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在军火贸易中奉行国家和军事利益至上,出口的武器有近1/4销售给华约国家。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在武器出口对象的选择上则更加强调经济利益,通过调整对外军事贸易政策,实行全方位的武器出口战略,不断拓展武器出口市场,与更多国家进行军火贸易,使军火出口状况不断好转、贸易额逐年提高。经过几年的徘徊,俄罗斯又恢复了世界军售大国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发展军贸的经济动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博  张允壮  曾立 《国防科技》2008,29(1):88-92
尽管军火贸易动机尤其是军事大国的军贸动机都是多元的,但作为世界上最赚钱的交易之一,经济利益无疑成为世界军火贸易动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俄罗斯军贸发展现状回顾的基础上,利用计量经济学工具模型,对1992~2005年间的俄罗斯军品贸易和经济发展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本文进一步详细分析了俄罗斯发展军贸的深层次经济动因,如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维持就业、创造外汇、促进经济发展等。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在军火市场上沉寂几年后,逐渐走出低谷重新崛起,使得世界武器销售竞争更加激烈,军火贸易市场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1 大力发展军火贸易,做为偿还债务和恢复经济的手段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年鉴所示,俄罗斯在1992年的武器出口为13亿美元,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7%,到了1995年,仅一个季度的合同订单达到了20亿美元,已经超过了法国,并且其军火贸易的发展势头没有减弱。俄罗斯军火贸易发展有很多因素。其中主要是经济因素,因为军火贸易做为特殊的商品贸易,受政治和经济两大因素的影响,在冷战时期政治因素起决定作用,冷战后的今天,经济因素占主导地位。第一是俄国内的经济萧条,物价暴涨,卢布大幅度贬值,就连军人的工资也发不出来。当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七国许诺的几百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如今也没有  相似文献   

4.
欣然 《国防》2001,(6):45-47
近年来,在世界军贸市场上一度处于低迷状态的俄罗斯,呈现出大举收复失地的强劲势头。迄今,已夺回了世界武器出口的第二把交椅,大有虎视美国霸主地位的咄咄逼人态势。 军贸成了“救世主” 俄罗斯积极向世界军火市场进军,自然有多方面的考虑。 最直接、最紧迫的原因是要借军火贸易的东风来复苏经济,拯救军工企业。近年来,俄罗斯一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经济长期不景气,对军队武器装备建设造成了一定影响。但凭借在苏联解体时继承的大量装备,以及依靠实力雄厚的军火工业基础改进、研制的少量装备,俄罗斯陆军的主要武器装备,不管在数量还是在质量方面,目前仍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6.
清秋 《环球军事》2004,(18):36-37
近年来,随着国际军事形势的日趋复杂、世界经济形势的不断好转,世界军火市场日益兴隆,美俄在全球范围的军火出口争夺战愈演愈烈。双方在巩固自己传统军火市场的同时,加大向对方市场渗透的力度。如今,双方在南美市场上又展开了新一轮较量。 巴西“F-X计划”引来俄美战机大比拼 据《俄罗斯空间》报道,最近,为了在巴西空军价值近10亿美元24架歼击机的采  相似文献   

7.
(一) 国际军火贸易作为近代国际经济关系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迄今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的发生和发展, 以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为基础,以参与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战略为指导。从18世纪中叶的产业革命以来,不同的国家逐步被纳入到同一个国际分工体系和世界市场之中,从而形成了近代国际经济关系。这为包括国际军火贸易在内的军事经济交往奠定了客观的经济基础。国际军火贸易之所以具有现实性,还在于世界各国政治、军事经济战略上的不同和军事经济状况的差异。有的国家要维护自己的利益,有的国家则想扩张自己的利益,而当这些国家已有的军事手段不能满足既定的政治目标所需时,他们就会把眼光转向国  相似文献   

8.
世界军火贸易导致高技术战争扩展杜作义当今工业较落后的国家之间爆发的战争,不乏高技术兵器的对抗。发达国家制造的各种高技术兵器频频搬上局部战争的战场,军火贸易是一个主要的渠道。军火贸易产生的巨大经济利益和政治上的控制力,是导致高技术兵器扩散和高技术战争扩...  相似文献   

9.
在各海军大国中,俄罗斯的鱼雷武器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冷战时期,外界对苏联的鱼雷武器研制发展情况及其作战使用思想了解较少。冷战结束后,继承了苏联衣钵的俄罗斯由于经济困难,其庞大的军工企业不得不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寻找出路。近十几年来,随着俄罗斯武器出口以及参加各种军火展销会的日益频繁,外界逐渐对其鱼雷武器的战术技术特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战使用思想注重专用这一思想是与俄海军兵力战术运用思想密切相关的。俄海军强调在一次战斗行动中特定的作战平台执行单一作战任务而不是兼顾几种任务,以利于达成既定作战目标。与此相适应,俄海军在鱼雷武器的使用上强调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军工综合体和政府军火出口部门扩大军火出口的努力主要集中于海军装备,包括主力水面战舰、快艇、两栖舰艇、潜艇、海军飞机和武器装备等。除出售现成装备外,俄罗斯还应印度等部分国家的要求,进行技术转让和允许本土化生产,这一趋势最终导致印俄两国联合研制反舰巡航导弹。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军火市场的特点刘育章西方国家称“军事工业是国家主权工业”。现在各国都在探讨如何使本国的军事工业走出困境。而军火出口则是下条重要的途径。美国称“军火贸易是美国军事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俄罗斯提出,要从思想意识争夺转为军火市场的竞争;英国军品出口...  相似文献   

