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生日金版     
生在十二月形象特使:刘峰 生日思想 我很荣幸能够作为“生日金版”最后一名“特使”出现在我们珍爱的《解放军生活》上。几年来的军旅生涯磨炼,已把我锻造成了一名“钢铁战士”,并且转了士官成为班长。这些都凝聚着领导的关心爱护和战友的帮助。请允许我在新年到来之际,衷心祝愿《解放军生活》越办越好,并祝战友们“新年万事如意”!  相似文献   

2.
某场站警卫连新战士王锦锋,小名叫小旦。入伍后,战友们根据谐音都叫他“王小胆”。说他胆小,他还真“胆小”,路上看到个士官,马上让到路边,来一个标准的军礼;战友小赵请他到小店去“干一杯”,他不敢,说怕挨批评;外出时战友请他去“聊天”,他也不敢去,说怕受处分,最后气得战友直骂他不是男子汉。  相似文献   

3.
难做的事,用心去做,反而容易做好;最困难之时,就是我们离成功不远之日。干大事是这样,做工作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也是这样。军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了一个后方仓库的保管队任技术员。由于我专业对口,队长和教导员都很信任我,大大小小的工作都交给我带战士们去干,很快我就在战士中树立了威信。  相似文献   

4.
问:一个战士在日记中写道:“我很孤独,在排里几乎没有朋友,没有人能够理解我,谁也不帮助我,谁也无法帮助我。我整日默默无语,很少与人说话,战友们似乎从未注意过我,甚至根本就意识不到我的存在。我也需要友谊,需要倾吐心中的苦闷,也需要被关心。可我有的,只是深深的孤独。我再也不能忍受这份煎熬了!我活得太累了!”  相似文献   

5.
问:一位18岁的战士对心理医生说:“我现在很苦恼,因为这一个时期以来,我经常做梦,而且这些梦都与性有关。我心中忐忑不安,不敢时连里干部讲,只能和要好的战友谈谈,但是这非但没能解除我的烦恼,相反却更加深了我对自己的怀疑。我感到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我真的不可救药了吗?”  相似文献   

6.
我在阅览室里正看着一期《环球军事》杂志,突然发现身旁的战友在剪另一本。因为《环球军事》上有世界各国尖端的武器,还有印制精美的图片, 平时大家都很喜欢看。我很生气,二话没说就阻止了他的行为:“这么好的杂  相似文献   

7.
何华  常超 《政工学刊》2002,(9):30-30
随 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官兵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少数战士把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嫁接到部队人际关系中来 ,有的甚至把请客送礼作为达到个人目的的“敲门砖” ,致使干部经常要面对战士送礼的问题。那么 ,干部拒收战士礼物中有什么学问 ?怎样拒收效果最好 ?加强教育 ,引导战士堂堂正正做人。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现在许多战士非常看重关系和交往 ,战友之间、上下级之间、军地之间的交往最为频繁。交往中 ,他们既重友情 ,也重利益 ,少数人把战友之间的正常交往庸俗化 ,试图通过送礼拉关系、走“捷径” …  相似文献   

8.
孩提时,梦想当兵,长大后真的如愿以偿。到了部队,我公差勤务抢着干,经常为连队抄写文件、办墙报专刊等。在搞好文书工作的同时积极向报社投稿。投出的第10篇被《国防战士》报采用,激发了我的写稿积极性。战友们送给我一个雅号“秀才”。后来我被直接调到了师宣传科。我暗想穿一辈子军装的梦想可望能够实现了。谁知提  相似文献   

9.
讲真话、听真言、察真情,能够很好地促进部队建设。但有一些同志,因为虚荣心在作怪,总喜欢把一说成十,把十说成百。在事迹报告会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说者滔滔不绝,听者或左顾右盼或鼾声如雷,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反思。当排长那会,我被集团军评为"集团军排长标兵",要在集团军作巡回报告。为了提高稿件的质量,我特意请机关的材料高手帮忙润色修改,三天后,一篇五千字的事迹材料稿新鲜出炉。当时,从机关到基层对这事都很重视,指导员特意派了几名班长骨干当听众,战友们都很热心,给我提建议,帮我设计动作,每当我读到精彩处,不仅配合以热烈的掌声,还时不时喊上几嗓子"好"。  相似文献   

10.
值班室     
正某集团军步兵团战士强亮前些日子,部队拉到野外驻训训练场上,我因动作不规范,被班长当众批评了这让我觉得在战友面前很没有面子回到连队我越想越郁闷,始终咽不下这口气这几天我总是想着要找个机会报复一下他,我知道这样做不对,但我就是控制不了自己怎么办?心理专家:小强战友你好,一个连队百十号人,大家在一起工作和生活,由于脾气、性格差异,以及思想观念的不同,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有了矛盾,我们不应积怨报复,而是要努力地去消除转化  相似文献   

