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兵团建设》2006,(3):40-41
连日来,伊朗核问题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像伊拉克战争一样,伊朗核危机一旦摊牌,对世界带来巨大的冲击将不可避免。伊核危机的由来是什么?伊朗缘何铤而走险?伊核危机如何牵动着大国博弈?伊核局势可能会出现哪几种前景?请看本刊根据《人民日报》、《瞭望新闻周刊》、《中国青年报》有关报道汇集的这篇——  相似文献   

2.
2007年,中东局势以美军年初增兵伊拉克、伊核问题陷入僵局、巴以和平进程露出曙光而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正当人们对中东局势充满期待之时,今年以来发生的伊拉克连环炸弹恐怖袭击、美伊军舰对峙差点“擦枪走火”、巴以爆发大规模流血冲突、土耳其军车遭到汽车炸弹袭击等血淋淋的事实告诉世人:2008年,中东局势前景依然堪忧,伊拉克安全局势、伊朗核僵局、巴以和平进程和库尔德问题等四大热点将让中东局势“高烧”难退。  相似文献   

3.
文广 《环球军事》2013,(21):1-1
10月16日,为期两天的伊朗核问题谈判在瑞士日内瓦落下帷幕。伊朗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与伊朗达成共同声明,各方对解决伊朗核问题持积极态度,使得国际社会对下一轮谈判充满了期待。曙光初现,但诸多分歧犹在,各方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李岩 《环球军事》2014,(24):61-61
伊朗官方伊通社24日报道,伊朗和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决定,将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的最后期限延至明年6月30日。  相似文献   

5.
伊朗和以色列:核阴影下的导弹竞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伊朗核问题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伊朗、以色列之间在核、导弹和反导技术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编者:关于以色列研制核武器的情况,请参看本刊2001年9月号《以色列研制核武器内幕》一文。)  相似文献   

6.
虽然扩大上合组织使命及审核成员国资格准则使此次北京峰会显得很重要,但伊朗及该国总统内贾德参加该峰会等备受争议的全球问题.同样使该峰会显得更加重要。内贾德参加该峰会本身就显示了中国在上合组织的影响力之大。中国反对美国对伊制裁,要求“谈判解决”伊朗核问题.并强烈反对美国的“单边行动”。  相似文献   

7.
高阔 《环球军事》2013,(24):6-10
即将过去的2013年,全球各地可谓热点不断,持续发酵的叙利亚危机、困难重重的巴以和谈、久拖不决的印巴领土争端、困内局势动荡不安的利比亚与埃及、伊朗核问题、朝鲜核问题……。诸多棘手问题的产生,既有历史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存在着现实中各国问在国家战略、利益等方面的冲突与对立。  相似文献   

8.
罗嘉  于清祥 《环球军事》2014,(23):47-47
自从美国与伊朗于1979年断交以来,始于那时的伊核问题也拉拉扯扯地闹了35个年头了,期间时而剑拔笃张,时而唇枪舌剑,一刻也没有消停过。而今,新一轮伊核谈判似乎面临突破,国际社会都期盼着伊核问题各方能在2013年10月16日达成的首次共同声明的基础上更进一步,顺利地于2014年的11月24日签署一份伊核问题全面协议。  相似文献   

9.
近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有关伊朗核问题的第1747号决议。新决议加大了对伊朗核计划和导弹计划相关领域的制裁,要求伊朗在60天内暂停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伊朗官员在安理会通过这一决议后多次表示,  相似文献   

10.
和谈大门仍未关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伊朗核问题愈演愈烈,大有一触即发之势。一方面,伊朗频频军演、试射导弹,并坚称和平开发核能是本国不可剥夺的权利,伊朗在与国际原子能机构以及其他国际组织进行充分合作的同时,绝不会放弃自己利用核能的正当权利。另一方面,美国的对伊政策也日益强硬。4月21日,美国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伯恩斯表示,在伊朗放弃核计划之前, 应该禁止向伊朗出口武器和军民两用敏感设备。美国总统布什更是多次强调,美国希望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但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伊朗核问题一波三折、危机不断,除了核问题本身的敏感性以及核查的复杂性外,更是缘于美国和伊朗之间深层次的矛盾与冲突。“9·11”事件后,布什政府将伊朗列为3个“邪恶轴心”国之一,多次表示要推翻伊朗宗教制度,并以其核问题为由不时发出军事打击的威胁。  相似文献   

