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法律性质在国际法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在维和行动与其他国际军事或准军事行动的辨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维和行动自身所独具的法律特征。维和行动的法律依据尽管未有定论,但依据其实践与发展的现实状况,我们可以将它的法律性质概括为:联合国属准军事行动性质,国际法约定的默示授权性质,维护国家间独立平等的工具性质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1972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后,由于历史原因,一直没有参与维和行动。从1981年第36届联大开始,中国才原则上赞成联合国按照宪章精神开展维和,并缴纳了第一笔维和摊款。1989年,中国派遣军事观察员参加中东“停战监督组织”,才被公认为是中国直接派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开端。从那以来,中国已先后派遣了约1600人次官兵参加联合国在全球的各种维和行动。不过,这些中国军人(包括民警)虽然执行的是联合国的任务,却只服从中国的指挥。 而目前在联合国总部工作的李柏林则不同。他被联合国从解放军“借”出,等于暂时完全脱离了中国军  相似文献   

3.
王涛 《现代军事》2015,(2):45-51
2014年12月22日,经中央军委和习近平主席批准,中国首支维和步兵营在山东省莱阳市举行出征誓师大会,开赴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联合国维和行动基本原则联合国维和行动指的是为了落实或监督落实冲突方签署的旨在控制和解决冲突的协议,或者为了确保人道主义援助的安全提供,经冲突方邀请或同意后,由联合国组织并指挥的、执行军事或其他任务的非强制性行动。自1948年开始实施以来,联合国维和行  相似文献   

4.
第二代维和行动维和行动数量剧增,规模变大;维和行动战略从“维持”和平向“建设”和平发展;维和行动由主要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冲突转为主要处理国内各派别的冲突;维和行动职能由单一转向多元;维和行动部署方式由过去的“线性”变为“非线性”;维和行动的主体增加,维和行动组成日趋混杂。联合国维和行动面临着“强力”维和挑战传统原则;维和行动资源严重短缺;维和人员所承担的安全风险越来越大;维和行动的有效性难有质的提高;单边主义妨碍联合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维和警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已成为我国公安工作的重要内容,把中国维和警察理论作为中国警学的新兴学科,研究由联合国维和行动基本理论、中国维和警察特色理论、中国维和警察基础理论、中国维和警察专业理论、中国维和警察应用理论构建的中国维和警察学科理论体系基本框架,对我国维和警察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维和行动目前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困难和挑战。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维和人员被赋予了过多的建设和平的职责,使得维和行动处于两难的境地。要缓解这一困境,国际社会需重新审视和定义维和行动的职责范围,大力加强和平委员会的能力建设,并给予更多的授权。在实现这些长期目标之前,维和特派团将继续代替建和委履行建设和平协调员的职责。  相似文献   

7.
国际维和行动是指联合国根据有关决议向冲突地区派遣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护和平的行动。我国从1989年开始参加国际维和行动,迄今先后参加了19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人员15000多人次。我国维和官兵在维和任务区面临全新的环境,担负着紧张而繁重的任务,同时面对着各种疾病的威胁,部分维和官兵表现出一些心理问题。因此,认真研究国际维和行动中官兵心理问题及成因,选择切实可行的心理防护路径,对于维护官兵身心健康、确保维和任务完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维和行动是国际社会保持全球安全与稳定的重要机制之一。虽然在世纪之初,时代已具有了多极化和信息化特征,但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却并未“边缘化”,特别是在2001年,由于发生了“9·11”为代表的国际恐怖主义袭击事件,使联合国维合行动在减轻战争创伤、维持世界安全稳定方面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截至2001年底,联合国在世界各冲突地区进行的维和行动累计已达54项,参与维和的人员近百万人。当年仍在进行的维和行动共有15项,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军事人员、民事警察达4.7095万人,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军事人员与民事警察的国家有87个,参与维和行动的文职人员也达到了1.2126万人。维和行动经费财年预算为27.4亿美元。从1948年维和行动开始至2001年12月底维和行动经费已达233亿美元。  相似文献   

