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党的屯垦思想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戍边是永恒的主题,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繁荣边疆经济是党和国家一贯的基本国策,需要牢固的坚持和坚决的实践。"屯垦"与"戍边"是"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关系,戍边是目的,屯垦是手段,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戍边是为边疆社会政治稳定,屯垦是发展经济为戍边提供物质基础,但屯垦的内容、形式、途径不是一成不变的,将随时间、地点、条件的转移而转  相似文献   

2.
《兵团建设》2012,(21):6
主持人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兵团要注重处理好屯垦和戍边、特殊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兵团和地方三个重大关系。"2006年9月8日,正在新疆考察工作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农十四师二二四团。胡锦涛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至今仍在260万兵团人的耳畔回荡。  相似文献   

3.
正60年来,四师代代军垦人屯垦戍边、艰苦奋斗,在伊犁河谷谱写了一首首感天动地的诗篇。自饱含军垦情的"军垦卡"产品推出以来,中国电信伊犁分公司更是全力让"军垦卡"传递更多的爱心与真情。"军垦卡"惹人爱6月19日上午,四师退休职工李安林带着妻子和母亲一起来到四师电信局3G手机体验销售中心办理"军垦卡"。不一会儿,在四师电信局工作人员的热情服务下,李安林一家三口高兴地办理了三张"军垦卡"。  相似文献   

4.
当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肩负着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走过46年光辉历程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迈着铿锵的步伐,走向新的世纪。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从事的社会主义屯垦戍边事业,是中国共产党加快新疆发展、增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巩固祖国统一的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千秋大业。新疆地处祖国西北,古称西域,与8个国家接壤,有160万平方公里面积、5700公里边境线,土地、草场、矿产资源丰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从历史上看,新疆始终贯穿着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从西汉起至民国等朝代,均在新疆采取了"平时积谷,战时参战"和"内有亡费之利,外有守御之备"的兵屯、民屯等战略方针,把新疆屯垦与祖国统一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1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师四十七团老战士的来信上作出重要批示,肯定了他们为屯垦戍边、建设边疆作出的重要贡献,希望用老兵精神激励更多年轻人为祖国边疆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作出贡献,这令当时还健在的8名老战士激动不已。1949年冬,为及时粉碎聚集在和田  相似文献   

6.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的前身是二十二兵团二十五师,自组建之日算起.已走过了50年屯垦戍边的光辉历程。50年来,农七师两代可亲可敬、可歌可泣的军垦战士,用崇高的理想,满腔的热血,执著的追求,无私奉献的精神,开创出彪炳千秋的业绩,写下了古往今来屯垦史上最光辉的一页,他们堪称中国西部创世纪的英雄。农七师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准噶尔盆地西南部的奎屯河流域,南倚雄伟的天山,北临克拉玛依油田和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面积5898.17平方公里,人口20.6万。农七师是一个肩负着屯垦戍边的光荣使命,具有经济、政治、社会、军事多种职能,发挥着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稳定边疆,巩固和加强民族团结重要作用的党、政、军一体,农、工、商结合,科、教、文、卫、司法并举,各  相似文献   

7.
90年历史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边疆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并总结历史经验创立了屯垦戍边理论;在这纵贯90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就有融会其中的在新疆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发展壮大屯垦戍边事业的边疆建设发展道路。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时刻,兵团人更加需要珍惜自己独有的历史资源,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吸取智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10月)目录前言一、建立与发展二、职责与体制三、开发与建设四、维稳戍边与促进民族团结前言屯垦戍边是中国几千年开发和保卫边疆的历史遗产。中央政府在西域新疆大规模屯垦戍边始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以后历代沿袭。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4年中央政府决定在新疆成立生产建设兵团。这是符合中国国情和新疆实际的战略举措,也是历史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姚晓敏 《兵团建设》2003,(8):4-8,37
公元前105年,西汉在眩雷筑要塞,屯田积谷。眩雷,即今伊犁昭苏一带,史料证明历史上中国最早的屯垦始于伊犁。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军十五师进驻伊犁,这支新中国成立后戍守祖国西陲的部队稍后改编成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第四师,成为伊犁河谷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屯垦部队。沧桑变化五十年,弹指一挥间。2002年,农四师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8亿元,位居兵团第五,它的粮食、油料、牲畜年末存栏、羊毛总产量位居全兵团之首。历经50年,农四师在伊犁河谷、昭苏盆地的大漠荒原上累计开荒140多万亩,开创了田连阡陌、渠道纵横、屋宇罗布,树木成荫的绿洲,创办了一大批工交建商企业、科技文卫单位,它目前已是中国西北边疆开发建设的生力军,在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事业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我是兵团十师一八五团的一名普通军垦战士……"4月29日,十师一八五团水利工作站职工、民兵马军武,精神抖擞地站在六师、五家渠市市政府的会议室里,讲起了他在中哈边境桑德克哨所屯垦戍边26年、建设夫妻哨所的故事,而他的聆听者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经济史课程中,屯垦经济史一直是作为农业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占有较小的份量。作为有着屯垦戍边传统地区的高校,尤其需要在中国屯垦经济史教学和研究领域加大力度,特别是建立独立的中国屯垦经济史课程进行教学,这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在两千年来的西北边疆屯垦和戍边史上屯垦经济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而且可以进一步加深其对在国家战略西向中兵团经济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的理解,并且,在课程建设和完善的基础上,逐步突出该课程的地域特色和学习价值,并进一步将其建设成国家的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12.
如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屯垦与戍边的关系,处理好特殊体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处理好兵团和地方的关系,促进兵地融合发展,做到"边疆同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繁荣",这对新的历史阶段下,兵团履行好党中央赋予的屯垦戍边历史使命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履行好使命,加快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实现兵团率先在西北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就必须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纪律严明的职工队伍。  相似文献   