12.
杨鲁 《国防》2006,(12):64-66
当前,伊朗核问题和朝鲜核问题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尽管长期以来,国际社会一直为制约核武器发展做出不懈努力,但有核国家核力量建设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核武器技术仍在利用当今高新科技成果继续发展,核武器仍然是迄今为止毁伤能力最强的武器装备,人类仍生活在核战争的阴影之中。所谓核武器,是指利用能自持进行的原子核裂变或裂变—聚变反应瞬时释放的巨大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武器。核武器一般是指由核战斗部及其承载壳体组成的武器,俗称核弹。如果将投掷发射系统和指挥控制系统等使核武器构成作战能力的各部分都包括…  相似文献   

13.
《2008化生放核现代化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系美国国防部化生放核(CBRN)防御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宣贯CBRN防御现代他战略,指导、推动美国防部CBRN相关部门的工作开展,为美联合军种.多军种和独立军种的CBRN防御需求提供全面支持,2008年7月,  相似文献   

14.
年初以来,西方媒体关于对伊动武可能性的猜测可谓是“五花八门”,而西方国家对这场战争的态度也不尽一致,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积极主张对伊朗动武,以彻底摧毁伊朗的核能力,其代表者是以色列,该国为此还制订了专门的作战计划;第二种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坚决反对使用武力,主张采用政治和经济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第三种以美国为代表,主张先使用政经手段迫使伊朗弃核,如和平手段无效再动用武力。  相似文献   

15.
2010年以来,美国对其核政策进行了相关调整,这必将对世界核军控形势产生重大影响。一、美国核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一)承诺不对签署并遵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2010年4月6日,美国公布新的《核态势报告》,调低了对传统大国之间核威胁的评估,认为全球“核大战的危险变得遥远”,  相似文献   

16.
胡小刀 《环球军事》2012,(16):32-33
2012年7月,美国科学家联合会核信息计划主任汉斯·M·克里斯滕森和核政策高级研究员罗伯特·St诺里斯在美国《原子科学家公报》网站上发表了题为《印度核力量,2012》(Indian Nuclear Force,2012)的报告。报告对迄今为止印度核发展的总体情况及印军陆基、海基和空基核力量进行了总结和梳理。  相似文献   

17.
当前,伊朗核问题和朝鲜核问题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尽管长期以来,国际社会一直为制约核武器发展做出不懈努力,但有核国家核力量建设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核武器技术仍在利用当今高新科技成果继续发展,核武器仍然是迄今为止毁伤能力最强的武器装备,人类仍生活在核战争的阴影之中.  相似文献   

18.
5月14日,美国副总统切尼结束了对伊拉克、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埃及和约旦5国历时一周的访问。舆论普遍认为,他此访的目的一是向伊拉克政府施压,要求伊政府采取更有效行动以维护伊拉克的安全与稳定;二是进一步争取这些阿拉伯国家对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伊朗核问题和巴以问题上的支持。但是,从目前伊拉克持续动荡的局势和各方的态度来看,他的访问并未取得预期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化生防御联合项目执行办公室(JEPO-CBD)负责化生放核防御装备、军事设施防护的研究、开发、采购、部署和全寿命支持,医疗对策的制定,从而为国家军事战略提供借鉴。近期,JEPO—CBD颁布了《美军全谱化生防御能力》,旨在实时、实地和最佳成本内解决化生防御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人民武装警察法》若干问题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4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初次审议并向社会公布了《人民武装警察法(草案)》。同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该法。《人民武装警察法》的颁布施行,对于武警部队法制建设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是,不可否认,《人民武装警察法》并非尽善尽美,仍然存在着进一步需要完善之处。就其中的立法依据、调整范围、与其他法律规范的衔接、授权立法以及法律责任的设定等问题加以评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