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汽车减振器中电流变液体阻尼的计算问题,利用同心间隙流动阻力精确解推导了汽车减振器的阻尼计算公式,结合减振器阻尼与电场强度之间的关系,给出了电流变液体减振器间隙两端压差和阻尼计算方法,并对影响阻尼的主要因素作了分析。经实验验证,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2.
MRF阻尼器具有体积小、能耗低、阻尼力连续可调等优点,是一种对结构实施半主动控制的理想装置,将其用于履带式车辆悬挂系统,可以提高车辆的越野机动性能。介绍了一种以传统叶片式液压减振器为基础设计的叶片式MRF减振器。基于流体的平行板流动模型和MRF的Bingham模型,建立了叶片式MRF减振器的阻尼力矩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不加磁场时,叶片式MRF减振器具有与传统叶片式液压减振器相近的阻尼特性,加磁场时,减振器可获得较大的阻尼可调倍数。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以传统叶片式液压减振器为基础而设计的叶片式MRF减振器,并利用Ansoft工程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其磁路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深入分析该型减振器的磁场分布,为其在车辆悬挂系统半主动控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基于传统叶片式液压减振器设计的叶片式磁流变液(MRF)减振器的结构和磁路设计,利用Ansoft工程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叶片式MRF减振器的磁路进行了分析。通过深入分析该型减振器的磁场分布,为减振器的磁路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型叶片式磁流变阻尼器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传统叶片式减振器为基础,设计了具有"失效安全"特性的新型叶片式磁流变减振器。首先基于平板模型和B ingham模型推导了磁流变减振器力矩数学模型,然后分析了初始阻尼力不变情况下的阻尼力可调倍数影响因素,最后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OFT对所设计的磁路进行仿真,分析了磁场分布。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叶片式磁流变减振器的阻尼力可调范围能满足重型车辆半主动悬挂系统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叶片式磁流变液减振器三维磁场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2种车用叶片式MRF减振器结构方案.利用ANSOFT电磁场分析软件对2种不同结构方案的减振器进行三维磁场有限元分析,得到磁场分布相对比较理想的一种方案,并对该结构方案进行了改进.仿真分析表明,针对所讨论的叶片式MRF减振器,线圈的安匝数1 500为最优;用电工硅钢替代电工纯铁作为铁芯材料,所产生的磁感应强度更大,在缝隙处能达到1.161 4~1.355 T.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目前稀土永磁减振器的研究现状和单质量稀土永磁减振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稀土永磁减振器的工作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其在工作过程中的磁通密度、磁力线分布、力学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稀土永磁减振器具有较好的非线性减振效果;ANSYS在模拟稀土永磁减振器工作过程时,能形象直观的反映其在工作过程中的各种特性参数。  相似文献   

8.
MRF阻尼器结构简单、体积小、能耗低、反应迅速且阻尼力可调范围广, 已经成为新型履带车辆半主动悬挂系统优先选择的方案。基于磁流变液体本构关系的Bingham模型,对影响车用磁流变减振器的阻尼力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对自行研制的双出杆剪切阀式磁流变减振器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不同振幅、频率、电流强度下的阻尼力变化曲线,从不同的侧面获得了MRF阻尼器的动力性能。结合Hrovat限界最优半主动控制算法和车辆悬挂系统振动的半主动控制策略,仿真分析了磁流变阻尼器对整车振动的控制效果,并与LQR控制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动力减振器的原理,研究了在主体结构上安装动力减振器后组成的新系统的动力特性,并且以一个单层框架为实例进行仿真以验证动力减振器的减振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带有阻尼的动力减振器可以在较宽的频域内明显降低主体结构的振动,利用动力减振器减振是一种实用、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磁流变液及其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智能材料之一的磁流变液,其工程应用遍布建筑结构、海洋平台、桥梁及高速车辆等领域,尤其是在车辆先进悬挂系统领域的应用备受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结合国内外新近研究进展及研究成果,对磁流变液组成成分、磁流变减振器结构型式、磁流变减振器阻尼力模型、车辆先进悬挂系统振动控制以及基于磁流变阻尼振动控制的实车道路实验等内容进行综述。基于更全面地跟踪和了解磁流变液及其应用研究发展趋势的目的,归纳梳理磁流变液与工程应用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及最新研究进展,并对磁流变液及其工程应用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由于减振器会产生形变,使得带减振器的机抖激光陀螺惯性测量单元(IMU)不能使用由精密转台提供姿态基准的标定方法进行标定.提出了一种带减振器的机抖激光陀螺IMU标定的新方法,该方法先将IMU固联在精密转台上,不启动陀螺,依靠转台提供姿态参考标定出加表各误差参数;在此基础上装上减振器,设计了IMU陀螺误差参数标定路径,根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军转民》2012,(8):5-5
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2012--2020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明确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技术路线是: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  相似文献   

13.
舰船管路橡胶减振器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分析了管路橡胶减振器对刚性管路的隔振原理,提出了几种通过改变管路布置形式而达到对管路各自由度上减振的方法,阐述了在实际应用中如何调整橡胶隔振器的固有频率而达到对舰船管路良好的隔振.  相似文献   

14.
2009年,我国汽车市场呈井喷式发展,年产销量达到1360多万辆,成为世界第三个汽车年产量达到千万辆级的国家,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和消费国。2009年无疑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可喜可贺,可圈可点!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双能汽车的特点,比较说明了双能汽车与内燃机汽车和传统的混合动力汽车的联系和区别,论述了双能汽车环保与节能的原理及其控制策略,阐述了双能汽车样车的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16.
2009年春季,俄罗斯“军事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在阿尔扎马斯汽车制造厂首次向世人展示了其最新研制开发的CⅡM-3“熊”式特种警用装甲车试验样车。这标志着这一新型警用装甲汽车已基本定型,不久的将来即可列装服役。  相似文献   

17.
应用TRIZ理论,设计了适用于磁流变减振器MRFD(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Dampers)要求、占用空间小的限压阀。根据TRIZ推荐的解决物理矛盾的发明原理,提出了MRFD的节流阀和限压阀不同于传统成熟结构,应按空间分离布置;根据解决技术矛盾的发明原理,应用了分割密封件受力面积以减小弹簧受力,合并同向阀、异向阀以减小各阀所占空间等方法,最终完成了双向限压阀设计,实现了用一个结构紧凑的双向限压阀代替多个单向限压阀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军转民》2012,(8):34-39
编者按:不久前,国务院印发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规划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到200万辆。这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来说,无疑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其实,早在规划出台之前,  相似文献   

19.
双筒望远镜是四川西南光学仪器厂主导民品之一,自1994年推出8~25×25 M型变倍双筒望远镜以来,该产品在市场上深受国内、外客商的青睐。高倍率变倍双筒望远镜产品,在我国尚属刚起步产品,目前国内还没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工作要有新举措”。那么,汽车电子行业发展新思路、新突破、新局面、新举措是什么?笔者认为,要深抓三个新机遇、迎接三个新挑战、理清三条新思路。面临三个新机遇 汽车电子行业发展有三大制约因素:一是随着汽车行业发展而发展;二是汽车电子本身发展速度;三是国家宏观政策支持力度。从过去国际汽车电子40年发展和中国汽车电子近10多年发展看,正面临三大机遇。 一、国内外汽车需求快速发展为汽车电子行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1.从过去、当前及今后20年我国汽车发展看新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