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嫦娥二号"卫星发射前夕,卫星系统总设计师黄江川接受本刊记者专访,全面介绍了卫星的技术特点和研制情况。他表示,我的心愿就是希望继续开展深空探测,让中国人走得更远一些,走到太空探测的最前沿。问:"嫦娥二号"卫星与"嫦娥一号"主要有什么不同?答:"嫦娥二号"卫星继承了"嫦娥一号"的备份设备。根据探月工程的规划,"嫦娥一号"的成功就代表探月一期工程已圆满完成;"嫦娥二号"就是为了把这些备份设备利用起来,把它划到探月二期工程,作  相似文献   

2.
2010年金秋,"嫦娥二号"卫星将再次造访月宫,与"嫦娥一号"不同,"嫦娥二号"将被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奔向月球。就如我们外出旅行要关注天气的变化一样,"嫦娥二号"卫星在发射运行期间,将会遭遇到怎样的空间环境?是"风和日丽"还是"雷电交加"?面对读者感兴趣的问题,本刊特邀中科院空间中心专家为我们一一解开这些疑惑。  相似文献   

3.
<正>记者:发射"嫦娥二号"的运载火箭有什么新特点、新突破?李聃:我国探月工程分"绕、落、回"三步走,探月二期要完成的是落月,"嫦娥二号"的任务就是为后期的"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在月球上着陆进行先期的关键技术验证。对运载火箭来讲,关键技术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就是地月转移轨道发射技术。以往我国的火箭运行轨道是近地轨道,"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已经发射了32次,都是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发射。"嫦娥一号"也是"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的,实  相似文献   

4.
<正>"嫦娥二号"探月发射前夕,"嫦娥二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张廷新、副总指挥太萍接受本刊记者采访,介绍了在卫星研制过程中如何确保进度和质量等问题,畅谈了各自的切身感受。他们深情地说,我们把探月卫星当成自己的宝贝。记者:"嫦娥二号"卫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张廷新:"嫦娥二号"卫星主要有两大功能:验证、探测。验证直接入轨技术、轨道机动技术、X频段的测控技术、高分辨率成像技术等;在100公里环月轨道对整个月球进行探测,尤其要对"嫦娥三  相似文献   

5.
<正>在我国"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发射前夕,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严俊接受本刊记者专访,全面介绍了"嫦娥二号"科学目标、探月对天文学研究的推动作用以及国家天文台所做的工作。他说,"嫦娥二号"是承前启后的,我的工作也一样。问:"嫦娥二号"的科学目标是如何设定的?答:人类探月大致分"探、登、驻"三个阶段。"探"就是对月球进行探测,"登"就是载人登月,"驻"就是在月球建立长期的基地。我们目前进行的是探月的第一阶段工程,分为绕月探测、软着陆探测和采样返回。"嫦娥二号"是"嫦娥一号"和"嫦娥三号"的桥梁,原来是"嫦娥一号"的备份星,经过适应性改造研制而成,是为"嫦娥三号"提供先行性试验。"嫦娥二号"的科学任务是根据探月工程  相似文献   

6.
风采     
<正>在"嫦娥二号"卫星发射前夕,本刊记者提前采访了探月工程相关领导和科研人员,请他们从各自的角度分别介绍了"嫦娥二号"任务相关情况。言谈话语中,寄托了他们对"嫦娥二号"的美好祝愿,也展示了这些托举嫦娥飞天幕后英雄的熠熠风采。  相似文献   

7.
<正>"大家开玩笑说,地面系统是嫦娥最长的长工。"这是"嫦娥二号"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李春来、副总指挥刘建忠等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讲的一句很风趣的话,但也实实在在地反映了探月工程地面应用系统工作的艰辛。问:什么是我国月球探测规划的"大三步"、"小三步"?答:我国月球探测规划为"大三步,小三步"。"大三步"是指"探登驻",也就是无人探测、载人登月探测、建立月球基地。"小三步"是指目前正在逐步实施的"绕落回"。"绕"就是"嫦娥一号"卫星;"落"是探月二期工程,实际上包括"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回"是三期,自动采样返回,目前正在论证。问:地面应用系统在整个探月工程  相似文献   

8.
飞去了,"嫦娥";飞去了,"嫦娥一号"卫星;飞去了,中国人民开展月球探测的雄心!乘着"长三甲"运载火箭,乘着人类重返月球的热浪,乘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风!带着20多只"火眼金睛",带着30曲华夏之声,带着中华儿女出征宇宙的夙愿!成功地进入奔月轨道,成功地进入绕月探测轨道,成功地进入炎黄子孙千百年来的梦幻境界!  相似文献   

