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今春,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一下子上了全国43家省地市的电视台。对几亿观众来说,清官刘罗锅子很对老百姓的口味。文痞姚文元作为“文革”嚆矢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却对清官深恶痛绝。其谬论是,贪官好,能激发人民对封建统治的不满和反抗,引发革命;清官坏,只能麻痹人民的斗志,有利于封建统治。但是老百姓不信这个邪,还是喜欢清官而痛恨贪官。清官最令人敬佩之处是刚正不阿、铁面无私和勤政廉洁。刘罗锅  相似文献   

2.
齐夫 《政工学刊》2010,(7):10-10
快乐,人之所欲也。清官与贪官到底谁快乐,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有人说,贪官贪污受贿,腰缠万贯,花天酒地,纸醉金迷,当然比清官快乐。但肯定有很多人不会同意这种看法,既包括众多清官也包括支持清官的人,康熙皇帝就是这其中的一个。据《清史稿》记载,康熙非常注意奖掖扶植清官,他不是等清官去世后才谥什么号,而是在清官还健在时就予以表彰重用。他还大力宣传做清官的好处:“尔等为官,以清廉为第一。  相似文献   

3.
诤言示警     
《说苑》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孙叔敖被楚庄王任命为令尹,众人都来庆贺。唯有一个粗衣白帽的老头闯进门来,冲着他警告说:“我听别人说过,身份尊贵而恣肆骄横的人,众人就要贬斥他;官高爵显而独断专行的人,国君就要罢免他;俸禄丰厚而贪图私利的人,是很难保住他的地位的。”孙叔敖听了,震动很大,他遵从老人的训诫勤勉施政,使楚国得到了治理。  相似文献   

4.
1988年元月,担任沈空某部团副政委的夏广林从部队转业回到地方,不久,他被任命为固始县南大桥乡党委书记。二十多年军旅生涯早已在这位农民的儿子身上刻上军人的烙印。还有谁能比他更深刻地理解国防建设的内涵呢?还有什么能比得上他对武装事业的眷恋之情呢?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使他在刚依依不舍地离开绿色军营之后,又马上满腔热情地把整个身心倾注到民兵预备役建设当中去,用心血和汗水谱写下了一个老政委爱武重武的生动事迹……  相似文献   

5.
记载孔子言行的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天,子张问孔子,一个做官的人应该如何从政呢?孔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意思是说,要做好官,就应该“尊五美”而“屏四恶”。所谓“五美”,一是“惠而不费”。即,“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就是说,一个做官的人,掌握一定限度和范围的权利,做一些关系老百姓利益的好事,并在自己的权限之内,是举手之劳的事,为什么不做呢?“身在公门好修行”,能办又不费什么力气,就应该办。二是“劳而不怨”。“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一个做官的人,既然选择了为民做主的仕途之…  相似文献   

6.
眼前的一切确实让合肥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董祥坤为之震惊,他怎么也不会想到长丰县双墩镇武装部长汪邦祥的右眼部一下子突然被缝上了四针,脸部的肿大几乎使他认不出眼前的汪邦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因为有了这个问号,才使我们听到了关于发生在汪邦祥身上的许许多多平凡而感人的事迹。  相似文献   

7.
谢灵运出身名门望族,青少年时期的公子王孙的生活使他具有纨绔子弟的某些性格特征。他的诗,天然本色,独占鳌头,为中国山水诗的开山之作。但他的人生却是充满着无数的悲欢离合。关于谢灵运的死,文学史家的结论是,他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是受了冤枉的。那么,除此之外,谢灵运自身有没有问题呢?也就是说,谢灵运的非正常死亡与他本人的性格有没有关系呢?我认为谢灵运的不满现状、不守本分、不谨言行,是导致他最终被"弃市广州"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和平树     
何为和平树?遍查典籍,未见记载与注释。然"和平树"这一词汇,出现在纸笺上的频率却很高。最早出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那时,有一部反映和平时期军人风貌的电视专题片叫《和平树下》。我曾问该片的制作者:和平是独属军人的使命与价值,树又指什么呢?是生活之树?事业之树?抑或,仅仅是附加了一种象征?那天,那位老兄并没有为片名作什么注释,绕了好大  相似文献   

