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2010年金秋,"嫦娥二号"卫星将再次造访月宫,与"嫦娥一号"不同,"嫦娥二号"将被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奔向月球。就如我们外出旅行要关注天气的变化一样,"嫦娥二号"卫星在发射运行期间,将会遭遇到怎样的空间环境?是"风和日丽"还是"雷电交加"?面对读者感兴趣的问题,本刊特邀中科院空间中心专家为我们一一解开这些疑惑。  相似文献   

2.
<正>在"嫦娥二号"卫星发射前夕,卫星系统总设计师黄江川接受本刊记者专访,全面介绍了卫星的技术特点和研制情况。他表示,我的心愿就是希望继续开展深空探测,让中国人走得更远一些,走到太空探测的最前沿。问:"嫦娥二号"卫星与"嫦娥一号"主要有什么不同?答:"嫦娥二号"卫星继承了"嫦娥一号"的备份设备。根据探月工程的规划,"嫦娥一号"的成功就代表探月一期工程已圆满完成;"嫦娥二号"就是为了把这些备份设备利用起来,把它划到探月二期工程,作  相似文献   

3.
2007年10月24日18点05分,我国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这标志着我国嫦娥工程初步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4.
"'嫦娥一号'绕月卫星将按计划于2007年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如期升空。"今年是"嫦娥一号"绕月卫星试制的关键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就"嫦娥一号"最新进展情况接受了记者采访。  相似文献   

5.
<正>"嫦娥二号"任务是我国实施的第二次月球探测,也是全世界第127次月球探测。作为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工程技术的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担负着探月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之间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任务实施过程有五大关键点。关键点一:发射──"嫦娥"再次飞天将"嫦娥一号"卫星送上太空的是"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而本次发射将使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高级工程师李聃说,"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包括"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  相似文献   

6.
在"嫦娥一号"卫星飞向月球的漫长旅途中,要经过许多关键环节,而第一个关键点就是发射,这个环节是由被誉为"金牌火箭"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完成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首先送入近地点200  相似文献   

7.
2007年,中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探月梦终于实现。为满足月球探测任务的需要,"嫦娥一号"卫星上安装了称为有效载荷的各类探测仪器。由中国科学院负责的绕月探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次惊天的旅行。这是一个具有浪漫色彩的日子——"七夕节"。这是一处神奇而又神秘的地方。中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将从这里启程。  相似文献   

9.
<正>"嫦娥二号"探月发射前夕,"嫦娥二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张廷新、副总指挥太萍接受本刊记者采访,介绍了在卫星研制过程中如何确保进度和质量等问题,畅谈了各自的切身感受。他们深情地说,我们把探月卫星当成自己的宝贝。记者:"嫦娥二号"卫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张廷新:"嫦娥二号"卫星主要有两大功能:验证、探测。验证直接入轨技术、轨道机动技术、X频段的测控技术、高分辨率成像技术等;在100公里环月轨道对整个月球进行探测,尤其要对"嫦娥三  相似文献   

10.
<正>10月1日18时59分57秒,"长征三号丙"Y7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将"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中国探月工程二期揭开序幕。作为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的主要任务是为"嫦娥三号"实现月面软着陆开展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继续进行月球科学的探测和研究。把这一"探路先锋"送入太空的是"长征三号丙"运载  相似文献   

11.
<正>2007年11月,"嫦娥一号"卫星成功传回我国第一幅月球影像图,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一期——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时隔三年,我国探月工程二期任务拉开大幕。2010年11月,探月工程二期任务的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成功传回  相似文献   

12.
<正>探月工程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我国航天活动的第三个里程碑。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卫星承载着中国人对月球的憧憬和向往,穿云破雾、直奔太空。经过一年多的在轨运行和探测,"嫦娥一号"获得多项科学研究成果(见本刊上期相关报道),光荣地完成了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我国通过对"嫦娥一号"卫星探测数据的处理、分析与研究,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填补了我国在月球探测领域的空白,其中,根据"嫦娥一号"卫星数据制作的"全月球影像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正>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二号"卫星年底前将要发射。近日,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对记者介绍了有关情况。他说,与"嫦娥一号"任务相比,"嫦娥二号"任务技术更新、难度更大、系统更复杂,相应的风险也更大。吴伟仁介绍说,在探月工程一期绕月探测工程实施过程中,为应对我国首次探月活动高技术、高风险的挑战,工程各  相似文献   

15.
在西昌卫星指控站门口有一副对联:“精益求精画壮美航程耀寰宇 众志成城助嫦娥落月震九天”,的确.嫦娥三号任务的背后正是五大系统的精诚合作.完美配合。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国防科工局11月8日首次公布了"嫦娥二号"卫星传回的"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月球虹湾区域局部影像图后,探月工程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探月工程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李春来等专家对记者讲  相似文献   

17.
<正>追本溯源:"嫦娥二号"与"嫦娥一号"是同根生的姐妹花2004年1月23日,农历大年初二,这是一个值得在中国航天史上留下重大印记的日子。这一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批准了《关于绕月探测工程的立项请示》。至此,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绕月探测工程正式启动。此后,成立了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正式将探月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将第一颗月球探测器命名为"嫦娥一号"。"嫦娥一号"正式立项的同年,为降  相似文献   

18.
<正>"大家开玩笑说,地面系统是嫦娥最长的长工。"这是"嫦娥二号"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李春来、副总指挥刘建忠等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讲的一句很风趣的话,但也实实在在地反映了探月工程地面应用系统工作的艰辛。问:什么是我国月球探测规划的"大三步"、"小三步"?答:我国月球探测规划为"大三步,小三步"。"大三步"是指"探登驻",也就是无人探测、载人登月探测、建立月球基地。"小三步"是指目前正在逐步实施的"绕落回"。"绕"就是"嫦娥一号"卫星;"落"是探月二期工程,实际上包括"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回"是三期,自动采样返回,目前正在论证。问:地面应用系统在整个探月工程  相似文献   

19.
<正>2010年10月1日18点59分57秒,随着指挥员一声指令,搭载着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喷薄而起,直上云霄;19时25分许,星箭成功分离,"嫦娥二号"卫星凝结着中国航天人的心血,承载着所有中国人的期待,肩负着深空探测,探寻未知的使命,朝向遥远的月宫翱翔而去,正式开启了我国探月工程二期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20.
<正>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拖着橘红色火焰的"长征三号丙"火箭直冲云霄,将"嫦娥二号"卫星准确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嫦娥再奔月,举国同关注。本刊多名记者先后奔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等地,以不同方式,在不同时段从不同角度见证了"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