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德栋  曹建 《国防科技》2020,41(4):19-22
用无人机担任僚机已成为战斗机编组作战领域技战术研究的新热点。本文通过跟踪美国“忠诚僚机”项目的试验进展,了解所用无人僚机和战斗机平台的性能及特点,把握长僚机编组作战对无人僚机的基本指标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美军分布式作战概念的演变、智能空战技术研究和现有装备改装趋势等因素,分析了“忠诚僚机”项目在推进空中分布式作战概念实用化、提高长僚机编组作战效能以及形成规模化无人僚机装备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基于上述分析,得出无人僚机与有人战斗机编组作战是军队需要面对的新型作战样式这一结论,并结合国内空战理论研究、军用无人机制造能力以及反无人机装备的发展情况,给出整合资源发展优势无人机、以硬杀伤和软杀伤多种形式构建有效反制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航空集群作战系统通过自组织机制与行为调控机制的有机耦合,产生了新的作战能力,具有能力涌现特点.为评估集群系统作战效能,在机群作战效能评估理论的基础上,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无人-有人机协同作战集群效能涌现模型.结果表明,作战环境威胁越高,集群作战能力的涌现效果越明显,且随着等级的不断提高,能力的涌现不断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逐渐减缓.该方法的应用可为评估航空集群系统的对地攻击作战能力提供定量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舰载战斗机执行航母防空任务的作战效能,研究影响舰载战斗机防空效能发挥的关键因素,对舰载战斗机执行航母防空作战进行了仿真建模分析。首先对舰载战斗机执行航母防空作战任务问题进行了描述,推导出了舰载战斗机巡逻阵位与拦截距离的关系;其次分析了执行防空任务的舰载战斗机可能的作战状态,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舰载战斗机执行航母防空作战的系统动态模型,并依据舰载战斗机空中巡逻阵位对模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了推导。最后应用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研究结果可为舰载战斗机执行防空作战任务提供量化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创新,无人机集群体系在未来战场将占据主导地位,分析研究相关的防御策略及拦截手段对我国无人技术创新和体系建设尤为重要.结合反集群作战任务需求,基于观察、判断、决策和行动(OO?DA)循环理论,建立对抗作战网络模型,并构建了反无人机集群作战能力指标体系.采用改进信息熵方法,提出一种高效准确的作战效能评估...  相似文献   

5.
详细分析战斗机综合作战效能评估中通常采用的对数法模型,指出模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模型构成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建模思想,建立了战斗机综合作战效能评估解析计算模型;同时对综合效能模型中各分项能力的评估模型进行修改完善。最后以6种机型方案的综合作战效能评估为例计算并检验了模型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6.
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海军,有人无人集群协同化作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针对这种新的作战样式,对其作战效能进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这种多装备、强耦合、巨复杂的大系统,常规的效能评估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根据相似性原理将串联电路系统的部分理论引入到效能评估中,考虑作战环节中的串联特性,建立起系统整体和部分的有机统一。通过水下集群协同作战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是有效且科学的,能够较准确地反映集群的总效能。  相似文献   

7.
作战效能试验评估是检验地面无人作战系统是否满足作战要求的根本手段.针对地面无人作战型号新、作战需求牵引性弱等问题,紧贴地面无人作战系统的智能自主特性,以能力构想为核心,以作战概念创新为牵引,建立了基于能力的地面无人作战系统作战效能试验评估框架,明确了作战概念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技术,提出了地面无人作战系统的作战效能试验方法,设计了地面无人作战系统的作战效能指标框架和总体方案,为适应地面无人作战系统发展要求,并有效开展作战效能试验评估提供了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幂指数法和AHP的先进战斗机效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先进战斗机的作战效能,通过建立对空对地统一的效能指标体系,综合采用幂指数法和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其作战效能进行评估.运用幂指数法对战斗机的能力进行计算,对于指数法中各因素的重要性程度,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来计算各因素的权值.仿真结果验证了综合运用这两种方法研究战斗机作战效能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正>据空军相关报道,中国空军联合中国电科电子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远望智库等单位举办首届"无人争锋"智能无人机集群系统挑战赛。为深入贯彻国家军民融合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牵引智能无人集群领域新技术发展与转化应用,探索未来智能无人集群作战概念。"无人争锋"智能无人机集群系统挑战赛结合空中作战背景,设置若干比赛科目,重点考核各  相似文献   