9.
詹天佑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是他的杰作。詹天佑是中国的铁路之父,这在中国早已家喻户晓。但鲜为人知的是:詹天佑在修建京张铁路之前,曾经是一名中国海军的见习军官,他还参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中、法马江之战。在中国清政府海军的“扬武”号巡洋舰上,詹天佑和他的战友们一起与入侵中国的法国海军舰队进行了殊死的激战,当时许多报纸都报道了詹天佑的英雄壮举。留学美国学习土木和铁道工程专业的詹天佑是怎么成为一名海军军官的?在马江之战中,他是如何表现的呢?说起这些往事,我们还得从19世纪70年代讲起。  相似文献   

10.
1897年,一位名叫秋山真之的日本海军军官踏上了美国领土。他是奉命来这里学习海军理论的。早在日本海军中服役的时候,他就听说了美国海军上校马汉的大名,十分佩服其提出的海权论,因此顾不得舟车劳顿,匆匆赶往马汉住所,去拜访这位仰慕已久的海军理论权威。谁知,马汉见了他以后,却首先劝他读读若米尼的《战争艺术概论》。过了很久以后,秋山真之才了解到,马汉创立“海权论”,与其善于学习若米尼所阐述的作战原则,并将其创造性地运用于海军是分不开的。他终于明白了马汉将一本讲陆战的理论书作为海军战略入门书的真正含义。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著作呢?若米尼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相似文献   

11.
千古淮河,精英辈出。古代治水专家孙叔敖、思想家老子,在这里都曾留下许多佳话。今天的淮河又有一位敢为天下先的儿子,徒步完成了考察淮河的壮举。他沿淮四省步行2500公里,考察了淮域民情、河情、汛情,了解、记录和交流了治淮经验,激发了群众爱河护河的环保意识。他就是淮河发源地河南省桐柏县黄金局退伍军人刘源来。  相似文献   

12.
曾经在书店听见两个人在谈话:"买些什么书呢?""这么多呢?挑挑……""余秋雨的?""嗯?那个……那个……有点……算了吧……"有点什么呢?我站在旁边很想问一问。是受不了他文字的重量吗?如果没看过,又是听谁说的呢?余秋雨的文章是有锋芒的,而且锋芒毕露,他会去批评一种人,会去批评一种社会现象,难道是他说中了谁,谁受不了了?  相似文献   

13.
一提起军队,一看到军人,同学们首先会想到什么呢?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回答: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在边防线上站岗巡逻,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在抢险救灾中赴汤蹈火,在人民群众中见义勇为,在穷凶极恶的歹徒面前奋不顾身……总之一句话,军人是有独特精神气质和行为习惯的人。然而,军人都来自老百姓,是什么力量将他们塑造成了不同的人?这个问题就与我们今天讨论的题目有关。使一名普通老百姓成为一名合格军人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基本的就是军营特殊的生活环境,这种环境是在军队的共同条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军事化生活的突出特点就是始终处于条令之中,军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受条令的规范和制约。因此,要体验和熟悉军事化生活,就必须首先  相似文献   

14.
《政工学刊》2005,(8):64-64
“父母官”是旧时中国老百姓对州官、县官的尊称。这一称呼是由何而来的呢?《汉书·循吏传》载,西汉元帝时,南阳郡太守召信臣。“其治视民如子”,劝民农桑,去末归本,为政勤勉有计谋,“好为民兴利”,尽力使百姓富起来。他亲自指导农耕,常出入于田间,住宿在民家,很少有安闲的时候。“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吏民亲爱信臣”,尊他为“召父”。时隔不足百年,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七年(公元31年),南阳郡百姓又幸运得遇新任太守杜诗。《后汉书·杜诗传》载,杜诗担任郡功曹时,爱民如子,事事替百姓作主,全郡百姓家家粮丰衣足。百姓拿他与…  相似文献   

