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遨游太空的幻想随着工业革命的进步而日渐成为可能,中国航天事业是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创造和发展起来的。1956年10月8日,党中央作出了重大决策,成立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二年11月,又成立了两个分院,一分院就是现在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在毛泽东主席“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下,我国踏上了征服太空之路。  相似文献   

2.
正改变采办管理模式美国继续关注先进的技术能力建设,完善组织结构,强化统一管理。2020年4~6月,美国防部研究与工程副部长格里芬宣布在国防创新委员会下成立太空咨询委员会,提出战略和技术咨询意见;美国防工业协会成立频谱工作小组,促进国防与航空航天企业和主要电信公司沟通交流;美太空军设立太空作战、  相似文献   

3.
声音     
正研制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新建文昌航天发射场,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着眼载人航天事业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标志着我国进入太空空间的能力大幅提升。——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长七首飞圆满成功的贺电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新火箭首发成功、新发射场初战告捷,中国航天事业开始了"新的长征"——这不仅标志着中国空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成立于2002年6月,是一家私人太空运输企业。该公司自2008年9月首次火箭发射成功后,便开启了其从初创公司到航天业巨头的历程。2010年12月,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成为第一家成功将"龙"飞船送入太空并回收降落海面飞船的商业公司;2012年5月,该公司史无前例地完成了  相似文献   

5.
粟锋  徐能武 《国防科技》2021,42(3):91-97
发展国防太空力量是美国谋划大国竞争的战略支点。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为捍卫一超独霸的太空地位,加速推进太空军事化进程,已制定《国家太空战略》,签署新的太空政策指令,成立第六军种“天军”。2020年6月,美国公开最新版《国防太空战略》报告。本文对其梳理分析以研判美国国防太空力量发展动向,并运用网络调研法搜集近年美国政府部门关于国防太空力量发展的权威政策文本及知名智库的深度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把美国2020年最新版《国防太空战略》作为中心文本,以文献分析法归纳美国国防太空力量发展的动因、目标及行动计划。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太空大国,应当积极借鉴并应对美国2020年《国防太空战略》:内强素质,提升国防太空军事技术硬实力;外树形象,在国际场合积极推动太空和平利用的政策议程。  相似文献   

6.
50年在人类长河中仅仅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我国的飞航导弹事业却是艰辛而光辉的一页。经过几代人的顽强拼搏、艰苦创业,飞航导弹事业历经了从仿制改型、自行研制到发展创新的过程。飞航导弹事业起步于1960年,就在那年成立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第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前身是中国人民公安部队,1949年8月31日正式组建。5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领导下,走过了一条艰难的创业之路、曲折的发展之路、辉煌的胜利之路,为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秩序、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一、武警部队的组建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前夕,随着革命斗争形势的发展,建立一支保卫人民胜利果实,巩固人民政权的强大的武装力量,已摆到党中央的议事日程。1949年5月14日,毛泽东亲自点名由罗瑞卿担任中央军委公安部长。7月,罗瑞卿上任后,为保卫党中央和北平的安全,立即提出方案…  相似文献   

8.
易巧平 《国防》2007,(6):83-84
当前,在历经了陆地运输、海上运输和空中运输以后,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航天运输--一种全新的战略投送方式正在世界一些大国中悄然崛起.据最新媒体报道,继美俄打造专业太空部队后,印度也将要成立太空司令部,组建专业航天力量.  相似文献   

9.
《国防》1999,(9)
今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即将迎来50岁华诞。50年来,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关怀和领导下,人民空军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的辉煌。 艰苦创业之初 1949年11月11日人民空军诞生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建军的基础只有1所成立于解放战争初期的航校,和由它培养出的560名空地勤人员,以及接收的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日本将太空安全视为国家太空战略的首要事项,不断加强太空安全能力建设。成立宇宙作战部队之后,太空安全战略向备战太空走向明显。本文分析了日本太空安全战略由“和平利用”到“保守防御”型再到“攻防兼备”型的演变过程,通过对《宇宙基本法》《宇宙基本计划》《国家安全战略》《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等文件内容进行研判,得出日本太空安全战略具有致力于太空军事利用、构建日美太空同盟和发挥国际太空规则话语权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历程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担负着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安全的神圣使命。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全军将士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为巩固和捍卫新生的人民政权,粉碎帝国主义侵略和一切反动势力的颠覆,为保...  相似文献   

