弹开展了作战仿真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基于HLA建立了系统仿真结构,重点研究了数据链控制仿真、导弹系统控制仿真等核心技术问题,并在实践中运用成熟的"Creator+Vega+VC"视景仿真方法对系统进行了初步实现,满足了系统研究需要.  相似文献   

4.
旋转导弹姿态稳定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旋转导弹往往采用初始静不稳定的结构形式使得在攻击目标时具有较大的过载能力,如何能够保证旋转导弹平稳地度过静不稳定段是导弹正常飞行的关键.采用姿态稳定控制方法对初始段进行控制,使导弹顺利度过静不稳定段,通过数学仿真及半实物仿真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仿真试验表明,在各种气动干扰因素影响下,旋转导弹均能实现较高的姿态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5.
制导控制系统快速原型仿真是空面导弹研制与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仿真到半实物仿真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基于Windows平台、Simulink仿真建模软件和RTX实时嵌入内核,建立了制导控制系统快速原型仿真系统。基于VMIC实时网络系统实现了分布式仿真,完成了模型在线调参、自动下载等功能。最后应用该系统实现了Simulink环境下空面导弹制导控制系统模型在RTX环境下的快速原型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系统仿真准确性以及良好实时性能。  相似文献   

6.
半实物仿真是导弹飞控系统研制过程中的必要环节,各仿真设备的误差对于仿真结果的影响不容忽视。借助于某型导弹半实物仿真系统的搭建,对影响仿真精度的各项主要误差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三轴转台、负载模拟台和数据采集的误差模型,与半实物仿真试验进行对比验证其有效性。最后,基于蒙特卡洛统计原理完成误差模型对仿真结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各项误差模型能够满足仿真精度的分析要求,为类似半实物仿真系统的分析、测量和误差补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作战仿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体系仿真、武器装备研制论证以及作战效能评估,在反舰作战仿真过程中,经常需要模拟红外制导导弹对目标进行探测、追踪制导以及毁伤评估,均涉及目标区域红外图像动态生成。通过分析海上目标红外特性建立了舰船红外辐射模型,对导弹飞行中动态获取目标图像过程建立了导引头动态成像模型。基于国产数字地球仿真引擎研究了作战仿真中导引头红外成像过程模拟方法,开发了海上作战对抗仿真系统并实现了不同弹目距离、不同攻击方位的红外目标图像模拟。结果表明,提出的导引头动态成像过程模拟方法能在导弹飞行过程中对不同战场环境、不同作战目标进行实时红外成像模拟,从而为作战仿真推演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采用半实物仿真方法研究了综合火力/飞行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作战有效性和工程实现的可行性。文中给出了系统的数学模型、系统的硬件结构和仿真试验结果。结果表明,综合火力/飞行控制系统可以减少瞄准过程时间,增加可射击时间,提高瞄准精度和系统稳定性,扩大攻击范围(全向攻击),减轻飞行员工作负担,提高载机生存力。因而是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种航空火力控制新概念。实验也表明工程实现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9.
根据当前导弹自动驾驶仪测试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导弹驾驶仪自动测试系统的控制稳定回路半实物仿真系统方案,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和PXI总线技术,组建高精度、多用途、具有自诊断功能的测试和仿真系统,它既能够实现对自动驾驶仪的综合测试,又能验证导弹控制律的优劣.系统基于模块化设计,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很强的可扩展性,能够完成不同型号导弹的测试和仿真任务.  相似文献   

10.
“导弹控制系统仿真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北京仿真中心,于1997年正式建成投入使用,是仿真技术领域唯一的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以导弹武器控制系统仿真总体技术、微波/毫米波寻的制导仿真技术、仿真应用软件及一体化综合仿真环境研究、导弹制导系统仿真精度与置信度研究为研究方向,集中研究精确制导武器研制的系统仿真技术,研究成果有效地提升了武器装备的研制和创新能力,缩短了研制周期,显著提高了研制质量,降低了研制成本。各类半实物仿真,支持了导弹武器性能分析与评定、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