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随着《反分裂国家法》的诞生,全国各族人民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共同心愿,由此拥有了强有力的法律防线;祖国和平统一的光明前景以及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也将藉由这道防线而获得最大程度的尊重和保障。与极少数人散布所谓“对台动武法”甚至“战争动员令”的言论恰恰相反,《反分裂国家  相似文献   

2.
王利静 《国防》2006,(4):45-45
为纪念《国防教育法》颁布实施五周年、《反分裂国家法》颁布实施一周年,本溪市组织开展了“人防杯”万名干部参加国防法规知识测试活动。这次测试的内容,以《宪法》、《国防教育法》、《人民防空法》为主要辅导和出题测试依据,并将《国防法》、《反分裂国家法》、《兵役法》融入辅导和出  相似文献   

3.
3月26日,"台独"分裂势力与民进党策 动在台北街头举行了所谓抗议《反分裂国家 法》的游行,怀着险恶用心严重歪曲该法的 立法宗旨,恶意误导台湾民众,企图制造两 岸新的紧张局势。当晚8至10时,著名军事 问题专家、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主任金一 南教授应邀来到解放军报主办的中国军网 "国防论坛",以"不搞'台独',就不必害怕 《反分裂国家法》的利剑"为主题,与广大网 友进行了在线交流。以下为此次在线交流的 精粹摘选。  相似文献   

4.
2005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针对台湾问题的《反分裂国家法》。以法律形式把我党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固定下来.这在我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部新的法律。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作用.而且将发挥深远的历史影响。这部法律体现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意志.表达了国家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它对“台独”势力无疑是一种威慑,但它又是一部和平统一法、保护台胞法,既不是所谓“动用武力法”。更不是“战争动员令”.  相似文献   

5.
张华祝委员:以陈水扁为首的台独分裂势力,这几年在分裂国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分裂国家的企图越来越明显。制定《反分裂国家法》非常必要,这也是全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的共同愿望。法律的条文虽简短扼要,但把实现统一的决心,把我们以最大诚意和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意愿表达得非常清楚。本法通过以后,一是进一步增强了全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和信心。二是对"台独"分裂势力的沉重打击,对外国干涉势力的严正警告。三是争取了台湾民众。作为国防科技工业的工作人员,我们要努力作好工作,继续为国防建设出力。通过我们的工作,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进程。我们的实力壮大了,就能够使得《反分裂国家法》顺利实施,更加有效的制止台独分裂势力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今年两会召开期间.部分知名委员通过讨论审议《反分裂国家法(草案)》,对军工企业改革发展,对国防建设和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等更为关注。  相似文献   

7.
冷战结束后,美军提出"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概念,并很快将其发展为非战争军事行动理论。从1991年《美国武装部队的联合作战》第一次使用"非战争行动"这一术语,到2006年《联合作战纲要》停止使用"非战争军事行动"这一术语,非战争军事行动理论经历了一个从酝酿、提出、发展到中止的过程。通过对这一时期美军重要条令文件内容变化的解读,可以清楚地看出该理论的历史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8.
中日甲午战争是日本经过长期准备、精心谋划而决然发动的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日本明治政府确立了"大陆政策",奠定了由海向陆、对外扩张的理论和政策基础,首要目标是灭亡中国。以1887年《清国征讨策案》为标志,日本制定详尽的作战构想,加速进行扩军备战。至甲午战前,完成了全部战争准备。研究这一历史过程,可以对今天的军事斗争准备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的3月1926年3月1日,黄埔军校扩为中央军校。1949年3月2曰,B-50轰炸机首次完成中途不着陆环球飞行。1981年3月2日,国务院批准"旅大市"改为"大连市"。1963年3月5日,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2005年3月14日,全国人大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1975年3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特赦全部在押战犯。1272年3月28曰,元朝改"中都"为"大都"。1911年3月29日,黄花岗72烈士殉难日。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提出四项基本原则。1993年3月31日,全国人大会议通过《澳门特别行政区法》。军史掠影:延安保卫战1947年3月,蒋介石把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1947年3月13日,胡宗南以整编第1军、第29军所属  相似文献   

10.
2005年3月20日,胡锦涛主席对来访的美国国务卿赖斯说,中国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推进两岸和平统一的法律,是一部反对和遏制“台独”、维护台海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法律。  相似文献   

11.
曲子 《环球军事》2014,(13):71-71
美国的历史是一个充满战争和扩张的历史,战争在提高美国国际地位的同时,深刻改变了美国的行为方式和民众的生活方式。作者在大学讲授《20世纪以来的美国战争史》课程15年,着重讲述这些战争对美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影响,以及那些因美国的军事攻击而承担痛苦代价的国家。  相似文献   

