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詹欣 《军事史林》2004,(11):30-33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在罗布泊地区成功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同时声明: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美国的核威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相似文献   

2.
中国核威慑思想经历了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过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确立了发展核武器战略.在拥有核武器后,中国确立了“反对核讹诈,打破核垄断”、“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地区使用核武器”、“将核武器用作防御性目的”等原则,奠定了中国核威慑思想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核威慑思想进一步深化、准确化,并有力地指导了中国核威慑实践.  相似文献   

3.
冷战结束后,美俄的核均势逐渐被打破,世界核格局出现了"一超称霸, 多元纷争"的复杂局面。虽然俄罗斯的核力量日渐削弱,但它仍以大量的核 武器和先进的核技术成为核格局中的重要一极。 俄罗斯核武器的组成 俄罗斯的核力量是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结构方式,由洲际弹道导弹、 战略核潜艇、远程战略轰炸机组成,其中陆基战略导弹数量最为宠大。  相似文献   

4.
报刊文摘     
中国首批核武器威力揭秘最近出版的《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卷》首次披露了核武器威力的秘密。1964年10月16日,中国在新疆进行了第一次原子弹试验,其威力相当于2.2万吨 TNT 炸药的爆炸力。从此,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能自行制造、试验原子弹的第5个国家。1966年10月27日,中国在境内试验发射了一枚核弹头导弹。  相似文献   

5.
李觉将军,当年在西藏军区副司令兼参谋长的任上,被中央征召入京,出任中国核武器研究院第一任院长。中国的核武器研制也由此拉开了巨幕……  相似文献   

6.
当前,伊朗核问题和朝鲜核问题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尽管长期以来,国际社会一直为制约核武器发展做出不懈努力,但有核国家核力量建设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核武器技术仍在利用当今高新科技成果继续发展,核武器仍然是迄今为止毁伤能力最强的武器装备,人类仍生活在核战争的阴影之中.  相似文献   

7.
在核时代层出不穷的核战略理论中,毛泽东核战略思想可谓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毛泽东对核领域一切问题的思考都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有着坚实的认识论基础,这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着眼"人与武器"的辩证关系深刻认识核武器,着眼"战争与和平"的辩证关系深刻认识核战争,着眼国家安全坚决发展中国的核力量,着眼世界和平庄严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着眼人类未来主张全面彻底核裁军。  相似文献   

8.
可以说,毛泽东既认识到核武器巨大的军事威慑价值,同时又清醒地意识到使用核武器所面临的人道主义关切及政治舆论问题。正是基于对核武器在战略安全中作用与价值的认识,当50年代中国面临一系列核讹诈、核威胁及美苏核垄断情况下,毛泽东等领导人最终于1955年1月作出了发展核武器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9.
解读美国2010年《核态势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次评估反映的美国核政策和核战略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美国核武器的核心作用仍是保持与俄罗斯的相互确保摧毁以及为盟国和伙伴提供核保护伞;所谓降低核武器的作用附带若干条件;与俄罗斯达成的新START条约仅具象征意义;对中国仍"心怀叵测"等等。  相似文献   

10.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新疆罗布泊地域上空腾起一团巨大的蘑菇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的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在核武器领域拥有了一席之地。核武器是把杀伤破坏能力推向极致的武器,它的出现是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没有任何其他武器像核武器一样,其存在与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战争的演变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0月,美国国家核安全局公布了筹备核武器综合体发展计划"Complex 2030"的公告,提出要在2030年前将现有核武器综合体改造成更具响应性和更高效的系统。本文从"Complex 2030"计划的背景、目标、战略措施、未来前景等几个方面对该计划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未来作战的绝对军事优势,美军将现代化核武器与常规武器系统相结合,突出以精确制导武器为代表的高技术装备在新式核力量中的地位和作用;凭借次临界试验和计算机模拟等先进技术,对现役的核装置与核材料进行重新设计和制造,使其趋于低成本、轻量化和小成力化;对核工业联合体进行现代化改造,积极探索和应用新型核武器技术,为美军核武器从战略"成慑手段"迈向现实"遏制力量"提供了可靠的物质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为了加强对原子能工业的生产、建设和核武器研究、试验工作的领导,1962年11月3日经毛泽东主席批准,成立了中央专门委员会,由周恩来总理兼任主任.随后,各项工作全面展开.空军部队参加的核试验工作,空军党委分工由成钧副司令员负责组织指挥该项任务的落实.  相似文献   

