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络腮胡子之战法兰西国王路易七世长有满脸胡子,和法国一个公爵的女儿艾丽诺结婚时,曾得到法国南部两个省的陪嫁。公元1152年,路易七世从十字军中回国后剃掉了胡子。妻子艾丽诺说他没有胡子就显得很难看,但他恨透了络腮胡子,坚决不愿再留。为此艾丽诺跟他离了婚,改嫁英国国王亨利二世,并要求将原先两个省的陪嫁转交她的新夫。路易不肯交出,亨利遂对法宣战,以武力夺取陪嫁。战争延续了301年,直到1453年卢昂战役后才宣布和解。  相似文献   

2.
奥格斯堡同盟战争(1688-1697年),又称九年战争、大同盟战争或帕拉丁王位继承战争.这是17世纪后期,发生在奥格斯堡同盟(由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王国、丹麦王国、荷兰、英国等力量组成)与路易十四统治下的法国及其支持的英国退位国王詹姆士二世之间的战争,兼具统治集团内战、欧洲大陆争霸战争和殖民战争等多重特征.这场战争不仅深刻影响了欧洲和英国的政治格局,也是英国陆军历史上的一个关键节点.  相似文献   

3.
奥格斯堡同盟战争(1688-1697年),又称九年战争、大同盟战争或帕拉丁王位继承战争.这是17世纪后期,发生在奥格斯堡同盟(由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王国、丹麦王国、荷兰、英国等力量组成)与路易十四统治下的法国及其支持的英国退位国王詹姆士二世之间的战争,兼具统治集团内战、欧洲大陆争霸战争和殖民战争等多重特征.这场战争不仅深刻影响了欧洲和英国的政治格局,也是英国陆军历史上的一个关键节点.  相似文献   

4.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2,(9):70-70
亨利八世的军事贡献 历史上,英王亨利八世因为闹离婚与教皇决裂,但他在军事史上却享有独特的地位。16世纪英国战舰遭遇设计“瓶颈”。炮大且重,易引起船只倾覆。众多科学家对之都束手无措。这位周旋于诸多情妇之间的国王竟然有创意,既然重心太高,为什么不把炮放进船舱!难题就这么解决了。有传言说,这个主意是国王从特聘的法国造船师那里剽窃来的,但没有确凿的证据。无论如何,1545年,根据亨利八世的设想建造的英军新式战舰“伟大哈利”号由泰晤士河驶入大西洋,由此引发了一场世界海军革命。  相似文献   

5.
古时候有两个国家经常发生战争,由于双方军队实力相当,很多年都没有办法征服对方。两个国王同时想到要想在战斗中取胜必须要有优良的坐骑,于是都张贴了悬赏公告,征集千里马。有个人牵着一匹马来到第一个国家,对国王说:"我这匹马是五百里马,但我可以把它训练成千里马。"国王大怒,说他要的是千里马而不是什么五百里马,并将他赶了出去。这人又来到第二个国家,对国王说了同样的话,国王大喜,重赏了他,并赐封官职,让他专司养马,这人悟性极高,又挑中了很多好马,不但培养了一些千里  相似文献   

6.
18 0 7年 ,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一世入侵葡萄牙 ,点燃了伊比利亚半岛的战火。虽然 ,法国曾一度占领了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大部分国土 ,并在马德里建立了以拿破仑兄长约瑟夫·拿破仑为国王的西班牙傀儡政府。但是 ,在西班牙和葡萄牙人民反侵略的号角声中 ,拿破仑不仅损失了几十万精锐的法兰西士兵 ,在战争的后期 ,更使得法国的西南边境彻底暴露给了自己的死敌———英国 ,从而面临本土作战的窘境。战争持续了 7年 ,1 81 4年 ,英军将领威灵顿和法军统帅苏尔特在法西边境签订停火协议 ,西班牙半岛战争最终结束。在西班牙史研究的领域中 ,西班牙半…  相似文献   

7.
程群 《军事历史研究》2006,78(1):115-122
本文简要论述了南非战争(1899-1902年)的战争起因与战争进程,就战争的力量对比、战争的结果、战争的性质、战争的历史影响作了简要的总体评价。  相似文献   

8.
一、美国工业战备动员的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美国已具备了生产战争物资的能力,但对未来战争可能需要哪些武器,何时需要,需要量多大等问题没有进行专门的研究。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美国向欧洲派遣了200万部队参战时,美国不得不向法国和英国借贷购买机枪、弹药、飞机及其它物资。  相似文献   

9.
1812年法俄战争是影响整个19世纪欧洲政治军事格局的一次重要战争.拿破仑所率领的法国军队入侵了亚历山大一世统治之下的俄罗斯帝国,本欲通过快速赢得战争迫使俄国签订媾和条约的拿破仑,不但没有实现其设想的战争计划,反而遭到了惨痛的失败.战争开始时入侵俄国的60多万大军,最终只有3万余人逃出俄国,其中骑兵和炮兵损失殆尽.这场远征俄国战争的失败也成了拿破仑和法国命运的重要转折点.战争之后的第二年,英国、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等国就组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在1812年战争中损失惨重的拿破仑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加之又遭遇了莱比锡战役的失败,最终导致了法国的战败和拿破仑个人军事生涯的终结.  相似文献   

