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近日,中船重工七二四所自主研发的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数字相控阵天线平面近场测试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既可作为平面近场测量系统,又可作为柱面、球面测量系统,是目前国内市场上其他测试系统所不具备的。据悉,国际知名天线测试系统供应商,美国NSI公司在2016年第二季度发布了一型基于工业机器人的天线近场测试系统设备,但其仅能用于无源天线测试,而七二四所开发的机器人系统同时具备无源和有源天线测量能力。  相似文献   

2.
舰载相控阵制导雷达工作频率的折衷是舰载防御系统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导弹制导,相控阵雷达必须提供足够的测量精度以便引导导弹命中目标。为了消除掠海导弹的威胁。改善雷达的低空性能,必须尽可能的采用小的天线尺寸和重量以便安装在舰上更高的位置。为了尽早地发现目标,有充足的时间拦截目标,以及抗ARM、反隐身和安全性等方面满足现实的要求,考虑雷达工作频率的权衡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相控阵雷达抗干扰仿真精度低、可视性差、不能体现信号处理过程中相位变化的不足,本文设计实现了基于MATLAB GUI的典型相控阵雷达抗干扰仿真平台。建立了体现典型相控阵雷达抗干扰系统特点的数学模型,设计了低复杂度的信号级仿真平台,以典型雷达参数为基础进行了实用性验证。该仿真平台贴近实装,可视性强,可为相控阵雷达干扰、抗干扰等技术的研究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4.
隐身飞机已逐步成为大国重器,并将持续发挥重要影响,隐身技术也已成为飞行器设计的关键技术。隐身飞机的雷达散射截面积(radar cross section, RCS)测量是设计、制造、维护隐身飞机的必要手段。从缩比模型的RCS测试、全尺寸飞机室外RCS测试、全尺寸飞机室内近场测试三个方面,回顾了隐身飞机RCS测量的基本流程,总结了隐身飞机RCS近场测量的理论基础,并着重对具有成像诊断功能的近场RCS测量技术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对隐身飞机RCS测量的应用趋势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有利于对隐身飞机RCS测量形成总体性了解,并把握RCS测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改进型功能级相控阵雷达系统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导弹防御系统中地基相控阵雷达系统的仿真应用,通过对相控阵雷达系统功能级仿真及相干视频信号级仿真方法的分析,给出了改进型功能级相控阵雷达仿真系统的框架结构、新增模型和仿真流程,并实现了实际的仿真软件系统,为导弹防御系统中典型地基相控阵雷达的分析研究提供了平台支持.仿真结果验证了建模方法和数学模型的有效性、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装备零讯     
《环球军事》2009,(18):64-64
俄展示第五代战机相控阵雷达 俄第五代战斗机T-50所配备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已在不久前闭幕的莫斯科国际航展上进行了“有限”展示。 该型雷达由俄罗斯季霍米罗夫仪器制造科学研究院研制,总共由大约1500个发射-接收模块组成,是继“甲虫-AE”之后,俄研制的第二种有源相控阵雷达。  相似文献   

7.
针对相控阵雷达高采样率数据,建立了雷达测量数据重采样的最优节点样条表示方法模型.为满足试验数据处理需求,进行拟合采样的同时用迭代方法将野值剔除,有效地降低了雷达测量误差。采用B样条作为数值逼近的基函数,可在全部数据范围内对测量数据进行拟合,达到提高处理精度的效果。通过仿真与实测数据的检验,验证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根据反导预警雷达的预警任务和配置要求,建立带有可调参数的反导预警雷达优化配置模型.首先,给出雷达对弹道覆盖范围的计算方法,并建立X波段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的优化配置模型.其次,考虑实战中对预警时间和重叠探测区的不同需求,在P波段远程预警相控阵雷达的优化配置模型中引入了可调参数,使输出的方案能同时满足对预警时间和重叠探测区的作战需求.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并且发现预警时间最大化与重叠探测区最大化不能同时实现,反导作战指挥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可调参数,输出满足实战需求的雷达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9.
高精度的雷达目标同时极化测量方法对于发射波形的正交性要求较高,然而实际应用中,发射同时满足时宽、带宽以及高正交性要求的精密极化测量波形往往非常困难。提出了一种基于斜投影滤波的高精度同时极化测量方法,利用斜投影算法中两线性子空间可以不相互正交的特点,能够在非理想正交波形的实际情形下,实现高精度的目标极化测量。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匹配滤波同时极化测量方法,该方法可以大幅降低目标极化参量的幅度和相位测量误差,极大提高同时极化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0.
航空电子战系统用的新型相控阵天线已经研制成功。这种天线不仅可以对有威胁的雷达施放大量的干扰能量,而且还可以准确地测量其方位,因此,人们预料在今后十年里其应用范围将日益扩大。例如,尖锐波束可以迅速扫描确定指向点,从而可以有效地利用干扰输出;高精度的方位测量功能可以从复杂的辐射电波环境中准确地提取有威胁的雷达发射脉冲,以  相似文献   