13.
正"我是一名法官,我的任务就是维护国家利益,执法为民。"这是三师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三师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莫合特·吐逊常说的一句话。32年前,21岁的莫合特·吐逊怀着对司法工作的热情和敬畏到三师图木舒克垦区人民法院担任书记员。做一名职工群众满意的法官,便成了他一生追求的目标。32年来,他从书记员逐渐成长为基层法院人民法庭庭长、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用法律武器维护着祖国的边疆稳定和职工  相似文献   

14.
1963年,一个震撼人心的口号"把青春献给塔里木"在黄浦江畔响起阿克苏垦区是兵团在南疆的最大垦区,农一师的前身二军五师就是八路军三五九旅。1949年的冬天,二军五师抵达南疆重镇阿克苏后,立即开展了大生产、减租反霸、建立政权等重大行动。驻阿克苏的二军五师师部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中。1950年年初,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指战员们冒着严寒开挖胜利渠。离阿克苏城西50多公里的沙井子,成为五师十四团三连的屯垦点。经过数千战士的艰苦劳动,1954年8月,胜利渠引来滚滚清泉,沙井子掀起了大规模开发热潮。1956年全长102  相似文献   

15.
城镇建设     
正事件回顾:兵团成立初期,根据国家战略布局,适应屯垦戍边需要,在石河子垦区开荒生产,建立城市,八师、石河子市应运而生,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师市合一"管理模式。进入新世纪,效仿石河子模式,兵团在2004年建立了五家渠市,图木舒克市和阿拉尔市。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后的4年间,兵团不断加快城镇化进程,又分别建立了北屯市、铁门关市和双河市。至此,兵团按照"师建城市、团场建镇、整体  相似文献   

16.
又是一个硕果飘香的金秋,240万兵团儿女满怀喜悦地迎来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6周年华诞。"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回顾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面对边疆大地的沧桑巨变,曾为之奉献了血汗与智慧的兵团儿女怎能不豪情满怀,心潮澎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6年屯垦戍边的伟大实践,其内涵和外延均已远远超越历朝历代的"屯田"。她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同我国国情和新疆实际相结合的时代产物。兵团46年的伟大实践,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兵团是执行中央赋予"生产队、工作队、战斗队"三大战略任务,担负屯垦戍边历史使命的最好组织形式和最佳载  相似文献   

17.
正不知从何时起,阅读《当代兵团》成了我不变的守候。我喜欢读"屯垦史话"、"兵团档案"栏目,一篇篇真实纪录兵团这一支不穿军装、永不退役的屯垦大军的文章让我感动,也引我深思。为了祖国边疆的安宁,兵团人在天山南北的戈壁荒原中默默付出、屯垦戍边,铸就了可贵的"兵团精神",激励着我要珍惜身边的人、珍惜现有的工作和生活,踏实做事、真  相似文献   

18.
陈平 《兵团建设》2012,(8):51-52
兵团的屯垦戍边是2000多年西域屯垦的延续,是新中国的一大创造屯垦文化是古丝绸之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屯垦戍边是中华民族古代的政治智慧。屯垦,其意为"屯垦边境,就地开垦";戍边即保卫边疆。屯垦戍边发轫于西汉,兴于大唐,盛于康乾,衰于清未,振兴于新中国。绵延2000余年,历朝相袭,时兴时衰。兴则王朝强,丝路通;衰则  相似文献   

19.
乔新彦 《国防》2007,(1):85-87,F0003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1954年10月根据党中央、毛泽东主席的命令组建的.5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兰州军区的亲切关怀下,在自治区、新疆军区、兵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忠实履行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在保卫边防、建设边疆、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在发展边疆经济,打击恐怖分裂活动,维护边境地区的安全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兵团军事部的全面建设得到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20.
八五〇,在平常人眼里只是三个普普通通的数字,但对那些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十万转业官兵开垦北大荒,熟知黑龙江垦区历史的人来说,它不仅唤起了他们对逝去青春的回忆,同时也点燃了他们屯垦戍边、保卫边疆的雄心壮志。八五。农场——王震将军创建的第一个军垦农场,为边疆的发展繁荣和安全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