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英军首次将生物战探测装备投入作战使用。1998年,在伊拉克南部执行“禁飞区”任务中,英军又将其两套著名的生物战探测装置投入战场。一套是车载型生物战探测系统,名为“生物战探测系统样机”,简称PBDS;另一套是舰载型生物战探测系统,名为“海军过渡型生物战探测系统”,简称INBDS。此次伊拉克战争中,英军这两套生物战探测系统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两套系统不仅代表了英军现有的生物战探测能力,而且预示着英军生物战探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自3月底进驻阿富汗以来,英军已先后进行了两次大规模军事行动——“猎鸟行动”和“秃鹰行动”。但是,英军两次行动均无功而返,成为国内外各方嘲笑、挖苦的对象。5月20日,英国国防部不得不作出换帅决定,由达顿接替莱恩出任驻阿英军指挥官。 “猎鸟行动”无功而返 由1700名官兵组成的英军第3突击旅是今年3月底进驻阿富汗的。由于此前美军在“蟒蛇  相似文献   

3.
“支座”行动是二战中英军为了彻底解除马耳他要塞的物资补给困难,进一步发挥该要塞在破坏德意通往北非的海上运输作用,而实施的一次重要行动。这次行动从一开始就遭到了德意联军的毁灭性打击,一度处于失败的边缘。但就在英军处于绝望的时刻,“支座”行动却“起死回生”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而胜利的关键居然是一个让德意联军和参加行动的英军同感困惑的“离奇”命令。  相似文献   

4.
“弓箭手”(Bowman)战术通信系统是英军数字化的基石,是英军实现其“网络使能能力”(Network-Enabled Capabilities)的要素,也是英军转型的必须装备。这样一个重要系统,其研制过程却漫长而坎坷(见本刊2004年第8期)。所幸“弓箭手”部署到伊拉克后,英军部队不但认可了它,而且对其性能赞赏有加。可以说是开局不利、结局可喜。英军在“弓箭手”系统的研制思路上确有独到之处。不妨了解一下它的构成、特点,把它与美军数字化系统做一比较,也许可以得出一些可资借鉴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1944年暮春的一天早上,在英国雷塞士特皇家陆军军饷部办公室,我桌子上的电话响起了清脆的铃声。“是詹姆斯中尉吗?”话筒里传来了愉快的声音,“我是部队电影摄影队的尼文上校。”对于电影明星大卫·尼文的声音我是熟悉的。他接着问我:“你对拍摄一部陆军的电影是不是有兴趣?” 我回答他:“是的,长官,我当然是十分感兴趣的。”尼文高兴地说:“那好,你是否可以到伦敦来试试镜头。”  相似文献   

6.
细节决定成败,已经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论断。无论是在工作生活中,还是在为人处事方面,对细节的把握和处理确实在事情的成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保密工作尤重细节。阿莱曼战役中的炮兵伪装和我国的"照片泄密案"就是两个典型的例证。1942年9月,英军在北非阿莱曼对德军发起了反攻。在反攻过程中,英军工兵  相似文献   

7.
如果你看过法国影片《虎口脱险》,你一定还记得影片中纳粹德军的士兵骑着军用摩托车风驰电掣般追击英军飞行员的场景吧!那着实让人紧张而又刺激,我们都为英勇顽强的英军飞行员的安全捏了把汗。军用摩托车在二战中被德军广泛应用,从欧洲战场、北  相似文献   

8.
陈辉 《华北民兵》2004,(8):54-55
“中国威胁论”是美国的老调,如今重谈,必有险恶用心;美日联合军演表面上是两国切磋军事问题,实质上是为“台独分子”撑腰;全球军费爆长,原因在于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英军建立“超级军营”,反映出的是军队体制变革;俄军大演习,表明俄罗斯对北约东扩,不会无动于衰:伊朗扣留英军快艇,告诫大国在核查问题上不要欺人太甚,否则小国也敢与大国叫板。  相似文献   

9.
郭彩虹 《环球军事》2008,(19):52-53
1917年初,法军最高统帅部开始准备。尼维尔攻势”,声称要在48小时内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法军这场大规模反攻的成败,首先取决于友军英军能否在阿拉斯地区发动攻势牵制住德军主力;英军能否在阿拉斯打出声势,首先取决于能否首先拿下战线最北端的维米岭,而负责进攻的主力是还不为世人熟悉的加拿大远征军。  相似文献   

10.
焦公 《环球军事》2004,(22):18-19
10月21日,英国内阁一致同意了英国防总参谋长迈克尔·沃克提出的关于重新部署驻伊英军的建议。850名驻巴士拉的英军官兵将被派驻到巴格达西南的"死亡三角洲"。虽然布莱尔政府一再保证这支以苏格兰高地警卫团为主的战斗部队在那里执勤的时间仅为几个星期并接受英军的指挥,但是这一部署决定仍遭到了军人家属的强烈谴责和军方高层的不安。果不其然,北上英军11月4日在巴格达附近巡逻时便遭遇袭击,3名英军士兵身亡,另有多人受伤。  相似文献   

