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军事文摘》2023,(4):36-39
<正>小编的话:2000年,国际空间站的建造可真是太忙了!航天员们在太空中马不停蹄,完成了俄罗斯吊臂的安装,增添了“星辰号”服务舱,顶端1号、左舷6号构架结构,3号增压对接适配器,美国第一组太阳电池阵和散热器,等等。看看太空中这些忙忙碌碌的身影吧!  相似文献   

2.
《军事文摘》2024,(6):10-11
<正>中国空间站在2022年底已经全面建成,如果两个飞行乘组在太空中会师,就会有6名航天员同时在空间站工作和生活,就需要有6个航天员的私密空间供航天员使用。因此,空间站配置了可供6个航天员使用的个人睡眠舱。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3.
《军事文摘》2023,(8):4-9
<正>2023年1月21日,第二届“天宫画展”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展。在除夕万家团圆之际,太空出差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从中国空间站给孩子们送来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全国各地的青少年通过CCTV13“瑞兔呈祥中国年”特别节目和央视新闻客户端“向春而行欢聚这一刻”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相似文献   

4.
<正>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我国"神州12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顺利将3名宇航员送入太空,15时54分飞船完成与天和核心舱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航天员们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这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这一历史性的一刻,立即引发外界的高度关注,英国广播公司称:这将是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载人航天任务,也是近五年来的第一次。美国《纽约时报》在报道中写道:近几个月来,中国的太空任务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功,  相似文献   

5.
《军事文摘》2024,(4):4-9
<正>随着中国空间站的建成,航天员们开始了繁忙的天地往返之旅。在其中,也有一些小家伙跟着航天员们忙碌地飞上飞下。它们是谁呢?就是种子呀!它们在飞天的过程中有哪些故事呢?近期,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节目发布了对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郑慧琼的专访:《郑慧琼:种子的太空奇遇记》,解密了在太空种水稻的过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6.
太空盖房子     
《军事文摘》2023,(2):36-39
<正>小编的话:现在,中国已经在太空建造起了“天宫”,有了自己的空间站。其实,在我们的头顶,一直有一个由几个国家和组织共同建造的国际空间站。那这个大房子是如何建造的呢?它的建造可不容易,先让我们看看这个大房子是如何一点点搭建起来的吧!  相似文献   

7.
一种称为空间站机器人操纵系统(SSRMS)的设备设置在NASA约翰逊航天中心的中性浮力实验室(NBL)内。这个实验室是用来模拟宇航员在飞行器外活动时遇到的微重力工作环境的,实际上它是一个12.2米深、23469米~3容积的水池。宇航员为了在太空中继续建造国际空间站需要进行培训,学会如何操纵这个价值1600万美元的真实尺寸的机器人操纵系统。  相似文献   

8.
《国防科技工业》2013,(7):16-16
在15天的太空飞行中,"神十"飞行乘组3名航天员完成了进驻天宫一号、飞船与天宫一号自动和手控交会对接、中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国首次航天器绕飞交会试验以及航天医学实验、技术试验等一系列太空活动,在任务实施中,天地之间协同密切、操控精准,特别是三名航天员技术娴熟,表现出色,整个过程实施得非常顺利,堪称完美。以此次任务圆满成功为标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全面进入载人空间站工程建设阶段。  相似文献   

9.
《国防科技》2003,(1):82-82
在载人航天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在太空行走已不算什么新鲜事了。尤其是美国和俄罗斯航天员,为了建造和修理空间站,他们经常到太空去漫步,进行各种试验和维修工作。美国航天员在太空修理哈勃望远镜时,一呆就是几个小时,而且他们是轮番出舱,如履平地。然而,人类进行第一次太空行走就不是那么潇洒了,因为当时对舱外活动所要遇到的各种情况还知之甚少,因而太空行走就被认为是一种风险极大的事情,搞不好航天员可能有去无回,成为“人体”卫星。正因为如此,太空行走也成为美苏争夺“航天第  相似文献   

10.
我国“神舟七号”飞船即将发射,航天员将进行太空行走,随之提出的研制发射空间站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被称为太空探索前哨阵地的空间站在国际上已经历近40年的研制发射历程。在我国航天领域即将迈出新的步伐之际,这段历程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1.
美国空间对抗战略的调整与反制措施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勤 《现代军事》2008,(4):25-30
宇宙空间是人类未来希望之所在.近十年来.国际空间站、“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等重大国际太空合作项目接连不断。然而.与和平、合作开发太空的世界主流意愿相反.美国近年来不仅大力推进空间军事化.还通过各种途径大肆攻击渲染我国的空间试验.并进一步炒作中国发展太空武器。  相似文献   