10.
1850年5月28日,法国南部的雷雨季节似乎提前一个月来临,暴雨下了两天两夜没停,南部的普罗旺斯地区泛滥在潮湿和泥泞当中。在这里的教皇法国驻地阿维农宫,路易一拿破仑·波拿巴召来了奥斯曼帝国素丹在法国的全权代表。伴随着宫殿外让人惊悸的雷声,路易一拿破仑阴沉着脸冷冷地向这位冒雨赶来的代表提出了一个要求:天主教要掌握“上帝的钥匙权”。 “上帝之钥”——大战的导火索 耶路撒冷——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城,19世纪,在几经洗劫之后,基督  相似文献   

11.
1946到1954年间在印度支那地区发生了一场抵抗法国殖民主义的战争,即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起初,这只是一场法国与越盟之间的反殖民主义的民族独立战争。但由于特殊的全球冷战背景,中国与美国纷纷涉入,使这场战争染上了冷战的色彩,成为除朝鲜半岛外,中美较量的另一个战场。  相似文献   

12.
西藏人民的第二次抗英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贵 《军事历史》2003,(3):60-64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是藏历木龙年,西藏人民称该年第二次抗击英军入侵之战为“木龙年之战”。这次抗英,较之1888年(土鼠年)的抗英战争规模更大,斗争更加惨烈,战争结果对全国,特别是西藏地区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也更大。一、战争起因1888年西藏人民第一次抗英战争失败后,清廷被迫与英国于1890年签订将锡金断送给英印的《加尔各答条约》,没有征求过十三世达赖和噶厦(西藏地方政府)的意见,因而达赖、噶厦和西藏人民普遍反对这一强加给他们的不平等条约。锡金(原本属于西藏的藩属)的沦丧和英国对西藏的虎视眈眈,引起西藏人民的极大愤慨…  相似文献   

13.
前言     
编者按:1982年5月4日,在福克兰群岛战争中,一艘英国的驱逐舰“谢菲尔德”号被阿根廷军队用法国的飞鱼导弹击沉。几星期后,以色列一举击落90架叙利亚飞机和全部19个叙利亚的SA-6导弹营,顺利攻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而以色列空军却毫无损伤。这两次战争规模虽不算大,但却在全世界引起了很大震动。各国军事技术专家都在仔细研究这两次现代化战争的实例,以便从中得出有益的教训。我们这次组织翻译的这篇文章,原名“战争与  相似文献   

14.
战争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是政治、经济、文化等矛盾的综合体。从政治、经济、技术、法律、文化等不同角度来分析和理解,都会对战争的发展轨迹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这些结论对于我们立体地认识战争,把握战争,指导战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法律的角度看,当代战争存在以下四个特征。一、当代战争的起因有着重要的“国际法”内容。超级大国为建立和维护自我主张的法制秩序,不惜频频使用武力对于当代和未来战争(冲突)产生的起因,世界各国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各种理论。如西方学者亨廷顿、托夫勒的“文明冲突论”等;…  相似文献   

15.
知识战争来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秀儒 《国防科技》2001,22(12):10-13
人类社会自从有战争以来,战争与经济就密不可分。经济往往是战争的起因,同时又是战争得以维持的物质基础,也是战争不断演进的内在动力。从历史上看,经济的发展几乎是强制性地影响和决定着战争的发展。有什么样的经济形态,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战争形态。如果说,农业经济造就了体能化战争,工业经济孕育了机械化战争,那么,  相似文献   

16.
最长的战争是英法两国为争夺富饶的法兰德斯和英国在法国的封建领地而引起的百年战争。它从1337年开始,一直打到1453年才结束,历时116年。 损失最惨重的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这场战争中,战死的军人和平民共达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基于战争实践,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规律的学说,揭示了战争规律的内涵,并侧重从战争认识论的角度,通过把握战争的流动性、不确实性和偶然性等特性,阐明了战争规律的可知论;依据唯物辩证法,关于一般与特殊关系的原理,阐明了研究战争特殊规律的重要性及其方法,从中显示了毛泽东对战争规律认识的精深和透彻。 一、把握战争特性 毛泽东认为,战争的规律,是任何从事战争的人必须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然而,在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诞生前,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如18世纪法国元帅沙克森认  相似文献   

18.
18世纪末爆发的法国大革命,到拿破仑帝国时期进入了它的最后阶段。在这个阶段,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经历过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即由革命的战争转化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通过对拿破仑时期法国对外战争的研究,掌握战争性质转折的关节点,是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拿破仑及其帝国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 列宁曾在《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一文中对拿破仑战争作了精辟的分析,指出:“民族战争可以转化为帝国主义战争,反之亦然。例如,法国大革命的战争起初是民族战争,而且也确实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9.
冰天雪地的北极,人迹罕至、没有纷争,只有野生动物在平静而安适地生活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一切正在被改变,起因竟然是地球的温室效应。不久前,法国《世界报》援引巴黎海洋动力学和气候学研究所教授卡斯卡尔的话说,“综合数据显示,从现在起  相似文献   

20.
前言     
编者按:1982年5月4日,在福克兰群岛战争中,一艘英国的驱逐舰“谢菲尔德”号被阿根廷军队用法国的飞鱼导弹击沉。几星期后,以色列一举击落90架叙利亚飞机和全部19个叙利亚的SA-6导弹营,顺利攻人黎巴嫩首都贝鲁特,而以色列空军却毫无损伤。这两次战争规模虽不算大,但却在全世界引起了很大震动。各国军事技术专家都在仔细研究这两次现代化战争的实例,以便从中得出有益的教训。我们这次组织翻译的这篇文章,原名“战争与保持和平的技术”(Technology in War and Peace),原载于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