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云雾满山飘,海水绕海礁,人都说咱岛儿小,远离大陆在前哨,风大浪又高……"这首动听的《战士第二故乡》唱出了海防小岛的偏僻与艰苦,然而,小岛军营的官兵生活是怎样的呢?前不久,笔者来到舟山警备区驻守在东极、嵊泗、枸杞、大巨、岱山等偏远小岛的10多个基层连队,耳闻目睹了这些小岛营连文化生活的一幕幕鲜活场景,倍感一股股军旅青春气息拂面而来。快看,丰富多彩的小岛军营"文化餐"让官兵们精神振奋、斗志昂扬。  相似文献   

2.
开展丰富多彩的军营文化活动,不仅有利于陶冶官兵情操、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还可以通过寓教于乐、同台竞技的方式,营造和谐的军营环境,从而拉近官兵之间的距离,增加官兵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促进官兵关系更加密切。一、以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拉近官兵距离军营文化具有宣传媒介多、渗透作用强、沟通效果好的优势,能够通过官兵喜闻乐见的形式,把人文关怀的思想贯穿到具体实践中,使战士的心声得以表达,利益得以维护,困难得以解决,从而融洽官兵感情、密切官兵关系。一是要成为反映战士心声的阵地。通过军营文化活动反映战士心声,表达他们的情感,…  相似文献   

3.
96121部队上等兵张振忠,2010年12月入伍,自幼爱好书法和绘画,2006年开始接触篆刻,拿起了刻刀和印石就爱不释手,一心陶醉于方寸印章之间。入伍后,他成了一名光荣的火箭兵,正赶上军营文化建设的春天,部队领导积极满足战士精神文化需求,热心为战士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建设书画展室、订阅文化报刊,鼓励官兵学习书画篆刻。在日常训练工作之余,小张认真研读《书法报》《篆书字典》,练习切刀、冲刀技法,  相似文献   

4.
他们是优秀的军旅艺术家,他们在舞台上光彩照人,与他们相伴的总是鲜花和掌声。然而,在《军营大拜年》为兵服务的路上,他们踏着冰雪,冒着严寒,走进大漠,走进深山,走进边陲哨所,他们在海拔数千米的高原引吭高歌,在寥无人烟的边陲哨所与战士促膝聊天,他们的真诚给战士们送去了温馨,他们是边陲哨所战士心目中最受欢迎的  相似文献   

5.
塑造绿色年华——某部青年官兵在部队中茁壮成长刘逢安步入军营,接受绿色的洗礼,青春的步履坚稳踏实,青春的岁月充实丰满,青春的风彩熠熠生辉从《战友之歌》到《爱的奉献》。在军旅曲中,官兵们最喜爱、被传唱频率最高的歌曲是《战友之歌》。在基层连队,每天都能听到...  相似文献   

6.
本刊2005年第6期发出“优秀军旅短信”征文启事后,在军营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基层广大官兵纷纷来信来稿,积极参加到这次征文活动之中,充分体现出群众的智慧和心声。自本期起,本刊特辟专栏选发出自官兵之手、源于官兵内心、反映军旅火热生活的短信息,以飨读者。欢迎大家不拘一格,踊跃赐稿。  相似文献   

7.
“稍息!立正!”面对全连官兵进行队列指挥、训练讲评,是一名战士在军营的必然经历;班务会畅谈、连队党团活动发言、部队表彰大会汇报,是一名战士在军营的成长过程。然而,脸红、出冷汗、心跳加速、结结巴巴……对于许多官兵来说,当众说话确实是种酷刑。这种焦虑从何而来,我们如何克服?  相似文献   

8.
本刊2005年第6期发出“优秀军旅短信”征文启事后,在军营引 起了强烈的反响。基层广大官兵纷纷来信来稿,积极参加到这次征文活动之中,充 分体现出群众的智慧和心声。自第7期起,本刊特辟专栏选发出自官兵之手、源于 官兵内心、反映军旅火热生活的短信息,以飨读者。欢迎大家不拘一格,踊跃赐稿。  相似文献   

9.
为了儿子及战士们在军营里健康成长,3年来,他寄家信396封120万余字,办《希望》小报40多期,累计900多份,剪辑或抄写报刊资料300多篇、邮购《论“三个代表”》、《雷锋日记》和《雷锋故事》等书刊140余册,被守防官兵赞誉为——“爱兵之父”。请看发自边防的特别报道——  相似文献   

10.
"一连人头上顶的是奉献,二连人肩上扛的是责任;一连人心中装的是使命,二连人双手握的是钢枪……"在天津警备区《多彩的军营》文艺演出现场,由某预备役高炮师政委刘启宝创作的小品《比武》,引起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让官兵走进文化、让文化融入官兵。"近年来,该师着眼适应官兵多元需求,打造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主体的先进军营文化,使其作为凝聚军  相似文献   

