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编辑同志:中共中央1986年5号文件明确规定,县(市、区)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后,仍是军事单位,其性质和工作任务不变,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条令、条例进行管理。我们认为,县(市、区)人武部虽然已经改归地方建制,但应严格参照军队条令、条例进行管理。可是现在的情况是,军队新条令已经颁发这  相似文献   

2.
县(市、区)人民武装部改归地方建制以后,如何充分发挥军事指挥机关的职能作用,保持它的军事性?我们认为必须紧紧抓好3个方面的工作: 对上,坚决服从上级军事机关的领导。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但军事性质不能变,服从上级军事机关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县(市)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前,主要经费来源靠地方政府供给,开支审计也由地方部门实施。归建后,人武部经费供给渠道有所改变:一是上级军事机关按预算正常下拨;二是当地政府拨给的职工工资、营房维修费、国防教育费、征兵经费、民兵军事训练误工费等。根据县(市)人武部归建两年来的情况看,上级军事机关在对县级人武部的经费管理上,仍重在军队预算内拨款  相似文献   

4.
县级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以后,有一些人把中央关于“人武部干部由地方、军队共同管理,以地方为主”这一具体问题的具体规定,理解为民兵、预备役建设及人民武装工作系统内部的关系都以地方为主,以军队为辅。这显然是对双重领导制度的曲解,如不及时澄清和统一,必将在思想上和工作上造成更大的混乱。一、在领导观念上,应是双重领导并重,而不是“以地方领导为主,军队领导为辅”。有的同志看到人武部建制改变了,干部管理以地方为主了,于是便认为在领导关系上,应“以地方领导为主,军队领导为辅”。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中央文件说得很清楚: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后,其性质和工作任务不变,实行地方和军队双重领导。这就明确了地方和军事部门在领导人武部中的地位和作用,两者之间是一个并重的关系,只是各自  相似文献   

5.
全国县(市)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后,人武工作如何开创新局面?为此,记者采访了总参动员部部长陈超同志,请他回答了记者提出的一些问题。问:县(市)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后,人武部建设的当务之急是什么? 答: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后,当务之急是稳定思想、理顺关系、熟悉业务、转变作风,开创民兵、预备役工作的新局面。问:你能否具体谈谈怎样抓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 答:稳定思想,就是要深入学习中央5号文件和军委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方针、政策,认清职责,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把精力集中到做好人  相似文献   

6.
改归地方的县(市)人武部,军事机关的性质正在逐渐退化。表现在:人武干部的“军事意识”不断淡化;人武部与军事系统的联系松散;人武干部对军队情况的实际了解越来越少;对军事问题的关注程度降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观上讲,是人武干部的军事机关、军事人员意识淡化,认为“工作军事化,编制地方化”,“是穿军装的老百姓”。  相似文献   

7.
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两年来,一些地方在坚持双重领导制度上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应当引起重视。 一是防止“亲军方”、“疏地方”的出现。有少数人片面地认为,人武部收归军队后,只能由上级军事机关管理,因而出现了服从地  相似文献   

8.
二千六百多个县(市)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几万人武干部集体离开军队,这是军事工作上的一件大事。三十年来,广大人武干部不辞辛苦,任劳任怨,辛勤工作,为军队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人民解放军的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改建之际特向广大人武干部表示深深地敬意!人武部的工作很重要。人武部是联系军队和地方的桥梁和纽带,是国防后奋力量建设直接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相似文献   

9.
县(市、区)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后,处于军队与地方的“接合部”,军队的干部进不去,地方的干部干不了,使人武干部队伍进出两难,因此,搞好人武干部队伍的调整交流,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副总参谋长何其宗说: 人武部移交后仍要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作贡献在县(市)人武部即将改归地方建制的时候,《中国民兵》杂志编辑部邀请部分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来京座谈如何适应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的新形势,做好人民武装工作的问题。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县级人武部门改归地方建制近一年了。事实证明,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减少了军费开支、有利于地方党委加强对民兵、预备役工作的领导,这是我们的喜。然而喜中有“忧”、概括起来为“三难”:  相似文献   

12.
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以来,以江主席“五句话”总要求为指导,以条令条例为依据,以规范“四个秩序”为重点,以提高人员素质为核心,坚持全面建设、全面发展的思想,有力地促进了人武部的正规化和全面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由于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时间  相似文献   

13.
一、人武部职工编制存在的问题 人武部收归建制后,形成了“一部两制”的编制:即在同一个军事机关工作,干部享受军官待遇,纳入部队的编制序列;职工享受地方机关事业单位待遇,纳入地方政府编制序列。经费保障上干部由军队负责保障,职工由地方财政保障。这一编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工资待遇影响职工队伍稳定。资阳市人武部干部月均工资是职工的2.5  相似文献   

14.
问题之一 管理体制不顺,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1986年,县市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人武干部享受公安干警待遇,基层专武干部都领取行政干部工资,工作性质、任务一个样,同做一件事,待遇不相同,管理上却越来越错综复杂。“军事机关派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央军委扩大会议精神,县(市)人武部将要改归地方建制。隶属关系虽有新改变,但名称不变,任务不变。为了发扬成绩,表彰先进,推动县(市)人武部尽快适应改归地方建制的新形势,为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本刊从这一期开始,开辟“县(市)人武部光荣榜”专栏,将连续宣传介绍一批县(市)人武部干部的先进事迹。——编者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孝感军分区按照军队条令条例,抓好县(市、区)人武部正规化建设。日前他们在大悟县召开了县级人武部正规化建设经验交流和现场观摩会。 针对县级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后,人武部和人武干部趋向“地方化”等问题,为了使人武部建设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孝感军分区党委及时调整了工作的重点,从建立、完善和落实战备、训练、工作、生活四个秩序入手,着力抓好人武部正规  相似文献   

17.
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以来,在上级党委领导和机关的关心下,人武部的干部队伍得到了及时的充实和加强,不但给人武部建设输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使人武部工作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无疑是要充分给予肯定的。但就调入的军事干部来讲,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军事素质单一。有的会组织指挥但不会讲解示范,有的有一技之长但表达能力差,有的能吃苦耐劳却缺乏军人应有的气质。总而言之,复合型的军事干部调入的太少。二是整体结构趋同。  相似文献   

18.
县(市)人武部在改归地方建制10年后,又于今年收归部队建制。这是人民武装工作的需要,也是广大人武干部的共同心愿。然而,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毕竟经历了一段不算长也不算短的时间。这段时间对人武干部来说,隶属关系、领导关系和工作关系都发生了变化。新收归部队的人武部面临着各级关系不顺、工作情况不熟等诸多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酉阳县人武部近年来,紧紧抓住人武系统干部队伍建设,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得到了全方位发展。酉阳县人武部在改归地方建制的10年中,在党委班子建设、基层民兵工作“四个一”达标、“率兵带民扶贫帮困”、国防教育等工作中,都被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军区评为先进。他们还连续8年被评为先进单位和先进人武部。这些成绩,无不凝结了酉阳人武系统抓干部队伍建设的心血。——抓机关、带基层,是党委一班人的共识。从我做起,向我看齐,是机关干部给区乡部长的一道“命令”。1986年,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  相似文献   

20.
1986年荷花盛开的时节,刘天同由部队一名团长成为诸城市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后的第一任政委。从野战军到武装部、从军事主官到政工领导,从军队序列到地方编制,一切都是陌生的。但是,刘天同以他敢想敢干, 敢做敢为的魄力,严于律己,身先士卒的气质,公道正派,处事民主的作风,带领武装部全体同志,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做出了众口盛赞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