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者刘罡来信询问二战末期日本海军“信浓“号航母的情况。“信浓”号原是日本“大和”级战列舰的第3艘,但在“信浓”号建造期间,日军在中途岛惨遭重创,4艘重型航母被击沉导致日军航母机动力量大大减少。日本海军无奈只能下令将已经完成一半建造的“信浓”号改建成航空母舰。  相似文献   

2.
咨询园地     
读者梁灼华说他是一个航模爱好者,对二战时的舰艇更是情有独钟。在众多的舰种中,他非常喜欢战列舰,是个绝对的“巨舰大炮”主义者。他来信询问法国“斯特拉斯堡”号战列舰的建成年月?战术技术性能、武器装备与参战情况及其结局?“斯特拉斯堡”号战列舰于1934年11月开始建造,1936年12月下水,1939年初编入法国海军舰队服役。标准排水量26500吨,满载排水量35697吨,舰长(水线  相似文献   

3.
咨询园地     
读者崔磊和成风等问二战期间日本海军的“大和”号和“武藏”号战列舰的性能和参战情况? “大和”号战列舰1937年动工,11月在日本英港海军造船厂动工,1941年12月服役。标准排水量64000吨,满载排水量72000吨。  相似文献   

4.
刘志 《当代海军》2005,(10):28-29
巡洋舰是在排水量,火炮、装甲防护等方面仅次于战列舰的多用途大中型水面战舰,它具有较高的航速和远洋机动作战能力,经常被称为海上战斗堡垒,是远洋型海军不可或缺的舰种。“斯维尔德洛夫”级火炮巡洋舰是二战后苏联建造的第一批大型水面舰艇,是斯  相似文献   

5.
“马里兰”号战列舰既有名声显赫的业绩,又饱经战争风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她作战英勇,战功卓著,共赢得7枚战斗勋章,有“好斗的玛丽”之美名。她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在美国、特别是在海军界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马里兰”号战列舰是美国为了遏制日本军国主义称霸远东和太平洋而建造的一种超“无畏”级战舰,她以装备当时口径最大的406毫米舰炮和新型水上飞机弹射器而名扬美国海军。  相似文献   

6.
法国海军起步较晚,但水面舰艇装备发展颇具特色,特别是早期战列舰在战舰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大炮巨舰主宰海洋的时代,法国海军战列舰为其争夺海上霸权、确立海军强国地位奠定了牢固基石。风帆时代战列舰的溉念起源于16世纪,提到“战列舰”,人们会自然联想起“战  相似文献   

7.
苏联解体后,其海军的主力舰几乎全部易帜为俄罗斯海军舰艇。然而,俄罗斯建立了自己的海军后,不仅没有建造新的航空母舰,反而对已有的航空母舰停建的停建、退役的退役、出卖的出卖、解体的解体。现在,俄罗斯海军的圣安得列旗下,只剩下唯一的一艘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以下简称“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斯大林时期的航母建造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法对希特勒采取绥靖政策,使得德国人得以大规模重建海军。1936年,德国开始建造航空母舰。对此感到强大威胁的苏联决定从1938年起,用10年时间建设一支包括3艘战列舰、1艘航  相似文献   

8.
曾经以其巨口径火炮和特厚装甲称雄于世的一代海上霸王——战列舰,现已正式告别海军,只是最后的归宿仍未确定。二次大战后,唯有美国海军仍拥有4艘这种满载排水量达58000吨的巨型战舰,“密苏里”号,“新泽西”号,“衣阿华”号和“威斯康星”号。就吨位而言,四舰仅次于二战时排水量64000吨,装有18英寸(457毫米)火炮的日本战列舰“大和”号和“武藏”号。这四舰都曾有过显赫的战绩:都参加过二次大战,盟军接受日本投降的仪式就是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的,有的参加了朝鲜战争,为美军登陆仁川提供炮火支援。此后,四舰退出现役并被封存。越南战争爆发后,“新泽西”号被启封,开赴越南战场,曾以其9门16英寸(460毫米)巨炮轰击越南海岸,一年半后,再次推出现役。1982年底,“新泽西”号在经过  相似文献   

9.
假想的绝唱     
作为大舰巨炮时代的海上霸主,战列舰之间的对抗无疑是最令人激动的战斗场景!但在战列舰设计建造日臻完善的时候,却也失去了传统的海上主导地位,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很遗憾,二战中美国的各级现代化战列航都没能在实战中对决德日两国最强的战列舰——“提尔皮茨”号和“大和”号。原文的作者,詹坶斯·威利曾是得拉维尔大学的教授,他把这些最强大的战列舰放入了最可能相遇的战场中,为我们编谱了一曲假想中战列舰绝唱。  相似文献   

10.
咨询园地     
读者纪相安来信说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希望了解具有纪念意义的美国“依阿华”级战列舰“密苏里”号的数据资料及有关图片。1945年,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日本签署了投降书,这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密苏里”号战列舰1941年1月6日动工建造,1944年1月29日下水,1944年6月11日入役,1986年5月10日经过现代化改装后重新入  相似文献   

