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签署宣言,3年努力的结果 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柬埔寨首都金边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和东盟各国领导人出席了签字仪式。宣言规定,在南海问题争议解决之前,各方承诺保持克制,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和扩大化的行动,并本着合作与谅解的精神,寻求建立相互信任的途径,包括开展海洋环保、搜寻与救助、打击跨国犯罪等合作。这一宣言是中国与东盟签署的第一份有关南海问题的政治文件,对维护我国主权权益,保持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增进中国与东盟的互信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越南虽然不是东盟成员,但它加入东盟只是时间早晚的事。因为早在1992年7月,越南就已在第25届东盟外长年会上取得了东盟观察员资格,正式签署了东南亚国家友好合作条约。东盟之所以和越南关系日趋密切,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东盟认为,越南进入东盟,对提高东盟组织在地区战略格局中的地位,有效应付地区「潜在威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瑞婷 《现代舰船》2011,(12):30-31
中国和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仅能为中国经济发展提速,同时对于和平解决南海纠纷大有裨益。前沿地带和后花园湄公河惨案,引得举国哗然。当国人将目光纷纷落到了这条源自中国,流经印支半岛的黄金水道时,我们会发现它流经整个印支半岛,同  相似文献   

4.
菲律宾作为东盟集团中的一个小国,却屡屡在中国南海制造“噪音”。其武器装备到底如何呢?  相似文献   

5.
东盟有关国家全力维护既得利益。近年来,东盟一些国家加快了质量建军的步伐,针对南海争端的倾向日趋明显一主要举措有。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后,东盟的内外活动空前活跃,其中东盟首脑会议、东盟外长会议、东盟地区论坛会议,以及东盟国家积极参与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对东南亚乃至亚太地区政治、经济和安全等方面关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东盟正在太平洋的西海岸悄然崛起。 一、“大东盟计划”形成的由来 东盟全称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于1967年8月。成立伊始,它就在《曼谷宣言》中声称要扩大其成员,使整个东南亚地区实现“东盟化”,最终达到建立  相似文献   

7.
从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日本和印.度全面介入南海的姿态摆得越来越明显。2011年10月14日,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在雅加达与印度尼西亚外交部长马蒂会谈,“双方就有必要构建多边框架解决南海纷争达成了共识”。印度不顾中国反对,也频繁与东盟国家接触,执意卷入南海事务。日本和印度进军南海的企图得到菲律宾、越南等国的实际呼应。  相似文献   

8.
声音     
《环球军事》2010,(20):5-5
“中国反对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多边化、扩大化,因为这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将使问题复杂化。南海问题只是有关国家之间领土主权和海洋权利的争议,不是中国与东盟之间的问题,也不是地区与国际问题,必须由当事双方通过友好协商以和平方式来解决。中国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始终致力于同有关国家通过双边协商加以妥善解决,磋商渠道是畅通的。”  相似文献   

9.
顾此 《环球军事》2012,(11):58-59
5月22日,第25届“东盟一美国对话会”在菲律宾马尼拉召开。在短短的一天会期中,与会的各方并未讨论东道国所“关心”的黄岩岛问题。不过,心有不甘、已届72岁高龄的菲律宾外长德尔罗萨里奥,却不顾辛劳急着要在会议闭幕的第二天飞赴纽约,拟于23日在联合国一个有关调解的高级别会议上发表演讲提及黄岩岛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东盟企图通过军事手段维护在南海的既得利益。近年来 ,东盟加快了质量建军的步伐 ,针对南海争端的倾向日趋明显 ,主要举措有 :①大幅度提高军费。 1991年——— 1997年 7年间 ,东盟国家的军费平均增长率高达 7%。其中 ,越南的军费开支 1994年比 1993年增长了5 7% ,1995年以后每年的军费开支增长率均达到了 10 %以上。 1997年菲律宾推出一项“武装部队现代化计划” ,拟在 2 0年的时间内拨款 13 0亿美元 ,专门用于加速军队现代化建设。②军事战略上确立了“防御前沿外推”的方针 ,加速实现由内陆型、内向型向海洋型、外向型军事战略的转变。菲…  相似文献   