10.
无人侦察机作战效能评估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应用模糊评价的方法,综合考虑无人侦察机自身系统以及在作战运用中的多种情况,提出了完整的无人侦察机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无人侦察机作战效能评估模型,从而实现了无人侦察机作战效能的定量评估,其中效能指标综合计算中融合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系统理论.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避免了复杂推理过程,且计算方便,可用于无人侦察机发展论证及实际作战.  相似文献   

11.
邱健  马广兴 《环球军事》2005,(22):28-29
法国空军目前正致力于研发一种隐形无人战斗机(UCAV),并计划在2020年左右列装后用该型无人战斗机来部分替代现有战斗机。在作战功能上,UCAV与传统无人机完全不同。传统无人机安装有多个传感器,飞行速度较慢,主要是用于在作战区域搜集情  相似文献   

12.
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无人侦察机面临复杂、严峻的空防体系的考验,合理、有效地评估无人侦察机突防能力是提高其作战效能的重要保证。针对多样化的无人侦察机突防环境,综合考虑攻击方的无人机本身性能指标,电子干扰以及防御方的雷达探测能力和拦截武器性能,建立了攻防条件下无人侦察机突防效能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指标的公度化处理,统一的量化指标,并利用灰色层次评估法,全面地评估无人侦察机的突防效能,提高了评估的科学、合理性,并为改善无人侦察机性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传统无人集群任务分工存在中心控制依赖、适应性不强的缺点,这无法满足未来无人集群在复杂军事场景中的应用需求。群体智能的快速发展为集群分布式任务分工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针对无人集群任务分工问题,借鉴群体智能理论,提出了一种无人集群自适应任务分工模型,以无人集群清除多类危险目标的仿真实验为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研究成果对于无人集群作战系统的建设发展,以及在作战、保障等军事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先进无人战斗机(UCAV)系统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进无人战斗机系统是指正在发展和将要发展的无人战斗机系统。无人战斗机系统主要由携带武器的无人飞机、用于人工控制无人飞机的控制站和将系统连接起来保持与战术环境相联系的数据网络组成。在未来战争中,无人战斗机系统的主要作战使命是空防压制、纵深打击和"空中占领"。在研制过程中需要解决自主飞行、信息传输与处理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根据混编群作战协同机理,结合混编群作战过程,依照各要素基本职能,剖析了混编群作战协同效能层次结构,搭建了混编群作战协同评估指标体系;基于证据理论建立了混编群作战协同效能综合评估模型,通过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可为完善混编群协同机制,指导混编群作战协同行动的组织实施提供有效的量化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在深入分析空中无人通信平台作战效能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空中无人通信平台作战效能评估动态变化的特点,将作战运用因子和作战环境因子引入传统ADC效能评估模型中,构建改进型的评估模型;综合采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等方法,确定各要素和因子的数值;通过实例评估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评估结果表明,引入作战运用因子和作战环境因子,使空中无人通信平台作战效能评估更加贴近实战。  相似文献   

17.
基于SEA的炮兵无人机侦察效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SEA方法的要求,提出了评估炮兵无人侦察机侦察效能的3个主要性能度量(MOP).结合信息化战场环境,建立炮兵无人侦察机侦察效能动态评估模型,为其作战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概率分析法的无人攻击机作战效能分析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未来防空战场上无人攻击机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空中威胁。无人攻击机作战过程可分为飞行、突防、攻击三个阶段,运用概率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各阶段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其作战效能表达式,为进一步进行无人攻击机作战效能分析提供了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04年2月底,美国国防部宣布了“联合无人空战系统”(J-UCAS)项目中无人作战飞机的具体性能指标,调整了下一代无人作战飞机X-45C和X-47B的发展方向。美国防部原来设想,无人作战飞机(UCAS)是一种在战区内作战的  相似文献   

20.
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一般系统评价中效能的基本概念入手,给出了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价中效能的分类及各类的定义,总结了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价的特点,引入一类新的效能——作战任务效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即“作战效能指标——作战任务效能指标——系统效能指标——系统性能指标”的四层指标结构,并进一步研究了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价过程中各类指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