12.
1999年7月1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防军工总公司改组为若干集团公司的决定,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在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成立。主要承担核工程、国防科技工程、核电站和其它工业、民用工程建设任务,完成国家赋予的保军责任。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成立五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体员工,积极贯彻集团公司“保军促民,调整结构,以核为本,科技兴业”的经营方针,不断完善集团公司发展战略,致力于做强做大集团公司核心业务,各项改革发展事业不断进步,较好地完成了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保军建设任务,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3.
人民海军从成立至今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60年来,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无论是在初创的起步时期,还是在转型的跨越阶段,一代又一代海军官兵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海军建设更是走上了跨越式大发展的道  相似文献   

14.
李文良 《国防》2006,(3):65-66
在世界空军武器装备发展方面,美国仍然处于领跑地位,一些军事强国也积极投入到空军装备发展的热潮之中。一、太空武器成为美国空军发展新重点,近太空研究计划开始启动近年来,虽然美国空军多项重大采购项目遭到削减,但在发展太空武器方面却畅通无阻。2005财年空军得到81亿美元用于发展太空武器,2006财年又增加22.2%,达到99亿美元之多。目前,美军尚未部署太空武器,但2005年3月,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司令兰斯·洛德将军在国会作证时,极力督促美国国会和总统批准部署太空武器。5月18日《纽约时报》报道,美国空军成立“联合空间作战中心”,并寻求布…  相似文献   

15.
最近,印度一系列太空动作令人瞩目,给人以提速之感:先是成功收回太空舱,接着又宣布将成立太空防御司令部,预防可能来自于外层空间的袭击。印度人究竟在跟谁赛跑?太空防御司令部又将防谁?  相似文献   

16.
蔡多文 《国防》2007,(10):34-3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军后备力量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后备力量建设在战略指导上逐步从应对大规模作战向适应局部战争转变,不断压缩规模,调整布局,优化结构,加强训练,改善装备,总体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0月6日,美国政府公布了新的《国家太空政策》解密内容,该太空政策由布什总统于8月31日签署。这一太空政策是继1996年美国发布《国家太空政策》后出台的新政策,也是现任美国政府发布的第一个太空政策,其间间隔十年。新的太空政策一经曝光,立即引起了强烈反响,各国媒体都在显要位置对这项新的太空政策进行了报道和分析。一、新版美国《国家太空政策》的主要内容新版《国家太空政策》认为:50年来,美国领导了世界的太空开发与利用,建立了可靠的民用太空、商用太空以及国家安全太空的基础。太空的活动已经改变了美国乃至世界的生活,它增强…  相似文献   

18.
今年七月一日,是十大军工集团公司成立十周年的纪念日。十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军工集团公司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保军报国的光荣使命,坚持改革创新发展,实现了国防科技工业的历史性跨越,创造了辉煌业绩,  相似文献   

19.
5月27日,风云三号A气象卫星在天上迎来了自己的发射三周岁"生日"。而就在前一天,它的姊妹星风云三号B星也正式在轨交付运行。至此,我国共发射11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其中6颗在轨稳定运行。正是有了这些太空"千里眼",中国人能够更加自信的面对万千气象,风云变得不再"莫测"。为了这一天,中国航天人努力了四十年。四十年艰苦奋斗,在党中央英明领导和亲切关怀下,我国航天工作者和气象工  相似文献   

20.
今年“七一”,是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正当全国人民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指引下,满怀信心,为实现跨世纪“九五”计划的头一年奋战犹酣之际,全国各族人武干部、专武干部和广大民兵、预备役官兵以无比喜悦的心情,迎来了党的75岁华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