11.
独具特色的瑞典“维斯比”级隐身护卫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瑞典是一个传统的海军装备生产国,它所研制的中小型潜艇、轻型水面作战舰艇以及多种舰载武器颇受国际市场青睐。近年来,它设计建造的“维斯比”级隐身护卫舰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总体设计注重隐身瑞典是最早研究隐身舰艇的国家,它研制的“斯迈吉”号隐身试验艇曾闻名于海军界,“维斯比”级轻型护卫舰正是该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维斯比”级舰在总体结构设计上十分注重隐身,在减少舰艇雷达散射截面积,降低红外辐射、舰艇噪声和可见光信  相似文献   

12.
自中日甲午战争后,政府昏庸、外国侵略、内战连绵,到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海军各类舰艇总共也只有120余艘,总吨位不足7万吨,舰艇普遍吨位小,质量差,服役时间长,其中吨位最大的“海圻”号巡洋舰排水量也只不过为4300吨,却已是近40岁的高龄。而这一期间,日本海军实力迅速膨胀,到1937年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前,海军实力已接近美英,共有舰艇308艘,其中仅大型舰艇就有:战列舰10艘、航空母舰6  相似文献   

13.
2007年5月3日,韩国海军“独岛”号两栖攻击舰参加了团级规模的两栖登陆作战演习,差不多在同时韩国军迷披露了正在釜山大鲜造船与工程有限公司建造的出口印尼海军的两栖船坞运输舰“望加锡”(Makassar)号。这种超万吨级的两栖战舰不仅是印尼海军的头号作战舰艇,也是目前东南亚地区仅次于泰国海军“查克理王朝”号轻型航母的2号作战舰艇。  相似文献   

14.
1933年希特勒上台执政后大力开展军备竞赛,建造各种新型军舰和潜艇是摆在德国海军面前的头等大事,希特勒和海军元帅雷德尔希望建造一种新型超级战列舰来重振德国海军的雄风,希特勒也是个“大炮巨舰主义”信奉者,对巨型战列舰很感兴趣。  相似文献   

15.
雷鸣 《当代海军》2002,(2):42-42
1944年11月28日晚9时许,美军潜艇“射水鱼”号正在日本本州岛南方160公里海域巡航。忽然,潜艇雷达发现一艘大型船只正沿着日本海岸快速航行。通过潜望镜观察,判定是日本大型航母“信浓”号,周围还有4艘驱逐舰护航。  相似文献   

16.
2001年7月11日,沸沸扬扬传了几年时间的印度海军“尼尔吉里”(Nilgiri)级隐身导弹护卫舰首制舰,终于在印度西部城市孟买的马扎冈船坞有限公司正式动工建造。这项秘密的造舰计划被称为“17号工程”,其目的是为印度海军在2l世纪初提供新一代具备隐身功能的大型导弹护卫舰,充实其业已庞大的蓝色武器库隐身战舰之梦由来已久 90年代以来,印度海军的作战舰艇逐步向大型化、导弹化和电子化方向发展,隐身便成为迫切之  相似文献   

17.
"威斯康星"号战列舰是"依阿华"级第4艘,也是该级舰服役的最后一艘,1941年由费拉德尔菲亚海军船厂建造,1944年服役,划归太平洋舰队,参加了对日作战。二战结束后,"威斯康星"号退出现役,被编入预备役舰艇的行列。但作为一艘满载排水量58000吨、拥有33节高航速的巨舰,美国海军是不会轻易放弃"成斯康星"号的。  相似文献   

18.
航空母舰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的大型水面战舰,素有“海上浮动机场”的美称。它们不但可以攻击敌方的水面舰艇和潜艇,还可攻击敌方的海岸设施和陆地纵深目标,是夺取作战海区制海权和制空权的有力武器。1910年,随着美国飞行员尤金·伊利驾驶“柯蒂斯”飞机从经过改装的“伯明翰”号巡洋舰上起飞,航空母舰便开始了其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其后的30年航空母舰虽有较快发展,但威名仍在“大舰巨炮”的战列舰之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航空母舰的作战威力才被人们真正认识和广泛使用,其发展得到各海军强国的普遍重视。在取得辉煌战果后,航空母舰取代战列舰而荣登“海上霸主”的  相似文献   

19.
法国作为传统的海上强国和欧盟海军的重要力量,拥有一支较强的均衡装载型两栖作战舰队,主力是2艘“闪电”级和2艘“暴风”级大型两栖船坞登陆舰。2000年,法国海军又与国防部舰艇建造技术局签订了价值4.7亿美元的合同,建造2艘“西北风”级多用途两栖攻击舰。2002年,新舰设计蓝图得到了法国海军认可。自此,拉开了建造“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的序幕,开始了法  相似文献   

20.
乔林 《当代海军》2002,(6):40-42
1941年12月10日,一心想吞并亚洲和南太平洋的日本,在马来亚与英国海军舰队展开了一场海空争夺战。在日海军航空兵的猛烈打击下.老牌帝国主义英国的远东海军舰队一败涂地,素有“不沉战舰”之称的“威尔斯亲王”号战列舰和“反击”号高速战列巡洋舰顷刻之间即葬身鱼腹,使世界为之震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