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7年1月,总参、总政有关部门、中国民兵杂志社、中国国防报社,联合发起“征集优秀民兵、预备役部队歌曲活动”。在历时一年多的时间里,征歌活动评委会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应征作品1000多首。《中国民兵之歌》是在这1000多首应征作品中评选出来的,经过几年传唱,对鼓舞民兵士气,增强民兵凝聚力、战斗力,起到了很好作用,现正式被确定为中国民兵之歌。  相似文献   

2.
钢花飞溅,燃烧奉献之情;铁水奔流,吹奏奋进之歌。 11月上旬,来到“全国基层民兵预备役工作先进单位”重钢集团公司,董事长唐民伟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年1至10月,公司赢利一亿元,我们能甩掉钢铁系统‘亏损大户’的帽子,民兵战士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3.
孟昭斌 《国防》2009,(11):27-29
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指出,民兵预备役部队在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中具有独特优势,要进一步明确民兵预备役部队的职能任务,优化力量结构,加强民兵预备役专业部队建设,使之成为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重要力量。胡主席的重要指示,指明了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转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我长期在基层采访,深感基层民兵文化生活比较单调,尤其是缺少反映民兵、预备役人员生活的歌曲,1996年初,我萌发了要为民兵创作歌曲的念头,因为我知道全国有几千万民兵、预备役人员,这么庞大的队伍没有自己的歌是不行的。因此,我为民兵创作歌曲的决心很大。记得那是夏天,天气很热,其他同志都回家割麦去了,我把  相似文献   

5.
年第1期《中国民兵》杂志“呼声与回声”专栏上发表读者建议有关部门录制《中国民兵之歌》磁带,以满足广大民兵要求的来信后,立即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在总政歌舞团、中央民族乐团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有关部门经过4个月时间努力工作,我国第一盘反映民兵和预备役军人战斗、训练和业余生活歌曲精华荟萃的立体  相似文献   

6.
孟水勇 《国防》2009,(11):45-47
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关于"民兵预备役部队在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中具有独特优势,要进一步明确民兵预备役部队的职能任务,优化力量结构,加强民兵预备役专业部队建设,使之成为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重要力量"的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7.
常跃 《国防》2010,(10):25-27
胡锦涛主席深刻指出:民兵预备役部队在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中有着独特的优势,要进一步明确民兵预备役部队的职能任务,优化力量结构,加强民兵预备役专业队伍建设,使之成为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重要力量。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既是一个使命性任务课题,也是一个创新性实践课题。笔者认为,新形势下推进民兵预备役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必须把握好以下四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是坚持人民战争思想,建设强大后备力量的奠基之举,固本之策。只有把基层建设搞好了,各项工作落实了,才能使民兵、预备役人员更加有效地履行根本职能,才能更好地适应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新形势下加强民兵、预备役部  相似文献   

9.
王树林 《国防》2010,(9):57-57
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明确指出,民兵预备役部队在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中有着独特的优势,要进一步明确民兵预备役部队的职能任务,优化力量结构,加强民兵预备役专业部队建设,使之成为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的重要力量。新形势下,预备役部队要深入贯彻落实胡主席这一重要指示,切实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为纪念建军七十周年,3月17日,由总参动员部、总政群工部、《中国国防报》和《中国民兵》杂志社联合组织的征集民兵、预备役部队歌曲的组委会和评委会在北京正式成立。 我们的国家有一支强大的后备力量——预备役部队。这支寓兵于民、遍布城乡的队伍,不仅在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还留下了如《游击队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海上女民兵》等一些脍炙人口的优秀歌曲。为了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新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广大预备役人员和民兵的精神生活。总参动员部、总政群工部、《中国国防报》社和《中国民兵》杂志社从今年年初起就开始联合组织征集预备役部队和民兵的歌曲。征歌要求以健康向上,激昂雄壮、反映新时期  相似文献   

11.
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是个老课题,没有更多的新招可以借鉴,出花招只能是形式主义。各级领导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认真研究一些切实可行的实招,只有真抓实干,才能抓好落实。一、摆正生命线地位,思想认识要真正提高。13号文件指出:"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是党在民兵预备役部队中进行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是构成民兵预备役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是实现党对民兵预备役部队绝对领导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履行职能的根本保证,是民兵预备役部队的生命线。"1、要从战略全局高度来摆正地位,提高认识。坚持人民战争思想,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是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的一个战略问题。各级领导一定要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站在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的战略高度,把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摆上生命线位置,以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抓紧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2、要从事  相似文献   

12.
余丰立 《国防》2007,(4):48-48
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困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办法,也是推动民兵预备役建设的首要之义.新世纪新阶段,军分区系统推进民兵预备役建设,前提是领导干部要强化发展意识,寻求科学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3.
民兵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明确指出,民兵预备役队在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中有着独特的优势,要进一步明确民兵预备役部队的职能任务,优化力量结构,加强民兵预备役专业部队建设,使之成为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重要力量.民兵装备建设必须认真贯彻胡主席这一重要指示,围绕民兵有效履行职能任务提有力的装备保障.  相似文献   

14.
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是保证民兵预备役建设正确方向的必然要求,是民兵预备役部队巩固组织、增强凝聚力的现实需要,是履行职能使命、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但受传统观念和计划经济时期工作习惯的影响,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中的"三难"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些地方抓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惯于用行政手段,习惯靠"感情"和"关系"办事,工作随意性大,对一些法规制度执行不严,不依法办事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之所以长期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依法开展民兵政治工作的意识不强,对有关法律法规知之不多,缺乏依法办事的能力素质。对此,必须把依法开展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作为提高能力素质的关键环节来抓。  相似文献   

15.
加强和改进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确保民兵预备役人员政治上永远合格,是贯彻落实全国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必然要求。政治教育,是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民兵预备役人员政治教育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多年来,各地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军事斗争准备,想办法、找对策,探索出了许多确保民兵预备役人员政治教育落实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6.
加强和改进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确保民兵预备役人员政治上永远合格,是贯彻落实全国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必然要求。政治教育,是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民兵预备役人员政治教育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多年来,各地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军事斗争准备,想办法、找对策,探索出了许多确保民兵预备役人员政治教育落实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经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民兵政治工作规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政治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已发布施行。两个《规定》围绕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政治工作,保证党对民兵、预备役部队的绝对领导,保证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正确方向,保证民兵、预备役部队战斗力的提高和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对民兵、预备役部队政治工作的指  相似文献   

18.
杨国光 《国防》2005,(7):39-40
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是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与之相适应,必须实行国家武装力量一体化建设。而现役部队防空力量和民兵、预备役部队防空力量自身的一体化建设,又是实现整个国家武装力量一体化建设的基础。本文仅就搞好民兵、预备役部队防空力量一体化建设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一、民兵、预备役部队防空力量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民兵、预备役部队防空力量一体化建设涉及军地诸多部门,需要投入大量人、财、物。只有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才能真正搞好。根据现代战争的特点和可能担负的任务,以及我国国情、军情,我认为,民兵、预备役部队防空力量…  相似文献   

19.
服务人民,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是我军的建军之本,也是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发展的动力之源。始终坚持服务人民的优良传统,是新形势下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当前,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和实践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对于确保民兵预备役部队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晨曦初露,素有“八闽第一哨”之称的厦门警备区何厝女民兵哨所的女民兵们,正整装待发,在朝阳的辉映下英姿飒爽。在福建省军区3300多公里海防线上,民兵、预备役部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高潮迭起,正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大力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作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