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宋春林  杜佳 《国防》2012,(7):82
预备役电磁频谱管理中心成立于2010年1月,是我军第一支在国家行业系统组建的预备役部队.中心紧紧围绕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主线,坚持以提升电磁频谱管控能力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眼高科技行业预备役部队实际,创新训练模式,采取专业技能在岗训、军事科目集中训、实战能力演练训等方法组训施训,有效提高了训练的质量和效益,实现了边组建、边训练,边遂行任务、边形成战斗力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2.
李国强  林谦荣 《国防》2002,(5):54-54
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挂钩带训是预备役部队解决开展军事训练人才、装备缺乏等实际问题,努力提高训练质量的有效措施。当前,加强对带训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实现带训组织网络化、带训科目专业化、带训对象合成化、带训任务制度化,使之尽快走上规范化轨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明确带训原则。在带训人员区域划分上,应本着就地就近的原则,一般不超出  相似文献   

3.
当前部队军事训练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消极保安全”思想的影响。某些同志对安全与训练的关系存在片面认识,致使有些单位的军事训练这一“中心工作”受到了较大影响。比如对复杂条件下的训练、险难科目的训练和实际使用武器的训练缩手缩脚,宁肯跳训、漏训、粗训也不愿“冒一点风险”。这种消极保安全的做法,造成了部队训练缺乏主动性,致使“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的训练方针难以落到实处,对部队战斗力的提高产生了较大影响。“高技术装备决胜”思想的影响。有些同志对人与装备的辩证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过份强调武器装备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役考核需要依托部队实际工作实施,但是依靠指标体系确定的装甲装备在役考核科目无法与部队实际工作完美契合,通过分析考核科目与部队具体工作的差异性,提出基于差异度的科目设计方法,建立考核科目与部队具体工作的差异矩阵,利用差异度等级筛选能够与考核科目结合的部队具体工作,并完善装甲装备在役考核科目清单,为在役考核科目设计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对基于"符合规定性"质量观和基于"符合需要性"质量观的部队装备保障训练质量的内涵和实施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基于"符合规定性"质量观部队装备保障训练的局限性,建立了基于"符合需要性"质量观确定必训科目、训练需求和受训者的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6.
塞外草原寒意浓,大青山下练兵忙。日前,内蒙古某预备役团训练基地,硝烟四起,枪声阵阵,摆擂设台,比武竞技。该团紧紧围绕实现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努力改进训风演风,不断强化打仗意识,始终把能打仗、打胜仗作为提高训练质量、提升打赢能力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视训练如打仗、把考场当战场,从实战出发按纲施训、从严组训,形成了大抓军事训练的热潮,部队战斗力水平有了大幅跃升。在前不久军区组织的预备役部队基础科目比武考核中,3000米长跑、手枪实弹射击、教堂法示范等3个科目取得优秀率100%的好成绩。这是训练比武考核的一组镜头。  相似文献   

7.
预备役分队(以下简称“分队”)是以现役军人为骨干,以预备役人员为基础编成的基本战斗单位,是预备役部队整师整团形成作战能力的基础。因此,在完成单兵训练的基础上,组织分队进行成建制训练,实现单兵作战能力的聚合,是提高分队乃至整师整团作战能力的基本途径。一、严格按纲施训,规范分队训练的方法路子当前,分队训练还存在着计划安排随意、组训力量薄弱、粗训漏训偏训等问题,要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据新一代《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科学规范分队训练的方法和路子,以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好分队训练落实。一是要科学制定训练计…  相似文献   

8.
郭树军 《国防》2013,(7):51-52
训练作风事关部队战斗力根基稳固,事关部队建设长远发展。近年来,武警部队结合工作实际,注重端正训练指导思想,大力转变训练作风,探索总结了新兵野营拉练、执勤部队五小练兵和勤训轮换、任务部队动中施训和换班演练、反恐分队"魔鬼周训练"和实兵对抗演练等一系列实战化训练模式,部队遂行多样化任务能力不断提升,但在训风演风  相似文献   

9.
深海练兵忙     
近年来,南海舰队注重从难从严练兵。他们将舰艇科目考核与输送登陆部队训练有机结合,既提高了单舰攻防能力,又使舰艇部队与陆战部队之  相似文献   

10.
挑错有奖     
一是日常训练增设信息战训练内容。将信息战训练纳入预备役部队训练大纲,根据信息战的特点和预备役部队的实际,确定训练任务、时间、标准、教材。要以提高人才的信息战能力为着眼点,以挂钩带训为主,立足现有装备和信息战平台,模拟战场、天候条件,与现役部队协同演练,并对战斗力作出评估,  相似文献   

