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紧紧抓住现代军事高技术防空武器装备的发展趋势,介绍了几种在杀伤机理和直接破坏空袭兵器方面与传统“火力+机动”的防空武器均不同的新概念防空武器,其目的在于使读者了解和掌握防空武器装备的前沿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2.
“软杀伤兵器”,亦称“非致命性武器”和“温和型武器”,是指利用声、光、电磁、电脑病毒和化学等手段,使敌方人员丧失战斗力、基础设施和武器装备陷于瘫痪、电子设备完全失灵的一类新式武器。随着微电子、光电子、生物等军事高技术不断应用,诸多“软杀伤兵器”也将进入未来高技术化的海战场。  相似文献   

3.
“软杀伤兵器”,亦称“非致命性武器”和“温和型武器”,是指利用声、光、电磁、电脑病毒和化学等手段,使敌方人员丧失战斗力、基础设施和武器装备陷于瘫痪、电子设备完全失灵的一类新式武器。随着微电子、光电子、生物等军事高技术不断应用,诸多“软杀伤兵器”也将进入未来高技术化的海战场?  相似文献   

4.
现代战争是高科技密集型的战争。在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除了使用F-117隐形战机、巡航导弹、激光制导炸弹、反雷达导弹等已在海湾战争中使用过的多种高技术武器装备外,还动用了许多最新研制的常规高技术武器装备。其中包括“初期联合空战中心能力系统”、“北约综合数据系统”和“海上指挥控制系统”三个C~4Ⅰ系统,B-2隐形战略轰炸机,“联合直接攻击弹药”、集束炸弹等。这些高技术武器装备  相似文献   

5.
高科技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武器装备的质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特别是在微电子、光电子、生物等军用高技术不断发展,各种新概念武器大量涌现的同时,诸多软杀伤兵器也即将走出实验室,进入未来的高技术化战场。软杀伤兵器亦称“非致命性武器”。是指利用声、光、电磁、计算机病毒和化学等手段,使敌方人员丧失战斗力、基础设施和武器装备陷入瘫痪、电子设备完全失灵的一类新式兵器。这些兵器主要包括五大类,即化学物质软杀伤兵器,计算机病毒软杀伤兵器,激光和射频软杀伤兵器,声波软杀伤兵器和噪声软杀伤兵器等。化学物质软杀伤兵器。这种兵器主要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70年代以来,一大批高技术武器装备相继问世并投入实战,从而使现代武器装备发生了巨大变革,为高技术战争的爆发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90年代以来发生的海湾战争、波黑战争、“沙漠之狐”行动以及科索沃战争,反映了高技术战争的一些明显特点和规律,这些特点和规律不仅对未来武器装备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我军武器装备的发展也具有指导作用,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7.
非致命武器     
非致命武器是一种全新概念的高技术武器。这种武器的杀伤机理不同于传统的武器弹药。它不以大规模杀伤人员、毁坏武器装备和基础设施为目的,而是通过攻击人员、武器装备和基础设施的最薄弱部位,使人员部分失去作战能力,使装备暂时失去作战效用,使基础设施等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从而达到阻止或限制敌方作战与行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印度采取“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建设并重,优先考虑国防需要”的方针,通过购买、引进技术与自行研制相结合,大力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是印军实现武器装备全面现代化的重要阶段,其武器装备发展有以下几个新特点:核武器由秘密转向公开,印军将发展“三位一体”的核攻击力量  相似文献   

9.
《国防科技》2003,(4):10-16
当前,美英对伊拉克的进攻已如满弦之弓,一触即发。美国不仅在海湾地区集结了数十万军队,而且部署了大量高技术武器装备,其中包括6个航母战斗群,一千多架各型作战飞机、以及M1A2主战坦克、“爱国者”防空导弹等。英国也派遣了由“皇家方舟”号航母战斗群为首的特混舰队,并部署了“旋风式”GR4战斗攻击机。伊拉克的武器装备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遭到致命打击,元气一直没有恢复,但仍拥有象米格—29战斗机、“飞毛腿”地地导弹和生化武器这些为数不多的杀手锏武器。战争一旦爆发,美、英、伊高技术武器装备将上演一场现代技术条件下的高技术局部战争。这场布什政府执意要打的第二次海湾战争将怎样打,会动用什么高科技武器,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电磁环境与高新技术武器装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武器系统的现代化,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电爆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高新技术武器装备,使之日益信息化和电磁敏感化。在高技术战场中,复杂多变的电磁环境不仅影响武器装备的效能,而且威胁武器装备的生存。高技术条件下的战场电磁环境,特别是电磁脉冲武器或高功率微波武器产生的强电磁脉冲环境,已对武器装备构成严重威胁,其破坏效果远远超过一般电子战设备。因此,研究武器装备的电磁环境效  相似文献   

