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亚太地区有10多支主要的海军力量,其中8支已经拥有了常规动力和核动力潜艇(包括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2支(马来西亚和泰国海军)正计划组建潜艇部队,目前正在评估各种常规动力潜艇的采购方案。据不完全统计,到2010年前,亚太地区将新造约30艘潜艇,改进约50艘潜艇。目前正在积极开拓亚洲市场的潜艇包括法国的“阿戈斯塔90B”级潜艇、德国的212和214级潜艇、其他国家(如意大利)采用德国214级设计制造的潜艇、俄罗斯的636型“基洛”级潜艇和“阿穆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亚太地区海军纷纷购买潜艇以增强本国的情报搜集和制海能力。据防务分析家预测,在未来10年内,亚太地区海军将采购50艘新潜艇。因此,世界上几乎所有潜艇制造商都在积极向该地区推销潜艇,包括法国的鱿鱼级和阿戈斯塔90B级,意大利的下一代214级、荷兰的海鳗级、德国的U212和U214级、俄罗斯的基洛级636型和阿穆尔级等。  相似文献   

3.
德国214级常规动力潜艇吸取了209级潜艇的成功建造经验,沿用了212A级潜艇的全新技术,借鉴了德国为以色列海军建造的“海豚”级潜艇的设计特点,其设计方案经过了20多个国家潜艇设计师的研讨和补充,被公认为采用最新技术设计而成的顶级常规潜艇。德国霍瓦兹·德意志造船厂(HDW)用于出口希腊的第一艘214型潜艇于2001年1月16日动工,于2004年4月22日下水,原计划2005年9月30日交付首艇。希腊是第一个订购德国209级潜艇的国家,如今又成为第一个采购214级潜艇的国家。希腊海军对德国潜艇的青睐程度,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德国潜艇技术的先进性和使用的…  相似文献   

4.
德国214级常规动力潜艇吸取了209级潜艇的成功建造经验,沿用了212A级潜艇的全新技术,借鉴了德国为以色列海军建造的"海豚"级潜艇的设计特点,其设计方案经过了20多个国家潜艇设计师的研讨和补充,被公认为采用最新技术设计而成的顶级常规潜艇.  相似文献   

5.
潜艇是当今各国海军的主力舰种之一,以往它在海战中曾创造了辉煌战绩,特别是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镌刻着常规潜艇的辉煌战史。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世界战略格局的重大演变和地区冲突、局部争夺的日渐突出,先进可靠、机动灵活的海战装备成为各国海军的首选。常规潜艇被推到更重要的地位。在地区局部冲突中,常规潜艇是真正不好对付的攻防兼备的潜艇,适宜于在沿海发  相似文献   

6.
上个世纪50年代,核潜艇的问世一度使常规潜艇黯然失色,发展几近停滞。然而,与核动力潜艇相比,常规柴一电潜艇由于具有造价低、噪音小、安全性高、机动灵活、适于近海作战等一系列优点,因而时至今日,常规潜艇不仅没有从海下消失,而且还成为除了5个主要海军大国以外世界上其他3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军潜艇部队的主要装备。不过,由于常规潜艇的蓄电池容量有  相似文献   

7.
海波  时晓 《当代海军》2002,(8):25-26,37
冷战结束后,大国海军的作战水域由全球转向地区,南远洋转向近海,常规潜艇被推到了更重要的位置。世纪之交,随着亚太地区海上贸易日益增加,亚太各国和地区海军纷纷引进不易侦搜,艇上武器可以击沉巨型战舰的潜艇,在太平洋深处游荡着的从世界各地引进来的各种先进常规潜艇与日俱增。其中,尤以俄罗斯的“基洛”级(例如,中国大陆引进的)、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之后,大国海军的作战水域由全球转向地区,由远洋转向近海,常规潜艇被推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常规潜艇在执行海区封锁、破交、水雷战等方面是一种有效的海军装备。与核潜艇相比,常规潜艇具有造价低、噪音小、机动灵活和适于中近海使用等一系列优点,因此在许多国家,特别是中、小国家仍然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从2008年的技术发展情况看,  相似文献   

9.
曹晓光  王磊 《环球军事》2009,(10):50-51
S-80级潜艇是西班牙海军在21世纪重点打造的武器系统,采用了代表常规动力潜艇趋势的AIP系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先进的常规动力潜艇之一。据西班牙国防部网站消息,S-80级潜艇的首批4艘将于未来几年陆续服役,届时这种西班牙海军着力打造的深海静默杀手也将揭开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0.
2006年8月10日,巴基斯坦从法国购买的“阿戈斯塔”90B级的第3艘也是最后1艘潜艇“哈姆扎”号在卡拉奇海军造船厂下水,该艘潜艇是以技术转让形式由巴基斯坦卡拉奇海军造船厂建造的,它是巴基斯坦海军第一艘装备AlP系统的潜艇。几周后,“哈姆扎”号将要进行系泊试验,然后  相似文献   

