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音     
《环球军事》2013,(15):5-5
“我们希望有关国家遵守承诺,通过双边友好协商妥善处理和解决有关争议。我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美方表示,在南海问题上不选边站队。中方希望美方尊重事实,言行一致。”——7月12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就南海问题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希望美方尊重事实,在南海问题上不选边站队。“我期待美国政府对未来有一个明确的承诺,在德国领土上遵守德国法律。”德国总理默克尔7月14日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强调,美国情报局在德国领土上活动必须遵守德国法律。  相似文献   

2.
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表明,用武力“打下南海”是破解目前南海问题主权争议和僵局的选项之一,但不是最佳和最急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3.
签署宣言,3年努力的结果 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柬埔寨首都金边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和东盟各国领导人出席了签字仪式。宣言规定,在南海问题争议解决之前,各方承诺保持克制,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和扩大化的行动,并本着合作与谅解的精神,寻求建立相互信任的途径,包括开展海洋环保、搜寻与救助、打击跨国犯罪等合作。这一宣言是中国与东盟签署的第一份有关南海问题的政治文件,对维护我国主权权益,保持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增进中国与东盟的互信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南海问题和中国在该问题上的立场已成为近期的主要论题,特别是自去年7月东盟地区论坛会议召开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未来几年内,南海将成为冲突热点区。南海纠纷各方间言辞激烈,特别是中国、越南和菲律宾,正证明了这一点。美国声称其在南海地区有“国家利益”,这被视为其将积极介入南海问题的宣言。  相似文献   

5.
杨桥光 《环球军事》2012,(19):32-33
近日,越南国防部副部长阮志咏上将频频上镜,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9月3日与到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马晓天上将在河内共同主持了中越国防部第六次防务安全磋商;9月17日在接受该国《首都安宁报》采访时表示:“有关南海争议问题,越南与中国两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使用武力;应在共识与协议的基础上,坚持以和平方式处理。”  相似文献   

6.
从去年到今年,南海问题连续升温。包括越南、菲律宾等在内的一些涉及南海主权争端的国家,相继在南海相关主权归属问题上向中国“叫板”。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年来外部所面临的困局、麻烦可谓是接踵而至,和平崛起的郑重承诺及一系列友善举措,并没有获得相应回报。欧美经济上希望中国帮助解困,却不惜利用种种手段遏制中国、围堵中国,容不得亦或是害怕与其发展模式相左的中国发展壮大、和平共处。南海周边一些国家在南海问题上,拉上美国公然向中国叫板,妄图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据为己有,其就是看中了南海丰富的油气资源和渔业资源。此外,东海、中印边界等领土纠纷的复杂化或扩大化,似乎都给中国的和平  相似文献   

8.
要闻速递     
《现代舰船》2011,(8):5
中国海军在南海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日本《东京新闻》6月17日报道,中国海军包括3艘核潜艇在内的约30艘舰艇和约3500人在南海举行了军事演习,其内容包括实弹登陆训练等。日报认为,在南海主权争议不断升级的情况下,中国此举有对越南等国家进行牵制之意。  相似文献   

9.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美国高调介入南海主权争端,都有些不靠谱。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宣称南海自由通行权是美国国家利益,显得相当做作,因为南海自由通行从来没有任何问题。最近,美国更是摆出了一副给东南亚国家当“大哥”的样子,还外带着不时“警告”一下中国。美国参议院前几天通过一项谴责中国在南海使用武力的决议,真有点唯恐南海不乱的味道。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社会上小国能够和大国一样维持其独立性,其生存战略在于小国能够减少自己与较大国家之间在资源上而不是在人口规模上的差异,在这些资源上,它甚至可以超过那些人口众多的国家;小国可以提高大国反对小国目标的机会成本。一个国家生存的机会主要不依赖于它的规模。通过人均防卫开支,能测量出小国比大国拥有较低的生存成本。小国的独立和自治受到威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经济上的依赖性,结果就是小国高度依赖于外国政治角色的行为而不是服从于自己的权威,可供选择的战略是:通过单方面的调整来适应国外政治角色的行为;通过小国之间的协商和交易进行相互调整;通过与其他体系的协商,小的体系可以成功地建立一个包含相关角色者的具有足够大的边界的更高权威。在大国,对于受到统一法令的不利影响的公民来说,可供选择的战略则有:通过接受损失或找到避免损失的办法来进行单方面的调整;通过协商和交易进行相互调整;通过行政上或法律上的自治,建立一个具有很小边界的下属权;在极端的情况下,分裂成一个独立的主权体系。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规模的政治单位。不存在一个最优规模的政治单位,每一个现代国家在实践中都必须认识到这样一件事实:无论何时只要存在边界太大或太小的问题,它就要通过采纳一个或多个战略,来满足政治单位规模变化的需要。人们现在和未来将生活在多样性的政治单位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