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托基地建设专职模拟蓝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基地建设专职模拟蓝军,与各部队展开实兵对抗训练,是基地职能拓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部队实战能力的有效手段.基地组建专职模拟蓝军,必须以部队担负的作战任务为牵引,符合战略规划,科学确定建设思路;必须围绕主要对手,加强战法训法研究,模拟形神兼备的强劲作战对手;必须提高使用效能,紧盯外军发展动态,充分发挥模拟蓝军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2.
10月下旬某日,在南京军区某合同战术训练基地,两个摩步旅运用大规模激光模拟交战系统进行“红蓝”军实兵实装对抗演习进入了交战阶段。记者跟随裁决员进入演习场,亲历我军历史上信息化程度最高的“红蓝”军对抗演习,领略“战场”裁判执法演习场的风采。  相似文献   

3.
信息对抗蓝军在基地化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托训练基地开展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训练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军队战斗力生成和提高的主要途径,信息对抗蓝军对于开展基地化训练非常重要。利用信息对抗功能要素抽组的方法模拟潜在信息作战对手,在实践中是可行的;信息对抗任务蓝军在基地化训练中的典型应用途径有3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柴可  戎戈 《环球军事》2014,(20):12-13
朱日和训练基地,有“铁骑传人”美名的陆军第38集团军某装甲团在最近的10年里已经八次来这里驻训了。从2001年开始承担信息化试验试训任务起,他们在这个场地上参加了20余次实兵对抗演习,其间经历过信息化改革的阵痛,也曾领略过以专业“蓝军”而扬名沙场的欣喜。可以说,该团官兵见证了朱日和训练基地成长为我军现代化大型陆空联合训练基地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5.
海上实兵环境下的舰炮对抗攻击训练,因发射实弹易造成误伤,一直被认为是难以实现的训练科目。而我系研制的舰炮对抗攻击模拟仿真系统,有效地将多种技术综合应用,创造了接近实战的训练环境;通过采用模拟交战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本文就该系统的组成结构、仿真过程与技术特点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并对模拟仿真训练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6.
鄢砚军  何胜 《国防科技》2020,41(4):117-120
轻武器作战作为特种作战方式的一种,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本文阐述了轻武器实战化训练的短板和弱项,提出一种轻武器激光对抗系统,介绍了系统的主要构成和工作原理,并对激光对抗系统在轻武器实战化训练上展开研究。研究表明,采用激光对抗系统辅助训练能从强化轻武器基础训练效果、提升训练对抗意识、提高战斗员维稳处突能力及强化射击能力等几方面有效提高轻武器基础训练成绩和战术训练水平,为改进轻武器实战化训练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计算火炮毁伤半径及对目标毁伤程度是实兵对抗训练系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对实兵对抗训练中火力毁伤建模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实际项目应用情况,提出一种火炮对目标毁伤定量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炮弹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超压,进而计算火炮毁伤半径及对目标产生的毁伤程度,提高了模拟火力打击的可信度和科学性,能较准确地体现火炮模拟终端在实兵对抗训练中火力打击的作用,贴近实战。  相似文献   

8.
在实战化实兵对抗演习训练中,经验驱动的作战效能评估方法存在主观性强、评估效率低的问题,对于部队提升实战化训练水平、强化实战能力带来不利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数据驱动的实兵对抗演习作战效能评估方法,引入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算法(LS-SVM)构建评估模型,通过演习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建立效能指标和作战效能的非线性映射复杂关系。实验表明,基于LS-SVM算法的实兵对抗演习效能评估方法具有更高的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航空兵部队训练急需,航空兵分队级战术模拟训练系统采用先进的分布/集中式系统结构,结合RTX实时操作系统、共享内存、动态连接库、GL Studio、Vega Prime等技术,以空军主战机型为仿真对象,对飞行、火控、航电等模块进行系统仿真,并针对航空兵部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空中作战的特点,结合红/蓝军指挥、演练管理、战场信息可视化等分系统,为飞行员提供了一个逼真的战术训练仿真平台。该系统能完成各种近似实战背景下的战术对抗训练并进行新战法研究。  相似文献   

10.
实兵交战训练是以参训装备为基础平台,模拟武器攻击、命中毁伤过程的实战化军事训练,其本质是多平台分布式实时仿真,时间统一是其首要基础。针对实兵交战训练时间统一需求,充分考虑训练运行流程、信息传输情况,以及参训平台时间基础,开展时间统一技术研究;主要从参训平台时间同步与训练信息时间对齐2个层面进行时间统一设计,并周期进行时间一致性校验以增强鲁棒性,从而形成实兵交战训练应用层时间统一技术方案,高可靠满足实兵交战训练全流程时间统一需求。  相似文献   