11.
“哥曼德”是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突击队员的别称。这个名称是颇有来历的。在1899年至1902年的“布尔战争”期间,面对英军25万大军,非洲的的布尔族采用多股小部队进行游击战的方法,在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整整与强敌周旋了两年。这些部队神出鬼没.英勇无比,英军把他们称作“哥曼德”,意思就是突击队。英军后来把自己的特种部队也命名为“哥曼德”大概是想创造出以弱胜强、以寡敌众的奇迹吧。二战时,“哥曼德”部队成为一支令德军闻风丧胆的王牌军。 2002年7月,中国海军陆战队军官李发新和另外一名队友在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学习期间,到英国海军陆战队突击队员训练中心亲身体验了“哥曼德”训练。归国后,他专门为本刊发来了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2.
胡安 《环球军事》2014,(17):46-47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军人这一职业的基本要求之一,更是军人遂行各类作战、训练以及日常勤务的基础。古今中外的每一支军队,都对官兵的体能素质有着明确的要求,鲜有例外。对于强化官兵身体素质的重视,英国陆军做得十分到位。而积极地参加各类体育锻炼活动,也早就成为了英军官兵的自觉行为。在笔者一年半时间所接触过的英军官兵中,上自头发花白的将军,下至稚气未脱的列兵,不论身材高矮,鲜见体型过度肥胖者,而大多是身姿挺拔,浑身透着干练。这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英军官兵体能训练水平的高超和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广泛。经过观察,笔者觉得是如下原因带来了这样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河山 《国防科技》2004,(8):48-50
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6月13日报道,英国军队计划建造30个能照顾家庭的“超级军营”,军方负责人正在敲定这一改造计划的最后细节。国际军事分析人士认为,这一计划代表了英军的发展方向。英国认为,英军的主要任务将是应对国际恐怖主义和所谓的流氓国家的威胁,由于英军需要对多起和同时发生的小型或者中型的军事行动作出反应,而二战和冷战时期建立的重型坦克部队已经不再适应未来战争需要,因此,未来英军要向快速反应方向转变。●新型“超级军营”功能齐全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称,英国将撤消重型坦克部队,关闭一些基地,裁减下来的部队人员…  相似文献   

14.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4,(20):70-70
好奇成俘虏 1941年,伦普指挥德军的潜艇攻击了英军的海上运输船队。第一次交锋,英国的两艘运输船被击毁。如果乘胜追击,可取得海战最后胜利。可伦普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想目睹英国船只怎样沉没。于是命潜艇停在可用潜望镜观察的深度上,自己观看起来。这时,英军随船队来的护卫舰发现了伦普的潜望镜。10枚深水炸弹呼啸着向潜望镜飞来,德潜艇被打得伤痕累累浮出水面,好奇的伦普和他的潜艇都成了英军的俘虏。  相似文献   

15.
在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军为了确保其作战部队在马尔维纳斯群岛顺利实施登陆,伍特沃德将军派出了一支精干的突出分队,在发起登陆进攻前一天的晚上对阿根廷军队在马岛上修建的野战机场进行奇袭一举摧毁了机场上停放的11架阿军作战飞机和机场设施,拔除了阻碍英军登陆的一颗钉子。战争结束后,一名阿军指挥官指责英军派遣特种作战部队“在意想不到的时间地点,进行前所未有的冒险,而这一切都是违反作战基本常规的”。但同时,他不得不承认“这些特种部队确实难以对付”。这支奇袭阿军机场的突击分队就是来自英军著名的特种作战部队——英第22特…  相似文献   

16.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0,(15):16-17
2010年2月8日,来自英军第36机械师团的一名拆弹专家在扫雷时被埋设在路边的炸弹炸死,使得驻阿英军的死亡人数超过了1982年的马岛战争,也使得阿富汗战争成为英军近年来人员损失最为惨重的战争。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2月,英国国防大臣杰夫·胡恩公布了国防白皮书《在变化的世界中提供安全》。今年7月21日,英国国防部向国会提交了这份国防白皮书的修订版,提出英军重组与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新版国防白皮书延续了2003年版的主导思想,指出,英军目前面临国际恐怖主义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新威胁;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高技术武器装备性能的提高,使英国面临武装部队转型的良好契机。报告主要从英军改革的基本思路、各军种的改革措施、装备发展、后勤保障、军费使用等方面,勾画出英军未来发展的总体轮廓。  相似文献   

18.
以弱胜强是指用劣势武器战胜强敌。下面向大家介绍3个在英阿马岛战争期间以弱胜强的海上战例。(1)阿根廷飞机击沉英国护卫舰“热心”号和“羚羊”号1982年5月21日,为在圣卡洛斯湾登陆,英军派遣了较多的舰船,向登陆场运送登陆部队及其装备,同时派出5艘护卫舰进行护航。这一天,天气十分晴朗,能见度极好,英军舰队按计划向目的地驶去。阿根廷对英军的行动早有准备,派出  相似文献   

19.
1982年马岛战争中,阿根廷海军在3次海战中用7枚“飞鱼”导弹,击沉击伤3艘英军舰船,特别是第一次(5月4日)海战中,将英军最先进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击沉,致使英军在一段时间内谈“飞鱼”色变。为此,“飞鱼”在世界军火业中也赢得了大量订单。但  相似文献   

20.
唐健 《政工学刊》2010,(3):71-71
定海位于舟山群岛的中南部,作为中国南北海防的联结点,军事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1840年7月,定海被英军攻陷。这是鸦片战争中第一个被英军占领的城市,并成为英军北上的重要基地。1841年清朝政府以割让香港、开放广州并赔偿白银六万两等屈辱的条件,从英军手里换回了失陷一年之久的定海,命令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三总兵及所属五千五百名官兵驻守定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