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沙之战读者都不陌生,本文的价值在于,它在国内军事书刊中第一次全面介绍了中、越双方的参战舰艇并以事态图的形式生动说明了真实的作战经过,力求使您身临其境。作者从汗牛的资料中理出了清晰、准确的头绪并加以综合分析,堪称西沙海战史“终极版”……  相似文献   

2.
西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由于历史的原因,南越西贡当局的军队1959年非法侵占了西沙群岛的珊瑚岛。进入70年代以后,南越军事当局依仗美国撑腰,变本加厉地对西沙群岛实施入侵活动。我西沙守岛军民,对南越当局的侵略行径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74年1月,在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的指挥下,  相似文献   

3.
1974年1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南海西沙群岛海域与入侵的南越海军爆发了一场海战。这场海战堪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战争之一。参战双方舰艇实力相差极其悬殊,因此南越海军才敢妄起战端。如果中方将当时已经服役的数艘65型护卫舰投入西沙海战,结果会如何呢?65型护卫舰作为一型火炮护卫舰,其基本任务是中近海巡逻和渔场警戒,以及舰艇编队的护航警戒。最大航速20.50节,续航力2700海里/16节。其主要武器为3门单管100毫米炮。在防空武器方面,65型护卫舰的副炮为4座61式双联37毫米  相似文献   

4.
1988年3月14日,中国和越南在南海海域发生了一次海战,史称“三·一四”海战。这次战斗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却是我人民海军在改革开放后的首次实战,而且参战舰艇众多,协同配合严密,战果丰硕。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击沉蒋军“太平”舰标志着我军百吨级鱼雷艇近距战术的成熟,70年代西沙反击战标志着猎潜艇实战运用的成功,那么“三·一四”海战则体现了千吨级国产护卫舰的强大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南排山海战     
翻开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战争的历史画卷,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那一场场拚杀中,都写下了民兵参战支前、献身革命的光辉篇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赤卫队、少先队成为工农红军的坚强助手和后备军。他们独立或直接配合红军打仗.根据需要可随时编入正规红军。这种主力红军、地方红军和赤卫队相结合的形式,为保卫和发展根据地发挥了重大作用。这一时期,全国根据地的赤卫队员、少先队员已发展到250多万人,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抗日战争时期,武工队、游击队等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武装.在敌后进行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水上游击战等.使日军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在8年的抗战中,几百万民兵配合八路军、新四军作战,以劣势装备打败了优势装备的日本侵略者,创造了人民战争史上的奇迹。解放战争时期,民兵队伍迅速发展壮大,全力以赴地担负起支援前线的任务。在著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以民兵为骨干的支前大军就有500多万人.他们推着小车.挑着担子,赶着骡马,把大批的粮食、弹药、军需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许多民兵随军远征,部队打到哪里,民兵就支援到哪里。淮海战役结束后,陈毅元帅曾形象地评价民兵和人民群众支前发挥的作用:"淮海战役的胜...  相似文献   

6.
不觉中,西沙仿佛已经融入到我的生活,而我也仿佛变成了西沙的一部分,变成了一名西沙人……去西沙出差1986年农历春节刚过,我因工作原因获得了去西沙出差的机会。当时去西沙,需要先坐火车到广东湛江,然后换水路到海口,再转陆路到三亚,到三亚办好手续才可以正式踏上赴西沙的航船。出发时,北京还是一片北国的冰天雪地,但当我搭乘的5次特快列车来到南宁时就已热得不行了,  相似文献   

7.
谢明 《当代海军》1999,(3):45-46
高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除导致舰载武器的普遍智能化外,也使现代海战武库中增加了许多功能非凡的新概念武器,其中,激光炮、电磁炮、微波武器、海洋环境武器等就是典型的代表。杀人无声的激光炮  相似文献   

8.
世人皆知西沙的珊瑚美,殊不知西沙上空的珊瑚云也很美。那是一个深秋的黄昏,我随106舰巡航在西沙海域,隅然看到在一片乌云中悬挂着一块好似珊瑚的彩云。洁白无暇,亭亭玉立。仪态万千的珊瑚云与青色的巴掌礁、蔚蓝色的大海、银灰色的战舰,构成了一幅风光旖旎的山水...  相似文献   

9.
虾与海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美海军与德国海军在大洋上大打海上攻坚战和封锁战。一次,德国海军为了阻止英国海军的行动,在英国海军可能通过的航线上,布放了其最新  相似文献   

