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昊 《国防》2015,(2):79-81
1938年2月初,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山东北部的日军,以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和矶谷廉介的第十师团兵分两路,分别沿津浦线和高密—徐州的公路南下,齐头并进,妄图与从南京一带北上的日军十三师团会师徐州,打通津浦线,将南北两部分日军连成一片。骄狂的日军原本把占领南京后的这次作战当作一次轻松的"武装行军",认为在淞沪会战中精锐的中央军都成为手下败将,第五战区的中国各路"杂牌军"更是不堪一击。出乎日军意料的是,其板垣师团  相似文献   

2.
侵华日军第5师团是日本在明治维新 后最早组建的6个师团之一,是日军的精 锐,原驻广岛,1937年7月27日奉命调入 中国,直属日本华北方面军,先后编入华南 方面军第21军、华北方面军第12军、关东 军等战斗序列,后归日军大本营直辖,侵华 期间的师团长先后为板垣征四郎、安藤利 吉、今村均。该师团杀戮成性,参加过长城、 保定、平型关、太原、临沂、台儿庄、广州、  相似文献   

3.
地雷作为一种战术性防御武器,在抗日战争中曾给侵华日军以极大的杀伤。特别是在华北敌后战场上,遍地开花的“土地雷”,使日军闻风丧胆,这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在正面战场上,两名日本将军踩响地雷、被炸毙命的史实,却是鲜为人知的。这两名日本将军,一名是侵华日军第15师团师团长酒井直次中将,另一名是第69师团第59旅团旅团长木村千代太少将。前者是在浙赣会战,后者是在灵宝作战中,分别被中国军队埋设的地雷炸死的。 1942年4月18日,美军为对日军偷袭珍珠港进行报复,派遣16架B—25远程轰炸机,从太平洋上的航空母舰“大黄蜂”号上起飞,轰炸日本东京、大阪、横滨、名古屋等城市后,其中5架没有返回航空母舰,降落在中国浙江衢州等机场。为此,日军大本营决定,调遣侵华日军第13、第11军8个师团,约14万人,于同年5~8月,发动以摧毁供美军使用的机场和打通浙赣线为目标的浙赣会战。酒井直次的第15师团隶属第13军,也参加了这次会战。  相似文献   

4.
“一·二八”事变的随葬品——林大八陆军少将(1932年3月1日毙命) 林大八,日本山形县人;1924年5月后,历任张作相军事顾问、张作霖军事顾问、日军第1师团司令部部附兼特务机关长、第9师团第6旅团步兵第7联队联队长;死后被日本陆军省追赠为陆军少将。  相似文献   

5.
在1938年3至5月的台儿庄战役以及徐州会战中,日军第十师团遭到中国军队的沉重打击,损失惨重。期间究竟战死了多少人,史学界对此尚不十分清楚。本文根据日本官方资料、战时档案上记载的各种相关数据,对日军第十师团在台儿庄战役以及徐州会战中的战死人数进行了推算,得出的结论为:濑谷支队两个步兵联队在台儿庄战役中战死约五六百名,长濑支队两个步兵联队在徐州会战中战死约1000名。  相似文献   

6.
1942年4月17日至19日,中国远征军新编第38师第113团团长刘放吾率领千余官兵,在缅甸西部伊洛瓦底江畔仁安羌油田,一举打破日军第33师团的重重围困,救出濒于绝境的英缅第1师师长斯考特少将以下官兵7000多人,同时解救出此前被日军俘虏去的英美军人、教士、记者572人,打死日军高延隆雄中佐以下官兵  相似文献   

7.
为了策应瓜达尔卡纳尔岛作战,日军打算把美军主力吸引到新几内亚来,以便减轻瓜达尔卡纳尔岛上日军的重压。1942年11月17日早晨,第18军下属的第31师团步兵229联队从拉包尔出发,由5艘驱逐舰护送到巴萨布阿,登陆后立即向位于新几内亚东部的布纳挺进。  相似文献   

