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那年夏天刚刚结束的高考让我彻底地放松,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今后的大学生活不做任何计划,我是一只自由的鸟儿,随心所欲。父亲是一名飞行到最高年限的战斗机飞行员,他希望我上军校,在革命的熔炉里接受锻炼。我不肯接受父亲的安排,还告诉父亲他的观念早已过时,现在谁还讲"革命"这样的话。父亲在我一句"老土"  相似文献   

2.
问:我现在正加紧复习,准备报考军校,可父亲来信让我退役后回去继承家业,经商挣钱。其实我挺喜欢军人这个职业,它充分体现了男子汉的阳刚之气。但经商又能给我带来富裕。这也是许多人所渴求的。我不知该怎样选择?  相似文献   

3.
父亲的兵心(散文)张伟带着早已蓄满的喜悦和激情,我离开北国那座美丽的滨城,踏上梦见过千百次的南下的列车——这是我上军校后的第一个寒假,也是蓝色军营之旅第一次走上归途。到家的时候,父亲正向着墙翻看日历。听到我叫他,猛地回头,一脸惊疑地盯着我:“回来了!...  相似文献   

4.
我成长在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父亲 是将军,母亲是名大校军官。从小,父母的 疼爱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使我成为家中的娇 娇女。都上高中了,还时不时习惯性地把脚 一伸,冲妈妈喊:“快!帮我系鞋带!”就 这样过了几年神仙般的生活。突然有一天, 爸妈严肃地对我说:“孩子,考军校吧”。我  相似文献   

5.
或许是命中注定,刘硕扬一周岁时,妈妈给她做了一顶小军帽,希望刘硕扬长大后成为一名女军人,实现她没有实现的夙愿。高考时,尽管可以选择地方重点大学,刘硕扬还是义无反顾地报考了军校,这种坚定与执著是出于"发自骨子里的热爱"。刘硕扬说,"我觉得我天生就应该是一名军人。"  相似文献   

6.
正无论是面对成绩,还是面对困难,我总会想起高考那一分之差,也会想起新兵紧急集合时那穿错的鞋子。1979年高考,我仅以一分之差,与大学失之交臂。"去当兵吧,也许你能闯出一片天地来"带着父亲的这句嘱托,我参军入了伍,也悄悄将考军校的梦想埋在了心底。刚入伍时,我暗暗憋着一股劲.一定要混出个样子来。然而,新兵时的一次夜间紧急集合,却给我刚刚燃起的梦想泼了一盆凉水。  相似文献   

7.
朋友,当你满怀憧憬地跨进军校时,我就应该叫你战友了。可是,亲爱的战友,你真正了解军校吗?选择军校,你准备好了吗?初入军校:梦想与现实的不等式战友,在报考军校之前,你曾想象过军校吧。军校应该和地方大学差不多,只是稍微严一点。军校应该放寒暑假,节假日正常外出;自习课可以不去,正课也可以偶尔逃逃课;食堂饭菜不好,可以到外面饭店撮一顿;可以谈个女朋友,享受享受情人节的浪漫;可以……你们充满期待,心情迫切,幻想着军校如何如何地美好,自己穿上军装如何如何地威武、潇洒、帅气。但我的战友,也许当你度过军训的两周后,才会发现:梦想与现实竟有如此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毕鸿是我军校时的班长,自从春晚小品"不差钱"火了之后,他就被我们"毕姥爷"、"毕姥爷"地叫了起来,可是我们这个"老毕"他可有点"二"。毕鸿是我军校时的班长,自从春晚小品"不差钱"火了之后,他就被我们"毕姥爷"、"毕姥爷"地叫了起来,可是我们这个"老毕"他可有点"二"。说他"二"要先从新训说起。新训之初走齐步,每一个大一新生都将吃奶的劲用在摆臂上。一天,忽然有人"啊"地大叫一声,训练  相似文献   

9.
6月12日至14日,是军校招生军检面试的时间,这几天,我一直被同学们“爱国、自尊,用知识报效祖国”的热情感动着。在他们青春的脸上,我看到了军队的希望,感受到了年轻一代对民族、国家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让我们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梦想、抱负……新情况:意料之外的火爆今年报考军校的人数用火爆一词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报考人数比去年整整多出3倍。并且,一大批高收入家庭的子女也开始青睐军校。王越洋,独生子女,父亲是职业经理人,母亲是眼科医生。出生富裕家庭的小王在面试时坦率地说:”我父母不同意我考军校,他们希望我学与经济和管理有关的专业,但我从小就崇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兵之初"让人难忘,我想我的"官之初要比"兵之初"难忘得多……我是1985年底入的伍,1988年考的军校,当兵那会儿特别喜欢问问题,总是追在班长屁股后面问这问那,弄得班长们一看到我就头大,就送了我一个"烦人精"的雅号。其实,我能被单位列为学员苗子考军校,说起来还真是"问"出来的,我能成长为团职干部其实也是问出来的,因为,我的"官之初"让我问出了经验,学出了心得。我当排长那时候,干部没两把刷子就会被人瞧不起,可纯步兵出身的我,却被阴差阳错地分到炮  相似文献   