10.
在西沙永兴岛码头,矗立着一块西沙精神纪念碑:“爱国爱岛、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常备不懈,团结创新、乐守天涯“。每读一遍,都给我心灵带来巨大的震撼。今日的西沙,之所以成为“南海明珠“,充满永不凋谢的生机和活力,正是因为历代西沙官兵,牢记光荣历史,用青春和热血不断为西沙精神增添新的内容,用赤胆忠诚不断为西沙精神作出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1.
西沙水兵     
春天的西沙石岛已是阳光灿烂,浪花飞卷。我在西沙采访,在海边,看到三个水兵坐在风化千年的珊瑚礁石上,昂首注目,他们在寻找什么?在看白云?天蓝蓝、海蓝蓝,在听涛声?黑飘带、蓝披肩,水兵是西沙的千里眼、水兵是西沙的守护神。感动这一瞬间,我按动了快门。  相似文献   

12.
西沙玫瑰红     
来西沙工作两年多了,在领略“碧海蓝天、阳光沙滩、椰风海韵”西沙美景的同时,我也亲身体验了常年“四高两缺一多”(高温、高湿、高盐、高日照,缺淡水、缺泥土,多台风)海岛气候的恶劣。最近,看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反映“海上霸王花”陆战队女兵的纪录片,忽然想起,驻守西沙的女兵可以“称霸”南海了,说得更贴切些,应是“西沙玫瑰红”吧。  相似文献   

13.
大东沟海战     
《现代舰船》2011,(11):58
眼下两支舰队实力不可谓不相当。中方拥有十艘大小不等的战舰,其中包括两艘装甲厚实的战列舰。日军则拥有十二艘战舰,它们较之中国军舰更为先进,也更为快速,但其中没有战列舰。中方拥有更多的六英寸口径以上火炮,而六英寸以下火炮日军则占有很大优势。因此中国舰队,就装甲与火炮而论,至少是与敌军旗鼓相当的。我们的炮术水平也不错。训练中虽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水兵依然可  相似文献   

14.
海战配角     
一提到海战,人们便会想起那些躯体庞大的航空母舰,导弹架昂立的巡洋舰、驱逐舰和劈浪飞驰的导弹快艇、鱼雷快艇。是的,它们都是现代海战场上的主角。然而,你可知道,现代海战还有一批不可缺少的配角。这就是军辅船的各种辅助船舶。军辅船是担任物资技术保障任务的舰船的统称,主要包括修理船、运输船、油船、水船、打捞救生船、医院船、侦察船、潜艇救生船、深潜救生器、综合补给舰等。修理船:修理船主要是用于在  相似文献   

15.
海战,泛指水域战争,即敌对双方海军的兵力在海洋上的交战。随着时代的变革,海战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到目前为止,海战已经历了桨船时代、帆船时代、蒸气(燃气)动力时代,并进入了核动力时代。海战的作战方式  相似文献   

16.
季开亮 《当代海军》2001,(11):43-44
实战证明,海洋水文气象是海战双方惟一无法加以控制的却又具有重要意义的因素。而重视现代海战中的水文气象因素,对于充分发挥海战中的武器装备效能、密切诸军兵种的作战协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风兵不逆风,是古代兵法中的战术原则之一.现代海战也不例外。舰艇在海上航行作战,无时无刻不受风的影响。大风可以影响舰艇的航向,如不及时修正.舰艇极易偏离预定航线:而低速的、干舷高和上层建筑多的舰艇,在大风中不易操纵,当风速超过舰艇的抗风力时,还会危及舰艇安全;当舰艇在进出港、离靠码头和被拖带时,由于受风的影响,可能发生搁浅或碰撞事故;当舰艇远航需要在海上补给时,也必须考虑到海区的风情;风还会影响舰艇兵器的使用,它能改变炮弹、火箭或导弹的弹道点,使舰载武器无法发挥威力:  相似文献   

17.
《海战》     
《海战》丛书由凌立主编,分《战舰史话》、《海上激战》和《立体海战》三本,为大32开, 双色印刷,共623页,以纪录片精品栏目《传奇》为依托,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用真实的笔触、独特的视角、珍贵的图片,介绍了战舰发展史和10大著名海战。  相似文献   

18.
西沙群岛远离大陆,交通极为不便,开展文化生活有许多“先天不足”之处。然而,驻守在南海前哨的西沙官兵们,对健康丰富的现代文化生活有着强烈的要求,形成了具有浓郁西沙特色的“西沙岛文化”。  相似文献   

19.
刘洋 《当代海军》2002,(8):37-38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潜艇作为一种新的作战武器登上战争舞台。于是,在潜艇作战中,便出现了许多奇闻趣事,以下是其中一二。  相似文献   

20.
胡宝良 《军事史林》2007,(10):42-46
1942年德国海军拉开了直升机搭载舰艇遂行海上战斗任务的序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60年中,美俄英法等国一直重视舰载直升机在海上侦察、航空反潜,登陆作战、空中预警等多种战斗行动中的作用。特别是近几年的局部战争,充分显示了参战国舰载直升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