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 SUT 线导反舰/反潜鱼雷SUT 线导鱼雷是德国在1975年为出口而研制的反舰/反潜两用鱼雷,集“海蛇”、“海豹”和 SST4鱼雷之部件,可从水面舰、潜艇、固定或活动岸防设施中发射。SUT 鱼雷装有声自导头,在主/被动工作时探测距离远。线导终止后,SUT 鱼雷可作为高度智能自导鱼雷作战使用。SUT 鱼  相似文献   

2.
改进制导方式,实现精确制导采用综合制导方式远程鱼雷将采用综合制导方式,在远、中、近距离上分别采用光纤线导、精确惯导、拖曳基阵、尾流自导以及声自导,实现鱼雷全航程的精确制导。目前,较为先进的重型鱼雷(甚至有些轻型鱼雷)均装备了线导系统。发射舰艇和监控飞机可以利用线导系统对鱼雷实施可靠的导引和人工干预,缩短鱼  相似文献   

3.
新型鱼雷对抗系统(CIRCE)是德国和意大利为满足海军新型212型潜艇对软杀伤鱼雷对抗系统(TCM)的需求而设计的,通过发射水声干扰器和诱饵来有效迷惑鱼雷,实现对先进小型鱼雷及线导或非线导的声自导大型鱼雷进行对抗,系统反应快、防御功能强。  相似文献   

4.
针对线导鱼雷制导方式的特殊性,从潜艇鱼雷攻击的决策依据入手,结合线导鱼雷作战使用的要求,提出了实现线导鱼雷攻击决策功能的必要条件.并以此为依据,阐述了线导鱼雷在作战使用过程中应把握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自导+线导鱼雷连射是目标对抗条件下有效的攻击方法。根据目标状态分析了自导+线导连射组合方式,当线导雷采用被动声自导时,需要确定合理的射向与发射时间间隔来避免鱼雷互导;建立了自导+线导连射控制模型,并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仿真分析了采用修正方位导引法和现在方位导引法进行初始导引时不同连射发射时间间隔对被动互导的影响;给出了采用时间间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线导鱼雷     
鱼雷武器已度过了百岁寿诞,百年前的鱼雷尽管外貌与今天相似,但到二次大战结束前,一直是体型较大、浅水反舰的兵器。今日鱼雷已发展成具有反潜与反舰两种用途,大型与小型(英、美称重型与轻型,日本称长鱼雷与短鱼雷)两种尺度的新品种。各国的小型鱼雷主要用于反潜(独联体与瑞典小型鱼雷口径为400毫米,除反潜外,还可装在潜艇艉管自卫反舰,其它各国通行的324毫米口径的小雷均只用于反潜,一般(除瑞典 TP 42及TP 43系列外)不装线导,只用主被动声自导;大型新式鱼雷全是线导加主被动声自导。基本上都是反舰又反潜的两用鱼雷(瑞典的 TP 61系列各型与德国的“海豹”及 SST 4只反舰;“海蛇”只反潜,它们不是两用鱼雷)。大型反潜、反舰两用鱼雷通常装备在潜艇上,少数也可装在驱逐舰与护卫舰的艉部二层甲板上向后发射,瑞典的鱼雷快艇则向前发射。本文着重分析介绍大型线导鱼雷,不包括小型鱼雷。所谓大型,各国通用口径为533毫米,法国有的用550毫米。独联体已有直径650毫米鱼雷,美国 SSN 21“海狼”级核潜艇的发射管口径为762毫米。这种特大口径者不妨称之为巨型鱼雷,它们虽代表大型鱼雷发展的新动向,但不是线导鱼雷,故不在本文介绍之内。  相似文献   

7.
对来袭鱼雷弹道进行预测是实施鱼雷防御的一个前提条件.首先,分析了目前水面舰艇对鱼雷信息的获取方式与特点,指出应以鱼雷方位信息为基准进行弹道预测.其次,从不同类型潜射鱼雷的发射方式和弹道特征着手,分别建立了潜射直航鱼雷、声自导鱼雷、尾流自导鱼雷的弹道预测模型,并归纳了线导鱼雷的导引艇方位分布规律.最后,通过仿真分析不同类型鱼雷的弹道预测效果和影响因素,并定量给出了线导鱼雷的导引艇方位预测偏差范围最小可达3°~5°.该研究成果可有效提高水面舰艇的鱼雷防御效能.  相似文献   

8.
线导鱼雷攻击时对目标参数解算依赖小 ,这一特点有利于远距离隐蔽快攻和提高舰艇的作战和生存能力。在鱼雷发射后边解算边导引实时修正雷达误差 ,可以提高鱼雷自导发现目标的概率 ;导引过程中进行人工干预 ,可以提高鱼雷抗干扰能力。在无目标运动要素的条件下 ,对线导鱼雷攻击水面目标的纯方位导引法进行研究 ,提出一种较为有效的导引方法  相似文献   