15.
用什么手段才能保持社会生活的稳定?在中国思想史上,哲学家和思想家们对此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见解,其中影响最大的要属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他们认为,德政和教化是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孔子和孟子的这种见解至今不乏可资借鉴的价值.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是德教思想的奠基者.他主张统治者应当以德治天下,“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这就是说,实行德政易于得到民众的拥护.德政的基本内容是“惠民”,“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公治长》)养民以惠,就是让民众能够维持生活和生产而不至冻饿,进而藏富于民,让老百姓过上小康生活.在富裕的基础上施以教化,既重视物质方面,又重视精神方面,这样就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  相似文献   

16.
1949年8月末,美国空军一架装有“飞行实验室”设备的B-29飞机,在远东某地区飞行时获得意外发现:从苏联东部地区上空拍摄到的几幅照片的底片上,清晰地显示出放射性物质的迹象。照片被送到美国情报机关,经有关专家分析,解释只能有一个:苏联在其领土内进行了原子弹爆炸。当情报局官员向杜鲁门总统报告此事时,他简直难以置信,连声说:“这怎么可能呢?这怎么可能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最初几年,美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原子弹的国家。被誉为“原子将军”的曼哈顿工程区指挥官格罗夫斯深知此项工程之浩繁、艰难,以及人力、物力耗费之巨大,曾说:至少在10年、20年之内,不会有其他哪个国家能造出  相似文献   

17.
讲 到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重要性 ,人们总不免要大谈“上梁不正下梁歪”的道理。但是倘若“下梁”不正 ,“上梁”又将如何呢 ?近日读书 ,看到一则寓言 :从前有个国家有一条名叫狂泉的河 ,人们喝了这条河里的水 ,没有一个不发疯的。惟有国王独自取井水喝 ,没有变疯。可是老百姓反说国王是疯子 ,于是一起劝国王治疗“疯病”。国王为迎合众百姓 ,只好到狂泉里喝了水 ,于是也变疯了。大家这才高兴起来。故事虽然只是则寓言 ,但如果联系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就不难发现其寓意之深刻。现实中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 ,就不难发现 ,确有少数干部 ,就他…  相似文献   

18.
问:我班有个新兵,每次技术考核都拖后腿,其实他并不是那么笨,可就是对自己没信心,甚至提出要调班。您说我这个当班长的该怎样对待他呢?答:给他以期望,同时也教给全班战友给他以期望,你可以对他说:“不,我不放你走是因为你有灵气,问题出在我在教练中的方法不太适合你,说实话,我还等着你为我们班争光呢。”并且让全班同志也持有你这种态度,这在心理学上叫做“角色期待”。角色期待就是说在一个群体中,当多数成员一致期待站在群体内某个地位上的人应有的行为方式时,这个现象叫期望效应也叫角色期待。美国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就此做过一个试验,他集中了百十名学生进行教学测验,之后随便从中选择了20名学生,并对  相似文献   

19.
有一则流传甚广的笑话,说的是几个国家的酒商比谁的酒劲大,结尾是一只喝了酒的小老鼠返回洞中,出来时肩上扛着把“刀”,仰头大喊:“你们快说,刚才那只猫呢?”老鼠的表现让人忍俊不禁,但老鼠缘何如此“大胆”,敢向他的天敌——“猫”实施挑战呢?显然,根源在于“酒”,才使鼠胆包天、鼠脑膨胀、“鼠智”丧失,逞得一时之勇,却把自己送上了小命难保的不归路。  相似文献   

20.
在实行义务兵役制的国家,如何最大限度地维护兵役义务的公平负担,是一个难题.要求所有适龄公民都服兵役是最简单的形式,但是实施过程中难免遇到阻力或是质疑;如果不是需要所有人都服役的话,应该免除哪部分人的兵役义务呢?服役者是否吃亏了呢?如何避免逃避兵役现象呢?历史上有些国家就通过抽签的方式来决定哪些人将被征召.对于服役人员来说,这不失为排除人为干扰因素,相对公平的一种"最不坏"的措施.美国就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采取过抽签征兵的方法.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北方军队征兵困难,想尽了办法,民众并不踊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