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为研究自然补风的补风口面积对舰船单开口舱室排烟效果的影响,在一个全尺寸的舰船单开口模拟舱室内,通过改变补风口上沿高度从而改变补风口面积,分别以舱室人眼高度处温度、烟气层高度、能见度及燃烧时间作为衡量排烟效果的标准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排烟能够显著降低舱室温度、提高舱室烟气层高度与恢复舱室能见度。当补风口面积较小时,补风速度较大,舱内烟气与新鲜空气掺混剧烈,油池燃烧速率增加,此时舱室降温效果更为明显,而烟气层稳定高度较低,能见度恢复较慢。  相似文献   

2.
以双层岛式站台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物理模型,采用FDS模拟软件对地铁站台进行了火灾模拟。重点研究了岛式站台在现阶段机械通风条件下,火灾发生在站台一端的几种通风模式,掌握在机械排烟情况下烟气的扩散形式,并对多种烟气控制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分别给出了相对最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一个理想的商场模型,根据相关条件,首先说明防排烟原理,结合规范对防烟分区合理划分,选择合适的排烟方式,即自然排烟与机械排烟结合。通过对排烟量、烟气温度的计算,设计合理的蓄烟拱高度、宽度,自然排烟口的面积等。同时对排烟风机的设置要求、排烟口的设置位置,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采用FDS模型模拟了大空间内发生火灾的烟气运动过程,分析了不同排烟模式下烟气控制的效果。模拟结果表明,补气口面积、火源功率对排烟效果影响较大;而排烟口的布置方式和排烟速率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坦克热烟气红外辐射特征,针对某型坦克柴油机,利用GT-SUITE建立了仿真计算模型,通过后处理模块模拟得到了排烟管排出的主要辐射气体的摩尔分数。建立了一种能够快速计算热烟气流场和温度场分布的数值计算模型,得到了热烟气温度场和压力场分布结果。提出了一种基于Malkmus模型的非均匀气体光谱透过率的计算方法,得到了热烟气的光谱透过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红外探测方向离散的热烟气红外辐射计算模型,模拟了某高空飞行器热烟气在2~5μm波带的相对红外辐射强度分布,并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最后模拟计算了坦克热烟气在不同红外探测角度下的红外辐射特征,分析了在红外探测方向上造成红外辐射特征衰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运动场馆规模大、人员密集、功能复杂、用电负荷大、配电线路多、火灾荷载大,一旦发生火灾可能导致群死群伤恶性事故的发生。研究运动场馆火灾情况下烟气变化规律,能够更好的指导消防安全设计。以某运动场馆为例,应用火灾模拟软件对其火灾情况下烟气蔓延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常见自然排烟方式对烟气层的高度、温度、氧气浓度、一氧化碳浓度变化的影响,从而为运动场馆防排烟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建筑中庭排烟性能化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火灾烟气控制工程计算方法,设定较适合的火灾场景,对某中庭建筑排烟方式进行性能化分析,得出采取自然排烟方式的可行性建议,并确定了排烟设备的选型、数量和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8.
排烟口是火灾发生时烟气排出的出口,排烟口高度和位置对排烟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运用FDS数值模拟方法,以实验台为依据建立数值模型,针对排烟口高度和排烟口位置的改变对排烟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排烟口高度的升高,各种排烟风速下的排烟效果都得到了改善。在排烟口风速较高的情况下,排烟口的高度变化对烟气溢出厚度的影响更大,采用大风速的控烟效果要优于小风速。侧排方式的排烟效果低于顶排方式,远壁排烟方式要优于近壁排烟方式。  相似文献   

9.
对环境大气压力不同的室内火灾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两种环境条件下的火源热释放速率、温度、烟粒子浓度、CO浓度的变化数据,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大气压力较低的地区,发生火灾时,燃烧不充分,热释放速率的两个峰值相距较近,稳定燃烧阶段短;烟气温度比常压地区低;烟粒子浓度变化不明显;CO浓度明显大于常压地区,因此烟气的毒性是低压地区威胁室内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运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模拟计算出新疆国际会展中心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时在火灾状态下的烟气蔓延数据,以佐证该建筑消防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为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消防设计方案提供科学的分析依据,并将其具体模拟结果运用于该建筑工程的实践中,以指导该类型建筑的消防设计。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充分利用锅炉排烟余热,可将船用锅炉通风系统中配备一台燃气涡轮,在高负荷时进入烟囱前的锅炉排烟(即从经济器管束排出的烟气)流经该涡轮时所作的功可带动通风系统的压气机,但在低负荷时压气机需由燃气涡轮和辅助汽轮机联合驱动.经对该通风系统的压气机、燃气涡轮和汽轮机进行有关热力计算,结果表明:在锅炉通风系统中采用燃气涡轮来利用进入烟囱前的锅炉排烟余热,可以显著降低锅炉烟囱排烟的温度和节省蒸汽的消耗量.  相似文献   

12.
运用EnergyPlus软件,对含相变材料层轻质房间的室内热环境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墙体结构、通风量等因素对相变材料轻质墙体的蓄、放热性能和室内热环境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相变材料应用于轻质房间,能显著增强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提高室内的热舒适性;同时采取夜间通风技术,可以有效地将白天蓄积的热量散至室外。相变材料布置在围护结构内侧时,室内环境的热舒适性比布置在外侧时更好。从自然通风的角度,相变材料布置于围护结构内侧时,选取换气数2.5次/h作为优化结果;相变材料布置于围护结构外侧时,选取换气数4.0次/h作为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在性能化设计评估中,需要通过火灾烟气模拟的方法来预测人员可用的安全疏散时间,而设计火灾场景时排烟系统的情况设置对预测结果有很大影响。以某商业防火分区中庭排烟系统是否失效来研究这个问题,从而进一步说明排烟系统正常工作对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双车道单向行驶高速公路隧道火灾提出三种排烟方案.利用FDS软件数值模拟火灾时各方案对烟气迁移和温度分布的影响,最后优选火灾时的排烟方案.结果表明:三种方案均能起到很好的排烟效果.若不考虑成本及技术难度,组合排烟方式效果最佳;若考虑成本和技术难度,则设置排烟口排烟效果最佳.在实际隧道发生火灾时,应综合考虑决定选取哪一种方案.若选用组合排烟方式,笔者建议火灾时,火源上游仅开启射流风机,火源下游则应同时开启排烟口,这样既节约成本,又能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机械排烟系统的有关控制问题,对排烟风机和排烟防火阀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优化机械排烟系统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6.
后勤工程学院绿色建筑示范楼是“超低能耗”理论的实践成果。通过理论研究和对当地气候以及建筑能耗的现状分析,综合采用自然通风采光技术、墙体自保温技术、建筑自遮阳设计等被动式节能技术,地源热泵应用、太阳能利用、楼宇智能控制等主动式节能技术,对示范楼进行了设计、建造。经过两年多的使用,各项节能数据的测定表明:示范楼节约能耗75.4%,实现了公共建筑超低能耗的节能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