12.
人们向往和平、反对战争,但是只要阶级和国家存在,战争就不会消亡。面对战争的严峻威胁,只有准备并打赢必打之仗,才能获得真正而持久的和平。战争的物质基础是经济,准备战争、遏制战争与打赢战争都需要必要的经济支持,同时,战争也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反作用。因此,认真研究战争的成本与效益,深入系统地探究战争经济理论,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战争的本质规律、更好地把握战争与发展经济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这正是作者撰写《战争成本效益概论》一书的初衷。《战争成本效益概论》,既是军事经济学院方正起同志的博士论文,又是全军后勤学术"十五"计划课题《战争成本论》的最终研究成果。其主要部分或阶段性成果《战争成本效益研究》(研究报告),曾于2003年荣获全军后勤学术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20年,整整20年,《军事历史研究》用思想乳汁和精神营养哺育、培养和引导了一代青年学者走上军事历史研究的学术道路。即此在《军事历史研究》创刊20周年之际,我真诚地对我的学术导师和引路人表示衷心祝贺!J.F.C.富勒《西洋军事史》中译本译序言,"几乎所有的战略思想家和名将都无一不重视历史的研究,也无一不认为历史实为研究战争的基础。甚至还有人说,不研究历史即不可能了解战争"。我认为,实际上,从对至今为止的历史进程和社会重要转折的审视和洞察,无不是以军事、国防和战争作为动力和枢纽的。因此对军事历史的研究,实际上也是对人类历…  相似文献   

14.
嬴秦早期历史在《左传》《竹书纪年》《史记》等史乘的记载中清晰可见,嬴秦与五帝以及夏、商、周统治集团均有亲戚关系。在近两千年的时间里,嬴秦族一次次参与到"同室操戈"的上古战争中,呈现出起降沉浮并最终实现崛起的发展轨迹。嬴秦的崛起强化了治乱兴衰的节奏,战争活动与生俱来的先进性被深深埋藏,所谓"早期开明政治"也封存在对上古历史的追忆中。  相似文献   

15.
《华北民兵》2005,(4):8-8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四号《反分裂国家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05年3月14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2005年3月14日(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相似文献   

16.
自1856年4月16日《巴黎海上若干原则宣言》签署以来,国际间制订和签署了许多有关战争法条约与文件。这些法规,成为国家间发生战争或武装冲突时所遵循的国际法准则。由于各种原因,中国历届政府对这些战争法条约与文件,或为签署国,或予以承认加入,或没有承认。其中签署和给予承认的主要战争法规如下:  相似文献   

17.
陈芝江 《国防》2011,(8):59-60
随着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防实力不断提升,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边疆地区因领土争端爆发战争的可能性降低,与此同时,反分裂、反恐怖和边境封控、抢险救灾等任务凸显。历史昭示我们:"边强则国泰民安,边弱则国危民殃。"边防部队作为稳定边疆的坚强力量,应着眼遂行多样化任务需要积极推进改革,为确保边疆地区长治久安提供力量保障。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对历史的重视是基于他对现实的关注 ,在对历史的追寻、梳理和反思中 ,寻找一条通往未来的正确道路、邓小平对于抗美援朝战争的论述鲜明地体现了这一思想。《邓小平文选》3卷中记载了邓小平对抗美援朝战争的九次论述 ,主要涉及战争的实质、战争中的中美力量对比、战争的正义性、中国的主要威胁来自何方、抗美援朝战争与人权问题的联系、对我军建设方向的启示、统一战线、立国政策的政治目的等八个方面 ,给予了我们有益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9.
1999年《随笔》杂志第6期,刊登了一篇署名袁撰写的《真相》一文。这篇文章的作者用正正反反的手法,并借外国人之口,对朝鲜战争———实则是对抗美援朝战争作了极不严肃的评论。凡是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或研读过这段历史的人,看后无不感到惊讶!作者开篇第一句话,便强加于人,说什么“朝鲜战争结束几十年后,世人才知道了战争的真相。”否定多年来国内对这段历史的研究和著述,否定广大人民群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和智慧。他列出了许多国内外有关这段历史的著作。有官方的,也有个人的,有战场统帅和将领的,也有国家领导人的。对于这些著…  相似文献   

20.
要闻速递     
<正>大陆试探两岸联防南海可能日本《每日新闻》2010年8月19日报道,据台湾"国防"相关人士透露,去年以来,中国大陆曾多次非正式地试探台湾方面是否有意在南海展开联合防卫,中国大陆方面最近将南海也归为与本国领土完整攸关的"核心利益"。虽然台湾方面表示"眼下无法商讨",予以回绝,但是伴随着两岸关系改善,不排除双方在海洋方面展开合作的可能性。台湾宣称从历史、地理和国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