11.
潜艇素以隐蔽著称,是现代海军重要的兵力之一,在历次海战中都取得了显赫战绩。在一次大战中,潜艇击沉舰船5949艘,总吨位1115万吨。二次大战中击沉舰船4900余艘,总吨位1469万吨。目前,世界上共有44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潜艇,总计663艘潜艇在役。其中,核潜艇295艘,常规潜艇368艘。它们对世界各国,尤其对海洋国家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80年代以来,潜艇隐身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潜艇的现代化水平。隐身是潜艇生命力的保证之一。具有良好隐身性的潜艇,可从摆脱来自太空、空中、水面和水下的反潜探测,生存概率在90%以上。隐身是潜艇完成多种任务作战成败的关键。潜艇利用海水作  相似文献   

12.
为了应对现实和未来的挑战,世界范围内的海军都在增强自己的实力。作为一个海军供应商,蒂森·克虏伯海事系统公司(TKMS)潜艇分部开发了一种适合未来使用的先进潜艇——210改进型。概念设计最初在名为"先进紧凑型潜艇"的计划下展开的,同时德国国防部给这种新型艇命名为210改进型。该计划要求开发一种紧凑的常规潜艇,灵活性好,武器载荷装载量大,能够很好地执行相关使命。210改进型潜艇是在原210(又叫6071工程)级潜艇设计基础上改进而来的,210级是德国和挪威共同开发的潜艇。目前,有6艘该级潜艇在挪威海军服役,其挪威名为"乌拉"级。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基洛”级潜艇(西方称为“K”级),是由苏联红宝石舰船设计局设计的、具有世界80年代先进水平的常规潜艇。该级潜艇1982年在远东共青城造船厂完成首制艇的建造和试验并开始装备原苏联海军。苏联解体后,出于经济方面的原因,俄军方对其进行了改进并出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主要的潜艇制造商都把目光投向了东南亚地区。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海军当时都有建立潜艇舰队的雄心,但1997年的金融危机使除了新加坡外的其他国家都打消了这一念头。现在,马来西亚和泰国再次计划得到潜艇。它们最早将购买二手潜艇。新加坡同时继续训练它刚刚组建的潜艇舰队。  相似文献   

15.
2007年3月14日,马来西亚海军向法国购买的2艘“鲉鱼”级潜艇的首艇在DCN公司瑟堡造船厂开始组装。马来西亚海军非常看重即将接收的2艘“鲉鱼”级潜艇,目前马来西亚海军已派出艇员在法国受训,在国内则加紧修建专门潜艇基地。尽管东南亚国家高举“东盟”大旗,希望在政治和外交上“用同一个声音说话”,但因领土、海洋纠纷及历史、宗教等问题短期难以调和,明争暗斗不可避免。潜艇具备良好的隐蔽性能和强大的攻击能力,因此成为东南亚各国海军追逐的重点,新世纪的东南亚海军迎来了潜艇时代。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2月13日澳大利亚国防部宣布邀请德国霍瓦兹德意志船厂,法国DCNS集团公司、西班牙纳凡蒂亚造船公司分别提交新型潜艇设计方案(即分别为216型AIP潜艇、升级放大的鼬鱼级AIP潜艇和升级放大的S80型AIP潜艇),使其传统潜艇供应商瑞典考库姆造船厂(已成功向澳大利亚皇家海军设计6艘471型柯林斯级潜艇)在澳大利亚皇家海军未来大型常规动力潜艇采购计划中意外落选,但该船厂设计的A26型新一代潜艇仍不失为波罗的海新一代水下幽灵,备受世人关注。  相似文献   

17.
“阿穆尔”级是目前俄罗斯最新型的常规潜艇,是由“红宝石”海军技术中央设计局开发,圣彼得堡海军上将造船厂建造的俄海军第四代潜艇。该型潜艇的设计构想是:作战效能高,超过任何柴电潜艇,能可靠攻击水面舰艇和潜艇,操作简便。应该说,俄海军的第三代潜艇,  相似文献   

18.
徐刚 《当代海军》2004,(5):48-49
以色列位于地中海东岸,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界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近半个世纪与周边的阿拉伯国家发生了多次战争。以色列从实战中认识到,要杨在军事处于优势,就必须以质取胜。因此,以色列部队都以“量小质精”而闻名于世。以色列海军潜艇部队现役的3艘“海豚”级潜艇,也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常规潜艇,在性能上远远领先于周边阿拉伯国家装备的各型潜艇。  相似文献   

19.
英国皇家海军,早在20世纪初就拥有了其第一批5艘常规潜艇,此后英海军潜艇兵力不断发展,直到今天,他们已淘汰了常规潜艇,所有潜艇都姓“核”,成为在世界各大洋叱咤风云、西方帝国主义海军的主要作战力量,在世界海军舞台上有享一定的声誉。 潜艇发展历史最早 1901年英海军从美国购入了其第一批5艘“荷兰”级潜艇,到1907年时英海军已拥有40艘潜  相似文献   

20.
在亚太地区,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濒临海洋。出于维护海洋权益等需求,这些国家和地区纷纷加快海军现代化建设。而潜艇作为海军的重要组成力量,凭借其隐蔽性、灵活机动性和强大的攻击能力,一直受到亚太濒海各国海军的青睐。目前,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巴基斯坦、印度以及澳大利亚等国,纷纷通过自主研制、采购和不断升级等各种手段,加强本国海军潜艇部队的建设。一场潜艇装备大战在亚太地区哨然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