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苏北滨海县临海村王锦祥担任民兵营长后,把家乡传统名产——珍贵中药材何首乌作为带领民兵冲出贫困线的突破口。王锦祥带上当地野生何首乌及土壤等,到江苏农学院植物系向教授们请教技术。回乡后,他按照学到的知识,一边摸索试验,一边将成功的经验向全村推广。第二年全村收入就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与新中国海防建设徐明善唐复全曲维加我国是一个濒海大国,海防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发展乃至国际战略利益。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战略家,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始终关注着新中国海防问题,他从国家战略和国际战略的高度出发,协助毛泽东制...  相似文献   

3.
4公里的海防 线,他整整巡逻了 20个春秋。海风 吹、烈日晒,海防线 上的险情层出不 穷,他却20年醉心 于此。是徐东洋傻吗?绝对不是,“位卑未敢忘国防,为祖国守卫好海防是我义不容辞的义务。”这话他说了20年,也实干了20年。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后,在中国社会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张之洞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人物。他的洋务思想和实践,对晚清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影响。推进中国海防海军的近代化,又是张之洞洋务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可以说,张之洞是继李鸿章之后,洋务派人士中倡导建设近代海军最力的人。本文拟对张之洞的海防思想作一初步探讨,以求教正。张之洞热心洋务是1882年授山西巡抚之后。1884年地升任两广总督,在中法战争中积极领导广东军民抗御法国的侵略,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他对中国海防问题认识的提高。张之洞海防思想的系统提出是1885年中…  相似文献   

5.
从泰沂山脉的峰巅哨所到渤海之滨的海防阵地,路程究竟有多长?面对这个问题,人们都会做出这样的回答:"问孙磊去,他心中最有数。"孙磊笑笑,不置可否。其实,对于这个距离,孙磊博士心中真的不是太清楚。尽管,他从繁华的大都市自愿申请来到山区的第88医院,迄今已有15年的时间;尽管,在这漫长的15年里,他曾无数次用脚丈量过这段距离,用心灵行走过这段路程。他的一颗心,完全被这些高山哨所的战士,海防阵地的官兵吸引了,占据了,融化了。  相似文献   

6.
蒋介石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活动,得到了孙中山的信任。在孙中山去世之后,他玩弄权术,打击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排斥汪精卫、胡汉民等人,逐步控制了国民党的党、政、军、财等大权,成为国民党的首领。孙中山在世时对中国海防非常重视,曾领导海军官兵进行了多次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斗争,并发表了许多关于加强海防建设的言论,为中国海防事业发展指出了方向。然而,蒋介石却背叛了孙中山的海防思想。面对日本军队在中国沿海省区不断升级的侵犯,蒋介石一味妥协退让。他不去加强海防,却把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投入镇压人民革命权进攻其他…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史以清政府遭受海上进攻开幕。百余年间,千年文明古国在任人宰割的屈辱中抗争,一个民族的自尊和自信在战败的硝烟中遇到了从未有过的严峻挑战。清政府在其苟延残喘的最后几十年中,一度致力于海防建设,李鸿章是其中的主要领导人和实践者。他提出了理论主张,进行了探索尝试,主持建立了近代中国最强的、也是当时亚洲最强的海军,但如昙花一现。后人评说,晚清海防,成也李鸿章,败也李鸿章。李鸿章的海防思想,是清统治者在“未有之变局”中应付“未遇之强敌”的海防理论的集中体现。本文通过分析其海防思想产生的条件、内容的变…  相似文献   

8.
"往前一步是幸福,退后一步是孤独,在原地不动是为了看得更明白,爱情不能不清不楚......"《非诚勿扰》主持人孟非唱的一首《往前一步》道出了辽宁省军区海防一连连长赵虎的心里话。这两天辽宁省军区海防一连连长赵虎的电话格外"滚烫":一是在老家买的房子有了眉目,地址选在妻子汪灿工作单位附近,上下班极为方便;二是妻子卵巢囊肿手术痊愈,B超显示腹中的宝宝十分健康,这让全家人悬着的心落了地。指导员金建宇为他们喜上添喜,过年留队,上岛5年的他终于有机会和家里人过个团圆年。2014年是赵虎第三年担任新兵连长,9月新兵入营后他便投入到紧张的新训工  相似文献   

9.
沈葆桢近代海防思想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葆桢是近代中国海防建设的重要人物 ,也是洋务派要员之一。他历任江西巡抚、船政大臣、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的钦差大臣、两江总督兼主持南洋海防的南洋大臣等要职。身后被谥为“文肃”。南洋是中国的海防要地 ,护卫着东南沿海的大好河山。沈葆桢为苏浙闽台乃至整个中国海防呕心沥血 ,死而后已。在创办造船工业、建造近代化军舰、筹划购买铁甲舰 ,在抗击入侵台湾的日本侵略者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是近代海防事业的实干家。其谋划巩固海防的方略 ,及切合实际的、适应当时需要的海防思想 ,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值得研究和探…  相似文献   

