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志  商亮  肖军 《环球军事》2009,(3):46-47
自2008年12月27日以色列对哈马斯发动“铸铅”行动以来,以军在15天内就使用陆、空火力猛烈袭击了哈马斯位于加沙的近1000处军事目标,其中包括战术要点、交通要道、军火仓库、火箭发射阵地、哈马斯成员住所、走私地道和大量的加沙城民用目标等。  相似文献   

2.
自以色列对哈马斯发动攻击后,最初的8天主要是空袭,以色列战机从空中对哈马斯的目标发动袭击,而哈马斯则以向以色列发射非制导火箭弹作为报复,希望这些火箭弹能够击中25英里以外的以色列城市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虽然以色列军事打击哈马斯的“铸铅行动”以短短的22天结束了,但此次以色列从海陆空全方位对加沙地带发动的规模袭击的行动,也是近些年来少有的,特别是打击只有一些轻武器和少量火箭弹的哈马斯武装人员,以色列竟然出动了海军配合空军和陆军对加沙地区进行海上攻击和封锁,并以压倒性的优势短时间内摧毁哈马斯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的火箭发射场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达成了军事目的。  相似文献   

4.
未雪 《环球军事》2009,(3):14-16
2008年12月27日,以色列突然对加沙发动了代号为“铸铅”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猛烈打击哈马斯武装力量。在实施大规模空中打击之后,以军地面进攻随即展开,加沙地区炮声隆隆,大量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5.
2008年12月27日,以色列战机向加沙地带数十处目标同时发动了大规模空袭,由此拉开了准备达半年之久的“铸铅”行动。截至2009年1月3日晚,以色列持续近一个星期的空袭可谓“战果显著”,哈马斯不断传来高层领导人相继被炸身亡的消息。  相似文献   

6.
2008年12月27日开始,以色列战机和武装直升机对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发动了大规模空袭,哈马斯的船只、兵工厂弹药库、哨所、火箭发射点、仓库以及位于加沙与埃及边界的40处地道等均未能幸免。  相似文献   

7.
近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武装派别“卡桑旅”高级指挥官马哈茂德·马巴胡赫蹊跷死亡,哈马斯谴责说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是这起暗杀行动的罪魁祸首,使以色列“摩萨德”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  相似文献   

8.
1月26日,哈马斯大选获胜后,国际社会一片哗然。被称为“四方联盟”的以色列、美国、欧盟、俄罗斯纷纷宣称要抵制哈马斯,除非哈马斯放弃暴力,废除其旨在摧毁以色列的信条,接受巴以已经签订的协议。哈马斯被美国定义为“恐怖组织”,却被布什奉行的中东民主推到政治舞台中心。这不仅让白宫感到意外和惊恐,而且被逼到道义与政治现实的两难境地。俄罗斯总统普京审时度势又突然转向,主动邀请哈马斯领导人  相似文献   

9.
2008年12月27日,以色列开始对哈马斯实施代号为“铸铅行动”的大规模军事打击,哈马斯也—直顽强抗击。在持续了整整22天之后,哈马斯遭受了重大损失,加沙城遭受了重创,人员遭受重大伤亡。  相似文献   

10.
黄俊 《环球军事》2009,(6):44-45
在前不久的“铸铅行动”中,以色列为了彻底清除哈马斯组织,采取了各种极端打击手段。其中,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中,以军就使用了一种被称为“魔鬼”的武器,这种武器不仅在实体上打击了哈马斯成员,而且在精神上亦给哈马斯的武装意志以有效震慑,这就是神秘的DIME炸弹。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2月27日,以色列对位于加沙地带的哈马斯进行了代号为“铸铅”的军事打击。一时间,加沙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哈马斯亦成了热议的话题。哈马斯到底是何种组织?在中东进程中又扮演何种角色呢?  相似文献   

12.
<正>2023年10月7日,经过长期准备和精心策划,巴勒斯坦抵抗组织“哈马斯”下属的“卡桑旅”向以色列发起了代号为“阿克萨洪水”的陆、海、空三栖突袭行动。遭到沉重打击的以色列随后宣布动员,集结重兵对“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发起代号为“铁剑”的报复行动。  相似文献   