12.
1994全球军火市场一览全球军火交易市场与冷战时期相比,交易额已下降近70%。半数以上的合同仍属于美国公司。而英国、俄罗斯、德国等国也纷纷加大力度,欲在世界军火市场抢占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3.
银泉 《环球军事》2008,(7):14-15
3月6日,泰国警方宣布,他们抓获了被称为全球头号军火大鳄的俄罗斯军火商维克托·布特,这一消息令人为之一振。布特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被控违反联合国武器禁运令向许多非洲国家的反政府武装提供军火,因此被认为是一些非洲国家内战经久不息的重要原因之一。与此同时,他也向本,拉登领导下的“基地”恐怖组织和其他国家的一些恐怖分子提供军火,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军政领导把武器出口视为在世界各地扩大和巩固其影响以及在本国武装力量军事订货减少的情况下保证军工生产能力得以充分利用的有效手段。目前美国政府的行动有一个明显的趋向,即放弃冷战时期将军火贸易政策与思想意识挂钩的做法,优先考虑经济与政治的利益。美国军火贸易的基本原则是:在对美国国家安全极其重要的地区保持力量平衡;充分利用国家军事工业联合企业的生产  相似文献   

15.
冷战结束后,世界军火市场表现出新的特点。贸易总量呈减少趋势;秘密武器交易急速升温;俄罗斯军贸正走出低谷;中东地区军火储备有增无减;亚洲军贸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军贸这种新的态势,主要在于世界的不稳定因素和局部地区冲突刺激着武器市场;国家政府为获得高经济效益而直接参与其中;冷战时期的大量过剩军火重新流入市场。世界军火贸易的发展走向将随着这种新的态势出现新的调整。军火销售水平将逐步趋于稳定;设计、制造和销售进一步走向集团化;高技术武器市场占有率将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
自金融风暴开始以来,国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冰岛、希腊等多个欧洲国家陷入债务危机。经济的不景气,直接影响到了军火市场,使得各国在军火采购上都不得不慎礓从事,但臣额军火贸易仍成为低迷的世界经济中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的军事工业体系规模庞大,生产能力超强,技术水平精湛,在世界军工界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2004年全球100强军工企业中,苏霍伊航空装备生产联合体、“金刚石-安泰”防空装备制造公司、米格飞机制造公司、“海军上将”造船厂榜上有名。这四大军工生产企业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庞大的联合体。苏霍伊——最赚钱的军火巨头2004年3月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俄对外军事技术合作委员会会议上宣布,2003年俄共出口价值55.68亿美元的武器和军事部件,超出预定目标26%。按照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统计数字,俄罗斯已经连续3年成为世界第一军火…  相似文献   

18.
法国前总统施密特把军火贸易比喻为“迷人心窍的行当”。的确,相较其他贸易而言,军火贸易不仅可以赚取高额利润,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而且由于商品的特殊性,还可从中获得巨大的政治、军事和外交利益。于是,面对回报丰厚的国际军火市场,向以精工细做闻名的欧洲自然不会坐视他人得利,纷纷拿出看家产品,杀向国际军火市场——  相似文献   

19.
李滔 《当代海军》2001,(9):15-15
印度一直是俄罗斯军火最大的买家。2000年,俄罗斯的武器出口总额约为37亿美元.其中印度就占了近1/3。最近一段时期,俄罗斯与印度签署的几个武器出口合同,可称为“世纪合同”,其中,在海军装备方面,俄罗斯将为印度海军生产3艘11356型护卫舰(互联网《简氏防务周刊》中称11356型护卫舰为改进的“克里瓦克”Ⅲ级)。  相似文献   

20.
吴义福 《国防科技》2006,(11):48-50
近年来,出于各自战略和现实利益的考虑,印俄两国关系得到加强,两国在军事领域的合作由温变热,开始向纵深推进。从印度方面来看,印度加强与俄军事合作的真正意图是购买或联合研制开发生产先进的武器装备,以加速军队装备信息化建设,实现称霸世界的军事野心。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俄不断加强与印度的军事合作,主要是看重印度军火的需求量,通过向其军火出口,换取国家建设急需资金,复兴军工企业,强化其在南亚次大陆的影响力。国际分析人士指出,印俄不仅是重要的军事技术和工业伙伴,也是军事政治伙伴,两国在军事领域的合作已经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