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一部厚重的军事历史新作《血与火的百年:20世纪局部战争纪实》(军事科学院军事百科研究部编著,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在新世纪来临之际与读者见面了。它精选了20世纪世界各地发生的32场重大战争,展现了100年来军事发展最有代表性、最具时代特色的典型战例。作者以军事专业人员的视角、生动活泼的笔调、图文并茂的形式,为读者提供了一部学术性与可读性兼备的优秀作品,读来引人入胜,发人深思。20世纪是人类有史以来战争规模最大、军事技术发展最为迅速的时代。描述各次战争的著作、回忆录、军事统帅传记和影视作品,可谓洋洋大观,多不胜…  相似文献   

2.
乔林 《当代海军》1999,(6):53-55
再过几个月的时间,人类就将跨人21世纪。在这百年之交的历史时刻.有必要对充满战火硝烟的20世纪百年,特别是法西斯军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为了争夺制海权,挑起的一次又一次跨海越洋的海上征战史作  相似文献   

3.
追击炮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今已经历了近百年的历程。在20世纪的无数次战争中,迫击炮以其结构  相似文献   

4.
<正>尊敬的坎菲斯主席,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首先,我代表中国军事历史委员会祝贺大会的召开。希望大家能够在北京度过印象深刻的五天,中国军事历史委员会将竭诚为会议和各位代表服务。非常荣幸能够与来自世界各国的军事历史学家们分享我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与20世纪战争样式演变"的认识。在人类战争历史上,已经过去的20世纪是战争变化最为急剧、战争规模最为庞大、战争过程最为惨烈,战争影响最为深刻的时期。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5.
一部人类史,半部战争史。自阶级社会产生以来,战争便随之而来,而对战争和军事历史的研究也就成为人类总结战争规律、吸取历史经验的有效途径。因此,从中国古代开始,历代统治者和军事家都高度重视对战争和战争规律的研究,并将其上升到关系国之生死存亡大事的高度。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明确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人民解放军创建以后,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高度重视军事历史研究。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即倡导党内同志要研究近百年来的军事史,老帅徐向前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也曾经指…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世界新兴的特种部队——数字化部队,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的作用以及发展趋势,提出了数字化部队与军队指挥自动化C~3I相结合,是未来战争区别于人类历史战争的重要转折,也即是21世纪战争区别于20世纪战争的显著标志。  相似文献   

7.
在19~20世纪的俄(苏)历史上,发生了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在内的多场战争,每一场战争,俄国均有失误和错误.本文从分析这些战争的基本结论和教训入手,提出了现代条件下如何进行军事建设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时空浩渺,光阴如梭.电子战自上世纪初诞生至今,已逾百年.这个战争的宠儿,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已成为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沿着电子战发展的历史脉络,可以领略其在战争舞台上纵横捭阖的威力与风采,更重要的是可以给今天的我们以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是人类战争发展到顶点的世纪,出现I前所没有的无限化总体战争——世界大战、但同时也是人类争取和平的斗争大发展的世纪,争取和平开始成为当代世界的主旋律。我们需要从战争与和平历史运动发展的宏观视野,去考察和认识这一转折。人类有3-4百万年的历史,其中存在阶级的历史时期不过5-6千年。大量考古的发现和人类学的研究,都证明原始社会(即有文字记载以前)就存在着战争。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曾经论述过原始社会的战争①。进入“文明”时代之后,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尤其是私有财产、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战争的…  相似文献   

10.
王幸生 《国防》2000,(1):39-41
随着2000年新年钟声的敲响,20世纪合上了最后一页。但我们谁又能忘记那风云激荡、波澜壮阔的20世纪呢?对于拥有5000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来说,一个世纪不算长,然而,百年间,神州大地竟承受了那样多的屈辱和苦难!志士仁人前赴后继,进行了不懈的奋斗与拼搏!百年历史,百年奋斗,孕育和托起了一个古老民族走向新生的光荣与梦想!回首百年,中华民族从屈辱走向振兴,令人难以忘怀,更令人感慨万端。  相似文献   

11.
曲子 《环球军事》2014,(13):71-71
美国的历史是一个充满战争和扩张的历史,战争在提高美国国际地位的同时,深刻改变了美国的行为方式和民众的生活方式。作者在大学讲授《20世纪以来的美国战争史》课程15年,着重讲述这些战争对美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影响,以及那些因美国的军事攻击而承担痛苦代价的国家。  相似文献   