14.
《国防》1999,(10)
中国是爱好和平的东方文明古国。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一直把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作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在发展核武器问题上,中国不仅一直将自身核军备维持在十分有限的水平上,并公开声明不对无核区、无核国家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从不参加核军备竞赛,而且积极支持和参与防止核扩散的国际努力,推动核裁军进程,致力于全球范围内最终实现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的目标。几十年来,中国以积极、务实、合理的主张,推动了国际核军  相似文献   

15.
近日,美国一所智库发表报告宣称,中国正在积极提高其核武器能力,并且逐渐对美国形成越来越大的威胁。而在6月3日的香格里拉亚洲安全对话会议结束时,美国国防部长盖茨也表示,美国愿意向中国提供美国的导弹防御体系简报,"以此向中国保证,美日导弹防御体系不会威胁到中国的核威慑力"。至此,在本就喧嚣的"中国威胁论"中,"中国核威胁"成了美国鹰派特别是反华势力炒作的又一噱头。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情报官员和军事技术专家们,对以色列是否拥有核武器进行了种种揣测和判断,有的人认为就以色列这个仅有500万人口、2万平方公里狭小国土的国家,其有限的资源、经济和工业技术基础水平来说,不可能拥有了核武器;有的人则认为以色列这个国家有三大优势:一是国外同族人的经济技术支援,仅美国的大富翁就有近一半是犹太人,是以色列经济资源的有力支持者;二是犹太人的智慧在世界上有目共睹,世界上有许多杰出的科技人员是犹太人,如爱因斯坦等;三是长期以来美国是以色列的大后台,美国这个核大国对以色列是否有核技术上的某些帮助,或者巧妙地示意发展核武器某些方面的技术秘密,不是没有可能性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50年代,核武器和反应堆的出现不但使潜艇摆脱了"只是可下潜的艇"的尴尬境地,还拥有了极大的作战威力。可是苏联军队将核武器作为主力武器,认为"海军不可能是核战争的主力",这一观点让苏联更加忽视海军的建设。然而50年代,以美国航母机动舰队为主的西方海军在苏联周边海域频繁游弋,显示武力,这使苏联军队  相似文献   

18.
胡小刀 《环球军事》2012,(20):42-44
冷战结束之后,非战略核武器一直为大众所忽略。如今,随着美俄就削减非战略核武器数量和增加非战略核武器透明度展开谈判,非战略核武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目前也在研制与传统意义上的“战略核武器”定义不相符的核武器。美国核武专家汉斯·M·克里斯滕森及罗伯特·S·诺里斯习前对美俄非战略核武器的现状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9.
美国、俄罗斯是世界军事强国。这里,介绍一下2003年美俄在武器装备方面的一些发展概况。 继续削减和改进核武器的同时,新型核武器成为发展热点 去年,美俄对其核战略进行了调整,继续缩小核武器部署规模,在提高现役导弹核武器质量的同时,积极发展新型核武器。 美、俄战略核武器数量稳步削减 2003年3月6日和5月14日,  相似文献   

20.
正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54年前的6月17日,在新疆罗布泊上空,一声巨响,腾起了翻滚的蘑菇状烟云,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了!中国成功铸造了属于自己的核保护伞,这标志着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核工业人筚路蓝缕,跬步前行,满腔热忱,一丝不苟,以对核事业的热爱坚毅投身强核报国的事业。中国氢弹的突破,不仅是核武器发展史中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