11.
我们战士大部分都非常喜欢看“连队细节”的专题文章。我对我们连50名战友进行调查:对《解放军生活》以及“连队细节”的喜爱程度,其中列兵35人,上等兵15人;其中非常  相似文献   

12.
一个战士在日记中写道:"我很孤独,在排里几乎没有朋友,没有人能理解我,谁也不帮助我,谁也无法帮助我。我整日默默无语,很少与人说话,战友们似乎从未注意过我,甚至根本就意识不到我的存在。我也很想交几个知心战友,郁闷时能有个人听我倾诉。可我有的,只是深深的孤独,我再也不能忍受这种煎熬了!我活得太累了!我真的想回家!"  相似文献   

13.
基层之声     
编辑同志: 前不久,笔者到某部去看望战友,发现不少战士进连队干部房子,不是报告、立正、敬礼、严肃正规,而是弯腰、敬烟、点头、嘻嘻哈哈。一些干部也随便对战士逗笑取乐。当谈及此事时,连队干部却说:连队嘛,太“正规”了,显得“死气”,随便一点,才显得官兵关系融洽。  相似文献   

14.
一天,一位署名第一次爱的战友在留言板上留言道:知心姐姐,刚刚看了你在网站上发的文章《关于抑郁症的19条报警信号》,感觉大多都和自己现在的状态相吻合。我现在好怕,怕自己万一真的得了抑郁症怎么办?这条留言引起了我的注意,在耐心的回复后我又提出让他电话咨询,后来在我的鼓励下,这名自称小卢的战士来到工作室咨询。小卢是一名二期士官,原来是一名修理专业的技术兵,因为领导看他人老实,工作踏实认真,就调他任油库管理员,当时好多战友羡慕他,因为  相似文献   

15.
在我的抽屉里,存放着一本用透明胶带粘合好的《环球军事》杂志。虽然它有些“面目全非”,但我一直珍藏着。因为,这本看似普通的杂志留给了我一段美好的回忆。那是3年前,我还是某军医学院里一名普通的学员。那时因为面临毕业,所以每个人都很忙。在毕业前的那半个月的野外生存、救护课目的训练中,我被编在医疗救护组,任组长。组员有我的战友,还有本院护理队的学员。大家相处得很愉快,我开展工作也很顺利。第二天,我发现一个组员总是在休息的间隙里在一旁翻看一本杂志。出于好奇,我更是多了几分留意,看他看得入神,觉得一定是本闲书。几天后的中…  相似文献   

16.
“外号”风波○王胜勋某连战士张某有个“业余爱好”,喜欢给人起外号,战友的长相、名字等看似很平常的东西,到他嘴里就变了味。连里两个女兵个子较矮,长得又胖,“油桶”和“麻袋”的外号很快就从他那儿流传开来。为此,两个女兵哭哭啼啼找到指导员,要求为其“正名”...  相似文献   

17.
“学习已经成为一种习惯,闲下来不学习总觉得心里有些不安”。他静静地看着我说,略带一些羞涩。我不禁有些惊讶,继而有些感动。有几个学员敢这样说,又有几个学员真的是这样做的?然而,吕秀平不仅说到了,他也真的做到了。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从一个普通的战士成长为军械工程学院的一名硕士研究生,从而完成了战士-大专-本科-研究生的三级跳。  相似文献   

18.
“入伍快一年了,不知为什么,面对连队干部、甚至老兵班长的问话,我总是感觉紧张,有时连话都说不清楚。说实话,我心里感觉有些害怕,也不知道怕什么。我感觉自己有时好像在无意识地躲着连队干部,也不敢主动担当任务。”一位战士谈到自己的烦恼时,这样说。  相似文献   

19.
士兵天地父亲的企盼●董卫东中央军委决定给「优秀士兵」颁发由江主席亲笔题写的证章后,在战士和亲属中引起强烈反响。战士亲属纷纷来信,或鼓励、或希望,一句句朴实感人催人奋进的话语,激励和震撼着战士们的心灵。笔者征得我部战士卢长勇的同意,将其父的来信推荐给战...  相似文献   

20.
李晓伟 《政工学刊》2003,(12):42-42
如今义务兵的兵龄较以往缩短了两年,有不少战士在两年的服役期间,因奖励名额有限等原因,得不到任何奖励,按说应对此有些遗憾或失落感。然而笔者却经常听到不少战士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十分潇洒:“无所谓,我对荣誉看得很淡。”“如今要那么多荣誉有什么用,还不如来点实惠的。”“对荣誉看得很淡”,如果是指无论得不得到荣誉,都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不斤斤计较,不争功抢功,不因为得不到荣誉就闹,就撂“挑子”,那是值得称道的。但是,笔者在调查中却发现“看淡荣誉”的另一面:在一些战士的心目中,荣誉似乎失去了应有的激励、鞭策作用,有的人抱着满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