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为了稳固其对中国东北的占领,并与德国法西斯相呼应,伺机夺取苏联的远东和西伯利亚,沿中苏、中蒙边境先后构筑了 17个筑垒地域,形成了总长达 1000多公里的防线。这条现代战争史上最长的防线并没有能够挽救日本帝国主义覆灭的命运。 1945年 8月 9日凌晨,苏联对日本宣战,出兵东北,只十余天的时间,日军苦心经营达十余年的筑垒地域就被彻底粉碎。 一、侵华日军中苏边境防线概况   日本帝国主义在完成对东北的占领之后,鉴于当时社会主义的苏联对伪满政权和日本政府的态度,以及苏联在远东地区…  相似文献   

2.
本世纪20年代,苏联武装力量经历了一场由战时转入和平时期建设的深刻军事改革。这场改革是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下进行的。其一,资本主义各国正在发生经济危机,国际上出现了列宁所指出的某种“均势”,使年轻的苏维埃国家有了进行和平建设的可能。其二,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的连续七年战争,苏联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大战的爆发,虽然源于帝国主义争霸,但主要是一部份帝国主义国家,即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发动的。它们首先点燃了侵略的战火。同时,由于英、法、美等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国家未能协调行动,同苏联尽早结成坚强的反法西斯同盟,在最初阶段未能制止法西斯发动的局部侵略战争扩大为空前激烈的世界大战。关于世界大战的起因,世界各国史学界已发表大量著作和文章进行论述。近年来,令人注目的是制止大战的可能性问题。探讨这个问题一般都涉及到西方国家的绥靖主义和30年代苏联对外政策的研究。但是为了突破单纯尽限于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并非建立在资本主义灭亡的基础上,它和资本主义一样,同是否定封建制度的产物。不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当它们确立了各自的政治统治之后,都面临着共同的经济任务,即首先完成工业化的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市场化和市场现代化。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经济、政治事实,构成邓小平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5.
文锋 《环球军事》2008,(6):62-63
1945年,随着法西斯德国的彻底失败,苏联的势力范围得到了空前的扩大。社会主义浪潮席卷了整个东欧。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对此忧心忡忡。1946年3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公开攻击苏联扩张,呼吁美英联合对付苏联的威胁,从而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相似文献   

6.
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主题是学习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其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一个支柱性的核心理论.应从四个方面转变思想观念,才能摆脱落后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 转变“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的观念。过去,我们大多数干部都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通过深入学习邓小平同志“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具有社会基本制度的属性,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基本观点,看到市场对社会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它可以为不同的社会制度服务.计划与市场两者的有机结合,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东欧演变、苏联解体的教训证明,不搞市场经济,不仅经济建设搞不上去,人民长期受穷,就连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阵地也难以保证.从而树立  相似文献   

7.
本世纪80年代,一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挟其经济、科技发展的优势,利用西方意识形态,向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并相继用“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的攻势在东欧国家和苏联的军队中打开缺口,致使这些国家在面对国家光亡,民族危机的时刻,军队无所作为,导致这些国家改旗易帜,四分五裂。与此形成鲜明对  相似文献   

8.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的发展,世界上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巨大变化。全球性的社会主义体系的建立和革命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极大地动摇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地位。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妄图阻止革命的发展、收复失去的阵地、开  相似文献   

9.
北洋军阅时期的军事经济活动,是在封建经济崩溃与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的。这种军事经济活动具有鲜明的近代化特色。同时,由于北洋军阀的军事经济活动自身存在着基础薄弱、对帝国主义依赖性强等先天弱点,这个时期的军事经济活动的发展又是畸形的。具体表现为:军费开支过大且严重不足;军阀自筹军饷,军队成为私人的工具;军事经济残缺不全,基础极其薄弱;军阀依附于帝国主义,导致军事经济不能独立,表现为一种负效益型军事经济。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就确立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6月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去找。”历史证明,这一决策是正确英明的。人民海军初创时期,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政府,在装备和技术上都给予了非常及时、宝贵的援助。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运动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实行计划调控 ,工人参与管理 ,个人资本转向社会资本 ,实行福利政策 ,以及民主进程的发展 ,都有社会主义运动的功劳。在相对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也要学习资本主义的有益经验 ,借鉴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资本主义经济思想是其经济思想体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脉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突出的中国特色,是毛泽东经济思想发展、成熟的一个典型标志。而且,他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阶段、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时期,均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至今仍具有现实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罗莎·卢森堡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革命家,面对帝国主义全球扩张的风暴,她撰写了《资本积累论》一书,对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问题、扩大再生产的物质要素的获得途径、关于可变资本的积累等问题进行思考,预测了帝国主义走向崩溃的命运,对当前社会发展带来重要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对于考察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的本质,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冷战"政策与朝鲜战争的爆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为"遏制共产主义",美国不遗余力地推行"冷战"政策.朝鲜半岛是两大阵营在东方对立的主要阵地,朝鲜战争是两大阵营之间不可避免的大较量,也是"冷战"政策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5.
(一) 30年代在苏联武装力量建设史上具有重要的转折意义。一方面,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和德、日法西斯在欧亚的崛起加剧了战争危险,使苏联面临的战略环境趋向恶化;另一方面,苏联国内开始进入工业化建设高潮,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3年)的实施也对国防现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经  相似文献   

16.
民兵:年初以来,报纸广播常讲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请问,什么是资产阶级自由化? 指导员:资产阶级自由化一词,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的。他说美国的政策是要促使苏联和东欧各国自由化,也就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内实现资产阶级的所谓自由。这集中反映了当时国际上敌视社会主义制度的反动势力的愿望。我们今天说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有其特定的含义,即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主张资本主义制度。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指在政治思想领域内反对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主张资本主义制度的错误思潮。民兵:为什么要开展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  相似文献   

17.
谭正平 《当代海军》2006,(12):56-59
在冷战期间,波兰属于社会主义国家,与所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一样同归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切听命于苏联,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阵营根本对立。冷战结束后,进行了颜色革命,向西方看齐,于1999年3月12日加入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波兰的“向西看”政策无孔不入,波兰海军也不例外,曾经对波罗的海沿岸的德国、瑞典、丹麦和挪威构成了较大威胁的波兰向波罗的海沿岸各国抛出橄榄枝,并参加北约组织的各种军事演习,昔日的“棕水海军”,通过大肆购买美式装备,包括“佩里”级导弹护卫舰,把“红白旗”(波兰国旗)挂在该级舰上,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可进行远洋作战的“蓝水海军”。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基础。邓小平同志关于市场经济理论的思想和观点,渗透到了他的全部经济理论之中。这是我们构架《政治经济学》的整体结构和基本内容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一、以往《政经》教学内容的症结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理论的束缚,人们把市场经济误认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属性和特有属性,因而把资本主义经济与市场经济等同起来。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也把实行市场经济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在他们看来,搞市场经济就意味着私有化和社会主义的蜕变。长期以来,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资本主义在其自身矛盾的推动下,不断地进行自我扬弃,在生产、分配、经济运行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提供了完备的物质基础。透过现象看本质,这种新发展同时也证实了社会主义必将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虽然这一过程是漫长而又曲折的。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们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浪潮。资本主义社会经过调整和改良,呈现出发展态势;社会主义的胜利仍将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需要做出艰辛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在这“一球两制”、“一球多极”的国际背景下,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