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月城西昌,月朗星明。如墨夜空,嫦娥四号升空的烈焰,照亮了一张张靓丽的脸庞。注视飞向苍穹的火箭,她们或微笑从容,或冷静思考,或兴奋注视……她们是托举"嫦娥"奔月的"嫦娥"——我国航天战线上的女性科研工作者。这,是中国航天的"美丽封面"。60后的她们,曾经在"造导弹不如做茶叶蛋"的困境中执著坚持;70后的她们,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快速成长;80后的她们,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选择星空;90后的她们,个  相似文献   

2.
嫦娥礼赞     
几千年一个梦想,嫦娥奔月,阅视苍茫。举世翘首注目,但听一声指令,横空向上。乃民族之星,异彩华光。直刺苍穹,沸腾希望。怎不震撼?飞出地球,驰骋宇疆。准确变轨,几十万公里徜徉!探测新天地,尽采天野风光,星月共赏东南宝岛寄关切,深情瞭望,瞬息渡海跨洋,直访美洲,邀“发现”号,太空竞翔。梦想成真,月宫会吴刚,畅饮桂花酒芬芳!嫦娥礼赞@王林~~  相似文献   

3.
又见嫦娥     
牧南 《中国军转民》2010,(11):64-67
嫦娥是离地升天、渴求永生的神话人物,以其形象之美妙、寓意之深远,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21世纪,我国绕月探测工程以之命名,赋予嫦娥形象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太空探索长路漫漫。"嫦娥"奔月是中国人进军宇宙的伟大壮举中极其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4.
中国“嫦娥”再度远行,奔赴那谜一样的月宫。与前两次不同的是.嫦娥三号将不再是在月球上空远眺.而是要在那片广寒宫里安家。嫦娥三号长得什么样.为什么要远赴月宫.在一路上将遇到哪些困难……我们将向你撩开它的神秘面纱,为你一一解开这些问号。  相似文献   

5.
《国防科技工业》2013,(10):47-47
杨洪基的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荡气回肠,契合了中国航天波澜壮阔的历程,让人心潮起伏、感慨万千;殷秀梅的《从此银河不再遥远》,抒发出人类探索深空的理想与努力,随着人类在和平利用太空、和平开发太空方面不断进取,从此星空将变得不再遥远;常思思的《春天的芭蕾》,绽放的是几代航天人的青春无悔;温总理的《仰望星空》既表达了年轻学子献身航天事业的理想,也表达了老、中、青航天人对航天事业的执着追求;袅袅童声衬托下的《古韵颂月》,充满深情与哲理,是中国人在数千年的岁月中对月亮的娓娓倾诉这些节目都出自于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  相似文献   

6.
《国防科技工业》2013,(10):50-50
幼时的徐宏是听着嫦娥姑娘的故事长大的。嫦娥在月亮待了几千年,月亮里到底有什么呢?有谁陪伴着她呢?对于这些问题,徐宏都十分好奇,期待着答案,小小的脑袋里充满了幻想。2007年10月24日就在"嫦娥"奔月的那个晚上,全国人民实现期待了千百年的一个历史性的梦,也在"嫦娥"奔月的那个晚上,徐宏也开始了自己的"嫦娥梦"——为配合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一号"的发射,策划和设计"探月珍藏酒品"。通过酒器将探月文化永远融入在作品上,是徐宏的愿望。她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特邀了全国特级工艺美术大师设计,亲手制作手工绘制酒瓶,灌装中国二十年陈酿汾酒。瓷瓶来自中国瓷都——景德镇,每个瓷瓶都要经  相似文献   

7.
日前,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就绕月探测工程的有关进展情况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8.
《国防科技工业》2014,(4):48-49
工程与宣传,两个世界。工程人与媒体人,两个世界的公民。嫦娥工程,而让我们有了交集。从嫦娥一号时的懵懂远观,到嫦娥二号时的浅尝辄止.再到嫦娥三号时的密切联系,我逐渐了解了工程宣传,看到了媒体人的艰辛付出.懂得了工程与宣传的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9.
《兵团建设》2007,(12):40-41
10月24日,这一天注定是让中华民族值得永久纪念的日子。这一天的18时05分,随着一声巨响,长征三号火箭一跃升天,载着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直刺苍穹,我国继人造卫星、神舟载人飞船之后,又成功地书写了进入太空的全新篇章,它标志着我国已成为具有一定实力和地位的空间大国。请看本刊根据新华社、《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瞭望》等报刊的有关报道汇集的这篇——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因防科工局认真贯彻落实仝围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要求紧紧围绕囤防科技工业中心工作,宣传以探月工程(即嫦娥工程)为代表的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引领全行业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共同为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1.
<正>实施月球探测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提升国力、确立我国大国地位的标志性工程。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在轨运行一年后,2009年3月1日受控撞月,探月工程一期取得了全面胜利。工程二期主要目标是在月球表面实现探测器软着  相似文献   

12.
《国防科技工业》2013,(12):15-15
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由中国目前推力最大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准确入轨。飞行19分钟后,火箭把嫦娥三号送入近地点高度21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6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  相似文献   

13.
在西昌卫星指控站门口有一副对联:“精益求精画壮美航程耀寰宇 众志成城助嫦娥落月震九天”,的确.嫦娥三号任务的背后正是五大系统的精诚合作.完美配合。  相似文献   

14.
15.
2010年金秋,"嫦娥二号"卫星将再次造访月宫,与"嫦娥一号"不同,"嫦娥二号"将被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奔向月球。就如我们外出旅行要关注天气的变化一样,"嫦娥二号"卫星在发射运行期间,将会遭遇到怎样的空间环境?是"风和日丽"还是"雷电交加"?面对读者感兴趣的问题,本刊特邀中科院空间中心专家为我们一一解开这些疑惑。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0月24日18点05分,我国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这标志着我国嫦娥工程初步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次惊天的旅行。这是一个具有浪漫色彩的日子——"七夕节"。这是一处神奇而又神秘的地方。中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将从这里启程。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2月.“嫦娥工程”的一期工程——绕月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中华民族千年的奔月梦想在这一刻变为现实。从2004年立项到2007年成功发射.仅用了3年多的时间.其投入之少.见效之快,水平之高.都是世界罕见的。  相似文献   

19.
<正>追本溯源:"嫦娥二号"与"嫦娥一号"是同根生的姐妹花2004年1月23日,农历大年初二,这是一个值得在中国航天史上留下重大印记的日子。这一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批准了《关于绕月探测工程的立项请示》。至此,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绕月探测工程正式启动。此后,成立了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正式将探月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将第一颗月球探测器命名为"嫦娥一号"。"嫦娥一号"正式立项的同年,为降  相似文献   

20.
《国防科技工业》2013,(12):34-35
研制嫦娥三号与地面联系的“专线”、月球探测的“咽喉”、月夜生存的“护身符”、“关节肌肉”和“神经末梢”,中国电科为探月作出诸多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