11.
推进模拟蓝军部队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蓝军来砥砺和检验部队,是提升部队训练层次和战斗力的迫切要求,是推行实战化训练的有效手段。推进模拟蓝军部队建设,应基于任务,科学筹划设计,准确把握方向;应深研对手,完善训练体系,落实专业训练;应紧贴实战,抓住建设重点,推进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滢  吕艳  杨任农  吴军  左家亮 《国防科技》2021,42(5):130-134
红蓝对抗训练是实战化训练的最高形式,近年来在部队演习演练中被广泛采用,效果显著。军队院校教学向部队靠拢,向实战聚焦,可在航空兵初级指挥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引入红蓝属性,开展实战化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本文提出“模拟环境+师生对抗+硬度可调”的实战化教学组训方法:一是红蓝对抗模拟训练环境,可支撑航空兵初级指挥专业学员开展“规划-部署-实施-评估”的航空兵作战全流程红蓝对抗实战化教学;二是“蓝”教员和“红”学员师生对抗教学组织实施程序;三是适应学员能力渐进式增长的关于训练想定、蓝军能力、导调方式和评定标准的“硬度可调”机制。此外,为确保红蓝对抗实战化教学的顺利实施,给出了锻造“红蓝兼备”院校“蓝”教员队伍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磊 《政工学刊》2014,(11):62-63
今年,总部组织部队赴朱日和训练基地进行跨区对抗演习集中检验评估,这是贯彻强军目标总要求、落实军委实战化意见的具体举措,树立了练为战、演为战、检为战的鲜明导向。战时政治工作作为一项内容参与检验评估,从战备转级、远程投送、机动集结、实兵对抗、回撤返营五个阶段综合检验政治工作"一个过程"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4.
让"红军"像战斗一样训练,像训练一样战斗。"蓝军"说,这就是我们的光荣与梦想!在代号为"北剑一2005"的的演兵场上, 参演"红""蓝"双方展开了殊死搏斗,胜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以求在未来战场上制胜。形神兼备的假想敌部队的存在不仅为军队的实兵对抗演练提供了最逼真、零距离接近实战的战场环境和战场对手,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0月31日,南京军区组织的“必胜-2009”的实兵实弹自主对抗演习在位于皖东的我军第一个合同战术训练基地开始实施。演习分为战备等级转换、机动集结、战斗准备、战斗实施四个阶段。此次演习总导演,南京军区三界训练基地司令员陈强介绍称.“必胜-2009”演习紧贴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特点.以实兵对抗演习和实弹战斗演练为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6.
蔡晴  徐家炉  王绚武 《国防》2008,(10):88-88
前不久,江西省鹰潭军分区依托鹰潭铁路编组站,组织重要目标防卫民兵分队开展针对性对抗演练,摸索民兵分队实战化训练的方法路子。演练采取组织战斗"背靠背"沙盘对抗和战斗实施"面对面"实兵对抗的方法,全要素、全过程实施对抗,在逼真、激烈的近似实战环境中,训练民兵分队组织指挥和协同能力,评估完善防卫作战方案。  相似文献   

17.
张蕾  彭况 《环球军事》2014,(20):8-11
近年来,北京军区朱日和训练基地先后圆满完成了“北剑”“砺兵”“探索”“攻坚”“铸盾”“和平使命”“使命行动”系列实兵对抗演习和“全军科技练兵观摩活动”“132集训”“砺刃-2013”“砺剑-2013”“跨越-2014”等重大军事活动,组织保障了126个师旅次60余万人次的驻训、演习,在提高部队实战能力方面,发挥了孵化器和磨刀石的作用,基地逐步成为训练转变的主阵地,联合作战的准战场,人才培养的大课堂。  相似文献   

18.
郭树军 《国防》2013,(7):51-52
训练作风事关部队战斗力根基稳固,事关部队建设长远发展。近年来,武警部队结合工作实际,注重端正训练指导思想,大力转变训练作风,探索总结了新兵野营拉练、执勤部队五小练兵和勤训轮换、任务部队动中施训和换班演练、反恐分队"魔鬼周训练"和实兵对抗演练等一系列实战化训练模式,部队遂行多样化任务能力不断提升,但在训风演风  相似文献   

19.
推进海军模拟训练跨越式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海军模拟训练体系与一体化训练要求不适应、模拟训练系统与实战化要求相差较远、实装模拟训练系统经济性不高,基地化训练有待进一步加强。整合模拟训练资源,加强分布式实装半实装模拟训练系统建设,进一步走开以基地为依托的实兵非实弹对抗训练路子,完善模拟训练机制,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等,是推进海军模拟训练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在对Lanchester假设的扩展和网络化基础上,构造了体系对抗战场的图论表示FR,B=红军网络IR∪蓝军网络IB∪交战空间fR,B,利用生成fR,B的随机子网和对参战网络"去点"的方法,提出一种统一表示体系对抗中交战行为与网络行为的模型新范例——体系对抗演化网络模型,模型中网络部队作战效能不但依赖兵力规模和武器性能,而且受网络结构及其战场环境的影响。试验对比了拥有同等作战资源网络体系的作战效能,得到在一个对抗系统中无标度网络对随机网络的胜率高但并非总赢的结论,初步分析了在对抗系统中无标度网有效、鲁棒但脆弱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