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雷达干扰资源分配的一般优化模型和求解算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目标雷达分群思想,并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一对多策略的雷达干扰资源分配模型,通过对目标雷达群的一对一分配实现对单部雷达的一对多分配.最后,对该模型中一些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如任务整合、新任务参数确定、任务优先级排序、干扰机位置部署以及单目标雷达群干扰效益评估等.  相似文献   

2.
合理的干扰资源分配方法是干扰系统发挥效能的关键,传统的雷达干扰资源分配方法基于一对一或多对一原则,且分配时不考虑干扰样式。基于多波束干扰系统,考虑干扰样式的限制建立了干扰约束过滤模型,采用ISODATA算法实现了对目标雷达分群,将干扰样式纳入干扰资源进行了干扰参数设置。该分配方法,使得干扰决策更加合理,提升了系统的干扰效率和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对雷达网干扰资源的优化分配,是一个重要而又难以解决的课题.在对粒子群算法进行基本描述的基础上,将该算法应用于雷达网干扰资源分配,来解决雷达网干扰资源优化分配的问题.最后,对算法在雷达网干扰资源分配上的技术实现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粒子群算法能很好地解决雷达网干扰资源优化分配问题,具有较好的资源分配效益.  相似文献   

4.
干扰暴露区及干扰扇面等传统评估指标对静态干扰部署可以进行有效评估分析,对机动干扰掩护难以进行准确描述分析。为有效评估电子对抗航空兵随队支援干扰能力,以及准确进行航空兵突防编队配置及干扰力量需求分析,引入了干扰掩护区的概念,并建立相关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得出3条电子对抗随队支援航空兵突防的运用启示。  相似文献   

5.
根据现代干扰机特点,建立"多对多"雷达有源干扰资源分配数学模型,结合分配算法的具体应用环境,提出了基于多Agent分布协同拍卖的雷达干扰资源分配算法,实例表明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6.
组网雷达探测系统是构成预警监视、防空警戒、目标引导、导弹防御等军事防御体系的关键环节.信息化条件下的空中作战行动对敌方组网雷达实施电子干扰是获取"制磁权"、夺取信息优势,并为后续空中火力打击开辟通道的主要手段.针对多机伴随式协同干扰组网雷达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对远距离支援干扰机进行分析,确定其干扰目标、干扰策略及巡航路径;建立多机伴随式协同干扰模型,寻求突防机群的最佳航迹,实现在远距离支援干扰机和随队支援干扰机掩护下安全抵达攻击线;最终确定在不同时刻的干扰策略和干扰功率分配,完成针对组网雷达的突防行动任务规划.这一工作对飞行部队完成突防任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干扰走廊战术使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干扰走廊对突防飞机起着非常重要的掩护作用,而战术使用的合理性又是决定能否压制敌方雷达的关键因素,即用有限的干扰资源达到最合理和最佳的干扰压制效果.从战术使用角度出发,通过对箔条云的电磁散射及运动特性分析,根据铺设箔条云干扰走廊的长度、宽度、厚度、高度、投放箔条包间隔的技术要求,确定了形成干扰走廊的突防飞机飞行区域等战术使用的数学模型,并已在仿真中得到了验证,从而为干扰走廊的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实际的战术使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现代空战中电子干扰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针对协同空战中的干扰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频段覆盖率的干扰资源分配方法。对干扰频段覆盖率的各种可能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建立了载机相对目标的干扰频段覆盖率优势模型;针对人工鱼群算法进行了改进,并将其应用于干扰资源分配模型的解算;对所提方法进行了仿真以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中段弹道飞行是各种导弹防御系统的研究重点,动能拦截器的发展已达到精细化、精确化的程度,对弹道导弹中段突防技术提出了挑战。针对动能拦截器的拦截与弹道导弹中段机动突防问题,研究了一种新的拦截器-突防弹机动策略,在突防弹不机动情形下,分别研究拦截器拦截成功的策略以及突防弹机动情形下突防弹突防成功的策略。在拦截器和突防弹的速度矢量平面内构建攻防对抗模型,基于动力学原理和奇异摄动理论,使用两种不同的脱靶量计算公式,通过脱靶量确定拦截器和突防弹拦截成功或者突防成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机动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参数化方法是实现UWB -SAR抑制RFI的重要手段。为评估抑制RFI算法的实际性能 ,利用UWB -SAR实验系统的实测数据 ,从干扰抑制能力和脉冲压缩性能改善两个方面对几种主要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在干扰能量抑制比和脉冲压缩指标度量下 ,几种典型的参数化算法都能显著提高接收信号的信干比 ,而基于正弦波模型的算法略优于基于AR模型的算法。  相似文献   

