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定远”、“镇远”号铁甲舰在19世纪下半叶曾是亚洲的“第一巨舰”。当时间定格在1895年,承载着强国梦的“定远”号缓沉海底、“镇远”号东俘日本,绝冠亚洲的北洋舰队走完未完成的使命,给国人留下了无比的悲恸。 德国制造 订购铁甲舰一直是李鸿章的心头大事。19世纪的欧洲,英法等国是传统的海军大国,新崛起的德国在军舰设计上并未受到世人的垂青。然而德国人却以其真诚的态度赢得了华人的好感,以至于最后订购了威震东亚,令邻国日本闻风丧胆的巨型铁甲舰“定远”、“镇远”号。  相似文献   

2.
"定远"级铁甲舰是中国清朝政府委托德国伏尔铿造船厂建造的7000吨级铁甲舰,其原型为德国"萨克森"级铁甲舰,并吸收了英国"英弗来息白"(Inflexible)铁甲舰的优点。舰上装备"克虏伯"火炮,铁甲的设计及技术均为当时最先进的。"定远"级铁甲舰有2艘,分别为"定远"号及"镇远"号。2舰于1885年开始  相似文献   

3.
在甲午海战前清政府的海军建设中,铁甲舰的购买和使用一直居于中心的地位,"定远"号和"镇远"号几乎就是北洋水师的象征。但在世界范围内铁甲舰并不是一个舰种的专称,只要舰壳包裹装甲,使用蒸汽作为动力,主要武器装备是可发射爆炸弹的火炮的海军舰船都可以称作铁甲舰。而在晚清政府,铁甲舰却被用来专指一个舰种,说明其对于铁甲舰的理解和认识实际上自成体系,与世界并不一致。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1874年日军侵台的刺激,清廷重要臣僚将不能战的原因归结为日本有铁甲舰而中国无,铁甲舰被当作一个克敌制胜的舰种。这样的认知对此后海军的发展影响重大,如何应对铁甲舰成为此后海军建设关注的核心问题。从一开始采购"蚊子船"(伦道尔舰)期望用巨炮击穿铁甲,到购买"碰快船"(撞击巡洋舰)试图用撞角撞沉"铁甲舰",到订购"定远"号和"镇远"号装甲舰以铁甲制铁甲,甚至大量采购并不成熟的鱼雷和鱼雷艇都是为了对付铁甲舰。这样的舰船装备采购缺乏战略目标,以采购代替建设,形成了拥有即终止的怪局。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内,陈列着一只长4米、宽2米,重约4吨,锈迹斑斑、平平常常的铁锚。然而,它却经历过一段非同寻常的历史。1880年,清朝政府向德国订购了两艘铁甲舰,这就是后来成为北洋舰队的两艘主力舰——“镇远”舰和“定远”舰,这只铁锚就是“镇远”舰的铁锚。威风凛凛的“镇远”舰,舰员331人,航速14.5节,排水量7335吨。舰桥、炮塔和舰体的装甲厚度在20~35厘米之间。舰上动力装置为10台蒸汽锅炉和蒸汽轮机。配备火炮22门,鱼雷发射管3具。历史不会忘记,1894年7月25日,因日本帝国主义挑起事  相似文献   

5.
李凤苞、徐建寅主持购买铁甲舰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79年后,晚清海防形势日益严峻,清政府撇开赫德,委派李凤苞、徐建寅主持购买铁甲舰;李凤苞、徐建寅主持购买铁甲舰的曲折过程及其中复杂的人事关系折射出晚清海军建设的艰辛。  相似文献   

6.
1874年日本侵台深深刺激了清政府,在海防大讨论中清廷大员认识到向西方购买铁甲舰的紧迫性.由于赫德的干扰和以李鸿章为首的清廷大员对购买铁甲舰认识的局限,加之清廷财政困窘,致使晚清政府向西方购买铁甲舰的进程跌宕起伏,其中的历史教训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7.
“金牛座”KEPD 350是一种先进的空射巡航导弹,该弹由EADS德国LFK公司和瑞典萨伯博福斯动力公司联合研制。在2002年8月8日,德国花费5.7亿欧元.为其空军订购了600枚“金牛座”KEPD 350导弹,导弹的交付从2004年11月持续到2009年。这是德国空军装备的第一种巡航导弹,德国计划用其装备“旋风”战斗机和最新型的“台风”战斗机。除德国外,西班牙空军已经订购了43枚导弹,用于配备其EF-18战斗机,目前该导弹已经进入了全速生产阶段。  相似文献   

8.
德国214级常规动力潜艇吸取了209级潜艇的成功建造经验,沿用了212A级潜艇的全新技术,借鉴了德国为以色列海军建造的“海豚”级潜艇的设计特点,其设计方案经过了20多个国家潜艇设计师的研讨和补充,被公认为采用最新技术设计而成的顶级常规潜艇。德国霍瓦兹·德意志造船厂(HDW)用于出口希腊的第一艘214型潜艇于2001年1月16日动工,于2004年4月22日下水,原计划2005年9月30日交付首艇。希腊是第一个订购德国209级潜艇的国家,如今又成为第一个采购214级潜艇的国家。希腊海军对德国潜艇的青睐程度,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德国潜艇技术的先进性和使用的…  相似文献   