9.
<正>追本溯源:"嫦娥二号"与"嫦娥一号"是同根生的姐妹花2004年1月23日,农历大年初二,这是一个值得在中国航天史上留下重大印记的日子。这一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批准了《关于绕月探测工程的立项请示》。至此,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绕月探测工程正式启动。此后,成立了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正式将探月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将第一颗月球探测器命名为"嫦娥一号"。"嫦娥一号"正式立项的同年,为降  相似文献   

10.
何研 《国防科技工业》2010,(10):54-55,57
<正>"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发射前夕,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孙辉先、有效载荷总指挥吴季接受本刊记者采访,介绍了"嫦娥二号"卫星有效载荷的研制情况。他们由衷地称赞说,有效载荷研制队伍确实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队伍。  相似文献   

11.
<正>新看点:"嫦娥二号"卫星在传回落月区高分辨率图像的同时,还将展示太阳能帆板展开、天线展开、发动机点火等卫星在奔月过程中关键环节的图像,以及在奔月过程中对地球和月球进行实时成像。"嫦娥二号"是以"嫦娥一号"卫星的备份星为基础进行研制的,其主要任务是为探月工程二期进行前期工程验证和探测,是二期的"探路者"。与"嫦娥一号"卫星相比,"嫦娥二号"卫星将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至近地点高度200公  相似文献   

12.
<正>10月1日18时59分57秒,"长征三号丙"Y7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将"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中国探月工程二期揭开序幕。作为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的主要任务是为"嫦娥三号"实现月面软着陆开展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继续进行月球科学的探测和研究。把这一"探路先锋"送入太空的是"长征三号丙"运载  相似文献   

13.
<正>"嫦娥二号"任务是我国实施的第二次月球探测,也是全世界第127次月球探测。作为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工程技术的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担负着探月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之间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任务实施过程有五大关键点。关键点一:发射──"嫦娥"再次飞天将"嫦娥一号"卫星送上太空的是"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而本次发射将使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高级工程师李聃说,"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包括"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  相似文献   

14.
<正>"深空之眼"引导"嫦娥"回家西至新疆喀什东至上海佘山54所的通信与测控技术让嫦娥"耳聪目明"题记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曰: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在中国古老的飞天神话里,孤独的玉兔陪伴着同样孤独的嫦娥,在广寒宫里度过了清冷的几千年。然而,11月1日,嫦娥五号试验飞行器的成功返回,改写了这个有些凄冷的结局——因为,嫦娥返家,指日可待!11月1日早上6时42分,在杳渺太空飞行8天有余的嫦娥五号任务  相似文献   

15.
<正>探月工程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我国航天活动的第三个里程碑。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卫星承载着中国人对月球的憧憬和向往,穿云破雾、直奔太空。经过一年多的在轨运行和探测,"嫦娥一号"获得多项科学研究成果(见本刊上期相关报道),光荣地完成了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6.
<正>11月8日,探月工程"嫦娥二号"月球虹湾局部影像图揭幕仪式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揭幕仪式并为影像图揭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来贺电,对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表示祝贺。月球虹湾局部影  相似文献   

17.
<正>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规模较大、设备技术先进的新型航天器发射场。成立40年来,已执行60次发射任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成为享誉国内外的著名航天器发射场。继"嫦娥一号"之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中心这座美丽的月亮之城,再次成为"嫦娥二号"飞天奔月的启程之地。坐落在四川省西南部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组建于1970年12月,是我国规模较大,设备技术先进的新型航天器发射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迄今为止已执行60次发射任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国防科工局11月8日首次公布了"嫦娥二号"卫星传回的"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月球虹湾区域局部影像图后,探月工程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探月工程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李春来等专家对记者讲  相似文献   

19.
<正>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二号"卫星年底前将要发射。近日,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对记者介绍了有关情况。他说,与"嫦娥一号"任务相比,"嫦娥二号"任务技术更新、难度更大、系统更复杂,相应的风险也更大。吴伟仁介绍说,在探月工程一期绕月探测工程实施过程中,为应对我国首次探月活动高技术、高风险的挑战,工程各  相似文献   

20.
《国防科技工业》2010,(11):11-12
<正>本刊讯探月工程"嫦娥二号"月面虹湾局部影像图揭幕仪式8日上午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揭幕仪式并为影像图揭幕。上午10时许,温家宝来到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办公楼一层大厅,亲切看望和慰问了"嫦娥二号"务参研参试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