9.
反鱼雷深弹武器是水面舰艇对抗鱼雷的一种新的反鱼雷武器,由它组成的鱼雷防御系统可以拦截潜艇发射的声自导鱼雷、线导鱼雷及尾流自导鱼雷.根据其作战使用特点,建立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分析了其基本思想,具体实现过程,并应用实例加以验证.计算结果表明:该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依据水下平台获取目标信息的特点和线导鱼雷的导引机制,阐述了线导鱼雷导引控制有关术语的概念、解决的问题及相互关系,指出改善线导鱼雷导引使用性能的根本环节在于对导引方案的优化。通过对“自动导引”方案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优化线导鱼雷导引方案,必须突破依靠单一探测器和“全程跟踪”观念的束缚,充分利用来自各种渠道的目标信息和鱼雷的速度资源,发挥作战使用者的主导地位,才能提高其适应复杂作战环境的能力,进而发挥出武器装备应有的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11.
最小射距是影响线导鱼雷使用的因素之一.阐述了鱼雷最小射距的概念,分析了影响最小射距的5个主要因素.建立了线导加声自导鱼雷控制及目标可攻性判断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了线导导引控制、目标速度、目标舷角对最小射距的影响,并给出了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使用线导鱼雷攻击远距离目标时,除了受目标方位误差的影响外,还应该综合考虑目标的运动态势(速度、舷角)以及目标距离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线导加声自导鱼雷控制模型,通过仿真得到不同目标舷角、不同目标速度及不同射距条件下鱼雷捕获目标概率,根据仿真数据对目标舷角、目标速度及射距对线导鱼雷攻击远距离目标的影响进行分析,给出使用建议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水下平台获取目标信息客观实际的分析,指出以固定的导引周期、自动实现线导鱼雷整个过程的导引是难以实现的.为此,线导鱼雷导引方案设计必须综合利用各种渠道所获得的目标信息资源和鱼雷的高速制资源,才能大幅提高线导鱼雷的使用性能.通过仿真研究提出:“由条件确定导引时机”的概念,给出利用“依赖条件调度的管理器”对来自各方面的目标方位进行优先级排序并控制导引算法调度时机的技术方法;利用“间断导引”兼顾导引平台听测与鱼雷快速接近目标之矛盾的技术方案,给出了确定“听测速度”、转换方法和转换时间间隔的技术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平台探测设备获取目标噪声方位信息的局限性,以及线导+尾流自导鱼雷导引过程中应避免出现的两种情况,提出了利用现有手段和信息进行优化导引的应用方法,特别是经理论分析和试验实践,给出了通过控制目标和鱼雷相对位置以及其它辅助手段来实现线导精确导引的方法,对指导线导鱼雷导引控制的工程实践和战术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平台探测设备获取目标噪声方位信息的局限性,以及线导+尾流自导鱼雷导引过程中应避免出现的两种情况,提出了利用现有手段和信息进行优化导引的应用方法,特别是经理论分析和试验实践,给出了通过控制目标和鱼雷相对位置以及其它辅助手段来实现线导精确导引的方法,对指导线导鱼雷导引控制的工程实践和战术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悬浮式深弹拦截线导+声自导鱼雷作战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面舰艇如何使用悬浮式深弹拦截线导+声自导鱼雷是舰艇防御鱼雷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利用模糊数学知识将鱼雷报警距离分为近、中、远三个模糊区域,建立鱼雷报警距离隶属函数关系,预估鱼雷目标航向、航速等运动要素,最后建立了舰艇使用悬浮式深弹拦截线导+声自导鱼雷策略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法通过计算机仿真,得出了悬浮式深弹在不同参数条件下拦截线导+声自导鱼雷的概率。结果表明:舰艇进行规避机动其拦截概率可达32%~60%。  相似文献   

17.
针对新型潜射线导鱼雷可攻性判断的决策需求,在分析传统的鱼雷可攻性判断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以鱼雷航程实时预报作为线导鱼雷可攻性判断的决策依据.并对线导方位导引法进行了深入分析,给出了概略目标运动要素情况下鱼雷航程实时预报的解析模型,该模型可实时预报线导鱼雷航程和鱼雷线导段航行时间.经大量仿真计算验证.解析模型预报结果作为鱼雷可攻性判断依据是具有合理性的,该方法能较好地满足线导鱼雷攻击决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在目标运动要素未知的条件下,方位导引法是线导鱼雷常用的导引方法,尾流自导鱼雷的制导技术要求鱼雷必须满足一定的角度进入目标尾流,才能发现尾流并跟踪击毁目标.线导如何导引鱼雷满足进入尾流角的要求,是急需研究的问题.通过分析和仿真得出鱼雷满足进入尾流角要求时本艇阵位与目标速度和舷角之间的关系,并从技术角度对其射击阵位进行了优化分析及仿真,对线导 尾流自导鱼雷的作战使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德国SUT鱼雷     
台湾在2003年9、10月进行的4次SUT鱼雷潜艇发射训练中,有2次发射后鱼雷未能击中目标。其中1枚SUT线导反潜反舰鱼雷从“海龙”号潜艇发射后,导线断裂后鱼雷失去控制,未能击中目标而漂至宜兰海滩。台湾从印度尼西亚购买的SUT型鱼雷,与德制大批量生产的SUT型鱼雷相比,质量不但逊色,而且价格也贵得多,每枚造价高达127万美元,而且也过了合同约定的保修期,令台湾海军欲哭无泪。台湾潜艇曾进行过106次操  相似文献   

20.
设计了弹道仿真系统的总体结构,分析了线导 尾流自导鱼雷制导机理和弹道特性,开发了线导 尾流自导模型库.该模型库封装了鱼雷在线导段、搜索段、尾流导引段等不同阶段的典型导引算法和控制方程,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线导 尾流自导鱼雷攻击水面目标全弹道的仿真应用.系统人机界面友好,仿真模型具有可扩充性,能为线导 尾流自导鱼雷的导引算法和自导逻辑的设计与验证提供参考依据,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