9.
维和 ,即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 ,是由联合国发起的一项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行动。近日 ,“中国维和民事警察培训中心”已在武警学院挂牌成立 ,它标志着中国维和民事警察的培训工作步入了正轨。一、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始于 1 94 8年阿以战争后期 ,迄今已有 50年的历史 ,累计共部暑了 50项维和行动。纵观维和行动的发展历程 ,前四十年发展缓慢 ,只部署了 1 3项维和行动 ,这反映了当时东西方集团之间冷战剧烈化的状况。 80年代以后 ,随着冷战的逐渐消逝 ,旧的格局被打破 ,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民族矛盾和种族冲突再度成…  相似文献   

10.
从立法主体和立法形式的角度探讨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立法问题。尽管联合国大会并不是维和行动适格的立法机构,但是维和行动的国际法依据是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实践中长期形成的惯例。其立法主体资格实质上是一个共享问题,因此,由联合国组织立法应当是最为适宜的。就立法形式而言,采用由联合国主持缔结维和条约的形式最具有可行性,也最为合理。  相似文献   

11.
孙寿江 《现代军事》2008,(11):29-33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United Nations Peacekeeping Operations,以下简称维和行动)已走过整整60年的历程(联合国第一个维和行动组织.是成立于1948年6月的“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国.为维和行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国际多边军事外交活动和政治外交活动形式的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以下简称“维和行动”或“维和”),近50年来,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方面起着功不可没的积极作用。然而,由多国军人和部队组成的维和部队在经费和装备方面的保障现状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13.
刘钊  石磊 《环球军事》2010,(13):11-13
5月29日是第8个联合国国际维和人员日。联合国在纽约总部举行纪念仪式,缅怀为和平事业捐躯的维和人员。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为国际维和人员日发表书面致辞,高度赞赏维和人员的勇气和献身精神,向在世界各地联合国维和行动中杰出工作的12万余名军人、警察和文职人员致敬。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维和行动的不断发展和演变,联合国维和警察的快速部署方式也已经从过去的待命安排机制过渡到目前的常备警力。常备警力的设立不但缩短了新任务区警察部门建构的周期,提高了警察工作效率,还可指导或直接参与任务区当地执法、司法和监狱管理工作,并适时开展对警察部门行动能力的评价和评估,向任务区警察警监提出建议。梳理联合国维和警察常备警力的概念、历史沿革、组建及职责,提出组建中国维和警察常备警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不无感慨地说:“如果人类有钱打仗,无钱议和,那真是莫大的讽刺。” 20世纪前45年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因此有人把20世纪称为“战争的世纪”。残酷的战争给人类造成了难以弥补的创伤。二次大战后,维护世界和平,建立新的国际秩序成为人们的共同愿望。这正是建立联合国的思想基础。联合国的建立,确实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但是近10年来联合国运作是负债经营,正在艰难地执行各种维和行动,特别是去年塞拉利昂反政府武装“革命联合阵线”扣押了500多名联合国维和人员,使联合国维和行动发展趋势呈现低潮。  相似文献   

16.
目前由联合国主导的维和行动中,我国是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兵最多的国家,目前仍有1489名维和军事人员在联合国9个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为了人类能够享受和平的天空,7月26日,又有一位中国军人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了世界和平事业的历史丰碑上。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历程到中国维和警察工作的发展,以及参与维和行动的具体实践,体现了大国责任,实践证明,参与维和行动已经成为可调动的战略资源,为融入国际安全机制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八名中国维和警察在海地大地震中遇难,消息传来,引起了国人的极大震惊和悲痛,也引起了人们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关注。充分认识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充分认识中国对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贡献,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是我们纪念八名烈士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19.
维和警察培训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是维和行动的前奏曲。作为维和警察培训中心,要着眼于联合国维和任务区需要,严格按照联合国培训大纲要求,逐步实现培训模式国际化、培训内容标准化、培训方法科学化、培训手段现代化、培训教官专业化。  相似文献   

20.
1948年5月29日,为监督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战争的停火,联合国建立了停战监督组织。这是联合国的第一次维持和平行动。当时这个组织的任务区还仅限于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色列5个国家。55年之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已遍布世界各大陆,总共达到了55次,参加行动的军事人员和民事警察来自世界140多个国家,将近100万人。目前,联合国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仍部署着14支维和部队,有维和人员3.7万余人。今年5月29日联合国庆祝了它的第一个“国际维和人员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