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800艘左右的潜艇,其中常规动力潜艇就有700余艘。与核动力潜艇相比,常规动力潜艇机动灵活、噪音小、造价低,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不能在水下作长时间的航行,必须经常上浮至海面“呼吸”,即在通气管状态下使用柴油机为蓄电池充电,这样很容易被对方雷达侦察到,同时柴油机为蓄电池充电时的噪声也极易被对方声呐探测到,因而大大增加了暴露率,使其生存能力受到严重威胁。为减少暴露率,增加隐蔽性,早在二战期间,德国及苏联就曾涉足AIP(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动力装置的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AIP动力装置更如繁花般怒放,逐步在各国潜艇上“安家落户”。这其中最具特色的还要属北欧小国瑞典海军的潜艇,堪称一枝独秀,小海军演绎了大手笔的神奇。  相似文献   

2.
自从1624年荷兰发明家科尼利斯·德雷贝尔研制出第1艘潜艇以来,至今已有400多年了。在这期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潜艇的动力系统也在不断发展。目前世界现役潜艇采用的动力系统大致可分为3类,即柴油机动力、核动力以及AIP动力。这3种动力系统寸有所长,尺有所短。采用柴油机动力的潜艇水下航行时所用的是蓄电池供电的电动推进方式,当蓄电池能量耗尽后,潜艇必须浮出水面充电,这就丧失了柴-电潜艇最大的优点——隐蔽性。而且电力推进航速低,续航力  相似文献   

3.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 AIP 技术进入实用化以来,常规潜艇便走上了再生和复兴之路。众所周知,传统常规潜艇(也称柴一电潜艇)是靠蓄电池供电和电机推进的,艇上装有柴油发电机,当电池放电将尽时,潜艇需要上浮至海面或升至通气管状态,由柴油机发电为蓄电池充电,然而此时潜艇易暴露并遭致攻击。AIP 技术,即不依赖空气推进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技术,它可使潜艇无需借助外界空气,能够在水下长时间航行或停  相似文献   

4.
常规动力潜艇(SSK)正在快速赶上世纪的发展。最新的技术正为舰艇提供空前的隐蔽性、持续时间、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能力。推进动力的改进范围从延长电池寿命到不依赖空气的推进系统(AIP),这使潜艇在水下潜伏的持续时间提高了5倍多,这样潜艇就不必浮到管航状态对电池再次充电,能长时间不被探测到,从而减少了传统的缺点。静音和涂覆技术使潜艇具有了声隐身性,高强度钢材的应用也提高了生存能力。随着自动化技术允许把火力控制、声呐和武器系统的功能合成一体,新的计算机化的作战系统极大地提高了柴油机动力潜艇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咨询园地     
Q吉林读者李佰霖问潜艇是如何进行电池充电的? 潜艇对蓄电池充电的方式大体上分为水面状态充电、通气管航行状态充电以及利用艇外电源充电这三种方式。水面状态充电,指的是潜艇处于锚泊状态或者停靠在码头边上时对艇上的蓄电池进行充电。此时潜艇处于非航行状态,艇上的柴油机运行,带动艇上的发电机运转,把产生的电能充注到蓄电池中。通气管航行状态充电指的是,潜  相似文献   

6.
AIP是“不依赖空气推进装置”的英文缩写,如今它已像 U FO等英文缩写字母一样为人们普遍接受。近年来,AIP潜艇声誉雀起,日渐风靡各国海军并大有引领常规潜艇发展之势。之所以如此,主要得意于其独特的优点,尤其是它们具有远远超出一股常规潜艇的水下航行时间。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上大约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800艘左右的潜艇,其中常规动力潜艇就有700余艘。与核动力潜艇柏比,常规动力潜艇机动灵活,噪音小,造价低,但它却有一个很大的缺陷:不能在水下作长时间的航行,因为艇上安装的蓄电池容量有限,必须经常上…  相似文献   

7.
1 1995年9月23日,新加坡副总理兼国防部长陈庆炎在新加坡海军基地宣布:新加坡已就购买一艘索尔门(Sjoomen)级常规潜艇同瑞典方面达成协议。他告诉记者,购买这艘潜艇的目的是为训练之用,新加坡军方已拟定了一个完整的购艇兼  相似文献   

8.
在建立蓄电池充放电模型的基础上,计算了常规潜艇的通气管暴露率,绘制了暴露率检查曲线,并给出了检查曲线的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9.
炎林 《当代海军》2008,(7):59-61
世界上第一艘实用化现代潜艇,是英国在20世纪初装备的霍兰级潜艇。随后,美国、法国、俄国、日本、德国等国,都相继成立了自己的潜艇部队。那个时候,是大型水面战舰一统天下的时代。潜艇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所限,在水下顶多航行1小时就要浮出水面给蓄电池充电,最大航速也就10节左右,武器除了几枚鱼雷外就是口径不大的单管舰炮。  相似文献   

