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地研究游击战的获胜机理是军事学领域尚未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运用信息作战原理,在海上游击战环境中,通过潜艇与航母战斗群反潜直升机的对抗来分析海上游击战的信息作战原理,研究表明:航母受到攻击的威胁通常为潜艇的1.5到5倍,只要发挥潜艇的信息与火力的联合作战优势来削弱航空母舰战斗群的反潜信息与火力的联合作战优势,仅单艘潜艇就可对航空母舰造成重创。信息作战原理不仅揭示了游击战环境中各种小概率事件及随机因素的影响机理,而且也可用作为对游击战指挥控制原理进行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方法。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美国潜艇力量的主要作战使命冷战结束之后,美国海军的战略迅速由远洋作战转变为近海沿岸作战,其潜艇力量的主要作战使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不再是在远洋水域执行反潜作战和对航空母舰战斗群提供直接支援,而是在近海沿岸水域执行对地攻击、情报搜集、监视和特种力量投送等任务。在干预和解决影响到美国利益的地区性  相似文献   

3.
航空母舰概述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母舰"辞条介绍:航空母舰是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并作为其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海军水面战斗舰艇的最大舰种。按排水量分为大型航空母舰、中型航空母舰和小型航空母舰;按战斗使命分为攻击航空母舰、反潜航空母舰、护航航空母舰和多用途航空母舰;按动力分为核动力航空母舰和常规动力航空母舰。主要用于攻击水面舰艇、潜艇和  相似文献   

4.
航空母舰是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并作为其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水面战斗军舰。是海军水面战斗舰艇的舰种之一。按吨位区分,有大型航空母舰、中型航空母舰和小型航空母舰;按战斗使命区分,有攻击航空母舰、反潜航空母舰、护航航空母舰和多用途航空母舰。主要用于攻击水面舰艇、潜艇和运输舰船,袭击海岸设施和陆上目际,夺取作战海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  相似文献   

5.
当潜艇执行任务时,有可能与敌人编队、水面反潜兵力,海上反潜巡逻机、岸基或舰基反潜直升机遭遇。上述这些兵力都配备了高性能的侦察和探测设备及相应的反潜武器。作战编队为了防御潜艇的攻击,通常都携带与编队探测能力相适应的远程反潜鱼雷。然而,对潜艇威胁最大的  相似文献   

6.
冯虹 《军事史林》2008,(8):55-58
美日的反潜合作由来已久。早在上个世纪冷战时期,美国和日本就在东亚太平洋有着密切而深度的反潜合作,当时的目标就是不仅对美国、而且对日本也是威胁最大的苏联核潜艇,这种合作,被称为美日“双边同盟的核心内容”。冷战结束后,在美日眼里,俄罗斯的潜艇活动日益淡化、减少,中国潜艇的分量日益增大,并成为它们搜寻的重点。2003年11月,美国航空母舰战斗群和日本海上自卫队首次在中国东海附近、水深约300米以内的“浅海域”,  相似文献   

7.
美研反潜新武器—高空滑翔鱼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反潜作战中,航空反潜平台(包括反潜直升机、固定翼反潜机)机动速度快,搜索效率高,是潜艇的“天敌”。长期以来,航空平台对潜艇具有“不对称”的优势。反潜机、直升机可以毫无顾忌地对潜艇进行搜索、跟踪直至攻击,而潜艇却缺少相应的反击手段,只能通过紧急下潜或机动规避等手段来被动防御。  相似文献   

8.
军用航空器对水面舰艇和水下潜艇的作战分别称为航空反舰战和航空反潜战。航空反潜战是利用携带反潜探测设备和反潜武器的军用航空器 (即反潜飞机),对水下潜艇目标进行探测、识别和定位,并对其实施攻击的作战行动。与水面舰艇和潜艇的反潜作战相比,反潜飞机实施航空反潜的主要优点是:反潜飞机速度快、航程远、载弹量大、机动灵活;反潜作战覆盖海域宽广、搜潜和反潜效率高;不易被水下潜艇发现和攻击,可对其实施快速击顶攻击。  相似文献   

9.
美军航空母舰战斗群防御作战能力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长仁 《国防》2007,(2):65-67
航空母舰是美国称霸世界的主要军事力量,是美国推行政治、外交和军事战略的强有力工具.航空母舰战斗群是美国海军主力舰队的基本编成方式.所谓航空母舰战斗群,是指由至少一艘航空母舰和若干护航平台(水面舰艇、潜艇)组成的海上作战编队.  相似文献   

10.
咨询园地     
<<读者刘洋发电子邮件询问反潜直升机是怎样发现并攻击潜艇的?反潜直升机一般装备有探测潜艇的专用设备,如磁异常探测仪、红外探测仪以及吊放声呐等。发现潜艇后可用机上携带的反潜鱼雷或深水炸弹进行攻击,而直升机相对潜艇来说机动性好,所以现在很多舰艇上装备直升机用于反潜。  相似文献   