11.
刘雪彬 《政工学刊》2002,(10):62-63
新时期的军旅歌曲 ,以朴素的歌词、悠扬的旋律、纯真的情感 ,贴近战士、贴近生活 ,道出了军人的心声 ,深受广大官兵的喜爱。目前演唱的军旅歌曲比较多样化 ,各种题材、各种风格的都有 ,基本分为四大类 :一类是主流派的正统抒情歌曲 ,以《十五的月亮》、《说句心里话》、《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小白杨》为代表 ,音乐富有民族特色 ,歌词语言流畅、质朴 ,受中国古典诗词和民歌影响较大。第二类是队列歌曲 ,从《说打就打》到《严守纪律歌》等 ,有浓郁的部队气息 ,很单纯 ,短小精悍。第三类是部队生活歌曲 ,它带有一定的青春感 ,并大量吸收了…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讲述的是一首军旅名曲的诞生故事,它发生在40年前。张焕成——一位仅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程度的普通战士,在异常艰苦的戍边生活中,以对祖国、对军营的无比挚爱,用并不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军营文化生活与社会文化生活现状的差距日益拉大,官兵的精神生活难以满足,要求丰富军营文化内容、提高军营文化品位的呼声越来越高。实践证明,只有把官兵的追求、部队的特点和社会的发展趋势结合起来,积极开展一些与时代旋律合拍、与官兵兴趣相投、与军营节奏同步,融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文化活动,发挥军营文化的教育、激励、管理和启智功能,军营文化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也才能从根本上满足官兵奋发向上的精神需求,切实发挥出军营文化的育人作用。发挥教育功能,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军营文化…  相似文献   

14.
惠泰铭 《政工学刊》2009,(10):13-14
一、积极营造催人奋进的军营文化环境。军营文化是浸润官兵思想、塑造官兵精神的沃土。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始终离不开先进军营文化的熏陶滋养。必须着眼官兵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突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主题,发挥军营文化熏陶、凝聚、激励、德育功能,促进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相似文献   

15.
建功舟山     
汪庆平  沈海荣 《国防》2000,(7):29-29
“云雾满山飘,海水绕海礁,人都说这岛儿小,远离大陆在前哨……”《战士第二故乡》这首脍炙人口的军旅歌曲,从一个面积只有2.57平方公里的庙子湖岛飞出,唱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军营内外。38年前,庙子湖岛守备连文书张焕臣在一次出黑板报时,触景生情写了一首打油诗,“云雾满山飘,海水绕海礁……”  相似文献   

16.
经历军营     
军营,对于一名战士究竟意味着什么?新兵说,军营是绿色之梦开始的地方,新鲜、激动、欣喜、憧憬,从步入军营的那一刻就在心中涌动。一身绿军装,让稚气的脸庞凭添了些许的精干与神气。虽然还没有被授予军衔,但从那打得扎实有力的背包已看出几分决心,相信以后的军旅生活会因此而充实精彩。  相似文献   

17.
遇也入伍集训,新战士步人军营的“第一课”宣告结束。尽快进入建制连队士兵角色,适应老连队精神传统,完成与老连队官兵的融合,这是一个新战士对老连队的适应过程。其间,应把握新战士的心理发展规律,从如下几个方面帮助新战士度过适应期。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军营民谣步入第十个年头。每个年代的人都有自己的歌,哪怕你在封闭的军营里。抗战时期是《松花江上》、70年代是《十五的月亮》、80年代是《血染的风采》、90年代是《我的老班长》。1996年,小曾一首《我的老班长》拉开军营民谣帷幕。一种全新的音乐表达方式诞生,它改变了清一色只有集体而忽视个体的音乐表达方式,让音乐由集体指向个体,一种更接近生活的真实,更细腻更人性化的娱乐样式让刚性的军营更柔软。小曾之于军营民谣,犹如邓丽君之于内地流行音乐,崔健之于中国摇滚,老狼之于校园民谣。由于他的坚忍和努力,他由早期军营民谣灵魂人物之一一跃成为军营民谣的领军人物。10年来,军营民谣是一茬一茬兵们的情感寄托。军营民谣为他们提供一个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情感宣泄通道,通过这个通道,他们按照自己对军营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呢喃、低吟或哼唱着自己与军旅时空的每一个对应关系。这些歌声,注定成为他们嘹亮军歌时代罅隙里萦绕不去的声部。军旅经历和军营民谣一起深深地烙在90年代当兵人的记忆深处。多年后,当他们回忆起军营,新兵连和一首首让他们感动的军营民谣歌曲是绕不过的记忆符号。那是他们自己的歌和属于他们的青春记忆。10年前,军营民谣还是一张有青春痘的脸,10年后,青春痘的痕迹已经岁月抚平。军营民谣10年之际,《解放军生活》给它画像作传,以此向那些军营别致表达方式表达我们的敬意。  相似文献   

19.
"虽然整天与大山为伴,但我们的脚步跟上了数字化时代。"沈阳军区某仓库的战士高兴地说。该仓库将数字科技引入军营,有效促进了部队管理,丰富了官兵生活,让山沟沟里的官兵也品尝到了数字化时代的味道。  相似文献   

20.
两碗鸡蛋面     
为纪念建军77周年,活跃军营文化生活,让军旅第一天成为您永恒的记忆,本刊与南京《青春》杂志社联合举办“走进军营第一天”征文大赛。本期推出首组稿件,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