11.
周义 《国防科技》2000,21(2):24-27
20世纪五十年代末期,随着射程远、速度快、特征小的洲际导弹的出现,常规机械扫描雷达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六十年代,多功能、高性能的相控阵雷达应运而生。目前,相控阵雷达技术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广泛地应用在地面远程预警系统、航空(天)侦察监视系统、地面和机舰载防空系统与火控系统以及战场炮位侦察雷达系统等各个军事领域。相控阵预警机技术世界领先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下属的埃尔塔电子公司就开始研究在机载平台上使用当时最先进的相控阵雷达技术的可行性,提出了发展“第三代预警机”计划,开始研制…  相似文献   

12.
首先简要介绍了俄罗斯弹道导弹预警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地位,然后研究了俄罗斯弹道导弹预警系统的形成历史与发展现状,分析了俄罗斯远程战略相控阵雷达的部署情况,并对俄罗斯战略相控阵雷达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我国战略预警系统的发展和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舰载雷达零位标校新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目前现有舰载火控雷达零位标校的方法和技术做了简单概述,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GPS、CCD、激光经纬仪等技术相结合的零位标校新法,给出了系统硬件组成和算法原理,对系统误差影响因素做了分析。实践标明此系统可以有效的克服由于舰体的摆动而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并极大的改善了标校的灵活性与机动性。标校系统测量真值位置精度优于50 cm,相应真值角度精度优于0.05 mrad,满足舰载雷达标校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1月28日,荷兰皇家海军的“德泽文·普罗文森”号防空型导弹护卫舰在巴伦支海西部海面上进行了一次重要的舰载防空作战试验,测试了由荷兰、德国和加拿大三国联合研制的舰载“阿帕”(APAR)有源相控阵雷达,并取得成功。此次海上实弹防空演习是实用型舰载有源相控阵雷达第一次在实战环境中用于制导实弹发射,标志着新一代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开始步入21世纪信息化海战的实用阶段,具有里程  相似文献   

15.
辐射式雷达目标模拟器射频前端设计与集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完成了辐射式雷达目标射频模拟器射频前端的设计与系统集成,该模拟器工作于L/S/X三个频段,支持连续波和脉冲工作体制,具有高精度的多目标生成能力。射频前端的插件结构设计保证了射频前端的电磁兼容性能和功能可扩展性。其测试结果均优于指标要求,并支持模拟器系统成功完成了实际雷达的目标模拟实验,验证了模拟器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雷达回波模拟技术模拟目标态势单一、建设成本高、灵活性差等缺陷,结合相控阵雷达快速波束定向的扫描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射频存储转发技术和移动阵列平台的相控阵雷达外场试验目标模拟方法。该方法采用射频空间辐射注入的方式为雷达提供较为逼真的三维空间模拟目标回波信号和构建较为复杂的模拟目标场景态势,能够支持包括雷达天线在内的整个雷达系统进行模拟试验或训练。最后通过实例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雷达回波模拟技术模拟目标态势单一、建设成本高、灵活性差等缺陷,结合相控阵雷达快速波束定向的扫描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射频存储转发技术和移动阵列平台的相控阵雷达外场试验目标模拟方法。该方法采用射频空间辐射注入的方式为雷达提供较为逼真的三维空间模拟目标回波信号和构建较为复杂的模拟目标场景态势,能够支持包括雷达天线在内的整个雷达系统进行模拟试验或训练。最后通过实例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18.
要挖掘和发挥相控阵雷达的最佳潜能,必须对其资源进行动态管理和任务规划。从相控阵雷达资源管理体系结构入手,分析了相控阵雷达搜索状态下的资源管理、跟踪状态下的资源管理、任务优化配置和调度等3个方面国内外的研究内容和现状。针对未来相控阵雷达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内容,并对相控阵雷达资源管理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基于相控阵雷达自适应多波束,研究了相控阵雷达抗干扰的新方法,该方法把自适应波束调零控制技术、副瓣对消技术和极化选择抗干扰技术综合应用于相控阵接收多波束形成中,使相控阵雷达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20.
针对密集目标环境下相控阵雷达任务调度问题,分析了相控阵雷达工作任务特点、调度流程以及资源约束,建立了资源约束条件下的相控阵雷达调度模型。研究了传统遗传算法在相控阵雷达任务调度中收敛速度慢和早熟问题,提出了基于共享机制的自适应小生境技术的改进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小生境遗传算法的相控阵雷达任务调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任务调度成功率,降低截止期错失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