12.
2001年10月10日,正值第二届“世界空间周”活动期间,美国宇航员伊昂·斯图亚特·布鲁福特先生和俄罗斯宇航员尤里·瓦连金诺维奇·伦查科夫先生应邀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2001年“世界空间周”庆祝大会,并在全国航天科普知识竞赛颁奖大会上为与会者做了翔实生动的航天科普报告,博得了阵阵掌声。会后,二位宇航员就航天科普、国际空间站的建立,以及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等大家关心的问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记者以下简称“记”,加伊昂·斯图亚特·布鲁福特先生以下简称“布”,尤里·瓦连金诺维奇·伦查科夫先生以下简称“伦”。  相似文献   

13.
建设文摘     
《兵团建设》2007,(12):47
知识窗太空行走又称为出舱活动,即航天员在载人航天器之外或在月球和行星等其他天体上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它是载人航天的一项关键技术,是载人航天工程在轨道上安装大型设备、进行科学实验、施放卫星、检查和维修航天器的重要手段。要实现太空行走这一目标,需要诸多的特殊技术保障。据新华社报道,国际空间站上两名美国宇航员2月8日出舱,顺利完成了9  相似文献   

14.
《军事文摘》2024,(8):4-9
<正>2024年1月17日,天舟七号货运飞船成功从海南文昌发射中心升空,并顺利与中国空间站对接,完成了太空送货任务。此前,每个飞行乘组出发前,都会事先发射一艘货运飞船,为即将启程的航天员乘组备好物资。而天舟七号此次送去的物资补给,是可以支持神舟十七号、十八号两个航天员乘组在轨执行任务的,因此,“天舟”货运飞船将从每年的发射两次,变成了“两年三发”。  相似文献   

15.
国际宇宙空间站是由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巴西和日本等16国联合研制的,目前只是部分建成,只能容纳3名宇航员,在全部建成后可容纳7名宇航员。本来预定在2004年完工,现在已经推迟。全部建成后,国际空间站将是人们在地球上能看到的除月亮和金星外最亮的“星体”。据称,国际空间站至少可工作10年,最长可以运行2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之后它将被一个更新更大的空间站所取代。一、为什么要建造国际空间站航天科技人员在实践中发现,载人飞船实际上只是一种能乘人的人造卫星。它的内部空间狭窄,很难放开手脚开展大型科学实验活动。而且所载的生活用品…  相似文献   

16.
《军事文摘》2024,(6):4-9
<正>中国空间站有危险啦?是这样的:随着太空垃圾(空间碎片)的日益增多,中国空间站也随时可能被周围绕着地球飞的微小颗粒撞击呢!在前期检查中,人们发现中国空间站太阳翼曾多次受到微小颗粒撞击,已经造成了轻微损伤。  相似文献   

17.
小何 《世界军事》2022,(4):32-37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开始了他们长达6个月的"太空出差".这次飞行任务,创造了多个首次.对于女航天员王亚平而言,也写下一个又一个航天历史:她是中国首位两次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是首位进驻中国空间站的女航天员、是累计在轨时间最长的中国航天员、是首次出舱...  相似文献   

18.
快讯传真     
《国防科技》2003,(12):80-83
中国“神箭”总指挥透露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 中新社长沙十一月十七日电:“神箭”载人运载火箭总指挥黄春平研究员十六日在此间透露:“神舟”五号飞船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中国还将逐步建立空间实验室、载人空间站等,进一步延伸探索太空的视线和脚步。 黄春平透露说,中国载人航天发展战略分为三步走,在实现载人航天飞行之后还将努力向在太空的出舱活动、建立空间实验室等目标发起冲击。“‘神舟’五号飞船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仍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和改进技术,研制出更可靠、更安全的空间运载工具。”据他预计,能带更多航天员上天并在太空停留更长时  相似文献   

19.
邓孟  李源 《军事文摘》2023,(9):23-26
<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建造空间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开拓性贡献。”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太空探索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一场没有终结点、永远在路上的远征。建成空间站是一件彪炳史册的大事,标志着三十年前定下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全面完成;但站在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宏大视野来审视,这又仅仅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20.
《军事文摘》2023,(6):4-9
<正>我们普通人的下班非常简单,航天员可不一样,从太空“下班回家”简直是轰轰烈烈:不仅回家时间要提前周密计划,回家之路也被全程跟踪,回到地面后还有很多人搜救迎接……看来,从天上回来的就不一样啊!好吧,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为了让航天员顺利“下班回家”,人们都设置了哪些场地、措施,采取了哪些行动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