12.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距今已50年了。这场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和军队为保卫和平、反抗侵略而进行的正义战争,是同美国为首的17个国家和地区的“联合国军”进行的一场特殊条件下的现代化战争。其规模之大.牵涉国家之多,情况之复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所仅有的。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反复较量,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议上签字。现在.当我们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抗美援朝战争50年的时候,  相似文献   

13.
军事科学是一门“未来的科学”。对战后已经发生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进行回顾、总结和研究,目的就在于深刻地认识其内在的规律,成功地把握其发展趋势,进而有效地驾驭未来战争的风云。继对战后局部战争和当前的国际战略格局进行了综合考察之后,人们不难发现,在现代条件下,特别是在人类历史20世纪过渡到21世纪——“世纪之交”的特定历史时期内,局部战争不仅仍将成为国际间战争的主要样式,而且愈益明显地呈现出许多崭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理论与实践,已经延续90年。其核心理论是毛泽东奠定、习近平继承并发展了的"战争全局"论。它来自战争实践,并在战争中得到检验,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取得了胜利,因而是科学的理论。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学者引入了西方的"战斗主体"论,发生了第一支支流;20世纪90年代初,自产了"军事斗争全局"论,发生了第二支支流,三极分立的理论格局初步形成。两股理论支流的共同特征是去"战争全局"论,形成了30多年的战略概念"偏航史",背离了战争规律。2014年,习近平发表《关于战争指导问题》,继承了毛泽东的"战争全局"论,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为我军的战略理论与实践指明了方向,更是指引战略概念"迷航"走出误区的"航标"。本文论述了战略概念偏航史的发生、发展、运作的过程及其影响与根源,并呼吁重塑"战争全局"论的传统历史。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是风云变幻、风雷激荡的时代.20世纪,是战云密布、战火硝烟的时代.20世纪,是名将云集、名帅辉映的时代.20世纪,是巨擘林立、巨星闪耀的时代.从20世纪初叶的日俄战争,到第一、第二两次席卷全球的世界大战,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到阿以战争、两伊战争、阿富汗战争、海湾风暴……战火,此起彼伏;硝烟,遮天蔽日;强国,尔虞我诈;弱旅,备受欺凌.  相似文献   

16.
炮兵是战争之神。在20世纪的战场上,到处是硝烟弥漫,炮火纷飞。21世纪是和平与发展的新时期,然而战争的幽灵仍在世界各地游荡。为适应未来战争需要,许多国家正在大力发展新一代炮兵武器。一些新式火炮已在近年开始装备部队,另一些还在紧张地试验中,要在三五年后才能定型生产。新一代野战火炮一旦投入使用,将使炮兵这一“战争之神”再次显示神奇威力和优异风采。  相似文献   

17.
处于世纪之交、千年更替的关节点上的进步人类难免回眸过去100年的历史。即将过去的20世纪可谓是风雷激荡、群星灿烂、人才辈出。人们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在留给新世纪的历史遗产中,20世纪著名军事家的兵法思想极为丰富,堪称一绝。本世纪上半叶是以革命和战争作为时代主题的,两次世界大战作为“全面战争”和“绝对战争”的典型,旷古未有。随着和平与发展取代革命和战争成为时代的主题,这样数亿人参与角斗,并以数千万人死亡为代价的历史“大戏”,今后很难再重演了。但是,社会和人性结构中许多最隐秘…  相似文献   

18.
"克服历史"是在20世纪50年代西德全民反思起步的大背景下提出。西德全面的战争责任反思始于60年代,至70年代达到高潮。其后虽然经历了80年代初新右派保守势力"晚生幸福""告别纳粹"呼声下的回流,以及90年代两德统一后身份认同困境下历史修正观的影响,但最终仍步上了正向、积极的轨道。  相似文献   

19.
纪元 《军事历史》2021,(4):104-10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一体化联合打击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战争成为当代战争的主要作战形态.在此背景下,美国海军航母编队先后参与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大规模局部战争,奠定了其在当代信息化战争中作战运用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20.
袁峰 《国防》2001,(1):30-31
有人讲,早熟的战争和晚熟的和平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史,的确如此.回首已经逝去的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类生灵涂炭,此后半个多世纪的冷战又给人们带来太多的威胁和恐惧.战争使善良的人渴望和平,也使邪恶的人变得疯狂.爱好和平的人和迷信武力的人都没有闲着,一边是努力铸造和平盾牌,另一边则忙着打造战争机器.几经沧桑之后,人类终于跨进了21世纪.新的世纪是否会如过去一样总是战争与和平相伴?新世纪大国的国防是和平之"盾",还是战争之"矛"?人们正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