11.
反潜战是对敌潜艇兵力做斗争,粉碎其潜艇战的作战。它包括对敌潜艇的进攻和防御,即使用各种反潜兵力和武器主动地搜索、攻击敌潜艇,或采取各种措施限制敌潜艇的活动。随着潜艇安静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以及高性能作战  相似文献   

12.
反潜战如果仅从战术的角度来考虑,其过程就是探测、识别、定位、攻击,即最终要落实到对潜艇的攻击上。要攻击就要有武器。由于潜艇是在水下这一特殊的环境中活动,使得并非所有的武器都可以用来攻击潜艇。目前能够用来攻击水下潜艇的武器主要有4种,即深水炸弹、反潜鱼雷、反潜导弹和反潜水雷。  相似文献   

13.
编队护航HVU反潜威胁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HVU编队护航现代反潜作战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反潜威胁轴"的定义,分析了影响编队护航HVU反潜威胁轴的三个要素,包括敌潜艇能否发现HVU、敌潜艇能否实现鱼雷攻击和敌潜艇鱼雷能否命中HVU等,并通过仿真、公式计算等方法对以上因素进行了程度量化,确定了编队护航HVU反潜威胁轴的范围。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适应未来军事斗争需要,21世纪的美国海军将以12个航母战斗群、12个两栖戒备大队为基本兵力结构,配以新一代NSSN隐身核动力潜艇、导弹舰和“21世纪水面战舰”、CVX新型航空母舰和JSF隐身联合打击战斗机等,组成的新一代海上战争机器。 隐身核动力攻击潜艇 美国海军计划到2020年,其攻击潜艇部队将主要由NSSN新一代多用途隐身核动力潜艇和3艘“海狼”级隐身潜艇组成。美国海军耗资21亿美元建造的世界第一艘隐身核动力攻击潜艇“海狼”号已于1996年初加入美海军服役,该级潜艇因为造价太高,计划仅建3艘,第二艘于1998  相似文献   

15.
潜艇对水面舰艇编队威胁判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面舰艇编队协同反潜样式对潜艇作战综合决策中的威胁判断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基于编队协同反潜的特点,将编队攻击意图系数、编队攻击时效性系数和编队攻击达成系数引入威胁判断指标,从编队攻击意图、攻击紧迫性和攻击成功可能性三个方面构建潜艇对水面舰艇编队的威胁判断模型体系.该模型体系将威胁判断适用范围拓展至多目标编队领域,使得对...  相似文献   

16.
张东  王亮珠 《环球军事》2011,(3):106-107
相对于SSN核动力攻击潜艇来说,SSK反潜潜艇凭借体积小,安静性好、机动性强等优点更适用于在狭窄和浅水海域实施作战。随着作战重心由深海海域转向濒海海域,美国海军将在沿海地区部署相对少量的反潜潜艇,而将作战半径大、速度快的核动力攻击潜艇部署深海海域。这应该引起我们对反潜潜艇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正在浩瀚无际的海洋中,航空母舰的存在如同一座劈波斩浪的移动城堡,而城堡的守卫就是水面编队驱护舰、水下潜艇、空中反潜飞机以及水下声呐预警系统。它们将航母团团围住,形成了一个"舰机合一,攻防兼备"的海上作战平台。潜艇是为数不多的可能威胁航空母舰的水下航行器,因而反潜是水面编队的主要任务。在搜索潜艇的过程中,驱护舰首当其冲,采用主动声呐发射  相似文献   

18.
孙勐 《现代舰船》2012,(11):44-47
潜艇正受到来自空中反潜直升机和反潜飞机日益严重的攻击威胁,德国等一些军事工业强国一直在研发更加有效的适应于潜艇自卫的防空导弹,并取得了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9.
反潜战也称防潜战,是指对敌潜艇斗争的统称。它包括对敌潜艇的进攻和防御,即使用反潜兵力、兵器积极主动地搜索、攻击敌潜艇或采取种种措施限制敌潜艇的活动。其目的是不让敌人有效地使用其的潜艇。反潜战与潜艇战是一对人类战争史上的双胞胎,自第一次世界大战潜艇崭露头角时,反潜战就随之产生了,并随着潜艇技术装备和使命的发展而发展。潜艇作为海战的一种兵力,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曾取得过显赫的战果。战后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和  相似文献   

20.
针对网络中心战(NCW)背景下水面舰艇编队反潜的实际情况,采用层次分析理论探究潜艇对水面舰艇编队的威胁判断问题。将编队攻击意图系数和编队攻击达成系数引入威胁判断,从编队攻击意图推理、攻击紧迫程度和攻击达成可能性三个方面建立了潜艇对于威胁的总体感知模型框架。该模型框架较之以往更全面地考虑了水面舰艇编队对潜艇的威胁因素,为下一步刻画潜艇对威胁的感知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