10.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海防建设,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了海防建设战略规划。新中国海防建设走过由海防体系的初步建立(1949—1956年)、海防建设事业在曲折中发展(1956—1976年)、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发展(1978—2012年)、新时代的发展(2012年至今)四个阶段。在此历程中,建立健全了陆、海、空一体化海防体系;完成了党和国家赋予的重大使命任务;为发展我国海洋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反击外来侵略,捍卫了海疆主权和国家领空、领海安全,维护了祖国统一。新时代中国海防建设将以习近平大海洋战略、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等重要论述为指导,从国家战略高度构建海陆统筹、全国一体、全民参与的新型海防体系;构建新时代强大的海防力量体系,提升整体作战能力;完善军民深度融合机制,增强海防力量整体防卫管控能力,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海防。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列强的武力侵凌下,曾国藩的海防思想逐渐形成。他所提出的"师夷智"以建设海防,"权自我操"的建设原则,建立近代中国海军的思想以及为此而付诸的亲历亲为,影响了此后的晚清海防建设。时至今日,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揭开了筹建近代海军的历史巨幕。沈葆桢作为第一个由朝廷钦命的船政大臣,全权负责福州船政局的工作。在主持船政的实践中,他秉承左宗棠的思想衣钵,始终坚持培养人才与举办船政并举的方针,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艰苦工作。在中国海防近代化建设刚刚起步的阶段,沈葆桢从海防建设的具体工作入手,与李鸿章等人从战略视角着眼海防建设,形成了互补的合力,推动了中国海防近代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他曾是济南军区某海防团一个军事训练先进连队的“武状元”;10年前他凭着串串荣誉和过硬素质先后被招工、转干;3年前他通过参加公开选拔担任专武干部后,在上级军事部门组织的军事比武中屡次夺魁,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专武干部”……他就是河南省汝州市寄料镇专武干部张红伟。1993年冬,张红伟高中毕业后抱着参军报国的理想应征入伍,来到济南军区某海防团。入伍伊始,他便立下了誓当“精武之星”的志向。练兵场上,他和战友们较着劲儿地苦练巧练,军事素质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多项训练成绩在全连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14.
作为边海防地区的广西钦州地委书记褚之田。在抓武装工作的实践中也摸索出一套自己的办法。国防观念这根弦不能松1990年初,褚之田到边防一线了解情况,耳闻目睹边境经济迅速发展,武装工作有所松懈的状况,心中喜忧参半。他找军分区领导研究对策,当分区司令员滕树烈提出开展边海防形势教育和国防教育来克服“超前  相似文献   

15.
高新生 《国防》2005,(11):62-63
当前,世界各国竞相发展海防力量,争夺海洋面积与海洋权益的形势日益严峻,中国海洋权益遭侵犯、资源被掠夺、海域被划分的事件屡屡出现。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必须大力强化海防意识,调整海防战略,加强海防力量建设,建立强大的中国海防。一、21世纪世界各国竞相发展海防力量进入21世纪,随着海洋地位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海洋的认识不断深入,发达国家对海洋的控制进一步增强,竞相发展强大的海防力量成为其争夺海洋利益的必然。1996年,美国参联会推出《21世纪联合部队构想》,提出了“从海到陆”的战略,要求美国海军应能到达地球上85%的战略目标和城市,…  相似文献   

16.
海防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类有了军事实践活动那天起,海就与战争联系在一起。公元前485年,吴国舟师海行数千里,在黄海与齐国舟师交战,失败而返,这是我国历史有记载的首次海战。从此,中国海军的前身——舟师、水师、水军不断发展,到公元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清朝北洋海军舰队正式成立,前后经历了二千三百七十年。然而,由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在夺取政权时,大多靠步兵和骑兵打天下,建立政权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又把主要精力放在防止宫廷政变、内部叛乱、人民造反上,把镇压和作战的目标定在国内,因此,对海上力量和海防的建设未予重视,对外基本上是有海无防。直到元末明初,为了抵御倭寇入侵,海上力量和海防的建设才被提到日程上来。 为了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帮助我们研究新形势下的海防管理问题,仅就掌握的资料,着重对我国民国之前海防发展、海防建设等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清朝末年,由于海防力量薄弱,东南沿海频遭列强侵犯,杨昌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抵抗。此外,他还参与了海防大讨论,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清政府决定建立台湾省后,杨昌浚即表服从,并主持了台湾的建省工作。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委书记陈光毅: 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钢铁长城。福建地处祖国东南沿海,守卫海防的任务十分繁重。驻闽部队几十年来日夜坚守在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3300多公里的海防线上,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同时,为我省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实践使我们深切体会到,没有人民的军队,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依靠其“船坚炮利”突破了中国的海防要塞,打开了中国的门户。清政府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为中国海防担忧,并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改革海防的设想。他们在海防建设上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冲击了以往传统、落后的海防观念,对中国近代的海防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研究中国近代海防论,对于我们加强今天的海防建设无疑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海防建设是国家的“门户工程”,其空间范围,包括海域、濒海地区与沿海内陆纵深的广阔区域;时间范围,则贯穿了从平时到战时的全过程。如今海洋领土、海洋权益之争愈演愈烈,新形势下海防建设必须贯彻落实军民融合思想,从“硬件”到“软件”全方位渗透其思想精髓,努力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化海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