11.
防务     
<正>日本修法允许自卫队向他国转赠二手装备称将优先转让东盟国家制衡中国5月26日,修改后的《自卫队法》在日本参议院全体会议上获得通过。自此日本自卫队被允许向他国低价转让或免费赠与二手装备。共同社称,日本政府考虑主要转让给东盟各国,意在制衡在南海问题上对立的中国。此前,安倍内阁已通过系列安保法给自卫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60年代末期,随着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的南海资源大发现,南海问题日益凸显起来,原本承认南沙群岛为中国领土的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开始积极探掘南海资源,并纠缠起南沙诸岛的主权归属问题来。无论是上述国家的公众压力、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还是国际上“中国威胁论”的流行都在进一步恶化局势,而该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及丰富的资源又使其不可避免地处于风口浪尖之上。越南是侵占我国南沙群岛岛屿最多的国家。本着开发资源、控制战略要地、拓展国防空间的目标,越南一方面维持着对华关系的总体友好与稳定,另一方面在南沙群岛争端上立场蛮横。近期,越南政府公然违反《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精神,非法划定了南沙部分油气招标区块,并将于2007年5月在南沙举行所谓“国会代表”选举。越南还和英国BP公司合作,在南沙修建天然气输送管道。越方在南沙采取一系列侵犯中国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的新行动,违反了中越双方领导人就海上问题达成的重要共识,不利于南海地区的稳定。无论是从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还是发展经济的现实需要,我们都有必要对南海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南海问题和中国在该问题上的立场已成为近期的主要论题,特别是自去年7月东盟地区论坛会议召开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未来几年内,南海将成为冲突热点区。南海纠纷各方间言辞激烈,特别是中国、越南和菲律宾,正证明了这一点。美国声称其在南海地区有“国家利益”,这被视为其将积极介入南海问题的宣言。  相似文献   

14.
赵利  罗辑 《环球军事》2012,(1):18-20
2011年12月12日,第二届“中国一东盟防务与安全对话”开幕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举行。本届会议主题是“中国与东盟:安全、互信与合作”,来自中国、东盟十国的防务官员、研究人员及东盟秘书处官员共3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15.
2010年3月28日至4月1日,由军事科学院举办的“中国与东盟(10+1)防务与安全对话”在北京召开。来自东盟各国和中国军队、地方防务机构的36名学者,就国际战略格局、亚太地区安全形势、东亚区域安全结构、地区安全机制的现状和发展、中国与东盟的海上安全合作、中国与东盟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国防政策等问题展开了对话。本文介绍了这次会议的基本情况,并对与会学者提出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军事人员和军费数量在亚洲也一马当先。因此,很多亚洲国家担心.中国会自觉地担当起南海主导者的角色。但此次马航失联客机搜救工作却为中国“正了名”,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比较.中国政府使马来西亚及该地区其他国家的政府相形见绌;二是中国在此次搜救行动中的表现使民众增加了对政府解决南海主权争端的信心。  相似文献   

17.
埃姆斯间谍案曝光后,美国朝野舆论大哗。参众两院议员攻击政府过于信任叶利钦。时任俄罗斯外长科济列夫说,美国大可不必为此而震惊,因为俄美尚未建立“全面伙伴关系”,更没有达成彼此停止秘密情报活动的协议。俄通社-塔斯社还强调说基于个别利益的考虑,情报事务仍有必要存在;美国军方领导人也曾多次表示,他们并没有计划结束美国对俄罗斯的情报工作。  相似文献   

18.
南海九段线的历史由来。我国南海九段线,亦称传统海疆线、断续国界线等,是我国南海海域的岛屿归属线或岛屿范围线。早在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出版的《中国南海岛屿图》中,便用九段线明确圈出了中国主张的南海领海范围。  相似文献   

19.
顾此 《环球军事》2012,(8):9-11
中国有句古诗曾说到“春江水暧鸭先知”。近年来,随着南海周边国家对海洋权益的日益关切,南海问题不断升温。然而最能让人感受这一海域“水温”上升的莫过于南海周边各国军购“热情”。于是,各型战机、地空导弹、战舰和潜艇纷纷亮相在南海这原本平静的大海上。  相似文献   

20.
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 是中国的领土。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汉 武帝时代,中国人就开始在南海航行和 开发经营,并对南沙群岛实施管辖。中国 历来的官方文件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归 属有明确记载,也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 广泛的国际舆论以及正式图籍所公认。 但是,近几年来,西方国家一些别有用心 的人,不断散布“中国在南海制造威胁” 的奇怪论调。似乎只要中国的渔船、科学 考察船、地质勘探船在应属中国管辖的 南海区域进行作业,特别是中国海军的正常训练、正当巡逻、护航、护渔等,就被视为对别国的“威胁”。本期发表的中国海洋学会名誉理事长罗钰如的文章,依据史实,理直气壮地对“中国在南海制造威胁”的论调进行了驳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