13.
新年伊始,国际政治领域爆出的最大冷门无疑当属中东政坛的一次“洗牌”:在1月25日举行的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选举中,哈马斯一举拿下了132个席位中的76席,而此前一直执政的法塔赫仅保住43席。哈马斯通过民选方式赢得执政机会,不啻为中东地区的一场政坛强震,因为这不只改变了巴勒斯坦的政治格局,还给在困境中徘徊已久的巴以局势平添了一个更难以估测的变数,用英国《卫报》的话说,“新局势的猝然到来使每个人都是两眼一抹黑”。哈马斯长期奉行强硬的对以政策,以色列也一直将其视作悍敌。2005年年底卸任的以色列前军情局长阿哈隆·泽维在出席最后一次内阁会议时,曾不无忧虑地表示:加沙明年将成为“哈马斯斯坦”。“斯坦”出自古波斯语,有“土  相似文献   

14.
3月22日,以色列国防军发射导弹炸死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的举动不啻给危急已久的中东形势火上浇油。哈马斯一名官员发出的声音令人闻之色变。他说:“沙龙已经打开了‘地狱之门’,什么都将无法阻止我们取其项上人头!”以方此次实施的“定点清除”式暗杀行动,使陷于困境的中东和平进程受到了致命性的打击,使全球反恐形势变得更为严峻。  相似文献   

15.
2月21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正式任命哈马斯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为巴政府新总理。被美国、以色列和欧盟定义为“恐怖组织”的哈马斯第二号领导人——哈尼亚掀起的绿色风暴不仅颠覆了巴勒斯坦政坛,而且也将影响到整个中东历史车轮的轨迹。担纲巴勒斯坦政府新总理的哈尼亚成了世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试验和模拟是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的有效途径,但真实的战斗仍然是终极试验场。2008年底,以色列国防军在加沙地带发动了针对哈马斯组织的"铸铅行动",这为以色列国防军试验其雄心勃勃的数字军队计划(DAP)相关技术单元提供了绝好的机会。而通过此次实战获得的经验教训已经在系统研发中得以采用。  相似文献   

17.
在不断变化的中东政治气候中,哈马斯可以通过显示政治解决的意愿来达成这些目标。2014年4月哈马斯和法塔赫领导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签订的和解协议沿着正确的方向迈出了一步,这也表示如果哈马斯愿意接受温和路线的话,巴以冲突问题的政治解决具有潜在可能性。以色列方面也不应排除这种可能性,要做好与哈马斯谈判的准备。  相似文献   

18.
伊拉克战争结束已近一年,驻伊美军仍被频繁发生的袭扰事件搅得焦头烂额;上月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遇害,针对以色列的袭击事件也是不时发生。两件事看起来好像风马牛不相及,其实却有一个共同的症结:“以暴易暴”,终亦得“暴”。  相似文献   

19.
4月17日晚,以色列空军出动武装直升机向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加沙地带领导人兰提西乘坐的汽车发射一枚导弹。兰提西和车内的两名保镖身亡。他是继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被暗杀后哈马斯又一被暗杀的高官。以色列《耶路撒冷以邮报》报道,以色列总理沙龙在每周内阁例会上庆贺成功暗  相似文献   

20.
3月22日,哈马斯的创始人兼精神领袖谢赫·艾哈迈德·亚辛在离家几步之遥的清真寺外遭以军AH-64直升机发射的3枚导弹袭击,当场身亡。随后以色列当局承认对该事件负责,并宣称将继续使用“定点清除”战术捕杀哈马斯组织的所有领导人,甚至包括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根据巴勒斯坦官员提供的资料,自2000年9月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已经“定点清除”了超过150名巴勒斯坦各派高级官员及其骨干。尽管国际舆论纷纷对以色列的这种做法予以谴责,但从军事上讲,作为一种以军在被占领土专门为对付反以组织领导人或反以武装分子而设计的实战战术,经过多年的运用与完善,“定点清除”已经成为以军成熟而行之有效的战术手段,并且引起了美、俄等国军方研究甚至仿效的强烈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