11.
我在俄罗斯读军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校是培养军官的摇篮,而教官则是支撑军校的主架。在俄罗斯军校进修两年多的时间里,我较为深入地了解了俄军院校的教学情况,其中接触最多、了解最深的是俄军院校的教官。俄罗斯军事院校教学组织管理严格有序,教官职业感强、军事专业理论扎实、勤业敬业,给同是在军校当教官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2.
生活就像天空中的云朵,不停地变换,没有人知道等一下会变成什么样子。正如我从没想过我会成为一名老师,而且是在一所军校里教书育人。然而,既然选择了,我就要去努力做到最好。  相似文献   

13.
父爱     
高中毕业后,我毅然穿上了军装,告别父亲和家人,来到西藏高原。 父亲在旧社会只念了两年私塾,尽管识字不多,但对儿女的深情厚爱却深埋在心底。在西藏边防,每封家信总是寥寥数语,“天冷了莫忘加衣服”、“晚上要盖好被子,小心着凉”。多少次,父亲反复叮嘱家人:“家事小,国事大,不要让孩子分心……”由于父亲的谆谆教诲,我进步很快,两年后,我考上了军校,春节回家父亲高兴得合不拢嘴,逢人便夸我为家争了光。当干部后,父亲的来信总是鼓励我要奋发向上,团结同志,勤奋工作,改掉坏脾  相似文献   

14.
父亲是个土得掉渣的乡下。他不爱吱声,毫无幽默感,一生只知道干活,拼命地干活。那件事之前,虚荣的我常常为自己的父亲自卑。那是军校二年级的时候,我放假回家。下了火车,急匆匆往家赶,却被太子河截住了归家的路。接连下了几天的暴雨,平时温顺的太子河,此时却异常凶猛。这儿原来有座桥,现在也被水淹了。从桥两边的铁桩判断,桥面至少有1米深的水。“脚脖子洪水跌倒牛”,水这么急,没人敢过,河对岸阻挡了不少人。  相似文献   

15.
无书不成眠     
对书的热爱,缘自年少时家庭的熏陶,缘自一个书香门第最基本的亲近和认同感。 我对书的感情是父亲潜移默化培养的。在我尚未进入学堂,父亲就给我买了一堆的小人书。因为不认字,儿时的我理解起那一大堆小人书的内容非常吃力。为了能在小伙伴面前展示自己讲故事的能力,每天晚上我都会在老家昏黄的煤油灯下,缠着父亲教我识字读书。父亲总是对我说:"好书不厌千回读。"当时我虽然不懂,但也郑重地点点头。后来我想,父亲用几本小人书就让成天玩得像个小野人似的我乖乖地入了龙套,这一招实在是高!在我幼年时祖母时常指着我的小脚对我们兄妹说:"有字的纸张不能踩!"长大后,长辈们  相似文献   

16.
我小的时候就非常喜欢飞机、舰船等武器装备。那时候,只要看到一架战斗机拖着长长的尾迹在蓝天飞过,如滚滚春雷的轰鸣声在天地间响起时,我都会因此兴奋好几天。由于对武器的极度热衷,所以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我没怎么考虑就填报了军校。后来,我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军校,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知道我进了军校后,我高  相似文献   

17.
"部队很支持我考军校,安排了专门的学习室,聘请辅导老师,还让炊事班加餐.在上级关心支持和自身努力下,我如愿考上军校,成为准军官……"这是近日山西省吕梁市征兵宣传的一幕.从吕梁学院入伍的现役军人彭国栋,被同学们围在中间,听他介绍参军经历.  相似文献   

18.
《当代海军》2004,(4):68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导弹雷达专业 向军 我是烟台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导弹雷达专业二年级学员。02年,从山东章丘四中直接考入军校。我选择军校的最原始动机就是兴趣。高中时我们班有三个军事迷,当然包括我。我们仨住一个寝室,每月都把省下来的伙食费花在了购买军事杂志上,当时买的最多的就是《当代海军》、《军事史林》、《现代舰船》和《军事画刊》。我们成天谈论最多的话题也是我国军队与武器装备,并且相约将来一齐考军校,俨然就是三个未来的军事家。高考时,由于他们视力不济而与军校失之交臂。我是三个人中的幸运儿,不过这中间还有一段小插曲。  相似文献   

19.
2005年的夏天,我结束在陆院两年的学习转到了另一所军校接受继续教育,我也因此有了不同的军校生活。我是被两枚三等功奖章保送进陆院的,也叫提干,我们队被称为"提干队"。每人都受过三等功以上的奖励,都是党员骨干,年龄大、兵龄长是我们的基本情况。入学那阵我理所当然认为这是一个精英团队,事实也的确如此,如果不算学习的话。那是我们的强项,从学历水平便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20.
“知道缘”     
←①我叫余婷婷,我是怀揣着“军校梦”来到部队的。今年是我最后一次参加军校招生考试了,我一定要珍惜这次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