10.
虽然目前约有49艘战舰和潜艇正在建造中,其中45艘在印度境内建造,4艘在国外建造。但许多重大项目仍被搁置在海军总部或国防部案头。这些项目包括在“75项目下自建6艘常规动力潜艇、12艘近海巡逻艇、7艘护卫舰以及4艘驱逐舰的建议。另外一个自建6.5万吨级航母的方案也在等候审批。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柴-电常规动力潜艇上仍然采用机械增压四冲程柴油机或二冲程柴油机与电动发电机组成动力装置。这样由于柴油机的功率指标的提高受到很大限制,耗油率很大,从而使潜艇动力装置的性能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随着潜艇水下机动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同时为了缩短通气管航行状态下的充电时间以提高潜艇的隐蔽性,世界各国都正在努力探索提高柴油机在高背压工况下的功率容量。在水面工况正常背压下,采用废气涡轮增压可使柴油机的功率成倍地增长,因此在  相似文献   

12.
在亚太地区有10多支主要的海军力量,其中8支已经拥有了常规动力和核动力潜艇(包括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2支(马来西亚和泰国海军)正计划组建潜艇部队,目前正在评估各种常规动力潜艇的采购方案。据不完全统计,到2010年前,亚太地区将新造约30艘潜艇,改进约50艘潜艇。目前正在积极开拓亚洲市场的潜艇包括法国的“阿戈斯塔90B”级潜艇、德国的212和214级潜艇、其他国家(如意大利)采用德国214级设计制造的潜艇、俄罗斯的636型“基洛”级潜艇和“阿穆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对潜艇的战争需求出发,在分析了常规动力潜艇和核动力潜艇的优点、弱点后,纵观常规潜艇动力的发展过程,经战术、技术论证后,提出了21世纪常规潜艇的动力:AIP系统和铅酸蓄电池、柴-电型的混合推进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浪潮 《当代海军》2006,(2):36-42
潜艇部队是印度海军的精锐部队之一。印度海军拥有近40年操作潜艇的经验。尽管目前其潜艇数量并不多,共16艘,但绝大部分都是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常规潜艇。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印度海军潜艇的发展动向:不仅正在实施一项为期30年的潜艇建造计划,计划在未来30年内建造24艘装备远程导弹的先进标准常规动力潜艇(SSK),逐步淘汰现役老旧的潜艇,把常规潜艇数量维持在20艘以上,建成一支可纵横印度洋的强大的常规潜艇舰队;而且其经历30年曲折、被称为“先进技术艇”(ATV)的核动  相似文献   

15.
杨伟焘  闻舞 《环球军事》2009,(23):48-51
今年3月末,日本海上自卫队最新一艘常规动力潜艇“苍龙”号服役。作为日本第一艘安装了斯特林发动机的AIP潜艇,它的水下潜航能力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同时,它还采用了X舵、非贯穿型潜望镜等多项新技术,被外界评为具有“亚核”能力的新型潜艇。  相似文献   

16.
英国皇家海军,早在20世纪初就拥有了其第一批5艘常规潜艇,此后英海军潜艇兵力不断发展,直到今天,他们已淘汰了常规潜艇,所有潜艇都姓“核”,成为在世界各大洋叱咤风云、西方帝国主义海军的主要作战力量,在世界海军舞台上有享一定的声誉。 潜艇发展历史最早 1901年英海军从美国购入了其第一批5艘“荷兰”级潜艇,到1907年时英海军已拥有40艘潜  相似文献   

17.
《当代海军》2006,(6):31
德国一艘以燃料电池为动力的U212A级U32型潜艇在水下连续航行2周,刷新了非核动力潜艇连续潜航时间的世界纪录。新的燃料电池潜艇通过燃料氢来驱动电动机,需要的空气较少,从而可连续潜航更长时间。  相似文献   

18.
2011年12月13日澳大利亚国防部宣布邀请德国霍瓦兹德意志船厂,法国DCNS集团公司、西班牙纳凡蒂亚造船公司分别提交新型潜艇设计方案(即分别为216型AIP潜艇、升级放大的鼬鱼级AIP潜艇和升级放大的S80型AIP潜艇),使其传统潜艇供应商瑞典考库姆造船厂(已成功向澳大利亚皇家海军设计6艘471型柯林斯级潜艇)在澳大利亚皇家海军未来大型常规动力潜艇采购计划中意外落选,但该船厂设计的A26型新一代潜艇仍不失为波罗的海新一代水下幽灵,备受世人关注。  相似文献   

19.
2002年1月14日,美国国防部官员在华盛顿表示,美国海军希望在今年2月或3月间向台湾当局提交最多4种“优先策划”,以为其建造8艘常规动力潜艇。这是去年4月美国同意出售8艘传统的常规动力潜艇给台湾以后有关台湾购买潜艇事件的最新进展。 其实台湾的潜艇梦由来已久,这里略作回顾,以飨读者。 20世纪50~60年代:微型潜艇 1954年6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了独立的潜艇大队,装备有4艘苏制C级和M级潜艇。当时的蒋介石当局要求美国提供潜艇给台湾,但是美国认为潜艇是  相似文献   

20.
在人民海军史,不,在中国军事史上,1954年6月19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就是从这一天开始,中华民族有了自己的潜艇部队。有海军常识的人都知道,潜艇,是一种高度机动、隐蔽,具有强大攻击力的作战舰艇。在海军装备大家族中,地位举足轻重、无可替代。自17世纪初叶潜艇问世以来,世界各海军强国均倾其全力研制、发展。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潜艇大显威力。据军史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潜艇击沉的运输船达6000余艘,约1400万吨;击沉的战斗舰艇192艘,其中包括战列舰14艘、巡洋舰20艘、驱逐舰36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潜艇击沉的运输船5000余艘,达2000多万吨;击沉大中型战斗舰艇381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