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根据我国安全战略环境以及国家发展战略和军事战略的需要,对加强我国新时期海防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决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海防建设思想。邓小平的海防建设思想,反映了时代发展对中国海防事业提出的新要求,对建设21世纪强大的中国海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根据国际军事斗争的特点和中国海洋安全的实际,提出新时期积极防御的海防战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的海防建设与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海洋经济的发展和海上方向的安全环境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安危、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邓小平根据国家战略立足于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地缘因素对大国崛起起过重要的作用。地缘优势有利于大国的崛起,而地缘缺陷则制约着大国的崛起,导致其崛起失败或难以崛起。印度是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然而,印度所处的地缘环境存在明显缺陷,这是制约印度崛起的重要因素。印度只有对自身的地缘缺陷进行合理改造,扬长避短,才能顺利实现崛起目标。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后,海防建设逐步成为中国国防建设的重点。清政府在进行海防建设过程中,对北洋海防实行优先发展的政策,采取了许多措施着重加强北洋海防。北洋海防建设情况是清末海防建设的缩影。探析北洋海防建设的成败得失,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是近代中国军事历史研究中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钱南忠 《国防》2002,(9):40-41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标志着我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现代化建设和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各项事业将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完善和发展.作为国家门户的边海防一线,位于对外开放的前沿,随着入世后国家相关政策调整,内外经贸交往增多,边海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的矛盾也将逐渐暴露出来.如何积极面对新的挑战,努力探索新的工作思路,与时俱进地加强新时期边海防建设,为国家安全提供强有力的屏障,是我们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标志着我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现代化建设和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各项事业将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完善和发展。作为国家门户的边海防一线,位于对外开放的前沿,随着入世后国家相关政策调整,内外经贸交往增多,边海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的矛盾也将逐渐暴露出来。如何积极面对新的挑战,努力探索新的工作思路,与时俱进地加强新时期边海防建设,为国家安全提供强有力的屏障,是我们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海防思想论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近代海防思想,是晚清至民国时期各阶级,各政治集团及其军事思想家对于海防海军建设和作战的理性认识。它不仅记录了中国军事走向近代化的进程,而且在很多方面记录了中国社会走向近代化的进程。对中国近代海防思想的探讨,有助于我们对中国军事近代化和中国社会近代化的深刻了解,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重要的价值。 一 中国海防思想最早产生于明代抗倭战争中。明末至清中叶,由于倭患的平息和统治者实行禁海政策,中国海防逐渐废弛,海防思想也长期处于停滞状态。鸦片战争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频繁进行海上入侵,中国海防危机日益深重,传统的海防思想已不能适应海防斗争的新情况。在抗御西方国家海上入侵的斗争中,中国近代海防思想随之产生并逐步发展,从一开始,它就具有抗御外侮的性质。  相似文献   

7.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海防建设,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了海防建设战略规划。新中国海防建设走过由海防体系的初步建立(1949—1956年)、海防建设事业在曲折中发展(1956—1976年)、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发展(1978—2012年)、新时代的发展(2012年至今)四个阶段。在此历程中,建立健全了陆、海、空一体化海防体系;完成了党和国家赋予的重大使命任务;为发展我国海洋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反击外来侵略,捍卫了海疆主权和国家领空、领海安全,维护了祖国统一。新时代中国海防建设将以习近平大海洋战略、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等重要论述为指导,从国家战略高度构建海陆统筹、全国一体、全民参与的新型海防体系;构建新时代强大的海防力量体系,提升整体作战能力;完善军民深度融合机制,增强海防力量整体防卫管控能力,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海防。  相似文献   

8.
高新生 《国防》2005,(5):49-51
我国是一个濒海大国,海防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在迈向 21 世纪的重要历史时期,江泽民同志高度关注中华民族跨世纪海洋战略意识的确立,曾多次强调指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21 世纪将是海洋世纪。因此,当前我们“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海洋,增强全民族的海洋观念”。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江泽民的海防建设思想,是加强新时期中国海防建设的需要,也是树立国家海防战略意识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 、根 据 国 家 积 极 防 御 的 军 事 战 略 方 针 ,提 出 跨 世纪海 防 战 略 新中…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与新中国海防建设徐明善唐复全曲维加我国是一个濒海大国,海防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发展乃至国际战略利益。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战略家,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始终关注着新中国海防问题,他从国家战略和国际战略的高度出发,协助毛泽东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和巴基斯坦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完全不同的两个国家,但是自1951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50多年来,两国之间发展起来的睦邻友好"全天候和全方位"的国家关系堪称世界上双边关系的典范。中巴友好关系的存在有力的支撑了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安全与稳定,其中,中巴军事技术合作又是这一友好关系中极为重要的一个侧面。通过分析中巴军事技术合作的背景、历史和现状,可以有效的了解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复杂性以及我国在其中的核心战略利益所在。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中巴友好的地缘政治因素和历史原因;第二部分分析中巴军事技术合作的历史、现状以及其在中巴关系起到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在前几部分的基础上,对中巴军事技术合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看法并对未来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