11.
图辑中国“神舟”遨游太空..................................……、.....,.……、·1一l21世纪初高技术武器装备选赘().................................……l一521世纪初高技术武器装备选登(二)............……,…、..……、.…2一l21世纪初.荡技术武器装备选登(二勺..................................……3一lZltl丝己初高技术武器装备选赘(四).…、.、,.,二,.……‘、一……4一封几 “苏一27”战斗机家族掠影..................................·..·········……4一421世纪初高技术武器装备选登(五)...............……,…  相似文献   

12.
现代高技术兵器,是指应用现代高技术研制和改造的武器装备。它最早出现在本世纪60年代末,美军在“越战”中就使用了激光制导炸弹、电视制导炸弹等。由于当时投入战场的高技术兵器只有几件,加上美国“越战” 失败,尽管现代高技术兵器已初露锋芒,但并未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80年代,高技术兵器正式投入战争的步伐加快。1982年的英阿马岛战争,阿军使用“超级军旗”式战斗轰炸机发射1枚“飞鱼”导弹将英国现代化的驱逐舰“谢菲尔德”号葬身  相似文献   

13.
在21世纪初,随着弹道技术和大规模杀伤武器的扩散,美国的作战对手基本都拥有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核、生、化等大规模杀伤武器,美国认为这将对部署在战区的美军部队和设施,甚至对美本土构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同时,美军本身的武器装备将有很大的发展,突出表现为以F-22等隐身飞机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技术武器将投入使用。这两方面因素必将对美军空袭方式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高技术武器装备数量的不断增加,特别是海空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台军的早期预警能力、电子对抗能力、制空制海能力、探潜反潜能力和机动作战能力等都有所加强,从而增强了台湾当局对其“抗登陆”能力的自信。然而,剖析台军的所谓“抗登陆系统”,不难看出,台湾当局的自信只是自欺欺人。  相似文献   

15.
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杀伤破坏力不断增大,作战消耗及补充的数量显著增加;一线直接参战的人员将大大减少,后方技术保障、设备维修人员成倍增加;战争对科技人员的依赖性明显增强。根据民兵高技术分队的技术优势,跨区遂行抢修大型武器装备的任务将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即将步入21世纪之时,海军武器专家们正忙于借助飞速发展的高技术,为实现海军武器装备的“隐形化”、“电动化”、“智能化”、“现代化”,全力地构画着21世纪海军武器发展的蓝图。虽然目前有些设计方案尚处于酝酿之中,一时还难以变成现实,但它集中体现了高技术在海军武器装备领域内应用的最新成果,显示了21世纪海军武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令世人关注。从开战之初的“斩首行动”、“震撼攻击”到随之而起的地面进攻,美军尽遣高技术武器装备于伊拉克战场,其中有的是首次投入实战。另外,一些正在秘密研制中的高新武器装备,也有可能投入伊拉克战场。军事专家称,伊拉克正成为美军高技术新兵器的试验场……  相似文献   

18.
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特点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华 《国防科技》1999,20(1):4-14
现代高技术的发展,在改变世界经济和社会面貌的同时,也在改变着军事领域的面貌。近年来,由于军事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改善了武器装备的性能,由此而带来军事领域一系列革命性的变化,一场新的军事变革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发生在本世纪末期的以“沙漠之狐”军事行动、“科索沃”危机为典型代表的高技术战争,向我们展示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同时,也揭示了现代战争的特点与规律,并展现了高技术条件下未来军事斗争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以“武”治敌以“武”治敌,就是指通过采取和运用军事威慑等武力形式,迫使作战对象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改变其意志行为,从而达到心理战的目的。以军事实力和军事打击为基础和后盾,是心理战制胜的一条基本规律。军事威慑手段强调必须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威慑力量,有使用它的坚定决心以及能使对方确信自己的威慑信息这三个条件,才能产生应有的威慑心理效应。军事打击手段是军事威慑之后的进一步发展,是威慑信息的具体表现。通过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进行军事打击,大量杀伤敌人有生力量,破坏敌生存设施,摧毁敌重要的战略目标,抢夺…  相似文献   

20.
近日,印度政府宣布,将在2016年前拨款1100多亿美元,用于购买高技术武器装备。如此大手笔军购,引人注目,因此有人称印度此举为“重金强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