8.
王宏德 《环球军事》2005,(14):60-61
日本陆军第33师团1939年2月7日在日本仙台编成,属警备专用3单位制师团。3月15日,该部在师团长甘粕重太郎中将率领下,奉命侵入中国,编入在我国华东作战的第11军战斗序列。9月4日,中国派遣军成立后。该部担负江西安义、武宁地区的警备。在中日赣湘会战等战役战斗中,该部对江西人民进行了残酷的杀戮。为支援日军中条山会战,该部除留下第33步兵团荒木支队在安义地区外,其余部队由继任师团长樱井省三中将带领,于1941年4月上旬到达华北,配属华北方面军第1军作战。中条山会战后,该部又参加了华北方面军1941年治安“肃正”作战。1941年11月6日,该部奉命调往缅甸第15军战斗序列,是最先攻入缅甸首都仰光的日军部队。在仁安羌会战,该部遭中国远征  相似文献   

9.
1943年,同盟国军队在亚洲战场大举反攻,日军处于战略防御的被动地位。年底,盟军对缅甸实施空前规模的战略轰炸,并从中国云南、印度利多及缅甸的西、南方向加紧了围攻侵缅日军的准备工作。日军为了摆脱在缅中平原被优势盟军四面合围的困境,乘盟军反攻准备尚未完成之际,抢先于1944年3月8日,以4个师团近十万人的兵力(15军3个师团,印伪军1个师团),分三路袭击印度的英帕尔。北路31师团于4月6日攻占科希马,切断了英军从迪马普尔对英帕尔的增援与补给;中路15师团和南路33师团亦先后于4月上、中旬形成对英帕尔的南北合围。但在英印军的顽强抵抗和反…  相似文献   

10.
威震冀中的齐会战斗郭之昀1939年1月25日,八路军第120师主力部队进抵冀中抗日根据地。这是中共中央为加强战区敌后工作的领导,巩固冀中根据地,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4月20日,驻沧县之日军第27师团第3联队乘50多辆汽车进犯河间县城。22日,日军吉田...  相似文献   

11.
日本陆军第59师团,其前身是1939年1月14日在日本久留米编成的独立混成第10旅团。该旅团编成5天后即调入中国战场,驻山东济南地区,归华北方面军第12军建制,主要担负济南周围铁路沿线的警备任务,经常与此地的八路军第115师及冀、鲁、豫军区和国民党鲁苏战区于学忠的部队作战。1942年4月1日,日军大本营下令以这个旅团为基础编成第59师团,仍归华北方面军第12军建制,后归华北方面军直辖。柳川悌、细川忠康、藤田茂先后担任这个师团的师团长。在华期间,第59师团多次参与了华北方面军的治安“肃正”作战,制造了冀中北疃村大屠杀等惨案。1943年8月,该师团在山东馆陶尖冢镇决开卫河大堤,致使馆陶、临清、曲周、邱县、清河、威县、武城7县受灾,2万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的目光远着哩:杜聿明1904年11月28日生于陕西省米脂县一个地主家庭。毕业于黄埔军校第1期。参加过长城抗战、淞沪抗战,打败了日本满州派遣军西义一第8师团及骑兵第3旅团和在上海汇山码头登陆的日军。指挥收复了桂南战略要地昆仑关,歼灭了日军坂垣征四郎所  相似文献   

13.
中国部分     
忻口会战 忻口右托五台山,左倚云中山,地势险要,是晋北通向太原的门户.1937年10月1日,日军统帅部命令板垣征四郎率第5师团和察哈尔派遣兵团进攻太原.  相似文献   

14.
日军不甘心失败,屡败屡战。1942年10月对日,日本丸山中将率领第2师团主力约5600人再次进攻瓜岛的美军阵地,遇到美军的顽强抵抗。 10月24日夜,天空中雷电交加、大雨瓢泼,第2师团再次发动总攻击。他们用强大的兵力向美军正面猛扑,很快被美军击溃。第二批士兵冒雨爬出阴暗泥泞的草丛,狂呼大叫着扑向美军阵地。此后,一批又一批日军土兵爬过同伴的尸体,发起自杀式冲锋。他们挥舞着军刀、刺刀、短刀、手榴弹等近战肉搏的武器,逐渐突进美军阵地。战争完全变成野蛮的肉搏。  相似文献   