11.
为干扰来袭的多波次、多方向反舰导弹,提高舰艇防空反导能力,分析了自适应干扰HDP算法模型,并通过实例进行仿真。通过对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了启发式动态规划(HDP)算法在自适应电子干扰策略最优组合的生成过程中的时效性、预测精度以及适用性,为该算法的后续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改善超低频频段的通信质量,在传统改进广义旁瓣抵消算法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超低频干扰抑制算法——生成式旁瓣抵消算法。该算法将人工智能研究热点之一的生成式对抗网络模型引入广义旁瓣抵消算法中,通过优化设计生成模型的网络结构及相关超参数,有效地解决了原算法存在的期望信号残留问题,为旁瓣抵消通道中的后级滤波算法提供了与主通道相关性更强的干扰参考信息,从而提高了算法对主通道干扰估计的准确性。为了验证优化后生成模型的有效性以及所提算法对不同类别干扰的抑制能力,在实验室环境下搭建实验平台,设计了多组对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生成模型具有较好的生成能力、较好的鲁棒性以及相对较低的运算复杂度;相比于传统改进的广义旁瓣抵消算法,所提算法进一步提高了信号带宽内的信干噪比。  相似文献   

13.
如何运用有限的干扰资源获得最大的干扰效益是电子对抗研究的重点技术之一,针对协同电子对抗,提出一种最优干扰决策方法,解决对抗资源和雷达目标数量不等的干扰资源分配问题。围绕组网雷达检测概率和定位精度2个评估指标,建立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协同干扰决策任务模型。针对传统人工蜂群和蚁群算法流程寻优缓慢的问题,在候选解的搜索中自适应地增加与当次迭代最优解的交叉运算,给出两改进算法对模型的通用求解步骤,通过仿真验证算法提高了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多波束干扰系统同时干扰多个目标的资源分配问题,通过分析目标分配算法的一般流程及涉及到的关键问题和技术难题,提出了基于实战化和有限条件的针对多波束干扰系统的非线性0-1整数规划数学模型。针对该模型采取开源软件SCIP进行求解,最后给出数值仿真来说明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资源受限情形下的两阶段攻防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属性决策的资源分配对策模型。防守者首先将有限的防护资源分配到不同的目标上,继而进攻者选择一种威胁组合方式对目标实施打击。基于博弈论相关知识,模型的求解结果可以使防守者最小化自身损失,使进攻者最大化进攻收益。同时,针对模型的特点,给出了一些推论和证明。通过一个示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以及相关推论的准确性,能够为攻、防双方规划决策提供辅助支持。  相似文献   

16.
在蜂窝网络中部署D2D(Device-to-Device)通信能够有效提升频谱利用率,降低基站负载,但D2D用户与蜂窝用户共享无线信道时会产生信号干扰。提出了一种联合资源分配算法,通过综合考虑信道分配对网络中已有的蜂窝用户和D2D用户的信号干扰,并在小区范围内寻找具有最小干扰值的信道资源分配给用户,以实现有效的干扰控制。仿真结果显示:联合资源分配能够提升D2D链路、蜂窝链路的信噪比及系统总吞吐量,使得蜂窝网络的整体性能优于独立资源分配。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多波束地对空雷达干扰系统同时干扰多目标的资源分配问题,为充分利用干扰资源,综合考虑个体干扰有效与整体干扰效益最大.基于目标威胁等级,围绕发现概率下降程度、定位误差增大程度、干扰有效率3个评估指标,建立多目标优化分配模型,对阵面资源进行动态分配,并利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分配模型可充分发挥多波束干扰系统的优势,实现不同作战阶段干扰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低层反导部署分析方法的局限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TBM的机动突防、释放子弹突防和干扰隐身突防3种情形,提出了更一般的反导部署分析方法,给出了计算反导兵器配置区域的步长推进算法.该方法克服了低层反导部署方法的缺点,得到的配置区域更加准确、有效.该方法亦可应用于低层、中段反导系统部署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安全通信有两种类型:一对多和一对一.提出一套低复杂度算法产生并分配两种类型的密钥.算法对基于簇的层次型网络进行设计,算法包括初始密钥管理、周期密钥管理和簇动态密钥管理,算法中的所有通信都使用椭圆曲线数字签名方案验证.通过仿真实验,结果清晰地显示出该方案对资源受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噪声干扰和多假目标干扰是较为常用的干扰样式,但两者均有较强的针对性。而噪声干扰配合多假目标干扰作为重要的电子干扰手段,对防空武器的搜索雷达均有较好的干扰效果。建立了噪声干扰和多假目标干扰对防空系统的干扰数学模型,并分析噪声干扰和多假目标干扰对干扰效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噪声干扰配合多假目标干扰可以提高飞机突防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