9.
提起历史上最早的铁甲舰战斗,人们会习惯地想起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汉普顿海战。在那场著名的战斗中,“梅里麦克”号和“监视者”号进行了一场未分胜负的较量。但是,军事史上第一次真正的铁甲舰队之战却是发生在1866年奥意战争中的利萨海战。 19世纪中叶的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国家初步获得了统一,只有罗马和威尼斯仍在奥地利占领下。为了彻底解放全国,意大利加入了普鲁士的反奥联盟,于1866年对奥地利开战。  相似文献   

10.
"定远"号铁甲舰,是中国海军史乃至中国近代史上的一艘著名军舰。它诞生于19世纪中后叶的中国洋务运动时期,最终消失在近代决定中日两国前途命运的甲午战争中。 采用了大量前无古人的设计、具备强大武备的"定远"舰在当时世界上威名显赫,堪称时瑞精华,是亚洲国家拥有的第一级一等铁甲舰,被誉为"亚洲第一巨舰",凝聚了中国海军一个时代的辉煌。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建军时,更是在海军  相似文献   

11.
理查德·希尔所著《铁甲舰时代的海战》以高屋建瓴的视角完整的呈现 了19世纪海权理论的发展、相关技术的进步和海战战术的发展演变,是一部不可多得的 研究铁甲舰时代海战历史以及海军技术演进的专著。本刊特节选其第一章--技术背景 刊出,以飨读者。本文标题为编者所做,编辑时有删节。  相似文献   

12.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后,日本海军向美国订购5艘"霍兰"潜艇并于次年组建第1潜艇队。以后,日本海军通过购买外国潜艇和制造技术逐渐掌握了潜艇技术,于1917年开始自行研制潜艇。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作为战胜国,日本得到7艘德国潜艇,了解这些实用潜艇的构造对日本潜艇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东南亚金融危机阴影的远去,作为东盟主要国家之一的马来西亚,加快了军队、特别是海空军现代化建设步伐。其中,马来西亚海军除了向国外订购潜艇外,还订购了德国的MEKO A-100型OPV近海巡逻舰。马来西亚是世界上采购德国MEKO舰的10余个国家之一,也是首个使用MEKO舰的东盟国家。德国MEKO型舰由德国布洛姆·福斯  相似文献   

14.
<正>背景资料经历甲午战败创伤的清政府在担负巨额战争赔款的压力下毅然决心重建北洋海军,本级舰即新建海军之重要环节,原准备向德国购买7000吨级前"无畏"舰,后因经费不足,转为向英国订购"海天"级新式穹甲巡洋舰。首舰"海天"号于1897年在阿姆  相似文献   

15.
“重庆”号轻巡洋舰是自1894年甲午海战中国损失了两艘7800吨的铁甲舰“定远”、“镇远”号后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水面作战舰艇。“重庆”号的前身是英国轻巡洋舰“阿罗拉”号(AURORA),译名为“曙光女神”号或“震旦”号。“阿罗拉”号1937年建成于英国朴茨茅斯海军造船厂。英国政府为了赔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征用  相似文献   

16.
肖敏 《军事史林》2008,(2):46-46
近来,台军与德国MTU亚洲分公司签订一项为期4年、价值1.49亿美元的合同,用于订购90台舰艇柴油机,以装备“光华-6”级隐身导弹快艇。  相似文献   

17.
2006年2月16日,南非海军在西蒙斯顿举行仪式,宣布向德国订购的4艘“梅科”A-200轻型护卫舰的首舰“阿玛托拉”号正式入役。“梅科”A-200的加盟,标志着南非海军进入了现代化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110多年前.中日两个东方国家于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面上的展开了一场决定两国国运的生死搏斗.这是人类进入铁甲舰时代以来的首次大规模海战。在这场战争中.北洋舰队虽然损失惨重.但从战役角度看还远远谈不上彻底失败,甚至还可以说获得了胜利,日本舰队率先撤出了战场.而我方的两艘主力舰“定远”“镇远”仍在。  相似文献   

19.
据国外媒体报道,第4艘212A型潜艇于2005年7月1日在德国的埃姆登下水,并命名为U34。目前,U34是德国海军订购的4艘212A型潜艇中的最后一艘,有了这4艘212A型潜艇,德国海军就拥有了世界上最现代化的常规潜艇。212A型潜艇之所以杰出,是因为它比其他常规潜艇拥有更长的下潜时间。长时间下潜基于一种新型的不依赖空气的推进系统。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燃料电池把氧气和氢气转化成电能。该动力装置可以为下潜状态下艇上的螺旋桨发动机和电气系统提供能量。德国第4艘212A潜艇下水  相似文献   

20.
比利时向法国马特拉公司订购了714枚“西北风”地空导弹和118个步兵肩射式发射架。这一合同是比利时国防部长于去年11月3日亲自签署的,价值高达58800万法国法朗。这些导弹将于1992年交付,装备比利时陆军。比利时早在1985年就选定了“西北风”导弹,当时预计订购1000枚。这次实订数量低于预测数。不过,比利时空军和海军可能会以相同于陆军的数量订购法国导弹。比利时是“西北风”导弹的第三个用户。阿布扎比最近订购了海用型“Sadal”。去年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