15.
日本陆军第14师团是日军常备师团之一,原驻日本字都官。关东军成立后,该师团于1909年第一次踏入中国,并于年底因换防回国。1932年4月30日它再次编入关东军,师团长为松木直亮(后为畑俊六),专事"围剿"马占山军和义勇军,1934年奉调回国。1937年8月下旬它又奉调再次入侵中国,9月上旬在塘沽登陆,并被编入华北方面军第1军,师团长土肥原贤二(1938年6月由井关隆昌接任),参加徐州会战后,于1938年6月17日返回新乡附近,担负新乡、怀庆地区的守备和该地段黄河沿线的警戒。12月29日,该师团编人驻蒙军。1939年9月19日,该师  相似文献   

16.
侵华日军的第27师团于1938年7月15日由中国驻屯军旅团为基干编成。中国驻屯军是日军自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最早驻华的部队。侵华恶魔梅津美治郎、多田峻、香月清司等,先后任这支部队的司令官。1937年,就是这支部队发动了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面侵华战争。这支部队改编为第27师团后,先后归属第11军、华北方面军、关东军、第20军、第23军等战斗序列.参加了武汉会战,华北的"治安肃正"作战,打通湘桂线作战,攻占莲花、永新、遂川、赣州、南康作战等,曾制造了冀中潘家峪大屠杀等惨案,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抗日战争胜利后,第27师团于1945年9月在南京受降区向国民党政府投降。  相似文献   

17.
二战初,为了切断中国抗日战争的运输通道,封锁滇缅国际公路,英国政府与日军媾和。但是,由于太平洋战争的全面爆发,又使英国政府同中国结成同盟。日军精锐部队——第55师团挺进南亚,打得驻缅英军望风而逃。中国远征军杀出国门,遏制了日军疯狂的扩张。尤其是仁安羌一役,解救出被围困的7000名英军。但由于英军的不配合,中国远征军10万精兵从此归国无门,驻缅英军也因此败走印度。  相似文献   

18.
数字抗战     
抗战第一枪: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夜,在宛平城附近进行演习的日本驻屯军部队,借口一个士兵失踪,欲强行进入宛平城搜查。日寇的无理行径遭到了第29军官兵的拒绝,但是蓄谋侵略中国已久的日军悍然向龙王庙和卢沟桥发起了进攻,并炮击宛平城。第29军官兵奋起反击,歼灭日军一部。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事变发生后,觊觎中国已久的日本军方立即制订了派兵方案,获得日本政府通过。日军3个师团立即开赴华北,平津沦陷,全面抗战序幕正式拉开。  相似文献   

19.
践踏国际法的罪恶行径--侵华日军虐待中国战俘记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洋 《环球军事》2005,(15):58-59
在国际法规中早有明确的规定,对待战俘要给以人道的待遇和保护。1899年,海牙第二公约附件就专门规定了对待俘虏的待遇;1929年,日内瓦外交会议更是制定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战俘待遇公约。日本作为公约签字国,对不得屠杀、虐待俘虏的规定,自然是十分清楚的。但是,在侵略中国期间,日军却以极其残酷的手段屠杀、虐待中国俘虏,粗暴地践踏国际公约。据南京大屠杀元凶之一的原日军第16师团师团长中岛今朝吾日记记载,他的上司就曾下达过“俘虏一个不留”的命令。原日军第59师团师团长藤田茂战后供认,他曾多次命令:“俘虏要在战场杀掉,算入战果。”由此可见,侵华日军大肆屠杀中国俘虏,绝非战后日本所说“是个别人的个别行为”,而完全是有组织的屠杀和迫害。  相似文献   

20.
台儿庄大捷后盲目决战谁担其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儿庄大捷后盲目决战谁担其咎?林治波1938年春,中国军队以伤亡2万余人的代价,成功地挫败了日军精锐部队第5、第10师团对台儿庄地区的进攻,歼敌1万余人,这就是闻名中外的台儿庄大捷。然而,台儿庄大捷仅仅是一次局部的胜利,对中日战局不可能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