11.
空军某训练基地在大力加强部队全面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训练基地的各种资源,按照“全年度安排、满负荷运转、全天候施训”的原则,每年轮训10个月以上。针对未来高技术战争对军事训练的新要求,每个月都要组织1个建制团级或旅级规模的演习,每次演习全天候昼夜连续实施演练科目,不断强化基地化训练的作战功能,提高了参训部队的训练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2.
四川米易县人武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出色完成了2001年度训练任务,在接受省军区的达标验收考核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其经验被上级转发。他们的做法是: 组织领导到位。一是党委重视,纳入党委年度工作议事日程。训前有详细的计划,训中有检查指导和研究分析,训后有总结有评比。二是建立司训机构,统一协调。三是完善落实训练责任制,凡所训科目,经考  相似文献   

13.
为培养和储备专业技术骨干.黑龙江某预备役炮兵团依据《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于近日对3个炮种、5个专业的预任骨干进行了强化训练。组织实施中,他们在加强基地化、网络化、模拟化训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野外模拟作战室、指挥作业室效能.采取训管结合、启发诱导、指标训练等方法。深化了“精训、精演”理念.  相似文献   

14.
李华  张恒  陈光  侯国强 《国防》2012,(8):84
近年来,陕西某陆军预备役步兵师着眼有效履行应急应战职能使命,紧密结合全师部队实际,坚持以军事训练为中心,努力推进部队建设跨越式发展。大力加强首长机关训练。始终把首长机关训练摆在"龙头"位置,坚持以训法创新为途径、以手段创新为依托、以模式创新为保证,努力提高首长机关训练质量。采取"集中辅导与个人自学相结合、集体组训与分散自训相结合、自主训练与结对帮训相结合"的训练方法,促进了首长机关训练的有效落实。建立网络化训练环境,开展网上教学、网上办公、网上演练,实现了首长机关训练模式的转变。投资1300多万元购置了6台指挥方舱和1台信息节点车,利用无线网桥和卫星通信,建立师团联通的指  相似文献   

15.
2月中下旬,山东省军区在烟台民兵训练基地组织全省40多个教导训练机构军事主官及部分教练员进行了集训。集训采取先集中、后分训、再集中的形式,按照内容宽、专业全、人员精和突出信息化、突出实战性、突出现岗位、突出比高招的思路,对基础课目和教学能力进行了强化训练和比武考核,为建强省军区部队“武教头”队伍提供了抓建样板,为今年部队和民兵预备役训练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北海舰队某飞行团根据所担负的使命任务和“一切要从实战出发”的要求标准.不断强化飞行员的海空“铁拳”意识。为此.该团在一个周期高标准完成规定的基础和必训科目外,还增加了对特技飞行、双机着陆、空中对抗、高空攻截击等高难战术科目的训练比重。每个科目的练习他们都按大纲规定的上限组织训练.从科目内容编排设置到具体动作的完成.严格按战时程序实施,并努力在逼真的战场环境中锤炼飞行员的综合作战能力.部队的作战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图为9月10日.该团组织战术科目训练时的一组镜头。  相似文献   

17.
四川北川县人武部在民兵应急分队训练中,着眼职能需要,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立足现有装备和组训条件,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发挥既往经验,借鉴外地作法,收到了较好效果。一是在训练形式上,坚持以训练基地为依托,集中住训,统一教学,合理穿插,做到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共同科目与技术科目相结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人武部在组织民兵空军分队训练中,积极与驻地部队协商,着眼双方任务需求和现有条件,在训练内容、训练实施和检查考核等方面形成合力,推动挂训联训工作的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9.
杨学友  朱明  谢元锐 《国防》2005,(9):48-49
开展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挂钩训练,是提高预备役部队训练层次和质量、缩小与现役部队训练差距,实现预备役与现役部队一体化联战联训的重要手段。积极探索做好新形势下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挂钩训练,对推动预备役部队整体训练水平提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挂钩训练有效机制挂钩训练涉及到挂训双方多个单位、多个层次和多个环节,且挂训双方没有隶属关系,组织协调比较复杂,训练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较多。为此,挂训双方应建立和完善训练的组织领导、监督考评等运行机制,加强调控和指导,确保挂钩训练健康、有效、持久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复杂电磁环境下预备役防空兵部队训练必须以现行训练大纲为基本依据,着眼信息化条件下防空作战的特点规律,整合训练资源,按照训战一致的原则进行训练。一、探索基地化训练模式实施集中训练以训练基地为依托,集中预备役部队用频装备和电子对抗器材,统一设置实战条件下复杂电磁态势。并对部队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